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孩子,你会告诉他世界的真相(你目前所知的)吗?
我突然想问一个问题,我们小时候写作文,都是写些我们无法判断是否正确的东西(例如:<<最后一课>>这种文章充斥着语文课本(那个地区长时间说德语),<<马可波罗>>等伪历史充斥着历史教科书(历史研究者研究发现马可波罗游记里面多是虚假杜撰的,判断马克波罗没来过中国的可能性更大),这些虚构的文章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美好的幻想),这些东西会放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面,逐渐我们的行为都按照这些美好的幻想去操作,那我们是要真相还是要可能性(美好的)?
如果我们生下孩子是否给他们知道的真实世界?如果给,什么时候给?
如果我们生下孩子是否给他们知道的真实世界?如果给,什么时候给?
6 个回答
蛋清 - 诗人犹如信使,于世界的永恒之夜半走遍大地。
推荐来自: archering 、Ariel 、木头台灯 、山人 、Joey 、lionfox 、墨凡 、大白沙更多 »
我似乎没有被父母教任何“世界的真相”。所以说,弓手君,这真是书读多了的烦恼啊。╮(╯▽╰)╭
我只是被教了几件事:
1、要多读书
2、听老师的
3、完成作业
后果是:
1、在我看见更大的世界之前,从来没有质疑过任何教科书。相信能够被挑选印进教材里的不该有假,直到一些意外帮我撕开真相的口子。
2、极其尊重老师,相信老师说的绝大多数话。直到一些人生遭遇帮我将诸位老师请下神坛,但也不会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质疑。
3、按时完成所有自己负有责任的任务,对自己负责。
因此:
关于孩子(如果我们生下孩子是否给他们知道的真实世界?如果给,什么时候给?):
1、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我只是在ta尚且懵懂的时候教一些我认为正确的行为、习惯、方法。我教孩子睁开眼睛,但ta自己看世界。
2、真相是有待于发现的,却不是一定要被发现的。教科书上的内容可能真可能假,ta可以选择博览群书,终有一天会发现真相的,或者少读一些,在“美好的幻想”里秉持做一个好人;ta也可以广交友,有朋友带ta看到真相,ta也可以二次元宅,看钢炼、夏目、四月之类应该也能成为一个不坏的人;也可以来问我。
3、陪伴ta长大,让ta相信ta自己的重要性和对于亲朋的重要性,让ta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负责。
4、生活会让人成长,如果在孩子那条我们都没有走过的道路上需要ta知道,那么早晚会知道的。生而为人,不会特别强大,也没有那么脆弱的。
关于我(我们是要真相还是要可能性(美好的)?):
1、我认为没有“要或是不要”。如果因为一些原因发现了一些真相,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现实。
2、部分人目前也许发现了真相的一部分,也许只是自以为发现了一部分,也许发现了很多,但应该不会有人说自己发现了全部。能够“要或是不要”的前提是能完全分辨,自认为还没能到达此境界。
3、我愿意相信美好的东西,即事例可能是虚构的,但这些事例所想传达的美好应当尚存于世。而这种相信并不妨碍我追求真相。
以上。
LULULUcia
推荐来自: archering 、Joey 、lionfox 、三岁
①我没有办法确定自己是正确的
一些已经有一定学识或者成就的人,会更自信的去教导孩子。
但是如果把自己代换成一个常见的网路喷子。就可以清晰审视自己。也许自己所谓看见的“真相”,对社会的“不满”。不一定是看透世界。
我们可以看见比自己低的人是如何低的,却难以看懂比自己高的人。同时又无法审视自身高低。
② 难以把控“真相”的度
你很难把握住,告诉一个“孩子”的时候,应该教导多少。
有些不好,是完全可以确定的。小到不要随地吐痰,大到不要杀人放火。
但是你很难确定给孩子纯真有幻想童年,和让他成熟看世界的界限
例如,你教导孩子去防范儿童色情,会不会让这个不常见又存在的“恶”。影响孩子看世界的美好。却又担心孩子受伤害。
③ 你想告诉孩子,却不一定是孩子想接收的
我刚正好在看Medici的电视剧
爷爷希望爸爸做银行家,爸爸放弃了做艺术家的梦想后,当孙子像爸爸提出要跟在他身边学习时,爸爸问他:你就没有别的梦想了吗?然后拒绝了他。
爸爸希望儿子不要像自己,想让他能够追求梦想
却没有意识到可能做银行家就是他的梦想。
同样的,我父母有过想离婚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不是为了我就离婚了,或者告诉我他们之间的矛盾。
那时候我还小,但我比较不满。
因为我并没有要求他们“为了我”。更多的是我不想在小时候就懂这些事。我希望自己比较纯真美好。
他们告诉我这些让我有很大负担
④ 我觉得历史,寓言故事。可以和之前的内容分开来看
比如历史,当你开始了解时候,该什么样就告诉他什么样就好了,这份真相不会影响太多。第一是因为年龄那时候也开始懂事,第二因为历史本来就不是全美好的,已经有存在的“真相”
比较难把握的是寓言故事,比如孔融让梨
这时候孩子比较小。你去教育他谦让的品质是很常见的
但是莫名去教导他,也许孔融是想表现,好面子也可能。这个行为就有点怪。
大概我会选择告诉,谦让是一个好的品质。但是它并不会压迫你一定要谦让。道德不能操控。内心想让就让,不想就不想。法律也没有规定弟弟哥哥的什么必要行为。
这种真相吧。如果小孩子能懂得话。不懂我也会讲,反正以后会懂
时之旅人 - 争取每天都对世界多了解一点
推荐来自: EvilWong 、Joey 、asayahaku
比如有的朋友看了《自私的基因》之后倾向于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种族主义,并且反对丁克和同性恋,我就完全不同意这种看法。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到了动物甚至是人类的很多行为都是为了自身的基因能够被遗传下去,这反映在了他们的本能中(其实不是基因“操纵”他们这么做,而是拥有倾向于这么做的基因的人能够更好的活到繁殖的年龄并且让这些基因遗传下去),但是这不意味着这就是对的。客观事实是客观事实,但是每一个客观事实乃至行为背后的意义是人赋予的,意义这个东西并不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人类之所以和其他的动物有所区别,就是因为人类不仅仅是一种动物,也是一种文明。也许在基因的操控下人类又灭掉外族的“天性”,但是这不意味着这么做是对的,人类作为一种文明生物应该反对这种做法。
因此我的答案和上面的一位朋友“眺望天下”是类似的。如果我之后有了孩子,在他们的童年阶段我会尽可能的用合适的方式告诉他们一些客观事实,然后让他们去自己发现意义。如果他们愿意听我的看法我也会告诉他们,并且同样也会告诉他们一些我知道的其他看法,然后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最重要的一点是我要告诉他们,人的看法可能随着时间而改变,要随时准备好接受“我之前的看法可能是错误的”这个事情。
我非常愿意把我的所学传授给我的孩子,如果他们对我所学的(物理学)感兴趣,我认为我有在这方面教育孩子的能力。但是如果他们对我的所学不感兴趣,那我会尽量帮助他们找到其他的优秀的渠道去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我会尽可能的让他们多接触一些东西,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另外上面有一位朋友提到了测不准原理。我是学物理的,我觉得测不准原理本身不能说明什么。这只是个物理规律,仅此而已了。
以上是一点个人的浅薄见解,还望大家多多指正交流。
archering - var G_USER_ID = "410";当人使用大脑的时候,倾向于目前认为最相似的答案(可能参考权威,书籍,别人,自己利益)
推荐来自: Ariel 、lionfox
我自己问,也尝试着自己回答?
首先,我要避免我的孩子变成上图中Dylan.
小孩子嘛,就应该天真活泼,等他大了再思考这些.
然后,这个话题其实也是个坑,因为孩子代表了未来,未来就是有无数种可能,所以这问题没有最优解,只有特殊解和通解形式,我的答案只代表个人的思路与价值观.
君不见,那些家庭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吵架,而不可开交.(我是放养大的(父母提供饮食后,没有灌我价值观),所以是莫名奇妙的走向独立自主的科学之路).
1,分阶段给他们知道的真实世界,让他们自己破除幻想的(美好的)可能性.
我倾向于,分阶段传播真相,就是社会中同龄人的知识体系下,就补充那么一点点,
让孩子的思想有开阔,但是不破坏美好的想象,又让他自己开始分析问题,自己打破不切实际的幻想,逐渐务实起来.
传授思维方法,而不是灌输知识.让孩子逐步明辨是非.
举例:
幼童期不告诉ta,魔法不存在,灰姑娘不可能变公主
青年期告诉ta物理学规定无法制造永动机(不信,你可以自己查查热力学定律,自己推导一下)
2,我跟楼上的十四有些观点不同,父母其实是孩子的模仿对象.
(婴儿发育到9个月左右时,大脑开始区别"我"和其它物体,会产生客体永存的观念,18个月大就能通过模仿来学习,获得知识与经验-进化心理学)
父母是孩子的接触最多的人,而孩子自然而然地模仿身边人的行为,进入人类社会的第一步.
稍稍长大后,孩子更多自由活动了,但是青少年大脑未发育成熟,(杏仁体-人的各种情绪反应控制--脑科学)所以他们不能很好的控制他们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不施加强制力,他们会走向何方,没人能保证.
从生理学的角度,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负有责任的,(我父母命真好,放养我都没有叛逆期)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育儿书籍大多没有从生理学的角度去教育父母养育儿女,各种胡说八道,时间节点不明的指导......我有点无语.
眺望天下 - 见了便做,做了便吃了,饱了消化食,等着下次再了; 味生于嚼,嚼生于美味,佳肴乐无穷,遇到以后再嚼。
推荐来自: archering 、Joey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的做法:
在孩子能够独立认知前,会告诉孩子一些自己观察、发现的基本常识(现阶段,我就是这么做的)。
随着孩子长大,我会告诉他我的视角,观察到的客观世界。
等孩子真正的思维成熟,我会向他们倾诉我自己的认知。
但我不会主观的干涉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孩子有着自己认识世界的权利。作为父母,应该做的,是引导,而不是灌输。
lionfox - 在读土木狗
推荐来自:
现在的我,不会。
大二的我学了测不准原理之后感觉高中的自己做了好多没有意义的事。
现在的我对世界的认识是正确的吗?
我把我的世界讲给孩子会不会对他产生太大的禁锢?
因此,带着孩子让他自己去认识世界。
然而,就算我们想给孩子一个客观的世界,让他自己去看,这世界总会或多或少带上我们的颜色。
略感欣喜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