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男扮女装“变态”女扮男装“有型”?

有些人(很多人?)觉得女扮男装叫“有型” ,男扮女装就是“变态”。
这种想法算不算是一种别样的“性别歧视”?
“异装癖”这个词包含女扮男装吗?

嗯朋友在群里问到这个问题,可能会引战,请大家冷静回答,和谐交流。如果在此伤害了谁,我会道歉并删除,我并没有歧视任何人的意思。
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而不是您的看法。
已邀请:

蛋清 - 诗人犹如信使,于世界的永恒之夜半走遍大地。

推荐来自: 白泽 川崖明 路人蝙 八万就成 asayahaku resol 道不远人 姬不器 慕城 李大伟 野鹤 三岁更多 »

已更新。新增刚刚看到的书上的内容。
————————————————————————————
 
被邀请回答这道题,我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白泽 已经把基础知识都给大家讲得很到位了,福利也发到位了,所以我只是个炮灰。
说实话,在回答此类问题时,措辞上的繁琐十分揪心,所以有些不好把握了。如有失言,还望指正。
 
首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似乎大家并没有形成一种共识,即某一类服饰独属于男士穿着
多数情况下,男士穿,女士穿,并不构成太大的影响,
比如:大家贡献给某乎的格子衬衫似乎程序猿还是程序媛穿都并无不妥。
 
也就是说,“女扮男装”在多数情况下,服装上的差异并没有很大,关键在妆容、举止、自我认知上。
多数情况下, 扮男装的女士们会将减少化妆成分,然而目前国内女性有很大一批出门并不化妆;举止上喜欢风流公子的模样,或是帅气小子的模样,然而多数一看就知道是在装样子;自我认知基本是我玩得好嗨,内心依旧萌妹纸。
 
然而通常有一类服饰是在现代是独属于女士穿着的,即裙子,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裙子
也就是说,“男扮女装”在多数情况下,服装上的差别是颠覆性的,那么再看妆容、举止、自我认知上。
多数情况下,扮女装的男士们会画浓妆显得更为女性化,然而目前国内普通男性几乎不会化妆;举止上一般偏向于做出非常女性化的动作,如白泽兄福利所示,也许一眼扫过图并不会认为图中为男性;自我认知上十分的微妙,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真心渴望成为女性,另一部分可能以变装为工作,但很少是纯粹以此玩乐。
 
我想说到这里,这其中的差别就比较明显的显现出来的。
但是,当人们以此为认知对“男扮女装”和“女扮男装”进行比较得出或变态或有型的结论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大家并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举个例子,假使说扮男装的女士为更有男子气概去植了胸毛、腿毛各种毛,穿背心把各个部位的男子气概都侧漏出来;举止彪悍,在夜店中划拳喝酒,一言不合抄起瓶子就冲上去了;自我认知上自己就是个老爷们,夏天打赤膊理所应当。
如此这般,人们还会认为这位“女扮男装”的女士“有型”吗?是不是会有几分微妙的感觉在呢?
 
我想,多数人的认知里并不只是对“男扮女装”和“女扮男装”的妆容有什么看法,而是扮男装的女士们与扮女装的男士们,你们自己当真了吗?
在这件事上,认真你就输了呢。
 
——————————————————————————————
就我本人而言,无论扮装男士或女士认真与否,都不影响我对他们的感官。
而我对人的印象,以深入接触后以为人处世为依据。
 
百度百科


歧视是直接针对某个特殊群体成员的行为。歧视是由偏见的认识和态度引起的,直接指向偏见目标或受害者的那些否定性的消极行为的表现。歧视源于偏见。歧视的表现程度变换很大,从带有感情色彩的表情性语言交往或社会交往中的故意回避,到暴力行为,乃至种族灭绝或宗教性大屠杀。


最后,如影响生活,请及时就医。
——————————————————————————————
图为《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 英 凯特·福克斯 著 姚云竹 译

 


似乎从侧面证明了我的观点,如果对方仅仅是幽默玩乐,旁观者又何必当真呢~
 什么叫异装癖?
  • 异装又称易服、易装、变装,是人类一项受予复杂解释的行为,指任何人为任何理由、动机穿着“被视为属于另一个性别”的服装,有时也会搭配化妆。成语“易弁而钗”就是男扮女装的意思。而实际是男性的伪娘虽不一定要变装,但也常透过这样的装扮来表现自己或更突显女性美。如果连容貌也改变成特定的异性,则进入到易容的范畴。所以异装癖包括男扮女装。


 有异装行为的人,可概称为较中性用语的异装者(变装者、易装者、扮装者);而喜欢异装或有此癖好者,则被称为异装癖(易服癖、变装癖、易装癖、异性装扮癖)或恋异性装癖。许多行为虽然看似相同,但因人而异而常会有不同的成因理解和行为解释,因此这些称呼其明确的定义颇为模糊。
 
 
 
  为什么女扮男装叫“有型” ,男扮女装就是“变态”。
  我也不知道啊~ 但是如果从人类社会分工和男性扮演的社会角色来看的话,应该会有所解释吧。
  首先从人类社会史来看,粗糙的分法是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一般认为是母系制度,因为这个时代,女人掌握主导权,包括,生育,哺乳,采摘,收集等主要工作。一直到大约公元前1000~公元前初的铁器时代才完全瓦解。
  • 采取母系制度的社会通常有母系继承制、从妻居、重视舅甥关系、从母居以及母亲担任家长的情况。在母系社会中,原生家庭的子嗣被严格归类为母系亲属的成员,继承母系的姓氏、财产,并共同祭祀母系的祖先。但是母系制度和父系制度并不是相对概念。这里不多说了,可以自己了解。

​而后在漫长的历史中,男性作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国家的主要劳动负担者。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那么在时间惯性下和文化主导下,男性不能逃避,必须负担这一社会角色。如果男扮女装,就会被认为是 坏的、没有责任心的、违背伦理的。举个不恰当的栗子就是,没有尽到公民该尽的义务的感觉。
  •  弱小者可以求饶,但是强大者不能屈膝。

女扮男装则没有这种烦劳,反正自古如此。古代那些女扮男装的西贝公子还少吗?
 
  这种想法算不算是一种别样的“性别歧视”?
  至于性别歧视,性别歧视之类的人权概念与理论是在近代社会资料和生产力极大满足的情况下才出现的。
一方面男性出现了“娘化”的同时。比如 草食男,而女性也开始追求恢复女性权利。比如 女权组织的诞生。
所以如果以文化传承和影响的角度看,不算性别歧视。如果从男女平等的角度看,我也不知道,因为这算是一种心理疾病。不过如果按照嘲讽精神病人也算歧视别人的道理推论。这算是一种歧视。
 
最后说一下  目前心理学界认为异装癖是一种心理疾病,虽然也有人不认同。但是我还是想说,如果达到了影响生活的程度,请尽快就医。如果没有影响他人,喜欢怎么穿就怎么穿,这个世界变态太多了,也不差你一个。
 
 
唔~  附福利一张。
 
 
 
忘说了,他们是男孩子~!!!                  
 
哦 对了~  现在这个社会~    颜即正义!
 

大百香果 - 宠物营养师、设计爱好者、大龄屌丝女青年。

推荐来自: 浪花盛 曹钰 撃坠雁

我觉得这个问题没那么复杂,就是社会文化导致的,父权社会环境下,原本有力量、地位更高的男性却选择以女性面貌示人,难免会被觉得恶心;同理,女性天生更柔弱却向往力量,貌似这个接受度普遍都会更高。
so,我的答案是最短的,而且我就是地位更低的女性!有时,我也会一把搂过公司里柔弱的小男生,说“姐在这,有事儿姐罩着你!”╭(╯^╰)╮

三又又四木 - 听故事的人

推荐来自: 道不远人 川崖明

其实只是这个时代的审美观问题而已。

在以前,杨玉环是个大美人,如果放到现在,你只会觉得她是个矫情又做作的肥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在达芬奇那个时代的欧洲,男人都崇尚女性化,在画家中尤为突出,很多画家的自画像都是女性化的(至于《蒙娜丽莎》是不是达芬奇的自画像还有待验证)。如果深究其原因的话,应该是过快的思想爆炸与解放以及对自由文化的追求导致的。
所以说,我们(大多数人)现在觉得瘦为美,英气为美,阴柔(男性)为丑,都只是时代的问题罢了。

你不会知道在3000年后会不会有一个未来的人指着我们一张幸运流传到后世的图片说:“天哪!这两个变态居然在谈恋爱!不是同性怎么能谈恋爱!”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