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经济]入门——如何像经济人一样决策
(本章基础是目前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外的主流经济学概念以及思路,欢迎大家使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外的经济学知识与我探讨)
经济人:采用完全理性决策方式、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
为了对经济学有初步了解,接下来将用三个案例来展现经济人的思维方式。
案例1:假设你是产品经理,批准了一个预期可以当期投入300万,次年收入500万的项目。在项目投入后,新的市场研究发现,原计划有偏差。需要再投入300万才能产生预期收益,否则将一无所获。请问你是否会再投入300万?(不考虑折现率以及通货膨胀)
案例2:假如你是航空公司老总,手下有一班200座飞机将要从北京直达伦敦,飞一趟总成本为10万。你会为该班飞机每张票定价多少?若起飞前还剩余10个座位未售出,但是有8个人告诉你,他们只愿意付300元一人来坐飞机,请问你愿不愿意将飞机票卖给他们?
案例3:假设世界上只有你和A两个人,你们消费米饭和肉两种食物。你一天能够生产2斤米饭或者半斤肉,A一天能够生产3斤米饭或者一斤肉。请问你们之间会不会产生贸易?为什么?贸易的话,你们之间规定米饭和肉的交换比例是怎样的(用区间表示)?
在看答案之前,希望大家能够写下自己的答案。再对比接下来的答案,相信会更有收获。
案例1告诉我们的是,决策不能受到沉没成本影响。在案例1中,先投入的300万属于沉没成本,无法收回,因此对经济人而言,再投入300万,就将获得500万收益,总共只亏损100万元。然而不投资的话,总共亏损300万元。因此显然还要继续投资。
案例2告诉我们的是,决策应该衡量边际利润。边际利润(marginal revenue)是指在现有计划下,每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利润。在案例2中,平均每张票成本为500元,因此对于每张飞机票的定价,应该位于区间[500,+∞)。然而,在即将起飞的时候,每多一个乘客边际收益为300元,边际成本为0(不管是否搭载他们,总成本都是固定的),则这8个人每个人带来的的边际利润为300元,因此应当卖给他们。
案例3告诉我们,贸易能够使双方情况更好。案例3中,对于你,生产1斤肉的机会成本(即生产要素投入其他地方能够赚取的最大收益)是4斤米饭,而A生产1斤肉的机会成本仅为3斤米饭,因此显然A在生产肉方面拥有比较优势。而对于你,同理可得,你在生产米饭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因此,尽管A不管生产肉还是生产米饭方面的效率都能碾压你(他对你拥有绝对优势),但是你们仍然因为比较优势不同而互相贸易。而最终定价(价格单位为米饭与肉的交换),应该是区间[3,4],即[3,4]斤米饭换一斤肉。(A专注于生产肉,你专注于生产米饭)
@006asaya @011means 提到,案例1可以通过比较总利润来决策。继续投资,最终总利润为-100万,不继续投资,总利润为-300万。所以,应当继续投资。@asaya 继续补刀,对于理科生,这样的东西一看就懂了。
不服气的@003Joker 登场了,Joker要证明沉没成本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假设我们要做生意,短期内的利润只够支付员工工资。那么按照a同学的总利润思路,亏本的生意是不能做的,于是选择关门大吉。但是在经济人眼中,设备、门面等投入属于沉没成本,不应该纳入考虑范围。短期内利润已经足够支付工资了,那这生意就可以继续做下去。”
下回Joker经济学课堂预告:如何利用非理性影响人的决策
经济人:采用完全理性决策方式、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
为了对经济学有初步了解,接下来将用三个案例来展现经济人的思维方式。
案例1:假设你是产品经理,批准了一个预期可以当期投入300万,次年收入500万的项目。在项目投入后,新的市场研究发现,原计划有偏差。需要再投入300万才能产生预期收益,否则将一无所获。请问你是否会再投入300万?(不考虑折现率以及通货膨胀)
案例2:假如你是航空公司老总,手下有一班200座飞机将要从北京直达伦敦,飞一趟总成本为10万。你会为该班飞机每张票定价多少?若起飞前还剩余10个座位未售出,但是有8个人告诉你,他们只愿意付300元一人来坐飞机,请问你愿不愿意将飞机票卖给他们?
案例3:假设世界上只有你和A两个人,你们消费米饭和肉两种食物。你一天能够生产2斤米饭或者半斤肉,A一天能够生产3斤米饭或者一斤肉。请问你们之间会不会产生贸易?为什么?贸易的话,你们之间规定米饭和肉的交换比例是怎样的(用区间表示)?
在看答案之前,希望大家能够写下自己的答案。再对比接下来的答案,相信会更有收获。
案例1告诉我们的是,决策不能受到沉没成本影响。在案例1中,先投入的300万属于沉没成本,无法收回,因此对经济人而言,再投入300万,就将获得500万收益,总共只亏损100万元。然而不投资的话,总共亏损300万元。因此显然还要继续投资。
案例2告诉我们的是,决策应该衡量边际利润。边际利润(marginal revenue)是指在现有计划下,每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利润。在案例2中,平均每张票成本为500元,因此对于每张飞机票的定价,应该位于区间[500,+∞)。然而,在即将起飞的时候,每多一个乘客边际收益为300元,边际成本为0(不管是否搭载他们,总成本都是固定的),则这8个人每个人带来的的边际利润为300元,因此应当卖给他们。
案例3告诉我们,贸易能够使双方情况更好。案例3中,对于你,生产1斤肉的机会成本(即生产要素投入其他地方能够赚取的最大收益)是4斤米饭,而A生产1斤肉的机会成本仅为3斤米饭,因此显然A在生产肉方面拥有比较优势。而对于你,同理可得,你在生产米饭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因此,尽管A不管生产肉还是生产米饭方面的效率都能碾压你(他对你拥有绝对优势),但是你们仍然因为比较优势不同而互相贸易。而最终定价(价格单位为米饭与肉的交换),应该是区间[3,4],即[3,4]斤米饭换一斤肉。(A专注于生产肉,你专注于生产米饭)
@006asaya @011means 提到,案例1可以通过比较总利润来决策。继续投资,最终总利润为-100万,不继续投资,总利润为-300万。所以,应当继续投资。@asaya 继续补刀,对于理科生,这样的东西一看就懂了。
不服气的@003Joker 登场了,Joker要证明沉没成本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假设我们要做生意,短期内的利润只够支付员工工资。那么按照a同学的总利润思路,亏本的生意是不能做的,于是选择关门大吉。但是在经济人眼中,设备、门面等投入属于沉没成本,不应该纳入考虑范围。短期内利润已经足够支付工资了,那这生意就可以继续做下去。”
下回Joker经济学课堂预告:如何利用非理性影响人的决策
8 个评论
不一定下回。可以随时昂。。。
2333
案例二我倒不这么认为,现在大家大部分都是提前几天购买好机票,如果有需要如果在飞机即将起飞前购买机票的话,一定是比较急迫的,这时如果价格不是很离谱,用户会购买的,甚至可以考虑涨价,因为这是用户的刚性需求,而且票也所剩无几。
现在航空公司老总的角度,这样是比较合适的,如果长期销售之后和另外几家航空公司在票价变化上自然的达成默契,那么在起飞前售出的票又将是一笔利润。
现在航空公司老总的角度,这样是比较合适的,如果长期销售之后和另外几家航空公司在票价变化上自然的达成默契,那么在起飞前售出的票又将是一笔利润。
案例一中,既然第一次预测错误,可能市场并不像第二次预期的走向,如果贸然决定,可能会损失惨重。应当找专业的商业评估人士或机构,重新进行市场预期后,再进行投资决定。
您好,opec我有一点不太理解,为了维持高价,公司要商议生产配额,在商议生产配额的时候有一条原则是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可以获得更高的配额,导致许多国家低报成本。这里的原则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成本低的可以获得高配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