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和应对道德绑架?

已邀请:

archering - var G_USER_ID = "410";当人使用大脑的时候,倾向于目前认为最相似的答案(可能参考权威,书籍,别人,自己利益)

推荐来自: Joey 范文斌 Mark 吴优优 xmczzxy

深夜答题
 
在群里发了几张深夜报复,结果自己睡了一会儿就起来了,真是报应轮回.
 
道德绑架,其实很常见,而且还有很多变种,
 
例如:父母嘴里面的孝顺,熟人嘴里面的不够朋友......
 
我个人认为是用价值观来要求别人执行就可以算是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的逻辑总是莫名奇妙,例如:要马云捐钱,要明星爱国等等..
 
提出者(即进行道德绑架的人)并不谋求个人利益,总是拿着自己的价值观挥动.
对,  提出者真正的意图其实就是挥动自己的价值观.
 
ta们并没有想通过道德绑架达到目标,相反ta非常想你逆着ta们的棒子(跟ta们的道德观反着做),这样才能展现自己道貌岸然.
 
道德绑架:分辨方法,我通常只有一点,提出者的要求是否符合我个人的价值.
 
举个例子:我曾经说过,我只有保留一条左派信条--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适教育的机会.
 
如果有人提供了一个希望工程的捐款信息,然后他们骂我不去捐款,我是会认的,然后去调查这个项目是否靠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捐献.
 
但是别人,硬是要我把吃饭钱都捐出来,或者要求我捐给类似某某重病患者.我是拒绝的.因为,这违背了我的意愿.
 
就是康德所说的,只有在自己心甘情愿的情况下,行善才是真的道德.这种道德才有践行的逻辑,因为自身价值,所以实现之.
 
如何应对道德绑架
首先,人是社会动物,需要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妥协(人与人的关系).
道德绑架不可避免.只是程度不同,可以做的事情不一样.
 
例如:
正面明星要好名气,那道德绑架就是他们的原罪,终身要背负(像贾斯汀比伯这种就没有负担).
父母以孝之名逼你相亲,作为儿女无奈相亲.
 
那么大方向就是减少道德绑架的次数与损害程度

1,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选择性妥协
如果你想当一个好儿女,那你被父母要求去相亲也不应该有太多的顾虑,这就是一种取舍,你应该跟父母沟通,你目前需要一个懂得自己的人,而不是一个结婚形式.然后去尝试见面.
 
2,用彼之道还治彼身.
例如:我参与过的知乎战斗,一个人想表达,某老师收费教学是骗人行为,然后被我抓住逻辑,在我的回答里面捧杀他,然后说让他免费开课,并且保证每个人能进BAT.他最后认怂,把相关言论撤回,我也按我老师的话收回言论.
 
3,既然那些是自己不想要的,就果断不予理睬.这才是真正的解决思路.
时间宝贵,既然不图虚名,就不必理睬.
默念一句,我没时间消耗于此.
 
 
 
 

蛋清 - 诗人犹如信使,于世界的永恒之夜半走遍大地。

推荐来自: Joey Hokkaido 三岁

@archering 邀。

刚才把百度百科的解释看了一下,挺详细的。道德绑架


所谓的“道德绑架”,只可能是在用圣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主要是源于群体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产生的平衡心理。



其中这部分尤其清楚:


法律上绑架的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



那么蛋清理解的道德绑架是:
1、被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传播流言、高标准的所谓公序良俗等半胁迫他人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或无意构成,并且具有侵犯他人财产或人身安全等的目的或后果。
备注:说包括无意,是因为确实有思想觉悟的限制,以至于对方确实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在“助人为乐”,或者对方“理所应当”。

应对方式见仁见智,由于蛋清非知名公众人物(斜眼笑),就从普通青年的角度谈谈。
1、在确定自身能独立做出合适判断的情况下,遵循自己的内心,即三观,做出决定。
2、在不能完全确定自身能独立做出合适判断的情况下,征求能够真心从自己的角度给予建议,多个年龄层和受教育程度的、有一定思想的人的建议。然后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出决定。
3、量力而行,别自己把自己绑了。
 
以上。

眺望天下 - 见了便做,做了便吃了,饱了消化食,等着下次再了; 味生于嚼,嚼生于美味,佳肴乐无穷,遇到以后再嚼。

推荐来自: Joey

@archering 邀。
 
先说分辨
 
刚刚也查了网络资料,也是看了“百度百科”,可能是被别人更新了,这个定义已经和前面的网友引用的发生了变化,就再把这个引用过来吧: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


 
这个定义,笔者认为,是相对准确的,但也仅仅是相对。因为这个定义,指出了道德绑架中的“道德”,只是一种“名义”。但定义中并没有对“行为判断”的片面性进行指出,只是列举了现象“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攻击别人”。
 
对道德绑架的分辨(即判断),应该首先明确什么的道德绑架:
 
理论与判断:
道德绑架的出发点,是片面的、甚至是扭曲的畸形的道德标准。即,将人们普遍接受的道德进行片面提取,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绝对化。比如,“尊老爱幼”是人们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而仅仅将年龄作为唯一判断条件,要求年轻人无条件的满足年老人的无理需求,就是道德绑架了。
即道德绑架行为所使用的道德标准,是经过片面化,或绝对化等方式扭曲的普遍道德标准。对道德绑架对象的“道德判断”也是片面的,以偏概全的判断。
 
“绑架”的行为及结果:
应该说,这个“绑架”,是利用通常为语言、文字等舆论形式的抽象绑架。其目的,会给道德绑架对象在舆论道德中造成不良的影响。以及,给道德绑架的发起人员带来一种畸形的快感
 
以上,是个人对道德绑架从理性角度的认知。
 
那么,对于题主的问题的前部分,如何分辨,我们可以就具体行为进行分析,分析其判断的标准(原则),对判断对象满足标准的判断过程(方法论),具体的操作以及(可能是预期的)结果来进行。
 
比如,公认的道德绑架事件,笔者工作的这个城市,前些年曾经有公交车售票员明指着感冒的年轻人,为背着大宝剑出去晨练的老人让座。
 
分析这件事情中,公交售票员的判断原则,是生理的年龄,是对“尊老爱幼”的片面化与年龄的绝对化;而公交售票员仅仅将年龄作为让座的条件,忽略了感冒的年轻人与拿着大宝剑的老年人的实际身体状况,将这种原则进行了实施,并公开要求他人遵行;这种行为,对于感冒状况严重的年轻人,会严重增加其不适,而对于虽然年长,但就是要就近去晨练的老人来讲,完全多余,仅仅是为了给公交车的环境,造成了一种“大家都听话,都遵守了售票员杜撰出的‘文明’条约”,从而,满足了售票与“我的地盘,我有权利,并且能够‘规范’别人”的心理。
 
==========================================
 
再说对应
 
这个,可能会有个人的原则,笔者写出来,大家参考吧。
首先要保持礼貌。对方已经从“道德”的角度发起了攻击,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再让对方有进一步利用的机会。
然后要有清醒的意识,有足够的理性。道德绑架中的“道德”,一定的扭曲的,这就意味着,道德绑架行为发起者会(也许是潜意识的)侧重于扭曲的道德和传统道德相符合的因素,并强调道德绑架对象的行为和扭曲的“道德”标准的相冲突之处。(比如之前用例中,公交售票员,就会强调年龄——尊老爱幼中的“老”,并强调年轻人年轻——符合其扭曲后的道德标准)。这种情况下,被道德绑架攻击的对象,应该澄清道德的真正标准(明确理论),并直接指出道德绑架发起人将理论的扭曲行为(攻其要害);同时,要指明自己的具体行为,或具体状况。在完成这些情况后,一般的,知事理的人,都会有正确的判断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的反击(但笔者不提倡)。
 
还就前面的公交售票员的例子,年轻人在当时的场景,完全可以指出“仅仅凭借年龄长幼,忽略实际身体状况就要求礼让,是面片的”,并且指出,“老幼病残”自己属于“病”这种状况给老人让座也不妥。并在条件允许(周围人的反应等)的情况下,指出售票员判断不当。
 
当然,这种情况具体操作,要在对方发起了道德绑架的明确前提下才能进行,否则就是严重的失礼。
比如,如果公交售票员,是比较客气的,向年轻人轻声询问,是否可以给老人让座,这种情况下,年轻人仅仅回应一句“我感冒了”就可以了。
 
===========================================
 
最后,笔者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吧,也是发生在公交车上的。
 
几年前,内子身怀六甲,当时是周末,我陪着她去植物园散心(孕妇的心情很重要的),前一个礼拜,笔者连续加班,很累,而为了留下孕期爱人的美丽的母性形象,我带了单反相机、DV、三脚架
以上,是背景。
一天的植物园浏览,我们是很开心的,但也很累。回家等公交车,为了有个座位,我们 特意等了下一辆,于是,我和爱人坐在排头。因为公交卡没钱了,我把行李放到爱人旁边的座位(还不是给老幼病残的黄色座椅)上,去买票。后面挤进来一位老太太,要坐下,我爱人说这里有人,对方不满。旁边别人给让座了。随后,自己的这个作为,被我让给了另一个老人。但那位老太太依旧指桑骂槐的骂了我一路,对给她让座的另一位小姑娘夸奖,说这位小姑娘才是好人,懂得给70岁的人让座,不像其他blabla……
当时我忍了半路(为了爱人和已经开始胎动的孩子),最后,别人下车,我自己又有了座位,我和我旁边的两个老人(其中一个,应该是和那位老太太是一家人)聊天,提到了很多老年人,知道自己可以打半天太极拳,或者钓半天鱼,也知道年轻人经常加班,会给年轻人让座。两位老人,一位很开明,另一位(就是那位老太太的家人),脸色就已经凝重了,也是看到了对方的神色,我后面的话,也就说了一半。我说,为了陪爱人出来散心,我放弃了周末加班,也就意味着,每天到晚上,都要保证工作强度,并指出,工作强度,单位同事都可以作证,并提到了自己也是腰椎颈椎各种职业病,也展示了自己十分笨重的行李(专业的三脚架啊),说这个座椅,甚至不是老弱病残专座,即使是,我也是有权利座的。我没有说出的话,属于反击的词语,这里,我打出来:


像这位老奶奶这样,仅仅凭借年龄大,不考虑对方实际身体状况,就要求他人让座,有了座,还得理不饶人,得的理也就是个歪理。对于她,她的年龄比我大很多,很多话,我直接说不礼貌,那么,我说比我小的,这车上,其他明确比我小的我不知道,我就说我爱人肚子里的孩子:以后,不管她活到八十岁还是九十岁,哪怕到时候科技发达她活到了七百岁,如果他不管他人实际情况,仅仅凭自己年龄就倚老卖老,得了便宜,还挖苦他人,如果到时候她这样做,是我做父亲的教子无方。到时候,即使是我烂成了泥,化成了灰,当世之人戳我脊梁骨,我无话可说,教子无方是做父母的混账。


当然,不可否认,这段话当时没有说出来,一是旁边和那位老奶奶一起的老爷子,已经一脸的凝重,开始思考了;再有,也是怕对方无耻到来个就地晕倒,到时候自己麻烦。

伟强 - 论道 #732 用户

推荐来自:

道德本来就算是法律的延伸,你该说如何应对法律的绑架?然而法律就是要绑架别人的。
这些本质都是一些互相订立的「规矩」,你觉得对方的规则你不想遵守也完全没有问题,你甚至可以玩一个主流抛出一个「我蛮夷也」的道理或者「我们███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样类似的东西。对方就没有办法继续跟你搭话了。
所以其实你是否要遵守各种规矩,本质还是要看利弊的。你觉得不遵守对你是有害的,你就遵守。你觉得不遵守的也没什么问题,你不遵守也没有关系。说实话现在连违法行为都到处都是,谁也没时间针对你的道德。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