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盗版,剽窃,抄袭,破解在中国这么泛滥?

这个问题可以很多方面来讨论,只是想看看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已邀请:

離娮 - 教育とは人間の品格を磨くことであり、知識や経済能力を身につけることではない。

推荐来自: Manjusaka Joey 伟强 Sylvia rix 亦可喜 兔子先生不吃草 张沇 李大伟 看贴还要破名 野鹤 夢旅十方 三岁 目目老师更多 »

首先,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
其次,我举双手赞同@Manjusaka的回答,并且不怎么同意@圆月超人和@蜀国小松鼠的回答。
 
先摆观点:盗版、抄袭、破解在中国盛行的原因是低成本高收益,意识淡薄,正版商品缺失和落后的法律法规。
 
下面都是「废话」:
盗版和正版之争,本质上就是利益分配问题。
 
从大的意识形态谈起。中国是个神奇的国家。这个国家一直都是信奉集体主义(Collectivism)的。这和个人主义是对立的。而关于虚拟商品的盗版和正版,实质上就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争。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一部电影,我买了DVD自己看,这就是正版;而你把DVD里面的东西提取出来发论坛贴吧上,也就是所谓的「资源」,这就是盗版。这部电影本身没变。你一个人享用,即为个人主义;大家一起享用,即为集体主义。硬件商品上,不可能存在集体主义。一部手机就是一部手机,一般都是一人一部手机。另外制造一部手机需要边际成本。而在虚拟商品上,因为边际成本接近于0,一个商品就可以给千千万万人使用。虚拟商品上,集体主义是错误的、不正确的。
 
中国是盗版的受益者。得益于盗版XP,并且国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才会爆发式增长。说的极端一些,如果不是盗版,不会有今天的百度和腾讯。「赶英超美」最终是在互联网上实现的,而且是违法的盗版,说起来有点讽刺。不知道太祖会怎么想呢?蛤蛤。
 
阴谋论一些,盗版对现在的统治者有利。国家纵容盗版,使舶来虚拟商品无法在中国建立市场。而Domestic Commodities 则牢牢受监控和审查,保持绝对控制。腾讯就是盗版起家的,现在才慢慢洗白。
 
接下来是个人层面。我为什么不怎么同意@圆月超人和@蜀国小松鼠的回答呢?就是因为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中国公民有能力去消费正版商品。我问个问题:现在(2016年2月),是愿意花5000元买件衣服的人多,还是愿意花5000买个软件的人多?我想大家心里也都清楚。商场年终庆,5000的衣服降到4000,一堆人,尤其是女性,一股脑儿地去哄抢。然而5000的软件哪怕是降价到500,也鲜有人问津。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是目前破解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人们以为虚拟的物品不具有价值。


 
这就是观念问题。事实上,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快速发展的经济和落后的思想观念的矛盾。认为用盗版没什么,和任务程序员是修电脑的,是一样的。嘛,不扯开了。@Manjusaka的例子非常好,我也十分痛恨这种认为做网站不要钱的人。问题是这种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大多数中国人。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实话实说,我也是盗版狗。但是我在能使用正版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正版。我所用的全部盗版商品,都是在中国大陆没有相应正版的。我只好心怀愧疚(Feel Bad)的用盗版。
 
最近的3DM用户举报Steam事件想必大家也听说了。他们有如此荒谬的想法和国家的教育和法律是分不开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纵容了盗版行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使用或提供盗版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但是在这个魔幻现实主义国家里,你哪怕上诉基本也是败诉。
 
最后,我希望各位论道用户,有正版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盗版,谢谢。
 
此回答同步发表于个人博客中:
http://www.jzm.science/index.php/2016/02/05/piracy/
转载请联系授权。
很高兴,半夜睡不着的时候来看到@蜀国小松鼠 前辈反对我和@離娮 那么接下来我来针对您的问题发表下我的看法
1.您问法律意识的薄弱是不是和经济发展程度负相关,然后您后面举了一个例子,其实我建议您把这个问题改成法律的不健全是与经济发展的程度成负相关比较好。因为法律意识的形成并不只是单纯的因为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充其量只是其中的一个变量,其变化程度并不能最终决定法律意识这个函数最终的走向。
2.您提到了一个人均收入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待的,在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下,人均收入,与人均软件购买花费应该是相匹配的。单纯的说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的行为有点耍流氓,那么单纯的说人均收入不够买软件也是有点耍流氓的啦~
3.第三个问题您问的有点多,我分开来说吧,
  第一,您做了一个设问


是不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以后,讨论正版盗版的才多起来?   


     试图证明后面一个观点


那这个意识问题是不是跟经济挂钩?


    那么请允许我把您的句子改一下,“是不是新中国建立以来,进入社会主义之后,讨论正版盗版的才多起来?那这个意识问题是不是跟政治体制挂钩?”
 第二,您问


连饭都吃不饱怎么会讨论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您说对了,连饭都吃不饱的人,他们怎么可能有力气上网,当然不会讨论这个问题呀~所以说,我们今天讨论主体,应该是界定于有能力消费,但是却没有产生消费行为的这样一个人群才算合理嘛~
4.您问


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不就是想讨论什么是本?什么是末?


是的,没错,我们当然是想讨论什么是本什么是末。
然后您说了这样一个逻辑


民众觉得虚拟物品不值钱,是不是恰好说明了民众收入低?


恕我直言,您这里逻辑似乎有点问题,觉得XXX不值钱,然后就可以说明民众收入很低,我很好奇这中间的推导过程是怎样的,那么我反驳一下吧,那么假设您的结论是正确的,的确说明民众收入很低,那么讲道理,此时民众应该认为所有的东西价值低呀,但是这似乎与我们的常识,不符合吧。
接着您引用了一句名言


管子说过,衣食足而知荣辱


似乎想证明您此时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现在衣食不足,因此不知荣辱是某种程度上的正确。其实不然,觉得虚拟物品不值钱,其实本质上来讲,是对他人权利与权益不尊重的现象,这一点,我觉得并不应该用经济状况的好坏为其开脱。接着我打个比方,您觉得,如果某一天,我穷困潦倒了,去抢劫了一个超市,您觉法律会对我宽松一些么,您觉得社会的舆论会对我宽松一些么~我猜,应该不会吧。您可能会说这个例子有点极端,其实我们仔细分析看看,同样的,衣食不足,同样的某种程度上讲都是侵犯了他人的权益与权利,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其实说明白了,是人们在追求一个利益最大化罢了,前者人们觉得我这样一个抢劫者破坏了这个社会的稳定性,可能让他们利益受损,于是我GG了,然后后者软件与游戏盗版,是人们觉得这样一个盗版的局面维持下去对除开发者以外所有人有利,于是开始告诉自己这些虚拟的东西不值钱,盗版天经地义。
5.您举了一个起点中文网的小说的例子,这么说吧,一本书,一个月的订阅费为10元左右,我想能有空闲和金钱上网看小说的人,应该还没到穷的到吃不饱饭的地步吧,您觉得看盗版书里是有余力出的起这一个月十块的人多呢,还是出不起的人多呢?假设您说的穷的看不起书的人的情况成立,那么这个时候想问一句话,看书的人穷的只能看盗版,那么同样的穷的作者该怎么办呢?
最后,很认同您说的,不要去鄙视那些盗版用户,这一点,毫无疑问,没有任何道德绑架的意思,只是希望人们在没有经济能力承受某些软件或虚拟物品的消费的时候,切记,要Feel Bad
-------------分割线---------------
 
 很赞同@離娮 这段话,双手双脚赞同


就是因为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中国公民有能力去消费正版商品。我问个问题:现在(2016年2月),是愿意花5000元买件衣服的人多,还是愿意花5000买个软件的人多?我想大家心里也都清楚。商场年终庆,5000的衣服降到4000,一堆人,尤其是女性,一股脑儿地去哄抢。然而5000的软件哪怕是降价到500,也鲜有人问津。


且不说500块了,我们来看一个例子,IDM(Internet Download Manager)是windows上最好用的下载软件之一,那么售价是多少呢?IDM中国区的代理商,给出了这个价格

是的,89,可能只是某些人一件衣服几分之一,十分之一,的价格,那么我们看看销量呢

500+,即使考虑这样很多未评论用户的话,那么也可能才2000+?其余的人干什么去了呢?那么有这样一段对话(亲身经历)


“谁有迅雷会员啊?借我一个吧”

“自己买一个呗”

“穷啊(哭泣表情)”

“每个月十五,又不贵,又想方便,又想不花钱,哪有那么好的事”

“好好好,你土豪,你说的对[挥手]”


看见没有~其实刚刚没说的一个原因(有点开地图炮的嫌疑)就是,中国人的时间成本太低了,低到让大多数人可以忍耐找盗版的时间花费,而舍不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购买正版。
最后引用@離娮 的一段话来结束这次答案更新


最后,我希望各位论道用户,有正版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盗版,谢谢。


真的,我们时间很宝贵的,把宝贵的时间放在去找盗版上面,不值得,特别是在有条件购买正版的情况下。
——————————————————————————————————————————————————————————————————————————————————————————————————————
 @圆月超人 @蜀国小松鼠 基本同意两位前辈关于经济与正版软件购买之间匹配的说法,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是目前破解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人们以为虚拟的物品不具有价值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情况是,程序猿在有些时候,会遇到类似这样的一组对话(以下皆为亲身经历)


“大神,在吗?”
“在,什么事”
“我想请你帮我做一个网站”
“什么站”
“论坛”
“你把需求文档发过来,我给报价”
“什么,做网站还要给钱?”


恩,在大部分人眼里,软件,设计,这样一种虚拟的东西,应该是很容易搞出来的,它不应该让我们去花钱。于是就出现了为了不花钱,去寻找破解的情况。
就如两位前辈前面所说,以前没钱的时候,我们可以怀着一颗feel bad的心去使用盗版软件,但是如今经济发展的比较好了,但是破解情况依然是大行其道,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情况就是,一个全款买了最新款iPhone的人,用着PP助手,91助手这样的软件,去下载破解的ios软件。难道真是他负担不起这几块钱,十几块钱的软件花费么?我想不是,那么原因是什么?我个人的观点认为,是过去十多年的盗版经历,让他养成了一个错觉:这些虚拟的东西都应该是免费使用的,它们是很容易搞出来的,不应该为它们花钱的。
最后,个人认为,对于盗版软件,破解横行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官方默认或者是暗中支持的纵容,不信?我们来看个截图

恩,小米论坛,其破解内容的帖子,被分分钟加精,讲道理,如果没有官方的默许或者暗中支持的话,小米还有国内一票论坛软件这样做的话,按照相关法规,等于,他们也有责任吧~
以上

rix - 太不專業了

推荐来自: 秋风暖暖 张沇 亦可喜 兔子先生不吃草 Joey 李大伟 Sylvia更多 »

我讚同 @離娮 和 @Manjusaka 的觀點,我只是再補充一點。
 
使用盜版的時間成本實際上比用正版還小。
 
大家可以做個試驗:嘗試用最便捷的方式用百度找到一款正版軟件的官網。我就舉個例子
 

可以看到,滿屏幕的盜版信息,唯一的正版鏈接是個全英文的標題,而且篇幅最小,這不是明擺著引導用戶去用盜版嗎?如果你點進去側邊欄推薦的鏈接,打開的是新的百度搜索,你會發現連 Microsoft 的網站都找不到了。
 
Office 這麼重要的軟件已經是如此了,就別提別的了。再極端一點的,搜遊戲。比如去年年底流行的《合金装备5》(Metal Gear Solid V: The Phantom Pain)如果你不知道這個英文名稱,只記得中文,你可以嘗試著去搜搜,百度也好谷歌也好,看你什麼時候能找到 Steam 的鏈接。好些遊戲是沒有中文名字的,破解組為了本地化自行取了個中文名字,然後所有中國遊戲社區,正版的也好盜版的也好都開始用這個名字了,但是事實上用這個名字是搜不到正版遊戲的。
 
試想當一堆盜版軟件中夾雜著一個正版鏈接,你會去點嗎?再者,就算你找到了正版網站,你怎麼買?就拿 Office 繼續說,你好不容易從一堆中文盜版裡面找到了唯一一條英文的正版鏈接,秉承著支持正版的高尚理念,你點進去了,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點開這個頁面后是迷茫的。。真正的購買頁面根本就不是這個,而且 Office 的官方主頁應該是 https://products.office.com/zh-cn/home 這個好嗎,我真的很想問候百度全家,這麼做到底居心何在?
 
大家可以想想,在國內正版的購買體驗渣到這種程度有誰還願意去買正版?真心覺得在國內找個破解安裝比買正版要快不知道多少倍。
 

圆月超人 - 搞互联网做公益,中间花了点时间背包走过全国,就酱

推荐来自: 秋风暖暖 Joey 兔子先生不吃草 亦可喜 伟强 氪星人 李大伟更多 »

集中说说单机版本的软件,我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从95年到现在我已经慢慢的学会购买软件了,总体感受下来就是随着经济条件转好,大家的购买倾向开始压过盗版和破解了。
很多人喜欢说国民性的问题,但我觉得在没钱的时候谈不上什么国民性。那也是环境逼迫出来的结果。
 
在用户层面,软件用盗版的原因:一个是过去大多数人买不起软件;
一个是破解的成本低;
一个是获取的成本低;
政府不是没有过动作,但是190块钱的正版软件和5块钱的盗版碟你选择哪个,那个时代的人不像现在人收入这么高,一个月工资也买不起几个软件。
就算到现在,Mindmanager开价几千块钱你买不,多少人选择使用免费的,多少人用盗版的。
 
在商业层面看
1、有可替代性方案;
2、不是核心痛点;
3、盈利模式不可取。
所以导致破解盗版泛滥。
 
打个比方,Office还收费,苹果的iWork套件已经全部免费了。
WPS也免费,而且功能上已经不输给Office了,我现在身边很多人都在用了,如果微软Office还按年收几百块钱,业绩下滑是肯定的了。
 
 
 
但是还有个生态的问题。
苹果手机越狱很厉害,但是由于系统生态和软件商店的原因,我都是在上面花钱买软件了。
但是如果在PC上,我就倾向不花钱。
从中国整体情况来看,如果软件有好的分发渠道,价位在100元/套的产品还是会有很多人有能力买的。
高中时候游戏软件降价大潮来了,68块钱一套软件,我就买过。
说白了软件要收费,经济必须跟上才行。

蜀国小松鼠 - 答主应该是懒癌,晚期,请谨慎关注

推荐来自: Joey 秋风暖暖 亦可喜 兔子先生不吃草 李大伟 风木羽林 Sylvia更多 »

反对那个反对我的答案,如果要说服我,请正面回答我以下问题:
1.两位都提到正版盗版问题是法律意识问题,那我想请问法律意识薄弱和经济是不是负相关,经济学越发达的地方,经济纠纷越多,法律法规相对较多。

2.两位既然都提到了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那敢不敢告诉我人均收入是多少?只谈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不是在耍流氓?

3.两位再请告诉我。是不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以后,讨论正版盗版的才多起来?那这个意识问题是不是跟经济挂钩?连饭都吃不饱怎么会讨论这个问题。

4.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不就是想讨论什么是本?什么是末?民众觉得虚拟物品不值钱,是不是恰好说明了民众收入低,管子说过,衣食足而知荣辱,等民众的人均收入上来了,盗版问题才会慢慢变少。你对着一个经理差的人讨论正版盗版,等于是对牛弹琴。

5.你们那么喜欢举例子,那我也跟个风举一个,起点网络小说很多是靠那些相对生活不错的读者支撑起来的,很多人都没有看正版,真的是穷啊

7.我对待正版盗版的态度很简单,你可以用盗版,但是你不能说我们用正版的人是傻逼,你要用盗版就偷着用,以后经济好了,再支持。要是一辈子经济都困难,你活该啊,哈哈哈

原因太简单了,不谈收入只谈正版就是耍流氓啊,外国人之所以喜欢正版,是因为有些盗版软件价格比正版的还要贵,各国人民对于免费的,都是喜闻乐见,我放几张图题主就知道答案了
 
这个是2016年CNNIC最新的数据
 


调查结果显示,2015 年新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 71.5%,较 2014 年底提升了 7.4 个百分点。2015 年新增加的网民群体中,低龄(19 岁以下)、学生群 体的占比分别为 46.1%、46.4%,这部分人群对互联网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娱乐、沟通,便携 易用的智能手机较好的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新网民对台式电脑的使用率为 39.2%,较 2014 年有所下降。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文化层次,收入层次都不足以支撑正版这个概念
 
文化层次就是说,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没有维护正版的意识,因为大多数的他们的工作环境并不是属于那种需要依靠正版来获得收入的;
收入层次来说,很多人的收入并不能完全去支撑正版,毕竟我们国家的税还是很高的,而且正版的费用也不便宜,因此才会出现种种盗版的乱象。
 
但是,可喜之处在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提高以后,也开始越来越重视正版这个问题,这个也真的是符合我的原则,我一直是反对那种绝对正版化的,我比较提倡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开始推进正版化,经济慢慢发展,正版慢慢推进,就当是给穷人一些额外的福利了。毕竟对于很多穷人来说,买一些盗版书,可能都还会咬咬牙才能买。
 
以上

秋风暖暖 -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推荐来自: 张沇 Joey 几方 兔子先生不吃草 荏苒无痕 三岁更多 »

近些日子,我也尝试为版权去付费。以前没有这个思考,惭愧。


收入足够客观又有版权保护意识,尤其是从事于生产虚拟物品人。很乐意为版权付费。如果自己不为版权说话,以后万一自己的东西被盗版,岂不被笑话?何况收入低 ,劳动得不到回报,做着也没动力。

想想自己找到一个盗版的功夫的时间足以赚更多的钱,为版权付费,何乐而不为呢?但如果盗版快捷,那就只能呵呵了。时间成本很关键。我也想时间成本适用于一部分人。


我其实在想为什么找盗版软件这么快捷,人们需要啊!

关于office,我去装一个office太麻烦了,而且文件大。一个wps功能不输于office,文件较小,免费,更新方便 。为什么不去用wps,还纠结于office的情怀。我安利了很多身边的人都装了wps。(人与人消费观念不同,我不会为情怀去买单 我看中的是性价比和质量。)

版权意识是一个基础,时间成本也是建立在有足够收入上而言的。我不谈整体就说个人见闻。

我调查身边人愿意为版权付费吗?几乎没有人。

我曾经尝试安利为好音乐,视频付费,而知道以后,需要下载付费音乐,看付费视频的时候问我能不能分享账号。

PS:我自从弄了网易云会员,就下载了一首周杰伦的try,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至于花几千买衣服,我没有调查不敢妄言数据的普遍性,我们这里流传一句话:“衣服穿身上能看出来。”看样子,消费实物似乎能够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还有一句互联网的精神不是有“分享”二字吗?

明显,版权意识并没有根深蒂固。

如何根深蒂固?亲身体会生产虚拟精神物品是一种途径。(举例:发现做iOS比Android赚钱,思考。。)

有版权意识了,就会付费?那可不一定。

我是会考虑性价比。

不要说价格便宜。包月实惠。也得考虑需要多少东西。为了下载几首歌去冲个网易云会员?(如果追求sq,高品质音质还行)怎么看都觉得所有付费方式不值。我就会想大家能不能共同分享一个账号,一起付费,然后利用起这个账号。万能的淘宝出现了。视频会员也一般。

还是会想:用有限的资源拥有更多的享受。

希望以后这么想:用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多的享受。

说到底,还是一个收入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

-------
①我得好好努力,提高姿势水平。赶紧让钱袋子鼓起来,我才有力气去付费。
②服务商提高服务水准,收费标准要满足各个年龄层的口味。
③没有经济基础是无法达到全民版权热的,有市场就有破解等。
④法律法规都是适时推进的,急功近利。考虑过底层网民的感受吗?你看看数据,大部分网民的收入。
⑤版权意识。别让版权保护成为一种道德绑架。
⑥没钱,安利版权付费。对牛弹琴。
⑦付费条件具备了,不要三分钟热度,行动起来。
⑧想想版权付费只有“为支持版权”而付费吗?眼前利益和背后利益的关系?版权赋予仅仅是虚拟物品吗?

------

其实,人谈论观点很难做到客观,难免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够来到论道积极讨论建设的,最起码有很多宝贵的思想。

讨论一个问题需要多层次的人发表观点。权衡利害关系定夺的。

如果有得罪,抱歉。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