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认为骂人不总是不合宜的?
终于,知乎帮我做了决定,我的知乎账号被停用了,所以也就不用舍不得离开那个是非之地了。
虽说最后的一根稻草是有个智力底下,道德水平更为低下的东西去举报我的某个涉及了所谓【政治敏感】的答案,之前因为某些衣冠禽兽辱骂他人导致我勃然大怒怒骂他们才是导致账号被封的主要原因。可是,我想,虽然有些舍不得用了那么久的一个号,但是我依然不后悔我当时反击那些不要脸的东西。
对,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智力卓越,也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人有人性,一个人要使完全没了人性,那么就是衣冠禽兽。
我一向支持法治,可是我却从来不掩饰自己对那些不遵守“程序正义”的弱势群体的同情。我虽然一向支持言论自由,但我也从不掩饰自己对所谓西方的“政治正确”的支持(滥用政治正确是不可取的,那是另外一个问题)。虽然我一向认为人应该与人友好,但我也绝不会掩饰自己对某些情况下使用激烈言辞的支持。
骂人是不对的,但是事实上,有些话用在某些人身上是合情合理的,虽然有时候大家会认为在骂人。大多数情况下,说别人是恶魔,是严重的人身攻击,但是有些人的确就是人间恶魔,说他们是恶魔是事实陈述。大多数情况,说别人是智障当然不对,但有些人说他们是智障,那只是事实陈述。大多数情况说别人是禽兽,那是严重的侮辱,但是说有些人是禽兽,那是对禽兽的侮辱。
我并不支持骂人,也不支持对别人的辱骂采用骂回去的方式予以反击,前提是,率先攻击别人的人应该得到应有的惩戒。
这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国度,谁会闹谁得到更多的好处。为什么我会很反感某些所谓“精英”呢?他们一边鼓吹“丛林法则”,支持谁的话语权大就理所应当占便宜。回过头来呢,大胆刁民居然聚众闹事?“多闹多得”不可取,“法律权威”不容挑战,“程序正义”不可践踏!西方国家的“程序正义”是建立在分权的前提下的,虽然不能保证绝对公平,但是至少要能自圆其说。名义上,执法者也必须尊重“程序正义”的,而到了某个奇葩的地方,有人一边对法律不屑一顾,一边又要弱势群体守法,我只想问:“脸呢?”
知乎对不友善言论零容忍不对吗?对,很对!但事实上呢?对于蓄意挑衅和被迫还击不加区分,甚至有时候还击的一方被封号了,攻击的一方却安然无恙。如果知乎真的对不友善言论零容忍,我自然会把处理这些傻逼的事交给之乎官方处理,然而呢,说女性黑木耳不违规,说一个无理取闹的人语文不及格是不友善内容。我能相信这样的官方么?所以,宁可被封号也不能让那些匪类放肆。
再说说这个垃圾的网站管理体系,账号停止使用之后,本人就无法登陆了。说知乎的一部分管理人员是垃圾一点都不为过,也许他们能赚很多钱,但是依然改变不了他们垃圾的本质。对,我又骂人不是吗?可是不用垃圾还能用什么词形容他们?政治敏感话题采取模糊政策还能理解,友善度管理也没有个规范,这个完全就是这个公司内部问题是甩不了锅的。再说了,你不让别人发言永久禁言不就行了?直接账号停用,登录不了了,也不给缘由也不给时间让别人处理自己的账号内的原创内容就是尊重创作了?骂“抄袭者”的时候,某些“精英”的正义感呢?怎么换个套路践踏你们的劳动成果就没人发声了?
有些人,不应该骂他,应该打他的。所以,骂他有什么不对?
《狂人日记》--鲁迅
仁义道德有什么不对吗?断然不是,有人以“仁义道德”的名义干“吃人”的勾当,究其原因,就是“仁义道德”被一部分人把持着,然后“双标”一用,天下无敌。“保持理性友好讨论”不对吗?但是如果这个要求不能对所有人一视同仁,那么就会变成新时代的“仁义道德”。
言论自由不好吗?政治正确不对吗?程序正义不重要吗?都不是,可是如果让一小部分人把持着所谓的“解释权”,那么通通都可能变成鲁迅口里的“仁义道德”。只要求一部分人遵守正义的规则,有时候比没有规则更可怕。如果不能合理合法阻止暴徒,那么,对暴徒的仁慈就变成了一种纵容,而不再是宽容。
虽说最后的一根稻草是有个智力底下,道德水平更为低下的东西去举报我的某个涉及了所谓【政治敏感】的答案,之前因为某些衣冠禽兽辱骂他人导致我勃然大怒怒骂他们才是导致账号被封的主要原因。可是,我想,虽然有些舍不得用了那么久的一个号,但是我依然不后悔我当时反击那些不要脸的东西。
对,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智力卓越,也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人有人性,一个人要使完全没了人性,那么就是衣冠禽兽。
我一向支持法治,可是我却从来不掩饰自己对那些不遵守“程序正义”的弱势群体的同情。我虽然一向支持言论自由,但我也从不掩饰自己对所谓西方的“政治正确”的支持(滥用政治正确是不可取的,那是另外一个问题)。虽然我一向认为人应该与人友好,但我也绝不会掩饰自己对某些情况下使用激烈言辞的支持。
骂人是不对的,但是事实上,有些话用在某些人身上是合情合理的,虽然有时候大家会认为在骂人。大多数情况下,说别人是恶魔,是严重的人身攻击,但是有些人的确就是人间恶魔,说他们是恶魔是事实陈述。大多数情况,说别人是智障当然不对,但有些人说他们是智障,那只是事实陈述。大多数情况说别人是禽兽,那是严重的侮辱,但是说有些人是禽兽,那是对禽兽的侮辱。
我并不支持骂人,也不支持对别人的辱骂采用骂回去的方式予以反击,前提是,率先攻击别人的人应该得到应有的惩戒。
这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国度,谁会闹谁得到更多的好处。为什么我会很反感某些所谓“精英”呢?他们一边鼓吹“丛林法则”,支持谁的话语权大就理所应当占便宜。回过头来呢,大胆刁民居然聚众闹事?“多闹多得”不可取,“法律权威”不容挑战,“程序正义”不可践踏!西方国家的“程序正义”是建立在分权的前提下的,虽然不能保证绝对公平,但是至少要能自圆其说。名义上,执法者也必须尊重“程序正义”的,而到了某个奇葩的地方,有人一边对法律不屑一顾,一边又要弱势群体守法,我只想问:“脸呢?”
知乎对不友善言论零容忍不对吗?对,很对!但事实上呢?对于蓄意挑衅和被迫还击不加区分,甚至有时候还击的一方被封号了,攻击的一方却安然无恙。如果知乎真的对不友善言论零容忍,我自然会把处理这些傻逼的事交给之乎官方处理,然而呢,说女性黑木耳不违规,说一个无理取闹的人语文不及格是不友善内容。我能相信这样的官方么?所以,宁可被封号也不能让那些匪类放肆。
再说说这个垃圾的网站管理体系,账号停止使用之后,本人就无法登陆了。说知乎的一部分管理人员是垃圾一点都不为过,也许他们能赚很多钱,但是依然改变不了他们垃圾的本质。对,我又骂人不是吗?可是不用垃圾还能用什么词形容他们?政治敏感话题采取模糊政策还能理解,友善度管理也没有个规范,这个完全就是这个公司内部问题是甩不了锅的。再说了,你不让别人发言永久禁言不就行了?直接账号停用,登录不了了,也不给缘由也不给时间让别人处理自己的账号内的原创内容就是尊重创作了?骂“抄袭者”的时候,某些“精英”的正义感呢?怎么换个套路践踏你们的劳动成果就没人发声了?
有些人,不应该骂他,应该打他的。所以,骂他有什么不对?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鲁迅
仁义道德有什么不对吗?断然不是,有人以“仁义道德”的名义干“吃人”的勾当,究其原因,就是“仁义道德”被一部分人把持着,然后“双标”一用,天下无敌。“保持理性友好讨论”不对吗?但是如果这个要求不能对所有人一视同仁,那么就会变成新时代的“仁义道德”。
言论自由不好吗?政治正确不对吗?程序正义不重要吗?都不是,可是如果让一小部分人把持着所谓的“解释权”,那么通通都可能变成鲁迅口里的“仁义道德”。只要求一部分人遵守正义的规则,有时候比没有规则更可怕。如果不能合理合法阻止暴徒,那么,对暴徒的仁慈就变成了一种纵容,而不再是宽容。
17 个评论
but知乎已经是多数人的知乎
知乎极好地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分裂。
从你的口气就可以看出你在生气。
有时候我觉得别人很烂,可是还是忍不住为此生气,谩骂,计较。我觉得你这个行为和我是一样的。心里想要避免又没避免。一边说不与傻瓜论长短一边气的要死。
这里多数人对知乎的态度,嗯,怎么说呢?太在意了?
我觉得知乎的问题并不在于,沦为大众化使用
人多才会有思想交汇。
应该在于大多数人没用它去交汇?
反正我是收藏了一系列,女生买哪种鞋子衣服化妆品的提问。笑
有时候我觉得别人很烂,可是还是忍不住为此生气,谩骂,计较。我觉得你这个行为和我是一样的。心里想要避免又没避免。一边说不与傻瓜论长短一边气的要死。
这里多数人对知乎的态度,嗯,怎么说呢?太在意了?
我觉得知乎的问题并不在于,沦为大众化使用
人多才会有思想交汇。
应该在于大多数人没用它去交汇?
反正我是收藏了一系列,女生买哪种鞋子衣服化妆品的提问。笑
是很生气,我自己写的东西想删都不能删。一个用了几年的号,再怎样也是有感情的。你说大众化不是问题这一点我是认可的,但是人们没有正确使用的锅,得让知乎官方背,他们主导者发展方向。
我以前在知乎被人围殴的时候写的激愤之词和你很像,哈哈哈给
在正式开始谈知乎主流价值观,即精英主义价值观系统之前,我想先谈谈我对滥交和同性恋的认识,作为后现代的组成部分,选择滥交似乎是一种个人行为,并可以被贴上非主流,少数人权益等标签,然而这种标签本质上是对滥交行为违反社会通用道德的视而不见,并将社会价值观解构为多数和少数以强调滥交所具有的少数特性,进而为精英主义者提供反对通用道德以获取认同度的素材,而在后现代文化环境之下,同性恋群体在结构上与滥交群体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大众实际上并不清楚长期边缘化并饱受歧视的同性恋群体早已变成每到一个地方就看看这里有没有使用同样软件的同类,毫无感情看看照片就能选择是否发生那种关系的后现代同性恋者,反而去强调同性恋者感情的磨难与纯洁,而这次知乎精英又站在“正确”的中立位置朝四面八方进行他们超大量的观点输出,在这里,滥交和同性恋已经没有了原有的挣扎,矛盾,甚至欲望,有的只是作为素材的冰冷而赤裸的解构和权力崇拜。
其次滥交和同性恋作为社会现象,一旦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毫无疑问将会给世界道德与文化带来灾难性冲击,那么需要对滥交者和同性恋者抱有怎样的态度,这应该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话题,然而作为个人行为,它又似乎难以被指责,社会的包容性要我们允许各式各样的人存在,所以在语言环境中能被指责的不应该是个人而是集体的价值观,比如专门为滥交洗地的滥交主义就是必须反对的,与之相比,精英主义更具迷惑性和危害性,不过比这更可怕的还是网上网下那套让人崇拜精英认同精英并将人培养成精英主义者的系统,它给自己起个名字叫知乎。
现在正式开始。
随你挑一个时间吧,随便点开一个知乎搜索栏底下的言论推荐,必然看到的都是些正能量,经验十足,专业或者充满幽默感的精英主义内容,诸如所谓“在富土康工作过一段时间有点经验之谈”“谢邀,本人是一名牙科医生,曾在某某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篇……”当然底下的回复还是那么温馨可爱正能量再加上些偶尔出现的嘻笑怒骂黄段子,乍一看上去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好,这个平台人人都显得那么正确那么正常,似乎天南地北不同身份不同素质的人一进入这里就能使用仅有的那几种形式进行语言交流,摆出一幅服服帖帖规规矩矩的嬉皮士奴才样子听那些专业人士讲解分析,然后再从自己有限的智慧里搜肠刮肚现编出几句无聊的幽默段子供大家娱乐消遣,最后从众人的娱乐至死里感激涕零地获知,哦,原来我已经成为了知乎精英,这么多精英都喜欢我的幽默感,我以后一定多多寻找表现的机会。这些人至死也不会明白笑话的本意是什么,很简单因为一个笑话的使命就是给作者和读者带来快乐,贴吧的水经验系统经常可以让我在看帖的同时会心一笑,而接受知乎幽默只意味着我会在心里思考,你们何必活那么累呢?
社会的认同真有那么重要吗?
首先我要说说知乎政史,我认为无论是左还是右,最初都是为了通往幸福。这是两种对人类历史社会通往幸福的过程的不同的理解。左派认为人被社会环境塑造,合理的模式会让人实现满足;右派认为人类的自发性可以带领人成就高贵的事业,因此他们追求自由去让这一自发性最大程度地伸展,实际上两派本身都承载着无数人的理想主义,甚至不单是这个,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人对人类历史和未来具有的责任感,无数人思索着人类自由与整体利益的边界,对左派和右派的笃信在我们的历史上留下了无数崇高的故事和用鲜血铸就的传奇,每当我念起“左右”这两个字都能感受到其后的重量,也正是它们使我坚信历史是有尊严的,这种尊严不应该是教科书上干巴巴的历史事件,这种尊严也不应该在知乎变成黄右,变成白左,变成一个个精英主义者所具有的立场,变成精英主义者进行其观点输出的倾向炮台,变成精英主义者爬上高位获取更多社会认同度的理论武器,在知乎政史区,没有精英主义对世界的前途感到忧虑或者欣喜(相信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前途),这个平台的价值体系支持一切“正确”的观点然后对所有不符合知乎主流价值观的观点进行大水漫灌一般的一致打压(尽管大多数时候这种被排挤的观点才是基于对世界前途的忧虑与考量),面对正直,善良,崇高,人道主义等他们无法理解无法接受的字眼,知乎痞子打着一贯的油嘴滑舌的幽默腔调一边调侃一边继续获取认同度,知乎公知依然是那种半冷不热的态度对这些具有理想主义精神的“幼稚”的个体进行看似中立客观的冷嘲热讽,然后继续无动于衷地获取认同度。
这就不由得让我想将知乎的语言交流与贴吧作一下对比,知乎用户谈话客客气气,就是观点不同似乎将要骂起来,最终也顶多只是发几句不痛不痒的冷嘲热讽,或者滑稽一点的嘻笑怒骂,表面上看档次比起贴吧那种动辄撕逼大战,动辄瞎骂扣字打喷屠版爆吧人肉搜索不知道境界高到哪里去了,但实际上精英主义理性客观实际上只是因为他们心里没有要坚守的底线,他们自己也并不认同自己支持的东西(当然大部分知乎用户似乎并不属于左右的任何一派),反倒是看上去属于贴吧素质最差的网络喷子集体更仗义,更有正义感,当然我这里不是在给网络喷子洗地(我也没那么大能耐),但实际情况却是我经常看到网络喷子维持正义,主动攻击一些私信发男性裸体照,私信某方面骚扰女性的渣男,包括几百名知乎政史区精英曾经在一个问题底下对两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女进行恶毒的辱骂和围攻(其中一个原因是亲美,另一个居然是“在谈论文学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我们看不懂的专业名词进行装逼所以就得收拾”),也是几个贴吧上的喷子上去闹的事,诚然网络喷子的行为确实不值得称赞,但相比知乎上那一帮冷血无情,满嘴正确,眼睛里面只有自己的权势地位,看似高端实际屁都不懂的衣冠禽兽却是有人情味的多了,至少想骂就骂爱憎分明,没有精英主义者那套彬彬有礼的假面具网络喷子活得更像人。
现在仔细想想,也很难说是知乎对交流中语言暴力的严格管理,侧重观点输出数量而非质量的吸粉形式导致了那里极其压抑的氛围,还是精英主义本来就是这么压抑得把知乎改造了,也许现在二者已经密不可分形成了一个具有体系化运作模式的庞大系统,然而崛起的后现代流行文化却逐渐将这一系统变成愈发畸形的双头怪婴。
网络是即将到来的后现代文明的缩影,正如玄幻小说这种后现代文化产品就是在网络上率先出现,当然我们暂且不谈多重叙事,意象排列的美感曲线,结构对立,多元化主题等严肃文学的鉴赏标准,也不谈形式创新,隐喻精度,框架节奏,语言逻辑等通俗文学的鉴赏标准,就单说这种纯粹追求快感的玩意和正儿八经的文学作品有个毛线关系?当然鉴于知乎用户一贯道德感缺失并且在心中没有任何善恶标准,所以他们把网络小说玩出了花,知乎用户甚至可以长篇大论地告诉你,网络小说应该怎么写怎么写,知名度才会更高,然后,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你已经步入上流社会,成为了一个(毫无廉耻的)精英(主义者),背后那句隐含的话是,谁都不知道精英主义者的写作活动将会给世界语言环境上留下多么深邃的精神创伤。
但文学不应该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隐喻,不应该是给高尚者以鼓舞,给颓废者以希望的吗?文学难道不是记录一个时代尊严与崇高的语言艺术品吗?我看到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拿善良与美好作为自己嘻笑怒骂取乐的素材,拿权力与地位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至高目标,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也必须是精英主义者,社会就是如此运行,敢反抗我们就联合起来把你碾成渣,然而我也并没有忘记,当有人总是希求环境给予他自己特权时,还有另一些人艰难地驻守着善恶和美丑的脆弱边界,还有另一些人毕生追求正直,善良,这些词语,我敢说,精英在他们富丽堂皇的上流社会摸爬滚打一辈子也理解不了。
有什么办法呢,毕竟这个世界上有些傻缺就是天生脑子缺根弦不会见风使舵审时度势,有些傻缺就是不懂如何使用知乎这么复杂的软件,有些傻缺就是他妈的能傻逼到愿意拿自己生命的长度,做人类尊严与崇高最后的坚实壁垒。
在正式开始谈知乎主流价值观,即精英主义价值观系统之前,我想先谈谈我对滥交和同性恋的认识,作为后现代的组成部分,选择滥交似乎是一种个人行为,并可以被贴上非主流,少数人权益等标签,然而这种标签本质上是对滥交行为违反社会通用道德的视而不见,并将社会价值观解构为多数和少数以强调滥交所具有的少数特性,进而为精英主义者提供反对通用道德以获取认同度的素材,而在后现代文化环境之下,同性恋群体在结构上与滥交群体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大众实际上并不清楚长期边缘化并饱受歧视的同性恋群体早已变成每到一个地方就看看这里有没有使用同样软件的同类,毫无感情看看照片就能选择是否发生那种关系的后现代同性恋者,反而去强调同性恋者感情的磨难与纯洁,而这次知乎精英又站在“正确”的中立位置朝四面八方进行他们超大量的观点输出,在这里,滥交和同性恋已经没有了原有的挣扎,矛盾,甚至欲望,有的只是作为素材的冰冷而赤裸的解构和权力崇拜。
其次滥交和同性恋作为社会现象,一旦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毫无疑问将会给世界道德与文化带来灾难性冲击,那么需要对滥交者和同性恋者抱有怎样的态度,这应该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话题,然而作为个人行为,它又似乎难以被指责,社会的包容性要我们允许各式各样的人存在,所以在语言环境中能被指责的不应该是个人而是集体的价值观,比如专门为滥交洗地的滥交主义就是必须反对的,与之相比,精英主义更具迷惑性和危害性,不过比这更可怕的还是网上网下那套让人崇拜精英认同精英并将人培养成精英主义者的系统,它给自己起个名字叫知乎。
现在正式开始。
随你挑一个时间吧,随便点开一个知乎搜索栏底下的言论推荐,必然看到的都是些正能量,经验十足,专业或者充满幽默感的精英主义内容,诸如所谓“在富土康工作过一段时间有点经验之谈”“谢邀,本人是一名牙科医生,曾在某某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篇……”当然底下的回复还是那么温馨可爱正能量再加上些偶尔出现的嘻笑怒骂黄段子,乍一看上去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好,这个平台人人都显得那么正确那么正常,似乎天南地北不同身份不同素质的人一进入这里就能使用仅有的那几种形式进行语言交流,摆出一幅服服帖帖规规矩矩的嬉皮士奴才样子听那些专业人士讲解分析,然后再从自己有限的智慧里搜肠刮肚现编出几句无聊的幽默段子供大家娱乐消遣,最后从众人的娱乐至死里感激涕零地获知,哦,原来我已经成为了知乎精英,这么多精英都喜欢我的幽默感,我以后一定多多寻找表现的机会。这些人至死也不会明白笑话的本意是什么,很简单因为一个笑话的使命就是给作者和读者带来快乐,贴吧的水经验系统经常可以让我在看帖的同时会心一笑,而接受知乎幽默只意味着我会在心里思考,你们何必活那么累呢?
社会的认同真有那么重要吗?
首先我要说说知乎政史,我认为无论是左还是右,最初都是为了通往幸福。这是两种对人类历史社会通往幸福的过程的不同的理解。左派认为人被社会环境塑造,合理的模式会让人实现满足;右派认为人类的自发性可以带领人成就高贵的事业,因此他们追求自由去让这一自发性最大程度地伸展,实际上两派本身都承载着无数人的理想主义,甚至不单是这个,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人对人类历史和未来具有的责任感,无数人思索着人类自由与整体利益的边界,对左派和右派的笃信在我们的历史上留下了无数崇高的故事和用鲜血铸就的传奇,每当我念起“左右”这两个字都能感受到其后的重量,也正是它们使我坚信历史是有尊严的,这种尊严不应该是教科书上干巴巴的历史事件,这种尊严也不应该在知乎变成黄右,变成白左,变成一个个精英主义者所具有的立场,变成精英主义者进行其观点输出的倾向炮台,变成精英主义者爬上高位获取更多社会认同度的理论武器,在知乎政史区,没有精英主义对世界的前途感到忧虑或者欣喜(相信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前途),这个平台的价值体系支持一切“正确”的观点然后对所有不符合知乎主流价值观的观点进行大水漫灌一般的一致打压(尽管大多数时候这种被排挤的观点才是基于对世界前途的忧虑与考量),面对正直,善良,崇高,人道主义等他们无法理解无法接受的字眼,知乎痞子打着一贯的油嘴滑舌的幽默腔调一边调侃一边继续获取认同度,知乎公知依然是那种半冷不热的态度对这些具有理想主义精神的“幼稚”的个体进行看似中立客观的冷嘲热讽,然后继续无动于衷地获取认同度。
这就不由得让我想将知乎的语言交流与贴吧作一下对比,知乎用户谈话客客气气,就是观点不同似乎将要骂起来,最终也顶多只是发几句不痛不痒的冷嘲热讽,或者滑稽一点的嘻笑怒骂,表面上看档次比起贴吧那种动辄撕逼大战,动辄瞎骂扣字打喷屠版爆吧人肉搜索不知道境界高到哪里去了,但实际上精英主义理性客观实际上只是因为他们心里没有要坚守的底线,他们自己也并不认同自己支持的东西(当然大部分知乎用户似乎并不属于左右的任何一派),反倒是看上去属于贴吧素质最差的网络喷子集体更仗义,更有正义感,当然我这里不是在给网络喷子洗地(我也没那么大能耐),但实际情况却是我经常看到网络喷子维持正义,主动攻击一些私信发男性裸体照,私信某方面骚扰女性的渣男,包括几百名知乎政史区精英曾经在一个问题底下对两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女进行恶毒的辱骂和围攻(其中一个原因是亲美,另一个居然是“在谈论文学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我们看不懂的专业名词进行装逼所以就得收拾”),也是几个贴吧上的喷子上去闹的事,诚然网络喷子的行为确实不值得称赞,但相比知乎上那一帮冷血无情,满嘴正确,眼睛里面只有自己的权势地位,看似高端实际屁都不懂的衣冠禽兽却是有人情味的多了,至少想骂就骂爱憎分明,没有精英主义者那套彬彬有礼的假面具网络喷子活得更像人。
现在仔细想想,也很难说是知乎对交流中语言暴力的严格管理,侧重观点输出数量而非质量的吸粉形式导致了那里极其压抑的氛围,还是精英主义本来就是这么压抑得把知乎改造了,也许现在二者已经密不可分形成了一个具有体系化运作模式的庞大系统,然而崛起的后现代流行文化却逐渐将这一系统变成愈发畸形的双头怪婴。
网络是即将到来的后现代文明的缩影,正如玄幻小说这种后现代文化产品就是在网络上率先出现,当然我们暂且不谈多重叙事,意象排列的美感曲线,结构对立,多元化主题等严肃文学的鉴赏标准,也不谈形式创新,隐喻精度,框架节奏,语言逻辑等通俗文学的鉴赏标准,就单说这种纯粹追求快感的玩意和正儿八经的文学作品有个毛线关系?当然鉴于知乎用户一贯道德感缺失并且在心中没有任何善恶标准,所以他们把网络小说玩出了花,知乎用户甚至可以长篇大论地告诉你,网络小说应该怎么写怎么写,知名度才会更高,然后,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你已经步入上流社会,成为了一个(毫无廉耻的)精英(主义者),背后那句隐含的话是,谁都不知道精英主义者的写作活动将会给世界语言环境上留下多么深邃的精神创伤。
但文学不应该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隐喻,不应该是给高尚者以鼓舞,给颓废者以希望的吗?文学难道不是记录一个时代尊严与崇高的语言艺术品吗?我看到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拿善良与美好作为自己嘻笑怒骂取乐的素材,拿权力与地位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至高目标,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也必须是精英主义者,社会就是如此运行,敢反抗我们就联合起来把你碾成渣,然而我也并没有忘记,当有人总是希求环境给予他自己特权时,还有另一些人艰难地驻守着善恶和美丑的脆弱边界,还有另一些人毕生追求正直,善良,这些词语,我敢说,精英在他们富丽堂皇的上流社会摸爬滚打一辈子也理解不了。
有什么办法呢,毕竟这个世界上有些傻缺就是天生脑子缺根弦不会见风使舵审时度势,有些傻缺就是不懂如何使用知乎这么复杂的软件,有些傻缺就是他妈的能傻逼到愿意拿自己生命的长度,做人类尊严与崇高最后的坚实壁垒。
很长,我看完了。嗯,我想,我把知乎奉行的价值观定义为“伪精英主义”,缺乏内核的“伪利己主义”,说白了就是“自私自利主义”。你提到的滥交和同性恋,我想我的态度是同情个体,批评(滥交)或者不鼓励(同性恋)这个现象,因为这是一个价值观坍塌的年代,很多人在痛苦中挣扎。如果基因决定的同性恋,我是保留意见的,虽然我是基督徒,我依然不敢说他们的不是。但对于跟风群体,那么我是不太鼓励的或者说是反对的,但我不会针对个体说什么,毕竟任何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然而,对于滥交,我是绝对反对的,我可以理解婚前性行为,也理解一些不太符合传统价值观的性观念,但是滥交是没有正当性可言的,尤其是带着感情欺骗的那一种。对于滥交,知乎的价值观是模糊的,取决于带头的大v引导的方向。我依然理解陷于滥交而无法自拔的人群,但是我反感那些为这种行为呐喊的人群。嗯,另外,我在知乎也是这个称呼。
你应该适当分个空格什么的。我看着看着都岔行了。
对于同性恋。我有看过一个人吐槽自己不想要gay朋友,可是没gay友就没恋爱,有了又担心遇到朋友睡男友的情况。想不后现代都不行
但我完全不明白后现代是个什么。
我小时候还想成作家呢,放弃的原因就是我不懂怎么变得高深
对于同性恋。我有看过一个人吐槽自己不想要gay朋友,可是没gay友就没恋爱,有了又担心遇到朋友睡男友的情况。想不后现代都不行
但我完全不明白后现代是个什么。
我小时候还想成作家呢,放弃的原因就是我不懂怎么变得高深
知乎的运营早已被海量审核压垮
知乎的价值在于上面聚集的专业深度和分享欲高于常人的精英用户,然而知乎这个网站本身似乎并没有因为这部分精英用户而变得精英起来。
我并不觉得知乎的运营和贴吧天涯人人的运营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事实上如果不是第一批种子用户的作用,知乎不会成为精英的聚集地。遗憾的是第一批种子用户现在似乎已经不再能常常见到了。
有一个很合适的词,叫做“膨胀”。我想,这也是知乎现在无论是体量上还是管理上都面对的一个问题。体量上的膨胀和审核制度的落后导致了真正的价值输出方体验一塌糊涂。而管理上的膨胀则导致了对于运营方管理权利的滥用。当这种滥用直接干预到问题讨论者与用户的价值观导向中时,一种被强制喂屎的感觉就产生了。
粗俗地说呢,在马路上看到屎是可以忍受的,但是一条屎铺的马路则是不可忍受的。
就是这样。
我并不觉得知乎的运营和贴吧天涯人人的运营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事实上如果不是第一批种子用户的作用,知乎不会成为精英的聚集地。遗憾的是第一批种子用户现在似乎已经不再能常常见到了。
有一个很合适的词,叫做“膨胀”。我想,这也是知乎现在无论是体量上还是管理上都面对的一个问题。体量上的膨胀和审核制度的落后导致了真正的价值输出方体验一塌糊涂。而管理上的膨胀则导致了对于运营方管理权利的滥用。当这种滥用直接干预到问题讨论者与用户的价值观导向中时,一种被强制喂屎的感觉就产生了。
粗俗地说呢,在马路上看到屎是可以忍受的,但是一条屎铺的马路则是不可忍受的。
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