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Joker - 冷眼,利嘴/论道营销
推荐来自: 山人 、asayahaku 、kirk 、Joey 、蛋清 、道不远人 、铃铛DC 、Hello_wu 、Arjkmhua更多 »
我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我这一生…… 道理我都懂,可惜做不到…… 感觉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勃学 成功学 喜马拉雅FM 心理学(特指畅销书式或者接受科普式的心理学爱好者口中的心理学) 罗辑思维 ……
rainmaker - Novice front-end developer.
推荐来自: WangMT 、山人 、asayahaku 、archering 、Joey 、shadow3002更多 »
柱杖人 - 一人一杖
推荐来自: WangMT 、山人 、Joey 、丛云
gigles - 唯有岁月不回头
推荐来自: 哈怂 、Joey 、西凉秋丘
弗贝勒
推荐来自: 龙再文 、Joey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5 个回答
Joker - 冷眼,利嘴/论道营销
推荐来自: 山人 、asayahaku 、kirk 、Joey 、蛋清 、道不远人 、铃铛DC 、Hello_wu 、Arjkmhua更多 »
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对各种泛滥的道理说“不”的能力。或者用John Cullis,我最尊敬的教授的话来说,Be open to the endless ambiguity.
对,这个问题其实也包括在内,哪怕我这个答案,也包括在内。所以,我说什么是我的课题,信不信怎么信,是各位看官的课题。
我想你们对以下言论一定不陌生:
或者对这些东西不陌生:
以上的东西,如果很多你都能够对号入座,那我得对你道歉——不是针对你,而是在说,在坐的各位,都太追求用所谓的道理,来安慰自己了。
人生最重要的品质?我已经能够隔着屏幕看到,好多人心里一动,点进来看看。要是能够在答案中把优秀品质和自己匹配,开开心心开始新一天的搬砖;不能对号入座,叹一口气暗自记下,在转身开始搬砖的那一刻马上忘掉刚刚读过什么。
为什么?因为没用。具有又如何?短暂的开心而已。不具有又如何?你看到的每一个答案说的品质,都只是在该回答者眼界范围内适用的,不一定能够照搬在你这里。就像鸿鹄对井蛙说,天空风景独好一样。当然,你可能是鸿鹄,也可能是井蛙。但不管怎样,只此信息不对称一个理由,足以否定这种貌似有道理的道理的价值。
那你为什么还会想要看这种道理?很简单,你习惯了世界上有种权威,或者有种冥冥之中指挥你的规则,甚至怪力乱神,来告诉你一些规律,让你觉得,知道这些规律后,这个世界不像你眼前那样千头万绪无法把握。表面上看,你走在自己的人生舞台。背后一道道隐藏的,是你盲目相信的规则在牵着你表演木偶戏。别人拜的是圣经里的神,你拜的是自己这个神。
你可能会反驳我,我哪里有盲目相信?我分明验证过这些道理在我生活中的适用性,千锤百炼出来的啊。很遗憾,这里面已经有一个盲目的信念了:生活中千锤百炼后没有被证否的道理,就是适合做为你行动指南的准则。这个信念说到底,只是“你认为”判断道理的准绳,而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标准试金石。
同样的原因,不管是成功学、心理学还是勃学,本质也只是告诉你一些盲目相信的道理而已。只是因为来源不同,你对其赋予了不同的权重。你盲目的相信,这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指挥万物的集合。你把这些仅仅是good enough的解释理论当成对这个虚拟集合的模拟,在它们的训练集里验证他们的正确,在验证集里对他们进行微调。然后,你带着满肚子自以为有用的道理上路了,在测试集里小心翼翼寻找支持他们的证据,然后把这些当成宝贝,传给你的后代。而喜马拉雅罗辑思维等就更可怕了。它们把被和你一样盲信道理的信徒的理解包装一下,当作颠补不破的真理卖给你,还让你有一种感觉,我变得比原来更好了,美滋滋的交钱让别人真正的过的更好,自己回身继续过“道理都懂了却没什么用”的生活……
可敬,可惜,可悲。
那么,这些道理存在的作用是什么?
我个人更愿意认为,我们每个人在庞大的、人类自己规定的规则体系中选择了几个,作为自己思维大厦的地基,然后开始构筑自己的思维模式,筛选出与你思维模式匹配的道理。所有这些道理的作用,不在于让你人生路具备什么别人不具备的优秀品质,也不是让你听了它就马上过上人生赢家的生活,更不是让你有种看破人生或者万物的错觉。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你知道,你脑子里的一切,都是你自己选择相信的一些对错不知的规则而已。它们有用,只是因为你在使用,而不是因为它们自身有用。你随时可以从你的认知模式里面删除它们,也随时可以增加一点新的。可供打破,可供修改。可以被质疑,可以自相矛盾。
它们,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了不起的认知。你想要认识的一切,仍然是一片endless ambiguity,也仅此而已。
rainmaker - Novice front-end developer.
推荐来自: WangMT 、山人 、asayahaku 、archering 、Joey 、shadow3002更多 »
后来我接触到 antifragile 这个概念,我便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品质。关于 antifragile 我的理解是:迎接风险的到来,无论什么都能使其受益,甚至主动向一些场景发起挑战。如果说 robust 是一种坚守,antifragile 更像一种侵略。这个人会主动的接触一些事物,寻找冲击,让自己变得更强。尝试使用火种的祖先,好像就是一种 antifragile 。
柱杖人 - 一人一杖
推荐来自: WangMT 、山人 、Joey 、丛云
同样的,接纳不意味着被同化,不意味着随波逐流,接纳是对外界信息的一种处理能力。例如一味的坚持自己所以为的一些事情,那就是一种不好的固执,并且这种固执极大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接纳代表着接受,思考,和一种转化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拒之门外,那就很有可能会丧失你所意想不到的东西。
在我目前的人生中,因为不会接纳,不懂得如何去接纳,而发生过一些使自己后悔的事情,我希望在以后这个重要的品质能够一直陪伴我,也希望看到的各位能从我的一番阔论中有所收获。
gigles - 唯有岁月不回头
推荐来自: 哈怂 、Joey 、西凉秋丘
知道自己的缺点,与之相处,进行调整,或者优化。
知道自己的目标,与之相处,进行调整,或者优化。
知道自己的底线,与之相处,进行调整,或者优化。
知道自己的朋友是谁,家人是谁,爱人是谁,伙伴是谁,过客是谁,敌人是谁,仇人是谁。与之相处,进行调整,或者优化。
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应该吃什么。不应该吃什么,与之相处,进行调整,或者优化。
知道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的对处,知道自己的昨天和今天,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知道自己会为什么伤心和快乐,知道轻重,知道缓急。
知道自己不会改变世界,知道自己总是在被动和主动的改变。
不知道的时候就自知一下,知道每一次自知都不会有永恒的结论,但却是与自己对话的碎片。
这些碎片,就是每一个你。
弗贝勒
推荐来自: 龙再文 、Joey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见识会不断被拓宽,除了收获知识,结识知音等,随之而来的副产品也是不容被忽视的。
没完没了的的烦恼,数不清的外界诱惑,还有看不透的人性阴暗面…life’s a struggle,没有谁是可以逃过这些生活带来的折磨的。
面对这些struggles,我们要做的,是看尽繁华,却不忘初心;历尽沧桑,仍保持自我。
我们可以从外界学习优秀的品质,卓越的才能,加以改造,变成符合自己的一套独特本领或一种迷人气质。但说起那些“社会夹缝中的污垢”,我们定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保护膜,渗透进可以学习采纳,或以此为戒的,排除消极的,害人匪浅的。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用害怕,黑暗战胜不了光,你保持真实就会得到爱的表彰”。愿我们“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Keep real,B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