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折叠》你的想法?

北京折叠的人文含义并不新奇,但它将社会问题与科幻建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想看看诸位对它的想法是怎样的
已邀请: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蛋清 道不远人 Joey Dawnjys 李明蔷 離娮 枝舟更多 »

科幻文学,更多地是借科幻设计、建构一个世界观,利用一种较为极端的环境设定,来压迫人物作出相应的反应,来揭示和表现人物内在、外在的矛盾冲突。具体到《北京折叠》来说,有以下几点个人孔见:
 
1.关于科幻设定。《北京折叠》里面,科幻设定比较弱,或者说作者没有过多地去挖掘这种设定。在我个人看来,说这种世界观设定是科幻的,毋宁说是为了表达现实感受的一种设定选择。读者在阅读中,明显感受到的反而不是空间折叠,而是社会、阶层、人生的折叠。我觉得,无论设定简单或者复杂,重要的在于,作者是否通过这种设定,向读者成功传达了某种观点、感受,读者是否通过这种设定体领了某种感受、共鸣。就此而言,《北京折叠》无疑是成功的。
 
2.关于细节描写。和菜头在其公号中批评《北京折叠》的人物平面化、情感描写的单薄。单纯从文学角度来看,《北京折叠》的人物塑造、情感挖掘、冲突设定确实是比较平庸的,甚至个别地方可以说是稚嫩的。但是,如果把视野和思路放宽,或许可以说,这种描写正是对应世界观设定的,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感受——现实社会人生的平庸,毫无波澜,无能为力,每个人在其中都有自己的局限和无奈,每个人都过着一眼望到尽头的人生,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乃至个人内心与外在之间,都横亘着无法摆脱、难以突破的壁垒、障碍。而这,不正是现代、后现代面临的困境吗?每个人都那么无奈,就连第一空间的人都认为,不能轻易通过技术不顾一切地剥夺第三空间人的就业。
 
3.关于主题感受。社会地位的落差,物质的巨大差距,认知上的鸿沟,……这些难以弥合的现实,表明现代社会走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么突破重生,要么无奈忍受。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到底有没有出路?我个人认为,其实,作者在其中给出了一个答案:心理、情感——即人类的同理心、共情心。有3个地方比较明显。一是,女主角的情感,那种犹疑不定,那种内心斗争,虽然没有深挖,简单平面,但是表达了一种人类的普遍向往。二是,里面那个保护了老刀的管理者,让老刀给他在第三空间的家人带信,这也是人类的普遍情感。三是,老刀为了他那个捡来的女儿,冒险穿梭在空间之间,并无奈地违背了自己的价值选择,但是当他回去看到自己的女儿后,心里面很满足,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总体上说,这是一篇优秀的小说,或者说是一篇极其优秀的故事大纲,可以挖掘和扩充很多东西。激进的人可能会认为,为什么没有反抗、突破?这是一种不了解底层人内心与生活现状的“何不食肉糜”的精英思维。有不少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实际上也只是在被世界改变而已。而底层人要做出改变、取得突破,所要付出的代价、承受的压力,绝不是局外人所能想象的,更何况他们还有自身认知的局限。空间的折叠,只是社会折叠和人们心理折叠的一个影子、一个具象化的感受罢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说这是科幻小说,倒像是现实主义小说。它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思考:我们的人生应该怎么过?我们是要选择那个一眼望到尽头的人生呢,还是要准备着开启自己的英雄之旅?
 
一点题外话:《北京折叠》我只看了一遍,里面有些描写也是有点模糊了。但是,我个人认为,一是不要吹毛求疵,比如揪住错别字或者语法问题不放,这个没什么意思。二是不要以自己固有的所谓文学观点、看法,来简单套用,文学形式本就是不断突破的。总之,最好还是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来阅读,真正体察一下自己从中获得了什么感受和启示。我想,这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先说这些,坐等讨论。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