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中国的商品介绍为什么那么佛系?

偶尔去亚马逊中国购物,发现几乎没有商详,或者是一整块的文字介绍。相对其他电商平台感觉就是佛系。大家知道这里的逻辑吗?还是说亚马逊已经放弃中国市场了?
已邀请:

伟强 - 论道 #732 用户

推荐来自: Joey 鹤闲云 冰镇火龙果 目目老师 道不远人 山人 WangMT 庸凡人 青柠不飞 Cholera更多 »

因为亚马逊是B2C中建立的比较早的,也是早期最成功的B2C。后来的B2C网站大部分都有亚马逊的印记。
正是因为如此,亚马逊做为创始者,面对后进者,是有一定的劣势的。因为创始者,他们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为自己前面的行为擦屁股,IT界一般称这种行为为「向后兼容」。
这就导致了后面的开发胆子会小得多,不敢轻易的推翻原来的东西,即便时代进步了,大家都能看出原来的东西有一定的劣势,但是因为修改这种东西可能会发生不可预知的问题。导致变更的成本会大得多。
类似的最著名的是FACEBOOK比较依赖PHP技术,哪怕现在PHP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技术,但是因为历史的积累,FACEBOOK也必须继续用PHP,哪怕遍地都是坑。
当然了,还有很大的一定程度和用户也是有关的,比如用户已经习惯了原来的那种看起来有劣势的页面,哪怕你要把功能修改的更好,只要没有足够的好处,用户也是不乐意的。因为这有一个使用的惯性,当用户处于使用的惯性之中,哪怕你的方案真的很好,但是没有好那么多,用户也会因为之前的习惯而更喜欢原来的方案。这点在其他案例中比如Java的JDK很多企业把版本锁定在1.6,真的是因为1.6以上的版本改进的都是垃圾吗?主要是因为程序员觉得为了稳定性可以牺牲掉新的特性是值得的。做B2C也是一样。
 
而你看到的那些后来的B2C网站解决了这些问题,很大一定程度是因为后进者优势,他们可以直接越过前辈的一些坑,从巨人的肩膀上直接往上走,可以比较从容的甩掉历史的包袱,而用户之前也没有接触过外国的网站,用户也没有习惯的惯性,也能直接适应新的东西。
 
所以你能看到,对于没接触过外国网站的用户来说,可以说中国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在用户体验上都是强于美国互联网的。
当然了,上面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中国互联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巨人高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只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没有巨人,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