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体活动时,如何让孩子更积极说出自己的感受想法?

孩子分享照片时,头脑风暴时,不愿意说怎么办
已邀请:

圆月超人 - 搞互联网做公益,中间花了点时间背包走过全国,就酱

推荐来自: LF Kunkka 许柚子

让孩子积极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也并非一次两次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有三个要点需要做到,第一是准确的问题,第二是耐心的态度,第三是多角度的示范。
 
在课外活动中,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学生小组,但是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的讨论一般由于孩子缺乏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纪律性,往往必须由大人设定非常明确的问题和回答格式。头脑风暴就是个有效的这种类型的的讨论技术。
 
但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往往需要更多的技术和手段,我就就头脑风暴的技术上说明一下孩子的思路。
1、设定明确的问题:明确的问题直接导向非常明确的回答,模糊的问题会让孩子倾向于更开放的回答方式或者无从开口。比如就像题主问的问题,如果你跟孩子说,让我们分享一下自己拍的照片吧,那孩子给你的反馈可能是无所适从,亦或者说很多自己想说而和问题无关的话。那不妨换一种方式,首先问,我拍了什么,当时我是什么样的感觉这样的一系列明确而短的问题。孩子不愿意表达,有可能并不是因为他没有想法,也有可能是你的问题无法回答。
2、问题要具有明确的行动指向:同样是询问孩子感受,使用疑问句“说下你的感受好不好呢?”和祈使句“让我们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吧”,大家可以想想有什么区别。前者孩子回答的是,好或者不好,而后者直接指向“你的感受”。
3、建立安全和宽松的环境:提问题方式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就要考虑让孩子敢于开口了。首先,我们要先明确一个认识,孩子不表达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不一定是你预设的,他不愿意回答。其次,孩子在不清楚大人尺度的前提下,可能会小心地试探或者大胆地试探,小心地试探就被大人解读为胆小,大胆地试探又会被解读为淘气,这些标签化的解读是不对的。最后,我们要表明态度,孩子不会因为回答错问题受到批评,也不会因为回答问题慢而受到责怪。有了以上的准备,实际上你就为孩子准备了一个相当宽松的问答环境,这样孩子会慢慢理解,即使是一个“胆小”的孩子,我们留够时间,他也会通过一步步的试建立信心而变得“大胆”。
4、设立容易示范的环境:很多老师在孩子们与自己没有互动的时候愿意自己来示范,也有的老师通过提问“尖子”学生来示范,这没有问题,但是要注意在做这种示范的场合和技巧。我们让积极的孩子来示范是为了得到更多其他孩子的回答,这就需要你重复而且大量和快速的让更多的孩子回答同样的问题,有的时候义工不愿意多做尝试,尤其是答案很多的问题。举个例子,比如我们问孩子,我们身边的社区里有哪些物品和建筑呢?可能有的义工觉得孩子回答了5个答案就停止了。事实设定一个更多地回答数量,可以给很多孩子机会。
头脑风暴中有个规则——想不到答案的时候可以说“过”,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这个动作,它有两个含义,就是所有人必须给义工一个答案(过也是一个答案),另一个是这个环境不强迫你立刻说出你没想清楚的事情。如果头脑风暴的节奏、强度足够大,在很短的时间,可以多做几轮,就连最不愿意发言思考的孩子也会听到很多其他孩子的答案,他可能会慢慢会发现自己也想到一些别人没想到的答案,当有一个问题回答正确了以后,就会树立信心,更好地参与了。
 
在群体活动中,让孩子参与是个既简单有困难的任务,但是事实上,再“顽皮”的孩子,也可以投入很高的注意力在活动上——越顽皮的孩子可能约会专注——想想他们玩游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吧。
只要你问对问题,创造好安全环境,并且多提供机会,孩子们一定会慢慢开口与你交流的。

君图

推荐来自:

想法让他信任你!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