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今后走上与知乎相同道路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不大,为什么?
如果很大,如何避免?
已邀请:

论道管理员 - 论道扩大特邀范围,欢迎大家邀请自己的校友或者同事加入论道!详细列表请参考「特邀」文章。

推荐来自: 伟强 秋风暖暖 離娮 艺诗 Scor阴晴 qianyangtao Bruce pame flipped D豆子 氵氵流星ol 琥珀之约 doriko rix 知道而论 YUANYUAN 亘逝 灰带白光 李谶 Ddawns 鱼证明 FirEra 刘昊 Sylvia 店长MingAkon 依米幽光 朱小欢同志 asayahaku 陈萌萌 北斗不是星 Airbase 叶藏 温酒小熊 张沇 山人 叶澜雨 susanyang 目目老师 淡茶 夢旅十方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更多 »

论道不会走上和知乎相同的道路。
 
无论从社区定位,商业模式,团队风格等方向来看,我们和知乎是有很大差别的。
 
由于这个题目是对未来的预测,谈多了有空谈的嫌疑,不符合论道的精神,在此我们不过多展开,也锁定题目。
 
一切让时间来说话吧。
 
再次感谢大家对论道的关注。
 
 
感觉论道这名字其实…哈哈哈~很奇怪怎么没叫起行…
我觉得最终应该是与知乎类似但有细节差异的问答社区。然而更好奇的是论道会如何避免现在知乎出现的情况?

   众所周知知乎抖机灵和段子很严重,在一定方面打击了认真答题用户的积极性,经常可以看到说:我***答题那么多字赞还不如一个抖机灵的多?玩个***啊…
   实际上抖机灵和段子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比认真答题更容易传播更容易吸引用户,看看知乎官方微博和知乎大神的微博就会看到这个强烈对比。如果论道确认会以专业内容方向为主,那用户就不会太多,没有干货不敢上,甚至会给用户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从参与角度来说会限制用户的进入,那将变成真正小众的问答社区。我的设想是能否提供多几种标签:比如【够专业】、【好机灵】,而不仅限于目前知乎衍伸出的:赞同、反对和没有帮助。当够专业或好机灵的点击到达预设值时,回答排名靠前,左边够专业,右边好机灵,这使专业答题和抖机灵答题能够同时并存,甚至在未来开启一些成就系统引导用户深入也未尝不可:)
    对创业公司而言,先谈生存,再谈发展会更好一点。
 
可能性几乎为0。
 
击败知乎的绝对不可能是另一个知乎,这是互联网的规律。
 
如果要走和知乎相同的道路,则走到一半必然倒下。
如果不走知乎相同的道路,则又何谈与知乎道路相同?
 
很多人都说了很多遍的问题:
知乎根本就是一个社交属性大于而且是严重大于问答社区属性的地方
人人,豆瓣,知乎几乎都是一样的路数
早期的优质用户产生优质内容,吸引新用户,新用户中的一部分再成为优质生产者产生内容
这其中人的作用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其所产生的内容。新用户第一次来到网站,首先被推荐的是内容产生者而不是其产生的内容。为了鼓励大v继续产出,就通过赞数和粉丝来提供正向反馈。
到了一定的阶段,整个网站都甚至转向为以大v为节点,粉丝看大v看的内容,以大v为意见领袖,整个时间轴都是关注的大v的所有行为。结果林子大了,鸟儿多了,总有方法能恶心到这些被整个网站推举出来过度耀眼的人。
知乎现在这个样子,马太效应严重,大v和普通用户之间关系紧张,一方面大v其账户本身是比他回答的内容耀眼许多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各式各样的抖机灵大v),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无关攻击(同时知乎在阻止这些攻击的努力也很少或者效果很差);另一方面某些大v的答题质量不高时,却依然可以靠强大的粉丝数量获得关注度,真正的优质内容却无人问津。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剥离了社交属性,没有排名,优质内容产生者没有方法去鼓励他们继续产生内容 ,对网站的传播和活跃度很不利
我觉得该把思路放在如何鼓励产生内容同时避免排名激励的方向上,想办法鼓励产生内容同时避免马太效应。至于如何阻止攻击性评论等行为,我个人非常悲观,只要网站还有社交属性,人少的时候人工可以阻止,人多的时候我认为是无法阻止的,相对的也无法阻止大v们因此而离开,这个问题暂时我都觉得无解。

離娮 - 教育とは人間の品格を磨くことであり、知識や経済能力を身につけることではない。

推荐来自: 不疾不徐小俊 项罗阳 水心 Ddawns 叶澜雨 susanyang更多 »

-
很大。用户数变多,质量就会下降,亘古不变。
所有的社交网站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因为大众和精英之间的姿势水平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想要保证高逼格,就要严格限制用户准入门槛,然而这样赚不到钱,只能众筹服务器和管理费用,并且也走不长;要想吃VC,赚钱,就一定要有用户数,活跃度作基础。
 
contradiction。
-

goldotr - 我是来学习的(ง •̀_•́)ง

推荐来自: Joey 小游子 不闻不理不看 susanyang

在我看来,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专业性的,一类则是感性的。
专业性的答案就是能上上,不能上看着,这个应该各位都没什么意见。如果论道只有这种问题,就会出现“高不可攀”和“人少的不行”的结果。
但是,但是。我们在提出感性问题,比如元问题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有一个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答案。由于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和人不同,我们积累的经验也有差别,回答同一个问题时的观点也多种多样,就是这一部分问题,吸引了绝大多数普通的用户。
但是这也是知乎面临的问题:普通用户太多了,喷的就多了,抖机灵就多了,被气走的就多了。
在我看来,这种情况是一定要避免的,怎么办呢?
1.邀请码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进来的都是基本靠谱的人,不过也可能一个不靠谱的会引起这一类用户井喷式发展,所以管理员要想想是不是可以限制这一类用户的邀请,反对数过多的答案数量或者其他也许可以作为筛选标准。
2.要看用户的责任心,负责人的人邀请进来的人应该是靠得住的,所以在此也请各位放码尽量慎重,给靠得住的人。
个人愚见,欢迎评论:)
控制用户数量的增加。现在知乎正如日中天,模仿者必死。关于如何控制用户数量,我觉得B站答题的方式很好,论道er可以借鉴一下
一艘船该驶向何处关键是靠掌舵人。这是个到底该是自己掌舵,还是把这个指挥权交给大众的问题。
现在的论道像是一艘小船,船上游客还不是很多,舵手带领我们欣赏着沿途的风光。现在的知乎更像是一艘大船,船上鱼龙混杂,船长失去了掌舵的能力,整搜船沿着大众风向在行驶。

陈敛 - 维权骑士。。。。额

推荐来自: Joey 小游子

这个要问论道的头,到底想清楚没有怎么才能走出不一样的模式来。

MoemoeLi

推荐来自: 目目老师

可能性为0.
 
目前还没看见任何论道能出名的苗头。
连第一步都没有,何来相同道路?
 

wuweilxl - 404NotFound。微信公众号:wwlxl613。QQ群: 535561289人生苦短,不喜说废话的一个人。曾经是WOW的会长一枚,现走向社会,正在虚心学习定慧均等。喜理学加身,替循证科学张目,笑看站在我对立面的人们。问题的关键是评价标准!Do you understand ? 提倡理性思维,假如你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那为什么不去找郭德纲?我当论坛为窑,只顾余爽,不计其他。

推荐来自:

 
建议对照罗马史和美国历史,你会发现两者的重合度高达100%。
 
也许是我思考的逻辑和别人不一样吧,大家都说看不懂。
 
呵呵一笑,简单说就是论道会踏着知乎的脚印前进,道理很简单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锁定, 无法添加新回答。(为什么?) 申请解锁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