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在现在的网络大环境下是一个注定失败的产品吗?

RT,就目前来看,论道这几年的运营是略显失败的。
就像我们一直说的那样,论道要走出知乎的影子,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论道真的找到合适自己的道路了吗?
(这几天没看到新的问题了,只好厚着脸皮来提出这个不成熟的问题了。)
已邀请: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WangMT Cholera archering Joey Scotty 浮生未半 目目老师 大白沙 林檎Ringo 耳机与蝉 文明研究员 bbaiwaner shadow3002 三岁 even 上官大人更多 »

唉,我再来装个❌吹个水吧。
前些天,已经放肆地瞎❌❌了一回。
 
其实,公正地说,论道是有自己的定位的——友善认真的知识型讨论社区。这应该算是有自己的特色和道路的,和知乎有差异——不让吵架,不让吹水;和果壳有差异——不全是硬科学,毕竟知识更宽泛一些。只是在这里,光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好像还不够,因为毕竟它是一个自由组合的互联网社区。
 
1.理性讨论是反人性的。
 
就像问题评论中路人蝙的链接——我来这儿不是吵架,是想让你“说服我”,这说的是真正的理性讨论了。而反人性的真正的“理性讨论”真的很难。我以前说过好几次的一个例子是——罗伯特议事规则,就是建立在洞察人性的基础之上的,辩论或者讨论的双方不能直接向对方说话,而是参与讨论的各方都面向主持人阐述自己的观点、论证自己的逻辑。这个技术性规范的好处就是——在同一个议题下,所有各方都是一条独立的逻辑线,互不干扰,不相互吵架,而只专注于梳理自己的逻辑、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保证了每个论述都能走向终点、走向完整,即便内在逻辑有问题,也应该走向完整“把话说完”才好进入下一步。
 
这算是技术框架和制度建设方面了。除了道路自信之外,还要有一个社区动力才行,不管是内生的,还是外部推动的。
 
2.社区内容偏虚+缺乏社区粘性=用户性冷淡。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信仰,原始社会有图腾崇拜,中国封建社会也有,现代社会的图腾是钱——或者说“现实利益”。比如说我吧,我爸妈不养我,我总得出去打工挣钱吃饭交女朋友吧,不可能老在这里吹水。
 
而一般性的知识,最后大多流于高蹈虚玄、难以落地,甚至比上面那个问题说的“大而宽泛”的话题还要“大而宽泛”。这一般是文青、无所事事的人,或者在校大学生喜欢的事情,或者是我这种喜欢装备吹水的人最喜欢玄谈的(虽然我并不承认)。而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个年代又有太多可以吸引注意力的事情,而这里的讨论又很难产生与现实连接的粘性,导致用户进一步流失、难以留存,或者性冷淡。
 
  
 
在这样一个风起云涌、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可以讨论、值得讨论的事情真的太多了。但很多别的社区是乱糟糟,但这里的黎明却总是静悄悄,这不正常。或许是这条道路还是缺少一点点根基吧。建构一个社区大厦是需要几根柱子的。如果是坚持“友善认真的知识型讨论社区”这条路,我个人暂时觉得,有2个柱子可能需要明确立起来——一是逻辑,逻辑是友善、认真的底层逻辑;二是规则,规则是装逻辑的筐子。至于过程,可以一步步地来,积跬步以至千里,慢慢形成社区氛围和特色,还是可以期待的。假设促使形成了“友善、认真”的较大共识,就差不多了。
 
只要有路可走,最后不一定会失败的(当然这要看你怎么来定义失败了)。或许还可以建议狐狸叔叔用亚里士多德的头像当logo啊,毕竟人家是逻辑学之父不是吗。
 
吹水完毕,抛砖引玉哈。欢迎各位道友来讨论啊。论道是一个很好的产品案例啊,你们真的不来试试✋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玩耍之道,吃鸡累了,刷抖音累了,学习累了,可以来论道这里玩玩,吹吹水,无论对错高低,我总觉得这是一种更好玩的游戏,不是吗?我总感觉,这个游戏好像更高级一点哈。
 
除了好玩,可能还有点好处,比如像我吧,很多写过的答案,我都不想再看,感觉好low啊。可是,我不去写写,哪知道自己还能这么low。哈,这么说来,这又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了。不过,讲真,确可以帮助自己更加接近真实的自己,如果你不害怕的话。
 
对于我来说,这更是一个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好地方。不挑战挑战自己,我哪知道自己是什么货色。在这里,我还给了自己一个心理建设:“山人”就是网上的一个符号、一个代码而已,谁也不知道它在网络后面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所以,我不害怕胡说八道哈哈哈,我就是想玩一玩自己。
 
感谢您耐心看我吹水。下面,到您了。

 
 

目目老师 - 话痨总爱凑一嘴,知乎目目老师,贴吧目标唱好小情歌(现在也是目目老师),头条目目教唱歌,哔哩哔哩和新浪微博目目叔叔

推荐来自: WangMT 山人

自己的道路,这个概念很沉重啊
我想说,虽然论道这几年运营的比较艰难,但是不一定就是按照知乎的路子走的
非要说的话,论道应该是想成为优秀的文字分享论坛,只不过以前是知乎
再以前,天涯,豆瓣,猫扑,果壳等等都是不错的
论道可能不够有趣······

Eidosper - 一粒尘埃/码农/作曲,公众号一埃居(ID:eidosperhome)正在筹建中,欢迎关注。华科论道群342531142

推荐来自: 目目老师 Joey

很残酷的说,是的,而且是很早之前,我刚开始活跃的时候,就看得到如今的结局。
 
并且更残忍的说,论道在任何的互联网大环境下,都和如今区别不大。
 
论道成立的最初,是知乎当时的问题爆发。但是如今来看,知乎的运营是“成功”的,因为正确的道路并不太多,而错误的道路千千万。有些代价是正确的道路无法避免的,就像日本那两颗原子弹,下面还有几条中国被抓去的劳工的命——原子弹之下无冤魂是不可能的,至少那几个中国劳工是无辜的。而知乎的每次改变,实际上都是伴着牺牲的成功。
 
知乎的本源是什么?是知识分享互动。为什么之前没有?是因为nosql数据库成熟的晚一些。而论道的本源,最开始是不满知乎的一群用户。不满也要看什么不满,如果是不满黑夜,那到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可能满意的。而论道最初,也就是不满知乎的各种江湖气息,和小管家团队的不专业。
 
但是也没什么,世界上失败很多,只是我们围观到了这一个,成功过从来都是不容易的。如果说改进,还可以考虑垂直领域。世界这么大,机会还是有的,就是很难发现罢了。
 
我目前没有什么其他想法。

farsightlin - 马克思主义者 经济金融专业

推荐来自: 熙漫花火 SimonVinci

我用论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现代互联网,即使是知乎也不能免俗,充斥着信息垃圾。但我却希望有一种信息过滤机制使得我可以免于被那些信息轰炸。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1、为了鼓励内容创作者创作,给予他们正反馈,论坛应该允许两种用户,核心用户可以发言和评论,并且可以对回答进行评价。外围用户只可以查看并且点赞(不能点踩)这些回答,这样创作者就能得到自己帮助了很多人这样的反馈,更有动力写下去。核心用户通过邀请码发展,外围用户可以随便注册。
2、应该开放付费回答。虽然如果真的打算以付费回答为职业,显然更应该去知乎而不是论道,但鼓励有知识的人进驻显然对目前的论坛很重要。
3、我设想,应该有某种机制,在每个话题之下选择一些有知识(通过回答的质量)的用户对回答进行评价,如果很多资深用户认为某个回答是倾向性的/广告性的,就把他撤下去。如果某个核心用户有很多回答被其他的资深用户推荐,那么就可以升级为资深用户。
 
 

Wong_sir

推荐来自: mailsex SimonVinci

看到这个问题,我感到一丝悲哀。
上面的朋友说知乎是成功的,为什么说它成功呢?是因为它成功地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找到了盈利的模式吗?我是在14年左右开始接触知乎,彼时的知乎真是令人惊艳,看无数大佬发表观点,激扬文字,干货满满。可现在的知乎呢,充斥着信息垃圾,一副丑陋的模样,充满金钱的腐朽味道,早已忘记本心。但是在知乎你至少可以人为地过滤掉一些垃圾,淘出有用的东西。相比而言,百度堪称“广告搜索神器”,应该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为什么一款纯粹的基于知识分享的互联网产品会失败呢?很多人、很多事物都在“向钱看”,浮躁之风吹遍大地,坚持了多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应该为此负责?
 
论道第一答,观点略偏激,请指教。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推荐来自: Joey SimonVinci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2024年了,现在回顾这个问题,百感交集。

1.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呢?
2.论道的目标是什么呢?

鉴于知乎作为论道模板的存在,知乎成功吗?我相信从很多角度来说,知乎非常成功。但是,也一定会有人认为知乎原本可以是更好的存在,如今的知乎失败透顶。那么,知乎到底算不算成功呢?知乎作为一家市值几十亿的公司,某种程度来说是绝对成功的。但是,糟糕的盈利能力,持续不断的亏损又让人不得不质疑这家公司的真实价值。单纯从内容角度来说,相比早期的小而美,现在的内容质量平均水准大幅度下降,无疑是失败的。但是从内容的数量跟广度来说,从参与创作分享和使用网站内容的人群来看,又是远远超过早期的存在。算成功还是失败呢?

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知乎或许早就倒下了。如果不迎合市场需求,放下高姿态,知乎也可能早就倒下了。所以,起码它活下来了,我觉得可以算成功的。但是,无法盈利,无法成为中文互联网的一股清流,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无疑是失败的。

于是乎,我不禁想起来去年的星舰发射,同一个结果,有些人说成功了,有些人却说失败了。

同一件事,为什么就有不同的结论呢?

我想,对于成功,我们没有达成共识,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我认为首先我们需要对成功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所谓成功,即达成预定目标。

如果去年第二次星舰发射的目标是采集验证数据,为完善这个型号的火箭做准备的,毫无疑问是成功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这一次发射成功的原因所在。但是,如果发射目标是实现发射到回收的全流程,那就是失败的,毕竟没飞多久就自爆了不是。

所以,要讨论论道是否注定失败之前要明确论道运营的目标是什么。

原本以为这个网站撑不了多久就要关闭了,现在起码还“活着”,能存在这么久,也算一种成功了。但是,相比于成立之初的远大抱负,论道的确是失败了。

那么论道的失败是否是必然的呢?可以说是的。

因为模板知乎在资源远超于论道的情况下,毅然决然选择转型。这就说明知乎之初的存在形态是不能在它所处的网络环境中稳定长期存在的。很多朋友把知乎改变的原因归结为“丢掉初心”是不恰当的。我敢说,当年的知乎不转型成现在的形态,早就不复存在。即便卑躬屈膝迎合市场,也只不过是苟延残喘,艰难求生罢了。如若当年“保持初心”不做改变,要么只能是个小众产品,要么不复存在。

虽然论道的目标愿景一直很模糊,但是大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做一个没有变味的早期知乎”。

一个人,一个产品,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既取决于自我的奋斗,也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就目前的中文互联网,没有“早期知乎”的生存空间,甚至连魔改后的“知乎”也难以为继。而论道,作为受知乎启发而创立的网站,失败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必然的。

上官大人 - 我会养一只阿黄。

推荐来自: SimonVinci

好些年没看这里了,想起来进来看看。而且确实因为觉得自己不读书真是知识少。
 
按论道的起初立足点,注定是寡淡的,就像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上面说的黏性不足。
黏性足的事务的特点都很明显,利益或者兴趣。
 
不怎么吹水,知识分享,是美好的,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可以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能静下心慢慢汲取知识的人很少,所以这样下来人就不会太多。
 
利益就更别说了,利益甚至就是第一行动力。我的意思是,获得自我满足和快乐,对个人来说也算是利益。
 
从不忘初心来说,论道可能是成功的。
从获利来讲,结果很显然。
 
以前猫扑天涯多么火,就是因为满足分享欲,满足交流的快乐,最后又因为没有长足的利益而消失,论道这种风格的,应该是为爱发电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