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产业]社会现象与背后的产业
我读了两篇人物传记,一篇是sky李晓峰(游戏竞技选手),一篇是唐家三少张威(网络小说作家),向往着成功的人,所以呢对于这两个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很感兴趣,就仔细阅读了一下这两篇短篇传记。
他们的成功首先是来自于他们的努力,他们努力的方向不一样,但是相同的是他们的努力近乎病态。一个通宵达旦的打游戏,一个笔耕不断的写小说。由此看出,努力是白手起家的不二法门。
sky李晓峰比起唐家三少张威,更加悲催,家世一般,才能一般。他的成功是所有家长的心病,说他“离经叛道”也不为过,他成为大部分竞技游戏玩家的偶像,同时也成为各种逃学上网吧玩游戏少年的目标。唐家三少张威虽然境遇不错,也被正统的作家所不齿,认为其作品没有文化,实际上唐家三少张威的目标就是写爽文,让一个普通人通过各种奇妙境遇获得成功,让所有普通人为之共鸣。
这么问题来了,他们的成果是否可以复制,下一个时代的sky李晓峰,下一个时代的唐家三少张威,会出现吗?
答案是耐人寻味的。
首先针对人物传记写出来的事情,我不完整的列了时间表
sky李晓峰
98:接触游戏
00:电子海洛因
01:韩国电竞来中国交流
02:获得300奖金
03:与高手对战
04:职业选手月薪一千元
05-06:连续两届WCG世界总冠军
唐家三少张威
02:网文的平台,并为之取名起点中文网
03:启动 VIP 收费制度
04:他的第二部作品《狂神》也已连载完毕。业界排名第一的幻剑书盟,渐渐显露出颓势
05:能够获得足够点击量、与网站签订分成合约真正拿到收入的,只有大概百分之一。“只要你曾经在起点挣到过钱,哪怕是一分钱,你就已经干掉了至少几十万人。
08:年入百万的作家
13:2650 万
首先,这里面可以看出这两个人物发展呈指数性爆炸发展。
都是努力经营,前期的回报无法衡量,他们的坚持,赢得了时间,这个时间背后伴随着产业的发展。
游戏竞技背后的产业可能有,整个电子设备产业,网络通信产业,电子设备的生产加快,使得更加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购买一部电脑,网络通信的速度加快,使电子设备能联网,能够对战,在此基础上,网路速度的加快,使网络视频也形成产业。个人认为网络视频产业的形成才是游戏竞技产业成型的原因,因为它使网络竞技能够让更多人去分享,能够让所有围观的群众能参与到这场竞技。
同样的,唐家三少张威所处的行业,并没有更多的限制,02年一部能上网的电脑并不是太稀奇,05年一部能联网的手机也不是奇迹,看小说这个娱乐活动,从唐代传奇小说就具有,现在用手机看小说,这个娱乐活动已经可以便捷到随时随地,这也是他的努力并没有sky李晓峰那种疼痛。
科技产业的升级使得更多的产业形成,这两人的成功,除了个人努力外,还有着背后一个大的可见的趋势。
然而上一代人,在此基础上仍不能理解,为啥,一个破游戏,一个破小说,能够挣钱。
实际上,他们的担忧是合理而不完整的。
合理的原因是,这两个人的成功背后实际上有千万人的不成功,游戏竞技当中,正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网络小说的写手基本上是无名的沉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凭借科技的浪潮翻涌弄潮。
不完整说的是,这两个产业实际上隶属于娱乐产业,而且娱乐从我们还是猴儿的时候就已经伴随着,当这两个产业已经成型,成千上亿的资金市场在社会中流动。规模已成,所有的资源,人力,都可以在产业中交换,人类从古到今的法则,分工协作交换的经济活动一旦形成,这里就孕育着价值,而且这个价值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样脆弱而不堪一击,除了毁天灭地的战争会摧毁一切,这种交换就会一直存续下去。就能有人靠此谋生,尽管未来像这二位那样风生水起的人终归是凤毛麟角,但是随着科技的继续发展,这些市场不会瞬间消失,顶多是被更加厉害的东西所蚕食。
这两个人的成功能否复制呢?
又有哪些产业正在孕育呢?
努力拼搏,争取的东西只是时间,而真正能造就成功的,是世界上成规模的明波暗涌的浪潮。你既可以在平淡的水面划船,但不保证这个水面是一个消失的湖泊。你也可以在风中冲浪,但或许拍死在岸边。
GQ:「失败者」李晓峰
http://dudu.zhihu.com/story/79 ... d%3D1
网书大亨——了不起的唐家三少和他的畸形成功
http://dudu.zhihu.com/story/79 ... ivity
他们的成功首先是来自于他们的努力,他们努力的方向不一样,但是相同的是他们的努力近乎病态。一个通宵达旦的打游戏,一个笔耕不断的写小说。由此看出,努力是白手起家的不二法门。
sky李晓峰比起唐家三少张威,更加悲催,家世一般,才能一般。他的成功是所有家长的心病,说他“离经叛道”也不为过,他成为大部分竞技游戏玩家的偶像,同时也成为各种逃学上网吧玩游戏少年的目标。唐家三少张威虽然境遇不错,也被正统的作家所不齿,认为其作品没有文化,实际上唐家三少张威的目标就是写爽文,让一个普通人通过各种奇妙境遇获得成功,让所有普通人为之共鸣。
这么问题来了,他们的成果是否可以复制,下一个时代的sky李晓峰,下一个时代的唐家三少张威,会出现吗?
答案是耐人寻味的。
首先针对人物传记写出来的事情,我不完整的列了时间表
sky李晓峰
98:接触游戏
00:电子海洛因
01:韩国电竞来中国交流
02:获得300奖金
03:与高手对战
04:职业选手月薪一千元
05-06:连续两届WCG世界总冠军
唐家三少张威
02:网文的平台,并为之取名起点中文网
03:启动 VIP 收费制度
04:他的第二部作品《狂神》也已连载完毕。业界排名第一的幻剑书盟,渐渐显露出颓势
05:能够获得足够点击量、与网站签订分成合约真正拿到收入的,只有大概百分之一。“只要你曾经在起点挣到过钱,哪怕是一分钱,你就已经干掉了至少几十万人。
08:年入百万的作家
13:2650 万
首先,这里面可以看出这两个人物发展呈指数性爆炸发展。
都是努力经营,前期的回报无法衡量,他们的坚持,赢得了时间,这个时间背后伴随着产业的发展。
游戏竞技背后的产业可能有,整个电子设备产业,网络通信产业,电子设备的生产加快,使得更加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购买一部电脑,网络通信的速度加快,使电子设备能联网,能够对战,在此基础上,网路速度的加快,使网络视频也形成产业。个人认为网络视频产业的形成才是游戏竞技产业成型的原因,因为它使网络竞技能够让更多人去分享,能够让所有围观的群众能参与到这场竞技。
同样的,唐家三少张威所处的行业,并没有更多的限制,02年一部能上网的电脑并不是太稀奇,05年一部能联网的手机也不是奇迹,看小说这个娱乐活动,从唐代传奇小说就具有,现在用手机看小说,这个娱乐活动已经可以便捷到随时随地,这也是他的努力并没有sky李晓峰那种疼痛。
科技产业的升级使得更多的产业形成,这两人的成功,除了个人努力外,还有着背后一个大的可见的趋势。
然而上一代人,在此基础上仍不能理解,为啥,一个破游戏,一个破小说,能够挣钱。
实际上,他们的担忧是合理而不完整的。
合理的原因是,这两个人的成功背后实际上有千万人的不成功,游戏竞技当中,正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网络小说的写手基本上是无名的沉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凭借科技的浪潮翻涌弄潮。
不完整说的是,这两个产业实际上隶属于娱乐产业,而且娱乐从我们还是猴儿的时候就已经伴随着,当这两个产业已经成型,成千上亿的资金市场在社会中流动。规模已成,所有的资源,人力,都可以在产业中交换,人类从古到今的法则,分工协作交换的经济活动一旦形成,这里就孕育着价值,而且这个价值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样脆弱而不堪一击,除了毁天灭地的战争会摧毁一切,这种交换就会一直存续下去。就能有人靠此谋生,尽管未来像这二位那样风生水起的人终归是凤毛麟角,但是随着科技的继续发展,这些市场不会瞬间消失,顶多是被更加厉害的东西所蚕食。
这两个人的成功能否复制呢?
又有哪些产业正在孕育呢?
努力拼搏,争取的东西只是时间,而真正能造就成功的,是世界上成规模的明波暗涌的浪潮。你既可以在平淡的水面划船,但不保证这个水面是一个消失的湖泊。你也可以在风中冲浪,但或许拍死在岸边。
GQ:「失败者」李晓峰
http://dudu.zhihu.com/story/79 ... d%3D1
网书大亨——了不起的唐家三少和他的畸形成功
http://dudu.zhihu.com/story/79 ... ivity
6 个评论
顺着浪来,送你攀上浪之巅,还要有本事潮头立得住。愿你浪里个浪!话说,论道为什么不开专栏呢?@Joey
男怕入錯行。古人誠不欺我。
趨勢與天賦的吻合,缺一不可 ……
趨勢與天賦的吻合,缺一不可 ……
其实我理解他们的成功并没有更大的特别之处,核心还是对自己的爱好坚持下去。就电子竞技行业,我必须说,高智商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真的不比普通的竞技项目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