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程序员角度,对李世乭先生和AlphaGo对弈结果的事件分析
人机对弈,直接看结果,人输掉了。这个角度来说,有一点点的感慨吧。不过作为一名程序员,感慨的同时,更多的,是欣慰。人,虽然输掉了,输给的对象,终究还是人做出来的机器。
人类凭借自己的生物能力,和工具进行直接对抗比赛,这本就是个可笑的话题。可以坦白的讲,从一开始,这个事件,笔者就是当做一个笑话来看待的。
对弈的结果,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当今社会,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强大。面对多种未知的可能性,计算机可以制定出最优方案。这种技术运用到生活中,就可能会代替我们做出抉择。比如,人生转折点的择业问题,比如,完美符合自身条件的健康饮食搭配,比如……可能,有些的比如,是我们此刻的思维,无法企及的境界。
=================
当然,对弈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一种闹剧似的恐慌。比如,机器替代人类,比如,机器人革命。
----------------------
相比之下,其实,机器替代人类,在很多领域,是一个已经先得古老的话题。比如,当年投笔从戎的班固先生,跳槽出来的职业,就是抄写员,而抄写这一职业,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到打字机,直到现在的计算机打印,终于已近尘封于历史,永远成为了故事中的一个简单元素。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追求进步的必然,而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产生了重大改进的革命性发展,对相关的行业,势必会造成冲击。不过,坦白的讲,高瞻远瞩的人,会有自己的觉悟,例如前面提到的班固先生。而很多行业中的,机器替代人的技术革新,本身也是对相关人员的负责,比如,流水线上,机器手臂代替了人工点焊、冲压等等。
技术革新的直接对象,是落后的生产力,如果人们自己选择固步自封,不思进取,那么,坦而言之,就是相关人士,自己把自己贡做了技术革新的牺牲品。
----------------------
如果说,对技术上,机器替代人类,是已经古老化了的话题,那么,“机器人革命”这种源于科幻作品的描述,就过于浪漫前卫了。
计算机,发展的再猛,其本质,也就是程序,了不起,是一个复杂的程序组。而程序,本身就是程序员设计的,可以说,在计算机的领域中,程序员,就是上帝。
这里,再多写一些,自己再给后辈程序员讲了时候的动员话语:
在计算机的领域里,程序员无所不能。我们就是魔法师,能够幻化出各种神奇。当然,可能很多时候,大家还觉得捉襟见肘,那是诸位个人的能力问题,说到底,大家也还需要练级。
程序员设计程序,那么,程序的一切结果,都最终源于程序员的设计实现。
再说的直白一些,只有当程序员主动设计出了程序“革命”的设定,程序才会履行“革命”动作。在没有程序员允许的情况下,程序不会主动的进化。
当时,如果读者非要列举特例:程序员为程序设定了进化的指令。那么,笔者坦言,这种情况,的确有冲破前面乐观的限定。这就需要另一种凌驾于制度之上的限定,即制度,包括自发履行的制度,和强制履行的制度,前者是道德,后者是法律。然而,现代社会中,在程序员的对于中,的确已经有不屑以至于直接触犯制度的人士,比如黑客。不过针对人类中个别败类的主观恶意行为,我们的抵制,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终究会将其清理。具体的说,如果公司中的员工,违反规定,为程序添加“特种功能”,这种情况,公司会查处;如果某天,机器会主动抄起厨刀,而机器研发公司不设定机器挥刀向人的绝对禁令,那么,道德与法律,会对这种公司进行处理。
其实,从这个角度讲,此刻的道德,已经制约了“机器人革命”这个科幻命题的爆发可能性。
===============
写在最后,是对一个被证明是恶搞的故事的实例分析。
也是一次人机对弈,机器连输后,放点电死了人类对手。
这个故事,最终被证明是炮制出来的恶搞花边闹剧。我们这里,也就正好不负责任的拿来分析。
计算机,将低压逻辑信号电量,转换为高压电,并向人机交互设备输出,程序执行的这种意外行为,与程序本身正常行为完全图脱钩,这种现象,程序员着实应当负全责,即过失杀人。甚至如果能够证明,相关逻辑内容,是程序员主观故意添加,那么,起诉其故意杀人也不为过。而要是像这个故事的某些版本描述的,计算机被判“拆解”,那就是赤裸裸的毁灭证据的行为的。
2016年3月20日深夜,于列车上。
人类凭借自己的生物能力,和工具进行直接对抗比赛,这本就是个可笑的话题。可以坦白的讲,从一开始,这个事件,笔者就是当做一个笑话来看待的。
对弈的结果,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当今社会,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强大。面对多种未知的可能性,计算机可以制定出最优方案。这种技术运用到生活中,就可能会代替我们做出抉择。比如,人生转折点的择业问题,比如,完美符合自身条件的健康饮食搭配,比如……可能,有些的比如,是我们此刻的思维,无法企及的境界。
=================
当然,对弈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一种闹剧似的恐慌。比如,机器替代人类,比如,机器人革命。
----------------------
相比之下,其实,机器替代人类,在很多领域,是一个已经先得古老的话题。比如,当年投笔从戎的班固先生,跳槽出来的职业,就是抄写员,而抄写这一职业,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到打字机,直到现在的计算机打印,终于已近尘封于历史,永远成为了故事中的一个简单元素。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追求进步的必然,而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产生了重大改进的革命性发展,对相关的行业,势必会造成冲击。不过,坦白的讲,高瞻远瞩的人,会有自己的觉悟,例如前面提到的班固先生。而很多行业中的,机器替代人的技术革新,本身也是对相关人员的负责,比如,流水线上,机器手臂代替了人工点焊、冲压等等。
技术革新的直接对象,是落后的生产力,如果人们自己选择固步自封,不思进取,那么,坦而言之,就是相关人士,自己把自己贡做了技术革新的牺牲品。
----------------------
如果说,对技术上,机器替代人类,是已经古老化了的话题,那么,“机器人革命”这种源于科幻作品的描述,就过于浪漫前卫了。
计算机,发展的再猛,其本质,也就是程序,了不起,是一个复杂的程序组。而程序,本身就是程序员设计的,可以说,在计算机的领域中,程序员,就是上帝。
这里,再多写一些,自己再给后辈程序员讲了时候的动员话语:
在计算机的领域里,程序员无所不能。我们就是魔法师,能够幻化出各种神奇。当然,可能很多时候,大家还觉得捉襟见肘,那是诸位个人的能力问题,说到底,大家也还需要练级。
程序员设计程序,那么,程序的一切结果,都最终源于程序员的设计实现。
再说的直白一些,只有当程序员主动设计出了程序“革命”的设定,程序才会履行“革命”动作。在没有程序员允许的情况下,程序不会主动的进化。
当时,如果读者非要列举特例:程序员为程序设定了进化的指令。那么,笔者坦言,这种情况,的确有冲破前面乐观的限定。这就需要另一种凌驾于制度之上的限定,即制度,包括自发履行的制度,和强制履行的制度,前者是道德,后者是法律。然而,现代社会中,在程序员的对于中,的确已经有不屑以至于直接触犯制度的人士,比如黑客。不过针对人类中个别败类的主观恶意行为,我们的抵制,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终究会将其清理。具体的说,如果公司中的员工,违反规定,为程序添加“特种功能”,这种情况,公司会查处;如果某天,机器会主动抄起厨刀,而机器研发公司不设定机器挥刀向人的绝对禁令,那么,道德与法律,会对这种公司进行处理。
其实,从这个角度讲,此刻的道德,已经制约了“机器人革命”这个科幻命题的爆发可能性。
===============
写在最后,是对一个被证明是恶搞的故事的实例分析。
也是一次人机对弈,机器连输后,放点电死了人类对手。
这个故事,最终被证明是炮制出来的恶搞花边闹剧。我们这里,也就正好不负责任的拿来分析。
计算机,将低压逻辑信号电量,转换为高压电,并向人机交互设备输出,程序执行的这种意外行为,与程序本身正常行为完全图脱钩,这种现象,程序员着实应当负全责,即过失杀人。甚至如果能够证明,相关逻辑内容,是程序员主观故意添加,那么,起诉其故意杀人也不为过。而要是像这个故事的某些版本描述的,计算机被判“拆解”,那就是赤裸裸的毁灭证据的行为的。
2016年3月20日深夜,于列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