小事小评 —— 叹布鲁诺的悲哀何时可止,谈从事科学应有的道德
==== 小事 ====
具体的不详述了,免得影响圈内的团结。换一个不是很相关的吧。
因为研究的结果不一样,布鲁诺先生被烧死了……
宗教法庭的地心说,布鲁诺的日心说,都是对天体的无理研究。可以说,是取得的不同的成果。尽管,从现代的科学层面上看,两种学说,都有错误,但从学说本身,包括学说的提出、论证、发展,我们应该认为,这种研究的行为是正确的。而基于正确的研究走下去,相信这种研究,会使得研究从事人员,最终发现之前结论的局限性,并发展到现今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文明。
然而,因为所处的一个历史时刻,产生的结论不同,就将平行结论置之死地,这种行为,是公认的残暴。
==== 小评 ====
可能,在目前的文明社会,已经不会有人,因为某个学术观点,就被拉去烧掉了。
然而,基于不同理念的跨学科(包括大学科下的平行子学科,甚至是同学科的不同见解)的抨击,仍未停止,甚至有人不惜动用人身攻击。
术业有专攻,从事研究的人员,可能会在其所学习探究的领域内,有着一定的建树。但目前我们的世界如此博大,未知的事物,位置的领域,甚至是一个位置的细节现象,仍可以令我们着迷、震撼,甚至敬畏。
可怜的是,仍有一些人,却总希望跳开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去其他平行领域,甚至是完全不相干的另一个科学分支,以民科方式的研究,以片面的调查结果,便对该学科进行指手画脚,甚至企图全盘否定。难道当年教皇的能量,当真可以“感召”到现代的学者,让他们以言论的方式,对平行学科进行抨击?
当然,这里不是对当年教皇先生的全盘否定。从当年教皇先生的知识结构讲,他是有理由,有一定的科学根据来对地心说进行在当时的主体科学背景下较为完美的证明的。甚至,基于其自身的科学水平,在一定的特定思维角度,也是能够发现其所抨击的日心说的不足的(毕竟日心说不完美,而即使是科学发展到如今之高度,各学科也难免有不完美之处)。从科学探索的角度讲,作为学科学术的拥护人员,任何人都是有权利宣讲自己学科的内容。教皇如此,布鲁诺亦是如此。然而,对平行学科的观点进行抨击,这种做法,有失妥当。
当然,这里的抨击,是指无理的批评,是指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应该说,很多针对具体现象,具体案例的跨学科思维建议,包括批评,对对象学科内部,是很有建设性意见的。
就是说,如果当年的教皇,能够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从数据上指出日心说的不足,也许,今天人们对宇宙科学的探索,已经可以达到另一个我们目前无法企及的高度了。
然而既定的历史已经无法假设,这种后悔药,也只能是一种空谈了(平行空间可能性除外,joking~)。
科学的态度,应该是理性的,基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准则,包括对自身的约束,和对外界的看待,这种理性的理念,应该成为一种科学的道德。
自身的理念,即学科内部的严谨,当然,这个严谨,是学科内部的研究方法,并不是要苛求学科中的所有细节。毕竟,很多的学科,包括基础学科,是允许假说的存在并事后进行证明的。
很多严谨的科学方法,是有哲学意义的。这里,笔者无法探究具体是哲学指导了自然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中抽象出了哲学。毕竟,很多耳熟能详的古典学者,既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
科学的思想要求科学的从事人员严谨,而严谨的态度,包括行为方式与文字描述,则具有哲学精神。
比如,控制单一变量,比如,设计对比实验,比如数字统计绝大多数与给别案例的矛盾关系,
尤其是,严谨的论述语言(绝对化与避免绝对化的词语),这里,插播个人的故事,在对网友提出的“你认为婚姻的意义是什么?”进行回复的时候,个人在言辞中,将描述的对象绝对化了,提出了“婚姻使人幸福”的观点。而严谨正确的词语,是“和谐婚姻使人幸福”,在我网友@asayahaku (这里正式提出感谢)的指正下,词语的进一步描述,对描述对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范围限制,避免了描述的绝对化。这种严谨的语言,就是科学领域应有的素养。
之所以着重提到哲学以及言辞方式,是基于很多理工科研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文科工作者的轻视。
这种轻视,从对正当研究职业的轻视本身,就是无理的,上纲上线讲,这种无理,已经有悖与高尚的人格。
而如果说,对其他学科的轻视,只是对道德的有悖,那么,基于肤浅的表层观察,对平行学科、对个人未知领域的抨击,就是赤裸裸的有悖科学道德了。
科学的道德,应当是包容的。
毕竟,即使是科学发达到如今社会的高度,相对于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科学仍存在很多未知。而科学中的具体学科,其所涵盖的领域,更是有限,即使个别学科,在其所在的历史时段内,可以通过某些数字,展示出自身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先进,在世界面前,我们仍可以说是幼稚的。这种幼稚,当然不是指我们的态度,而是指目前我们已经掌握的水平。面对未知,我们应当鼓励探索,应当努力探索,而不是挖苦讽刺,以至全盘否定抨击。不能因为个人所在某一学科,在某一方面取得的优势,就否定其他学科的探索。
这里,针对性的,列举一些反例吧。
比如,中医对人体器官的研究,是将器官实体与器官功能进行结合,抽象形成的系统。如果中医工作者,以“功能+实体”的理论,否定西方医学的基于实体的解剖治疗,提出取消手术的要求,那么,这种行为,应当是招到真正的科学工作者的鄙视的。
在比如,中医对药物的选取的广泛性,相对西医对药物的分子结构的研究,两者互有短长(当然,随着学科内部的科技的发展,中医是存在对中药材进行分子结构的研究的,而西医对药物的选取也没有限定在已有范围内故步自封)。如果中医工作者,出于中药材涉猎的广泛,要求取缔西药的制药研制,这种行为,可被认定为是无理取闹。
写在最后,讲一个小故事吧:
小的时候,家里有长辈信佛。而有一次,在地摊上,我看到一个太极八卦的钥匙链,很精致,便买下了。去那位亲戚家串门时,有了些忐忑。毕竟太极八卦,应该是道家的东西,便问那位长辈,是否有冲突。长辈回答的原文,已经记不得了,但大意如下:
可以说宗教相对科学,更为感性。而相对感性的宗教,尚有如此的高尚觉悟,相比之下,很多以科学人士自居的人,其所表现出的道德素养,当真令世人汗颜。
具体的不详述了,免得影响圈内的团结。换一个不是很相关的吧。
因为研究的结果不一样,布鲁诺先生被烧死了……
宗教法庭的地心说,布鲁诺的日心说,都是对天体的无理研究。可以说,是取得的不同的成果。尽管,从现代的科学层面上看,两种学说,都有错误,但从学说本身,包括学说的提出、论证、发展,我们应该认为,这种研究的行为是正确的。而基于正确的研究走下去,相信这种研究,会使得研究从事人员,最终发现之前结论的局限性,并发展到现今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文明。
然而,因为所处的一个历史时刻,产生的结论不同,就将平行结论置之死地,这种行为,是公认的残暴。
==== 小评 ====
可能,在目前的文明社会,已经不会有人,因为某个学术观点,就被拉去烧掉了。
然而,基于不同理念的跨学科(包括大学科下的平行子学科,甚至是同学科的不同见解)的抨击,仍未停止,甚至有人不惜动用人身攻击。
术业有专攻,从事研究的人员,可能会在其所学习探究的领域内,有着一定的建树。但目前我们的世界如此博大,未知的事物,位置的领域,甚至是一个位置的细节现象,仍可以令我们着迷、震撼,甚至敬畏。
可怜的是,仍有一些人,却总希望跳开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去其他平行领域,甚至是完全不相干的另一个科学分支,以民科方式的研究,以片面的调查结果,便对该学科进行指手画脚,甚至企图全盘否定。难道当年教皇的能量,当真可以“感召”到现代的学者,让他们以言论的方式,对平行学科进行抨击?
当然,这里不是对当年教皇先生的全盘否定。从当年教皇先生的知识结构讲,他是有理由,有一定的科学根据来对地心说进行在当时的主体科学背景下较为完美的证明的。甚至,基于其自身的科学水平,在一定的特定思维角度,也是能够发现其所抨击的日心说的不足的(毕竟日心说不完美,而即使是科学发展到如今之高度,各学科也难免有不完美之处)。从科学探索的角度讲,作为学科学术的拥护人员,任何人都是有权利宣讲自己学科的内容。教皇如此,布鲁诺亦是如此。然而,对平行学科的观点进行抨击,这种做法,有失妥当。
当然,这里的抨击,是指无理的批评,是指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应该说,很多针对具体现象,具体案例的跨学科思维建议,包括批评,对对象学科内部,是很有建设性意见的。
就是说,如果当年的教皇,能够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从数据上指出日心说的不足,也许,今天人们对宇宙科学的探索,已经可以达到另一个我们目前无法企及的高度了。
然而既定的历史已经无法假设,这种后悔药,也只能是一种空谈了(平行空间可能性除外,joking~)。
科学的态度,应该是理性的,基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准则,包括对自身的约束,和对外界的看待,这种理性的理念,应该成为一种科学的道德。
自身的理念,即学科内部的严谨,当然,这个严谨,是学科内部的研究方法,并不是要苛求学科中的所有细节。毕竟,很多的学科,包括基础学科,是允许假说的存在并事后进行证明的。
很多严谨的科学方法,是有哲学意义的。这里,笔者无法探究具体是哲学指导了自然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中抽象出了哲学。毕竟,很多耳熟能详的古典学者,既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
科学的思想要求科学的从事人员严谨,而严谨的态度,包括行为方式与文字描述,则具有哲学精神。
比如,控制单一变量,比如,设计对比实验,比如数字统计绝大多数与给别案例的矛盾关系,
尤其是,严谨的论述语言(绝对化与避免绝对化的词语),这里,插播个人的故事,在对网友提出的“你认为婚姻的意义是什么?”进行回复的时候,个人在言辞中,将描述的对象绝对化了,提出了“婚姻使人幸福”的观点。而严谨正确的词语,是“和谐婚姻使人幸福”,在我网友@asayahaku (这里正式提出感谢)的指正下,词语的进一步描述,对描述对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范围限制,避免了描述的绝对化。这种严谨的语言,就是科学领域应有的素养。
之所以着重提到哲学以及言辞方式,是基于很多理工科研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文科工作者的轻视。
这种轻视,从对正当研究职业的轻视本身,就是无理的,上纲上线讲,这种无理,已经有悖与高尚的人格。
而如果说,对其他学科的轻视,只是对道德的有悖,那么,基于肤浅的表层观察,对平行学科、对个人未知领域的抨击,就是赤裸裸的有悖科学道德了。
科学的道德,应当是包容的。
毕竟,即使是科学发达到如今社会的高度,相对于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科学仍存在很多未知。而科学中的具体学科,其所涵盖的领域,更是有限,即使个别学科,在其所在的历史时段内,可以通过某些数字,展示出自身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先进,在世界面前,我们仍可以说是幼稚的。这种幼稚,当然不是指我们的态度,而是指目前我们已经掌握的水平。面对未知,我们应当鼓励探索,应当努力探索,而不是挖苦讽刺,以至全盘否定抨击。不能因为个人所在某一学科,在某一方面取得的优势,就否定其他学科的探索。
这里,针对性的,列举一些反例吧。
比如,中医对人体器官的研究,是将器官实体与器官功能进行结合,抽象形成的系统。如果中医工作者,以“功能+实体”的理论,否定西方医学的基于实体的解剖治疗,提出取消手术的要求,那么,这种行为,应当是招到真正的科学工作者的鄙视的。
在比如,中医对药物的选取的广泛性,相对西医对药物的分子结构的研究,两者互有短长(当然,随着学科内部的科技的发展,中医是存在对中药材进行分子结构的研究的,而西医对药物的选取也没有限定在已有范围内故步自封)。如果中医工作者,出于中药材涉猎的广泛,要求取缔西药的制药研制,这种行为,可被认定为是无理取闹。
写在最后,讲一个小故事吧:
小的时候,家里有长辈信佛。而有一次,在地摊上,我看到一个太极八卦的钥匙链,很精致,便买下了。去那位亲戚家串门时,有了些忐忑。毕竟太极八卦,应该是道家的东西,便问那位长辈,是否有冲突。长辈回答的原文,已经记不得了,但大意如下:
是没有冲突的。一般,只有新入门的小和尚、小道士,才会非要争两种修行的好坏。真正的有道高僧、道士,是不会有这种无聊的争执的。甚至,很多高僧道士还是朋友,一起交流、下棋……
可以说宗教相对科学,更为感性。而相对感性的宗教,尚有如此的高尚觉悟,相比之下,很多以科学人士自居的人,其所表现出的道德素养,当真令世人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