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土文化——夹缝扭曲出的自大(三)饮食——两个极端,都不咋样
在古代社会,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城市的消耗便制约于周边村镇的农业生产。对于这个城市,捉襟见肘的,是北方相对恶劣的耕作气候。尽管开凿了大运河,能够保证基本粮食的供应,肉禽副食产品的供给,却相对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的饮食文件应运而生。
广义的划分,城市的饮食文件分成了宫廷类和民间类的两大截然不同的派系。
首先是宫廷类的,品种可为不厌其精。豌豆花、蜜三刀以及很多苏式、广式的糕点。然而,出于对统治者人本性贪婪无知的畏惧,宫廷供应衍生出了宫廷供应的特性,一年四季中,如果无法长期供应,或者无法长期保存,这类食物便很少出现在宫廷饮食中了。毕竟,皇帝老大要是隆冬之际想吃个粽子,泡点干粽叶是可以的,但要是老大口馋的是杨梅,御厨就要晕菜了。
即使这样,宫廷菜,也只是以皇帝老大为主的封建核心通知者的特权享用。而相对之下,民间饮食文化,更为糟糕。
简单的说,一口猪,运送到进程,达官贵族享受了肥美部分,流落到民间的,只有一些边角料了。在这种情况下,卤煮、羊杂、爆肚等以动物内脏为主要原料的民间饮食便应运而生。可见这个城市普通居民的可怜。甚至,相对的,其他的城市,对于卤制品,很少有食用卤汁的习惯,而这个城市的卤煮,当真是连汤汁也不放过。从现代科学角度讲,反复煮开的卤汁,因为亚硝酸盐的积累,带有高致癌性,而即使如此,这种饮食,硬是顽强的,被这个城市的居民保留至今。而再说其他的食物,灌肠、豆汁,很多腐制发酵的食物,也是为了利于市场存放而想出的畸形方案。
-----------------------------------
(未完,连载论述,下一章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65 )
在古代社会,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城市的消耗便制约于周边村镇的农业生产。对于这个城市,捉襟见肘的,是北方相对恶劣的耕作气候。尽管开凿了大运河,能够保证基本粮食的供应,肉禽副食产品的供给,却相对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的饮食文件应运而生。
广义的划分,城市的饮食文件分成了宫廷类和民间类的两大截然不同的派系。
首先是宫廷类的,品种可为不厌其精。豌豆花、蜜三刀以及很多苏式、广式的糕点。然而,出于对统治者人本性贪婪无知的畏惧,宫廷供应衍生出了宫廷供应的特性,一年四季中,如果无法长期供应,或者无法长期保存,这类食物便很少出现在宫廷饮食中了。毕竟,皇帝老大要是隆冬之际想吃个粽子,泡点干粽叶是可以的,但要是老大口馋的是杨梅,御厨就要晕菜了。
即使这样,宫廷菜,也只是以皇帝老大为主的封建核心通知者的特权享用。而相对之下,民间饮食文化,更为糟糕。
简单的说,一口猪,运送到进程,达官贵族享受了肥美部分,流落到民间的,只有一些边角料了。在这种情况下,卤煮、羊杂、爆肚等以动物内脏为主要原料的民间饮食便应运而生。可见这个城市普通居民的可怜。甚至,相对的,其他的城市,对于卤制品,很少有食用卤汁的习惯,而这个城市的卤煮,当真是连汤汁也不放过。从现代科学角度讲,反复煮开的卤汁,因为亚硝酸盐的积累,带有高致癌性,而即使如此,这种饮食,硬是顽强的,被这个城市的居民保留至今。而再说其他的食物,灌肠、豆汁,很多腐制发酵的食物,也是为了利于市场存放而想出的畸形方案。
-----------------------------------
(未完,连载论述,下一章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65 )

京土文化——夹缝扭曲出的自大(二)纯正土著,纯了几代?
一般来说,人类生理繁殖,是城市人口繁衍的基本方式。但特殊的历史事件,会对这种原始的方式造成甚至是伤筋动骨的影响。
比如,战争,疾病,动荡,屠杀……
这个城市,作为皇帝的住所后(且不论是全国的,还是城邦的;入侵的,还是正统的),为了城市本身的考虑,疾病的控制,相对同历史的其他城市,是很有成效的。但其他的因素,却已不然。比如,战争、动荡,这些因素,很多时候,可以导致皇帝先生成为受害者。
而屠杀,往往却又下达于当时的最高统治阶级。比如,元寇铁骑扫荡京城后,元代统治者对汉民族的屠杀。比如,明代推翻元代后,对元代贵族的清洗。再比如,李闯壮士攻入京城后对手下士兵的放纵。
历史的动荡,导致了城市人口组成的多变。每次动荡,并不会造成城市人口的绝对灭绝,但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替换。
而考虑到家族人口的自然迁徙,这个城市,真正的源远流长的传统家族,已是凤毛麟角,所谓的土著,甚至土不过本城的一朝半古都史。
-----------------------------------
(未完,连载论述,下一章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63 )
一般来说,人类生理繁殖,是城市人口繁衍的基本方式。但特殊的历史事件,会对这种原始的方式造成甚至是伤筋动骨的影响。
比如,战争,疾病,动荡,屠杀……
这个城市,作为皇帝的住所后(且不论是全国的,还是城邦的;入侵的,还是正统的),为了城市本身的考虑,疾病的控制,相对同历史的其他城市,是很有成效的。但其他的因素,却已不然。比如,战争、动荡,这些因素,很多时候,可以导致皇帝先生成为受害者。
而屠杀,往往却又下达于当时的最高统治阶级。比如,元寇铁骑扫荡京城后,元代统治者对汉民族的屠杀。比如,明代推翻元代后,对元代贵族的清洗。再比如,李闯壮士攻入京城后对手下士兵的放纵。
历史的动荡,导致了城市人口组成的多变。每次动荡,并不会造成城市人口的绝对灭绝,但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替换。
而考虑到家族人口的自然迁徙,这个城市,真正的源远流长的传统家族,已是凤毛麟角,所谓的土著,甚至土不过本城的一朝半古都史。
-----------------------------------
(未完,连载论述,下一章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63 )

京土文化——夹缝扭曲出的自大(一)古都之古,古了几朝?
它的古,被人量化做六朝。
然而,知道历史的人士,对都城,都会有一定的了解。当然,燕赵一类小城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有自己的都。
不过,作为全国的都城,这个城市,只有元明清三代。而在进一步推论历史进行详查,元代统治者,对中原汉族等其他民族实施杀戮奴役的政策,在当时这种社会背景下,尚不能算作是统一的大民族(蒙古族的纳入,应当算作是满清政府的一个为数不多的功绩)。
由此来看,这个“都”的古,就已经剩下明清两代了,再进一步分析,明代开始的定都,是在南京,后来,造反皇帝朱棣先生,为了自身的统治(内部的根基在北方,加上为了抗击游牧民族侵略),定都北京,同时,南京仍然保留。那么,严格的将,这个城市,古都的严格意义,只有一朝半。
-----------------------------------
(未完,连载论述,下一章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62 )
它的古,被人量化做六朝。
然而,知道历史的人士,对都城,都会有一定的了解。当然,燕赵一类小城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有自己的都。
不过,作为全国的都城,这个城市,只有元明清三代。而在进一步推论历史进行详查,元代统治者,对中原汉族等其他民族实施杀戮奴役的政策,在当时这种社会背景下,尚不能算作是统一的大民族(蒙古族的纳入,应当算作是满清政府的一个为数不多的功绩)。
由此来看,这个“都”的古,就已经剩下明清两代了,再进一步分析,明代开始的定都,是在南京,后来,造反皇帝朱棣先生,为了自身的统治(内部的根基在北方,加上为了抗击游牧民族侵略),定都北京,同时,南京仍然保留。那么,严格的将,这个城市,古都的严格意义,只有一朝半。
-----------------------------------
(未完,连载论述,下一章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62 )

评杨修之死——no zuo no die,死的活该
那么,我们来论一论杨修先生。杨的死,真是因为恃才傲物为曹操先生所忌吗?
在分析之前,先做个原则的说明。现在,网上很多“饱学”人士(包括区区鄙人),也作出了很多分析。旁征博引,很是精彩。得出的结论也天花乱坠。从葵花宝典的作者,到宋江老大的星宿……
这里,我们要论,旁征博引的东西,如果不是原著表述不清,就不必了,毕竟,小说家描述的故事,甚至和史实还有着一定的初入,就从原著说说吧。
那么,回到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不好意思,杨修的死,个人认为,死的活该,套用现下网上流行的时髦词汇,真真是“no zuo no die”。
别的不说,单说,曹操杀杨修的直接原因——“鸡肋事件”。曹操随口一个夜间口号,杨修便刻意揣度。个人不否认这其中心理学暗示之类的影响。然而,以战争本身分析,东汉三国的战争,是绝对的地面接触战,冷兵器的对接。在这种模式下,兵士们临战的心理状态,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曹操本意如何,杨将其解读为要撤退,要回家,并在大军中散布开来,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想着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那个还会奋力厮杀?依军法,单单一个扰乱军心,就应当砍了这瞎咋呼的杨修。
那么,再看其他的,原文中倒叙的几个事件。
这里,再多插入一段。原文中,作者罗先生主观上很倾向枭雄刘备的汉家宗室的正统地位,于是,曹操先生在文中便饱受了各种打压。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砍掉一个动摇军心的杨,作者也要大费周章。然而小说家主观的维护,在事实面前也带有续貂的苍白。
回过来我们继续分析曹杨两位先生的“文化逗趣”。
先说这“园门阔”事件。曹操和工匠逗着玩,可能有失身份,这种情况下,作为幕僚,在旁点破拆台,就更不合适了。这种情况下,曹操没表态,至少,大度的姿态,已经做到位了。
进而,“一盒酥”事件。进贡给丞相的特供食品,杨给吃了,摆明了夺老大的面子,曹操没有发怒,很够意思了吧。这种情况下,杨的表现,已经的完全的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了。曹操还能够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可见,曹是爱才的。
随后,“梦中杀人”事件。战争年代,那个能保证绝对安全呢,曹身为三军主帅,自然是很多人的消灭目标,甚至曹本人,也参与过暗杀事件(暗杀董卓未成)。在当时的背景下,杀手完全可以渗透到各个层面。曹操的自保,完全是情有可原的。换个角度想,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能够预先告知他人,自己“梦中好杀人”,警告他人不要靠近,已经可以算作是对他人的事前警告,已经很负责任了。涉及到自己以为三军主帅的切身安危,一个有效的方案,杨修当众道破,在这种情况下,曹操竟然没有发作,其涵养胸襟可见一斑。
再后,“朝歌长吴质”、“教植斩吏”等事件,杨修甚至直接介入到曹操集团内部接班人的选择,并未曹操直接制造假象,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尚且忍住,并未发难于杨修,曹操的胸襟修为实是宽阔啊。
综上,杨修当杀,完全是自己作的。曹操先生的胸怀,至少在对待杨修先生的态度与方式来看,大大的,已经仁至义尽了。
那么,我们来论一论杨修先生。杨的死,真是因为恃才傲物为曹操先生所忌吗?
在分析之前,先做个原则的说明。现在,网上很多“饱学”人士(包括区区鄙人),也作出了很多分析。旁征博引,很是精彩。得出的结论也天花乱坠。从葵花宝典的作者,到宋江老大的星宿……
这里,我们要论,旁征博引的东西,如果不是原著表述不清,就不必了,毕竟,小说家描述的故事,甚至和史实还有着一定的初入,就从原著说说吧。
那么,回到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不好意思,杨修的死,个人认为,死的活该,套用现下网上流行的时髦词汇,真真是“no zuo no die”。
别的不说,单说,曹操杀杨修的直接原因——“鸡肋事件”。曹操随口一个夜间口号,杨修便刻意揣度。个人不否认这其中心理学暗示之类的影响。然而,以战争本身分析,东汉三国的战争,是绝对的地面接触战,冷兵器的对接。在这种模式下,兵士们临战的心理状态,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曹操本意如何,杨将其解读为要撤退,要回家,并在大军中散布开来,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想着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那个还会奋力厮杀?依军法,单单一个扰乱军心,就应当砍了这瞎咋呼的杨修。
那么,再看其他的,原文中倒叙的几个事件。
这里,再多插入一段。原文中,作者罗先生主观上很倾向枭雄刘备的汉家宗室的正统地位,于是,曹操先生在文中便饱受了各种打压。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砍掉一个动摇军心的杨,作者也要大费周章。然而小说家主观的维护,在事实面前也带有续貂的苍白。
回过来我们继续分析曹杨两位先生的“文化逗趣”。
先说这“园门阔”事件。曹操和工匠逗着玩,可能有失身份,这种情况下,作为幕僚,在旁点破拆台,就更不合适了。这种情况下,曹操没表态,至少,大度的姿态,已经做到位了。
进而,“一盒酥”事件。进贡给丞相的特供食品,杨给吃了,摆明了夺老大的面子,曹操没有发怒,很够意思了吧。这种情况下,杨的表现,已经的完全的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了。曹操还能够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可见,曹是爱才的。
随后,“梦中杀人”事件。战争年代,那个能保证绝对安全呢,曹身为三军主帅,自然是很多人的消灭目标,甚至曹本人,也参与过暗杀事件(暗杀董卓未成)。在当时的背景下,杀手完全可以渗透到各个层面。曹操的自保,完全是情有可原的。换个角度想,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能够预先告知他人,自己“梦中好杀人”,警告他人不要靠近,已经可以算作是对他人的事前警告,已经很负责任了。涉及到自己以为三军主帅的切身安危,一个有效的方案,杨修当众道破,在这种情况下,曹操竟然没有发作,其涵养胸襟可见一斑。
再后,“朝歌长吴质”、“教植斩吏”等事件,杨修甚至直接介入到曹操集团内部接班人的选择,并未曹操直接制造假象,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尚且忍住,并未发难于杨修,曹操的胸襟修为实是宽阔啊。
综上,杨修当杀,完全是自己作的。曹操先生的胸怀,至少在对待杨修先生的态度与方式来看,大大的,已经仁至义尽了。

屈原先生的悲哀
其实,如果单纯从文学角度讲,屈原先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诗人、文学家。他开创的楚辞体文学,将一个多世纪前孔子编订的《诗经》从四言进行了扩展。从文学的角度讲,其成就堪称革命。
然而,即使在今天,对屈原先生的评价,一般就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或者,有些许的人称其为爱国主义诗人(部分人将其纠正为“忠君”)。然而,并没有人将其称为政治家,更不用说伟大了。
官员出身,却以诗词闻名于后世。为国进谏,怀王不受,就搞投江自杀的行为艺术。其实,老百姓是最明辨事理的。开始的时候,大家划船向江里面扔粽子,而最后,终于有人反应过来了,屈先生的做法实在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天下兴亡,投江避责,如果大家竞相效仿,结果无非是楚人死光光,最多对陆地的自然环境或有些许的改善,不过,在当时环境问题并不严重,渔业饲养并不需要过于充足的饲料的情况下,真的不知道该做法有何可取之处,况且鱼的饲料投放过多,也会导致生态的不平衡。于是,百姓不再浪费辛苦收获的粮食,大家也多了赛龙舟的娱乐活动。锣鼓喧天,佐以美食,还真没有听说有人为屈先生不平。
屈原先生的悲哀,在于他从事了一个自己根本就不懂行,不擅长的行业。如果屈先生一生只搞文学创作,虽然,对社会的发展益处相对有限,对其个人而言,却更为适合。沧浪之水,表达了他对政治的无奈,却没有彻底冲醒他的头脑。他描绘出了山鬼矛盾而略带痛苦的挣扎,却只能观望,无可奈何。他宁可做无意的牺牲,却致死也不懂如何抗争。
春秋初年,楚文王擒蔡侯,欲烹之,鬻拳进谏,文王不听。同样的国度,作为屈先生的前辈,鬻拳没有选择妥协屈服(当然,跟他不姓屈没有关系),《左传》记载鬻拳以兵器逼文王就范,事后认为自己有罪,自刖其足。后来文王罚巴人战败,鬻拳不开城门,文王被迫征讨黄人,战胜还朝途中去世,鬻拳自尽。也许是个人才疏学浅,至今我尚不知道鬻拳留有什么传世名著,更不用说拜读。诚然,从为官的角度讲,鬻拳存在着迂腐与偏激。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鬻拳是值得称颂的。与屈先生不同,鬻拳懂得抗争。作为臣子,即使是为了忠君,面斥其过,并非不敬。屈先生为臣之忠,不可不称之为愚。
时光飞逝,转而至今,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李复斌先生作曲,张红阳先生演奏的《楚辞后奏曲》中,最后一段吟唱可谓画龙点睛。“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张先生演绎的惟妙惟肖。然而,让我们抛开屈先生的原著与张先生的演绎,分析作曲家的创作:

也许,看着旋律有些抽象。来看一看下面这个,与之对比一下:

可有类似的变奏曲的效果否?作曲家是否带有诙谐调侃的意味,我个人并不十分清楚,后一段,是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配乐,开始出现在“大闹天宫”中,后来因“猪八戒背媳妇”场景的再次使用被广为流传。
其实,如果单纯从文学角度讲,屈原先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诗人、文学家。他开创的楚辞体文学,将一个多世纪前孔子编订的《诗经》从四言进行了扩展。从文学的角度讲,其成就堪称革命。
然而,即使在今天,对屈原先生的评价,一般就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或者,有些许的人称其为爱国主义诗人(部分人将其纠正为“忠君”)。然而,并没有人将其称为政治家,更不用说伟大了。
官员出身,却以诗词闻名于后世。为国进谏,怀王不受,就搞投江自杀的行为艺术。其实,老百姓是最明辨事理的。开始的时候,大家划船向江里面扔粽子,而最后,终于有人反应过来了,屈先生的做法实在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天下兴亡,投江避责,如果大家竞相效仿,结果无非是楚人死光光,最多对陆地的自然环境或有些许的改善,不过,在当时环境问题并不严重,渔业饲养并不需要过于充足的饲料的情况下,真的不知道该做法有何可取之处,况且鱼的饲料投放过多,也会导致生态的不平衡。于是,百姓不再浪费辛苦收获的粮食,大家也多了赛龙舟的娱乐活动。锣鼓喧天,佐以美食,还真没有听说有人为屈先生不平。
屈原先生的悲哀,在于他从事了一个自己根本就不懂行,不擅长的行业。如果屈先生一生只搞文学创作,虽然,对社会的发展益处相对有限,对其个人而言,却更为适合。沧浪之水,表达了他对政治的无奈,却没有彻底冲醒他的头脑。他描绘出了山鬼矛盾而略带痛苦的挣扎,却只能观望,无可奈何。他宁可做无意的牺牲,却致死也不懂如何抗争。
春秋初年,楚文王擒蔡侯,欲烹之,鬻拳进谏,文王不听。同样的国度,作为屈先生的前辈,鬻拳没有选择妥协屈服(当然,跟他不姓屈没有关系),《左传》记载鬻拳以兵器逼文王就范,事后认为自己有罪,自刖其足。后来文王罚巴人战败,鬻拳不开城门,文王被迫征讨黄人,战胜还朝途中去世,鬻拳自尽。也许是个人才疏学浅,至今我尚不知道鬻拳留有什么传世名著,更不用说拜读。诚然,从为官的角度讲,鬻拳存在着迂腐与偏激。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鬻拳是值得称颂的。与屈先生不同,鬻拳懂得抗争。作为臣子,即使是为了忠君,面斥其过,并非不敬。屈先生为臣之忠,不可不称之为愚。
时光飞逝,转而至今,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李复斌先生作曲,张红阳先生演奏的《楚辞后奏曲》中,最后一段吟唱可谓画龙点睛。“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张先生演绎的惟妙惟肖。然而,让我们抛开屈先生的原著与张先生的演绎,分析作曲家的创作:

也许,看着旋律有些抽象。来看一看下面这个,与之对比一下:

可有类似的变奏曲的效果否?作曲家是否带有诙谐调侃的意味,我个人并不十分清楚,后一段,是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配乐,开始出现在“大闹天宫”中,后来因“猪八戒背媳妇”场景的再次使用被广为流传。

随笔——关于欧·亨利的小说公式,以及《贤人的礼物》有感
其一:
读欧·亨利的小说,开始的时候,就像很多人所说的一样,会惊奇于其出人意料的结局。
不过,看多了,也就发现,不过如此。甚至,当读一篇欧·亨利作品的时候,在已经知道作者的前提,将文章看个大半,便已可以预先猜到其结局——往往都是很具有公式化的意料之外,而公式化一旦形成,就没有了最开始的新异。所以,总感觉,欧的作品,看看也就得了。
其二:
《贤人的礼物》可以说是欧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长发妻子减掉长发,给丈夫买了表链;丈夫卖掉怀表,给妻子买了木梳。
除了所谓意料之外的公式套用就转换为意料之中的结局外,令人感觉有趣的,是故事情节。生活拮据的两口子,却依然要为对方购买颇为昂贵的礼物,还是很为面子上的问题纠结,而这种纠结却偏偏是发生在家庭内部,感觉,让人有点酸酸的,不舒服。
当然,这也可能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另一种体现。
想一想,如果这种状况发生在中国,故事就不会如此纠结了。
同样的两个人,生活拮据,丈夫有块很酷的怀表,妻子有一头漂亮长发。年三十快到了,家里没钱,包不起饺子。于是,丈夫卖了怀表,买了肉馅(或面粉),妻子卖掉了一头长发,买了面粉(或肉馅),于是家里一起包了一顿饺子,过了年。
当然,如上的故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两个人都买了肉馅或者是面粉。不过,这也不是问题:都买了面粉,家里可以贴大饼;都买了肉馅,家里可以汆丸子。当然,这还要是商家不肯调换的前提,如果商家答应调换,又是皆大欢喜。
死要面子不好,弱弱的感觉,死要面子的风俗,也不好。
(以上,转自本人在某网站的日志)
其一:
读欧·亨利的小说,开始的时候,就像很多人所说的一样,会惊奇于其出人意料的结局。
不过,看多了,也就发现,不过如此。甚至,当读一篇欧·亨利作品的时候,在已经知道作者的前提,将文章看个大半,便已可以预先猜到其结局——往往都是很具有公式化的意料之外,而公式化一旦形成,就没有了最开始的新异。所以,总感觉,欧的作品,看看也就得了。
其二:
《贤人的礼物》可以说是欧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长发妻子减掉长发,给丈夫买了表链;丈夫卖掉怀表,给妻子买了木梳。
除了所谓意料之外的公式套用就转换为意料之中的结局外,令人感觉有趣的,是故事情节。生活拮据的两口子,却依然要为对方购买颇为昂贵的礼物,还是很为面子上的问题纠结,而这种纠结却偏偏是发生在家庭内部,感觉,让人有点酸酸的,不舒服。
当然,这也可能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另一种体现。
想一想,如果这种状况发生在中国,故事就不会如此纠结了。
同样的两个人,生活拮据,丈夫有块很酷的怀表,妻子有一头漂亮长发。年三十快到了,家里没钱,包不起饺子。于是,丈夫卖了怀表,买了肉馅(或面粉),妻子卖掉了一头长发,买了面粉(或肉馅),于是家里一起包了一顿饺子,过了年。
当然,如上的故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两个人都买了肉馅或者是面粉。不过,这也不是问题:都买了面粉,家里可以贴大饼;都买了肉馅,家里可以汆丸子。当然,这还要是商家不肯调换的前提,如果商家答应调换,又是皆大欢喜。
死要面子不好,弱弱的感觉,死要面子的风俗,也不好。
(以上,转自本人在某网站的日志)

(小小说)新项目的攻克——偶有所感,不排斥自觉的对号入座
新员工a向组长b报告:经过这几个月加班学习,我掌握了X0技术和Y0算法,那个困扰了我们好久的Z项目,可以通过该技术与算法的实现顺利解决了!
组长b向项目经理c汇报:我们团队已经掌握的X1技术和Y1算法,对以往那种Z项目,已经能够顺利攻克了。
项目经理c向总监d汇报:我们已经攻克了X2技术和Y2算法,以后Z项目这种问题将不再会困扰我们了。
总监d向董事长e汇报:目前我们公司已经掌握了X3技术和Y3算法,Z问题的困扰已经是永远的历史了。
于是……………………………………………………………………………………
公司高层会议上,董事长e:在Z项目中,我们的总监d带领团队攻克了X4技术和Y4算法,功不可没啊!
(于是,经公司决定,总监d股权增n,总监d被风传为董事长的第一接班人。)
项目组leader会议上,总监d:这次能够攻克Z项目中一直困扰我们的X4技术和Y4算法,全靠了项目经理c领导的团队!
(于是,部门决定项目经理c工资上调n,项目经理c被认为是总监d团队中最年轻有为。)
部门leader会议上,项目经理c:这次我们部门能够攻克Z项目,全靠组长b带领团队攻克了X4技术和Y4算法,以后其他的组长要想组长b学习!
(于是,组长b获得了n奖金,在组长中,组长b名字一时炙手可热。)
小组会议上,组长b:这次员工a实现了X4技术和Y4算法,是的我们顺利攻克了ZZ项目,公司高层非常重视,希望以后员工a再接再厉,争取为公司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于是,员工a在小组中,被记功一次,随后,各项繁杂的任务接踵而至……)
以上,
X0≈X1,Y0≈Y1;
X1≈X2,Y1≈Y2;
X2≈X3,Y2≈Y3;
X3≈X4,Y3≈Y4。
但是:X4≠X0,Y4≠Y0,不过,这个貌似已经无关紧要了……
(以上,转自本人在某网站的日志)
新员工a向组长b报告:经过这几个月加班学习,我掌握了X0技术和Y0算法,那个困扰了我们好久的Z项目,可以通过该技术与算法的实现顺利解决了!
组长b向项目经理c汇报:我们团队已经掌握的X1技术和Y1算法,对以往那种Z项目,已经能够顺利攻克了。
项目经理c向总监d汇报:我们已经攻克了X2技术和Y2算法,以后Z项目这种问题将不再会困扰我们了。
总监d向董事长e汇报:目前我们公司已经掌握了X3技术和Y3算法,Z问题的困扰已经是永远的历史了。
于是……………………………………………………………………………………
公司高层会议上,董事长e:在Z项目中,我们的总监d带领团队攻克了X4技术和Y4算法,功不可没啊!
(于是,经公司决定,总监d股权增n,总监d被风传为董事长的第一接班人。)
项目组leader会议上,总监d:这次能够攻克Z项目中一直困扰我们的X4技术和Y4算法,全靠了项目经理c领导的团队!
(于是,部门决定项目经理c工资上调n,项目经理c被认为是总监d团队中最年轻有为。)
部门leader会议上,项目经理c:这次我们部门能够攻克Z项目,全靠组长b带领团队攻克了X4技术和Y4算法,以后其他的组长要想组长b学习!
(于是,组长b获得了n奖金,在组长中,组长b名字一时炙手可热。)
小组会议上,组长b:这次员工a实现了X4技术和Y4算法,是的我们顺利攻克了ZZ项目,公司高层非常重视,希望以后员工a再接再厉,争取为公司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于是,员工a在小组中,被记功一次,随后,各项繁杂的任务接踵而至……)
以上,
X0≈X1,Y0≈Y1;
X1≈X2,Y1≈Y2;
X2≈X3,Y2≈Y3;
X3≈X4,Y3≈Y4。
但是:X4≠X0,Y4≠Y0,不过,这个貌似已经无关紧要了……
(以上,转自本人在某网站的日志)

「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原文是: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么,首先,我们先来搞清楚概念。
这段经文最难理解的概念是『法』的概念。释尊问须菩提,世尊在燃灯佛那里有什么「法」所得么?什么是法?
《成唯识论》说,『法谓轨持』。什么是「轨持」?轨持就是:『轨生他解,任持自性』,就是说,『凡有他特有的性相,能引起一定的认识,就名为法,这是心识所知的境界。』(引自印顺法师——《佛法概论》)
所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引发的六识:『色声香味触法』,而意识所能了知的,是五蕴中「受、想、识」这三者,称之为法。
那么现在来看这段对话,释尊问:于法有所得不?那么须菩提该怎么回答呢?如果他回答是,那么我就要问了,释尊得到的是什么法?是什么样的性相引发的何种认识?如果有所得,那么就必然是意识所能了知的,请问这究竟是什么呢?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必然是:不也。
后面,释尊又问,「菩萨庄严佛土不」。这个问题非常突兀,因为一般人的第一感觉,这是问的六根中的「眼」,六识中的「色」。其实不然,释尊这么问,着重点在「庄严」这个词。什么是庄严?如果须菩提回答是,那么你必须得先解释清楚什么是庄严,这个庄严其实也是个『法』,因为「庄严」是一种认识。
举个例子,授予学位的时候,我想每个被授予学位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庄严」,然而对于旁观者,这种沉默繁复冗余的仪式,真的「庄严」么?
所以你脑海中的「庄严」,并非真正的「庄严」,无非是一种「庄严」的名相而已。
举个更为简单的例子,昨天有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存在负的效用吗?如果存在,它满足“边际效用递减”吗? 我的回答很简单:『存在效用吗?』。在这里,『效用』就是一个『法』,一个名相,但凡是名相,都是意识所了知的。但是返回来看,为什么我们会有「效用」这个名相,是为了解释人类的行为,那么「效用」能等同于人类行为么?当我们思考人类行为的时候,思考的是现实的人,再用效用这个名相去抽象他,而并非想着『效用』这个「名相」,忘掉了现实中的人。如果这样,那就像『以手指月』,误以为手就是月亮了。
那么如何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要理解这段话,必须得先回答一个问题:生何种心?
我记得南怀瑾有说过《金刚经》这部经书是讲布施的。也对,也不对。前面说过,每部佛经都是有其缘起的,那么《金刚经》这部经书缘起是什么呢?是布施么?并不是。真正的缘起在这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是须菩提长老提了一个问题:应云何住,云和降伏其心?我们该怎么控制自己的心念呢?
而这句话,就是给出了回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换句话说,须菩提长老说,我该凭什么控制自己的内心?释尊回答说,不要依靠任何东西来控制自己的内心。
而南怀瑾说布施,实际上「布施」在这里只是佛祖讲的一个例子: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
这个例子就是说,菩萨为什么会布施?一般人都不想布施的啊。释尊说,菩萨布施,并不是因为这个人长的好看(色),更不是因为菩萨想着要『布施』(法)而布施。菩萨的布施是没有『布施』这一概念的,而这个概念,就是所谓的『法』。
所以菩萨为什么要布施呢?为什么生起布施的心呢?并不是因为『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更不是因为『色声香味触法』这六识,所以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是破除一切迷信的经书。这部经书的全名是什么?《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梵文是:vajra cchedikā prajñā pāramitā 翻译过来就是: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
所以这又是一个误解,平常所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有人认为是把般若(智慧)比喻为金刚,其实不然,重点在『能断』,「断」是动词。断什么?断迷信,断执念。
比如有神教中的『神』,就是这么一个迷信。你为什么做好事?这个问题就是:怎样「生其心」?有神教的教义是,因为如果你做坏事,「上帝」会惩罚你。但是佛教不是这样的,不管『上帝』存在与否,首先『上帝』是存在于你意识中的一个名相。佛教告诉你,但凡是有『名相』的东西,都有『成、住、坏、空』,必然有缘起,然而终究性空。如果因为这些名相而「降伏其心」「生其心」,不是究竟法门。
所以总结下来,《金刚经》就是教你如何断除心中一切名相的书,而这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告诉你,起心动念,不要有名相的思索。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原文是: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么,首先,我们先来搞清楚概念。
这段经文最难理解的概念是『法』的概念。释尊问须菩提,世尊在燃灯佛那里有什么「法」所得么?什么是法?
《成唯识论》说,『法谓轨持』。什么是「轨持」?轨持就是:『轨生他解,任持自性』,就是说,『凡有他特有的性相,能引起一定的认识,就名为法,这是心识所知的境界。』(引自印顺法师——《佛法概论》)
所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引发的六识:『色声香味触法』,而意识所能了知的,是五蕴中「受、想、识」这三者,称之为法。
那么现在来看这段对话,释尊问:于法有所得不?那么须菩提该怎么回答呢?如果他回答是,那么我就要问了,释尊得到的是什么法?是什么样的性相引发的何种认识?如果有所得,那么就必然是意识所能了知的,请问这究竟是什么呢?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必然是:不也。
后面,释尊又问,「菩萨庄严佛土不」。这个问题非常突兀,因为一般人的第一感觉,这是问的六根中的「眼」,六识中的「色」。其实不然,释尊这么问,着重点在「庄严」这个词。什么是庄严?如果须菩提回答是,那么你必须得先解释清楚什么是庄严,这个庄严其实也是个『法』,因为「庄严」是一种认识。
举个例子,授予学位的时候,我想每个被授予学位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庄严」,然而对于旁观者,这种沉默繁复冗余的仪式,真的「庄严」么?
所以你脑海中的「庄严」,并非真正的「庄严」,无非是一种「庄严」的名相而已。
举个更为简单的例子,昨天有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存在负的效用吗?如果存在,它满足“边际效用递减”吗? 我的回答很简单:『存在效用吗?』。在这里,『效用』就是一个『法』,一个名相,但凡是名相,都是意识所了知的。但是返回来看,为什么我们会有「效用」这个名相,是为了解释人类的行为,那么「效用」能等同于人类行为么?当我们思考人类行为的时候,思考的是现实的人,再用效用这个名相去抽象他,而并非想着『效用』这个「名相」,忘掉了现实中的人。如果这样,那就像『以手指月』,误以为手就是月亮了。
那么如何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要理解这段话,必须得先回答一个问题:生何种心?
我记得南怀瑾有说过《金刚经》这部经书是讲布施的。也对,也不对。前面说过,每部佛经都是有其缘起的,那么《金刚经》这部经书缘起是什么呢?是布施么?并不是。真正的缘起在这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是须菩提长老提了一个问题:应云何住,云和降伏其心?我们该怎么控制自己的心念呢?
而这句话,就是给出了回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换句话说,须菩提长老说,我该凭什么控制自己的内心?释尊回答说,不要依靠任何东西来控制自己的内心。
而南怀瑾说布施,实际上「布施」在这里只是佛祖讲的一个例子: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
这个例子就是说,菩萨为什么会布施?一般人都不想布施的啊。释尊说,菩萨布施,并不是因为这个人长的好看(色),更不是因为菩萨想着要『布施』(法)而布施。菩萨的布施是没有『布施』这一概念的,而这个概念,就是所谓的『法』。
所以菩萨为什么要布施呢?为什么生起布施的心呢?并不是因为『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更不是因为『色声香味触法』这六识,所以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是破除一切迷信的经书。这部经书的全名是什么?《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梵文是:vajra cchedikā prajñā pāramitā 翻译过来就是: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
所以这又是一个误解,平常所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有人认为是把般若(智慧)比喻为金刚,其实不然,重点在『能断』,「断」是动词。断什么?断迷信,断执念。
比如有神教中的『神』,就是这么一个迷信。你为什么做好事?这个问题就是:怎样「生其心」?有神教的教义是,因为如果你做坏事,「上帝」会惩罚你。但是佛教不是这样的,不管『上帝』存在与否,首先『上帝』是存在于你意识中的一个名相。佛教告诉你,但凡是有『名相』的东西,都有『成、住、坏、空』,必然有缘起,然而终究性空。如果因为这些名相而「降伏其心」「生其心」,不是究竟法门。
所以总结下来,《金刚经》就是教你如何断除心中一切名相的书,而这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告诉你,起心动念,不要有名相的思索。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如何辨认身边的聪明人
首先要明确的是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具有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不代表聪明。比如一个下水道工人和一个挖掘机工人,各自都是各自职业领域的老手,哪个更聪明?这就不好说了。所以分辨的标准不应该是针对特定领域的,而应该是普适的。
再比如看学历,也不一定靠谱。我们抛开盖茨、乔布斯这些辍学的不谈,一个本科生和一个博士生哪个聪明?这也不好说,说不定本科生本科期间就做出了不错的科研成果,但是本科毕业没有继续做科研而直接去工作了,那他一定比博士生笨或者聪明吗?说不准的。
还有比如看出身,也不靠谱。因为个人经历和交友圈的关系,我周围的很多朋友都是名校出身,北清复交牛剑HYPS什么的很多,很多聚会上名校学生的数量远比非名校的多,那这种情况下出身本身就不具有太大的分辨性。虽然名校出来的普遍会让人觉得聪明点(具体原因可以参考下文),但是即使是同一个学校出来的人,也会有很容易被识别出来的聪明程度的差别。
那么我会通过什么来辨别聪明人呢?我有六个标准,两两一组分为基础指标,现实指标,和高层指标三个类别。基础、现实、高层的分类不是想说明轻重和高低,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基础指标的第一个标准,是元认知(Metacognition)能力。
元认知能力,就是“对于认知的认知”和“关于知识的知识”,简单来说就是对于自我的认知过程的思考。关于元认知,网上有不少资料,大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一下通俗的材料,感兴趣的也可以找相关的心理学文献读一下。
具有强元认知能力的人,通常表现是学习能力很强,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和学习过程很了解,能够在快速的自我思考和自省后产生出优化过的学习策略。
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能力有较强的管控能力,懂得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的优势和已有知识框架来调节和评估新知识的摄入,这些人能够很快的把新知识融入到已有的知识当中。用乔布斯的话说,就是把已经划出的点连起来,而元认知能力高的人连得特别快。
基础指标的第二个标准,是有具有逻辑性的思维跳跃能力。
一般的交谈过程,通常就是先讲A,再讲B,再讲C,再讲D……
但是我发觉,当和一些比较聪明的人聊天的时候,或者看其他的聪明人聊天的时候,通常不是一步一步走,而是跨着大步跳的,也就是先讲A,再讲D,再讲F,再讲J……这样。这种ADFJ的交谈方式,和前面的ABCD的交谈方式在逻辑上是一样的,并不是随机的思维跳跃,而是一些中间的逻辑步骤,因为交谈的双方都已经提前想到,并且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心照不宣了,所以不需要每一步都讲一遍,直接说下一步就好了。
比如之前有个我觉得比我聪明好多的做医生的朋友来我家做客,我在厨房做饭,客人们在闲聊,中间聊到癌症的事情。我就想到个段子,然后说“骑摩托车戴安全帽也能增加得癌症的概率。”这个段子其实说的还是蛮直接的,我也觉得对方肯定听得懂,所以就没有补充或者继续讲,而那位医生朋友就直接回了一句“是啊,上次和主任一起去查房,主任就说其中一位老太太比其他病人更可能得癌症,因为she has the syndrome of having too many birthdays。”然后大家就会心一笑。
跟聪明程度相仿的人交谈起来跳跃的节奏是很舒适的,逻辑上也能很自然的过渡。但是如果两个人节奏差别过大,一方要经常说完A后补充说B和C才能继续说D,甚至中间还要加个B1、B2,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
现实指标的第一个标准,是好奇心。
其实,前面提到的元认知和思维跳跃,都属于聪明的下层建筑,而最能直观体现一个人是否聪明的标准是好奇心。
一个聪明人,通常是对生活中各种事情充满了广泛的好奇的,也正是这种好奇,让他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新的知识。
好奇心和聪明程度是个鸡和蛋的情况。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再强,如果好奇心不够,那他也不会去了解各种新东西;而如果一个人缺乏对事物的广泛了解,他就很难看到那些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也就不容易产生较强的好奇心。
用苏格拉底的话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现实指标的第二个标准,是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的问题的能力。
经常能在包括知乎等网络社区,看到一些专业人士解释专业的或者技术性的问题,他们会很热心的花很多时间讲问题背后的原理,列出各种外行人很难看懂的公式、推导过程和专业术语,自己解答的很辛苦,读者大多没看懂,双方都不开心——“我都花了这么多功夫讲了你们怎么还是听不懂”和“你讲了这么一大堆不明觉厉,我还是不懂。”
而我接触到的一些很聪明的人,很多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深入的研究,而这些聪明人的共同特点是在解释专业问题时会刻意避免使用别人可能听不懂的大词、黑话和专业用语。
刻意的选用简单的语言,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说话的人懂得换位思考,能够从对方角度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表达,是对于知识的学习具有评估能力的体现;其次,很多专业用语和大词其实是专家直接沟通的工具,当你面对的听众不是专家的时候,你就不能用这些工具“偷懒”,这样对于说话者的要求就更高了,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也更高。知乎上的一些比较有名的心理学、统计学、健身等等专业领域的用户,解答问题时通常都有这样的特点。
有个很有意思的年度科普活动叫作火焰挑战(flame challenge),组织方每年会出一个题目,然后要求参赛者制作一个视频,把这个题目用一个11岁小孩能听懂的话解释清楚。听起来很有趣,但是做起来还是很难的,历年的题目有“火焰是什么”、“颜色是什么”等。各位可以试试自己解释下“火焰是什么”这个题目,然后想一下你的解释能不能让一个11岁的小孩听懂。知乎上就有类似的题目,各位可以去看看那些题目下的回答是不是用简单的语言说清楚了的。
======================
高层指标的第一个标准,是对于观点的态度。
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比如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少发表观点,这其实是上面说到的懂得越多越有好奇心的一种侧面体现;还有就是能够容纳不同的观点,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这其实是上面提到的换位思考能力的一种侧面体现;还有就是不迷信、不执迷不悟,当新的信息和证据证明自己原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时候,能够改变自己的观点。
这几点说起来不难,其实大家都会说,但是自身做起来的时候真的蛮难的,因为这还要涉及到情商、面子等社交属性。
高层指标的第二个标准,是对于别人的态度。
一个人是不是善良,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当然,准确的来说,善良并不代表聪明,聪明的坏人多了去了,事实上,想要做一个成功的坏人,也是需要聪明的,不够聪明的话坏事都做不到太大。
但是“好人”和“坏人”是很主观的判断。通常情况下,每个人在自己心中都是好人,连恐怖份子都不把自己当坏人的,他们在自己眼中是自由斗士和真理的捍卫者,是非常“高尚”的。
所以我说的善良,其实是对于别人的态度,就是说他是否能够通过分享、辅导、以身作则等方式帮助别人改善和提高,达成共赢的局面。帮助别人提高,想想都是极难的,大概是要把前面的五个标准都完成的差不多才能做到。
当然不能排除存在那些很聪明,但是坚持“不但我要成功,而且我要别人都失败”的人,不过这种人我还真是不感兴趣,这样的人是不是聪明无所谓,我总是会尽量避免的。
于 2015-03-04
首先要明确的是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具有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不代表聪明。比如一个下水道工人和一个挖掘机工人,各自都是各自职业领域的老手,哪个更聪明?这就不好说了。所以分辨的标准不应该是针对特定领域的,而应该是普适的。
再比如看学历,也不一定靠谱。我们抛开盖茨、乔布斯这些辍学的不谈,一个本科生和一个博士生哪个聪明?这也不好说,说不定本科生本科期间就做出了不错的科研成果,但是本科毕业没有继续做科研而直接去工作了,那他一定比博士生笨或者聪明吗?说不准的。
还有比如看出身,也不靠谱。因为个人经历和交友圈的关系,我周围的很多朋友都是名校出身,北清复交牛剑HYPS什么的很多,很多聚会上名校学生的数量远比非名校的多,那这种情况下出身本身就不具有太大的分辨性。虽然名校出来的普遍会让人觉得聪明点(具体原因可以参考下文),但是即使是同一个学校出来的人,也会有很容易被识别出来的聪明程度的差别。
那么我会通过什么来辨别聪明人呢?我有六个标准,两两一组分为基础指标,现实指标,和高层指标三个类别。基础、现实、高层的分类不是想说明轻重和高低,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基础指标的第一个标准,是元认知(Metacognition)能力。
元认知能力,就是“对于认知的认知”和“关于知识的知识”,简单来说就是对于自我的认知过程的思考。关于元认知,网上有不少资料,大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一下通俗的材料,感兴趣的也可以找相关的心理学文献读一下。
具有强元认知能力的人,通常表现是学习能力很强,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和学习过程很了解,能够在快速的自我思考和自省后产生出优化过的学习策略。
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能力有较强的管控能力,懂得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的优势和已有知识框架来调节和评估新知识的摄入,这些人能够很快的把新知识融入到已有的知识当中。用乔布斯的话说,就是把已经划出的点连起来,而元认知能力高的人连得特别快。
基础指标的第二个标准,是有具有逻辑性的思维跳跃能力。
一般的交谈过程,通常就是先讲A,再讲B,再讲C,再讲D……
但是我发觉,当和一些比较聪明的人聊天的时候,或者看其他的聪明人聊天的时候,通常不是一步一步走,而是跨着大步跳的,也就是先讲A,再讲D,再讲F,再讲J……这样。这种ADFJ的交谈方式,和前面的ABCD的交谈方式在逻辑上是一样的,并不是随机的思维跳跃,而是一些中间的逻辑步骤,因为交谈的双方都已经提前想到,并且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心照不宣了,所以不需要每一步都讲一遍,直接说下一步就好了。
比如之前有个我觉得比我聪明好多的做医生的朋友来我家做客,我在厨房做饭,客人们在闲聊,中间聊到癌症的事情。我就想到个段子,然后说“骑摩托车戴安全帽也能增加得癌症的概率。”这个段子其实说的还是蛮直接的,我也觉得对方肯定听得懂,所以就没有补充或者继续讲,而那位医生朋友就直接回了一句“是啊,上次和主任一起去查房,主任就说其中一位老太太比其他病人更可能得癌症,因为she has the syndrome of having too many birthdays。”然后大家就会心一笑。
跟聪明程度相仿的人交谈起来跳跃的节奏是很舒适的,逻辑上也能很自然的过渡。但是如果两个人节奏差别过大,一方要经常说完A后补充说B和C才能继续说D,甚至中间还要加个B1、B2,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
现实指标的第一个标准,是好奇心。
其实,前面提到的元认知和思维跳跃,都属于聪明的下层建筑,而最能直观体现一个人是否聪明的标准是好奇心。
一个聪明人,通常是对生活中各种事情充满了广泛的好奇的,也正是这种好奇,让他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新的知识。
好奇心和聪明程度是个鸡和蛋的情况。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再强,如果好奇心不够,那他也不会去了解各种新东西;而如果一个人缺乏对事物的广泛了解,他就很难看到那些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也就不容易产生较强的好奇心。
用苏格拉底的话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现实指标的第二个标准,是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的问题的能力。
经常能在包括知乎等网络社区,看到一些专业人士解释专业的或者技术性的问题,他们会很热心的花很多时间讲问题背后的原理,列出各种外行人很难看懂的公式、推导过程和专业术语,自己解答的很辛苦,读者大多没看懂,双方都不开心——“我都花了这么多功夫讲了你们怎么还是听不懂”和“你讲了这么一大堆不明觉厉,我还是不懂。”
而我接触到的一些很聪明的人,很多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深入的研究,而这些聪明人的共同特点是在解释专业问题时会刻意避免使用别人可能听不懂的大词、黑话和专业用语。
刻意的选用简单的语言,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说话的人懂得换位思考,能够从对方角度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表达,是对于知识的学习具有评估能力的体现;其次,很多专业用语和大词其实是专家直接沟通的工具,当你面对的听众不是专家的时候,你就不能用这些工具“偷懒”,这样对于说话者的要求就更高了,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也更高。知乎上的一些比较有名的心理学、统计学、健身等等专业领域的用户,解答问题时通常都有这样的特点。
有个很有意思的年度科普活动叫作火焰挑战(flame challenge),组织方每年会出一个题目,然后要求参赛者制作一个视频,把这个题目用一个11岁小孩能听懂的话解释清楚。听起来很有趣,但是做起来还是很难的,历年的题目有“火焰是什么”、“颜色是什么”等。各位可以试试自己解释下“火焰是什么”这个题目,然后想一下你的解释能不能让一个11岁的小孩听懂。知乎上就有类似的题目,各位可以去看看那些题目下的回答是不是用简单的语言说清楚了的。
======================
高层指标的第一个标准,是对于观点的态度。
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比如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少发表观点,这其实是上面说到的懂得越多越有好奇心的一种侧面体现;还有就是能够容纳不同的观点,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这其实是上面提到的换位思考能力的一种侧面体现;还有就是不迷信、不执迷不悟,当新的信息和证据证明自己原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时候,能够改变自己的观点。
这几点说起来不难,其实大家都会说,但是自身做起来的时候真的蛮难的,因为这还要涉及到情商、面子等社交属性。
高层指标的第二个标准,是对于别人的态度。
一个人是不是善良,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当然,准确的来说,善良并不代表聪明,聪明的坏人多了去了,事实上,想要做一个成功的坏人,也是需要聪明的,不够聪明的话坏事都做不到太大。
但是“好人”和“坏人”是很主观的判断。通常情况下,每个人在自己心中都是好人,连恐怖份子都不把自己当坏人的,他们在自己眼中是自由斗士和真理的捍卫者,是非常“高尚”的。
所以我说的善良,其实是对于别人的态度,就是说他是否能够通过分享、辅导、以身作则等方式帮助别人改善和提高,达成共赢的局面。帮助别人提高,想想都是极难的,大概是要把前面的五个标准都完成的差不多才能做到。
当然不能排除存在那些很聪明,但是坚持“不但我要成功,而且我要别人都失败”的人,不过这种人我还真是不感兴趣,这样的人是不是聪明无所谓,我总是会尽量避免的。
于 2015-03-04

好事多磨,究竟是安慰还是事实?
有一个从上海过来,热情的不得了,说的比唱的好听,不求薪资不求回报, 只是因为想帮我。
来了后,我发现他太纠结了,而且太想证明自己,能力又差。
回到上海,第一件事是给我支付宝,你还什么都没做呢!!
设计了个问卷,全是填空题,就4个问题,还催我看了吗,我一打开就无语的想死。
后来我说,还是不合适,感谢你,如果有事,还可以联系我。
他说,我想,我们没有联系的必要了。
唉。
后来又来了一个,说什么时候约都可以,然而我约了几次,他都有事。
这也就算了,今天我让他找适合我的提问给我答,他说,那我想问下薪资多少。
我说了,他说,太低了。
我非常理解,他们对钱的关注度。谁不在乎钱呢,可我不是土豪。
他们什么都没做,就问钱,是否太有自信?
想到这里,就觉得很累很累很累。
当初一腔热血要做的事,往往怕自己撑不下去。
然而,最近这种情绪,经常出现。
甚至有时,自暴自弃的想,妈蛋,找个男人好了。
朋友跟我说,好事多磨。
这究竟是安慰我,还是确实是这样?
有一个从上海过来,热情的不得了,说的比唱的好听,不求薪资不求回报, 只是因为想帮我。
来了后,我发现他太纠结了,而且太想证明自己,能力又差。
回到上海,第一件事是给我支付宝,你还什么都没做呢!!
设计了个问卷,全是填空题,就4个问题,还催我看了吗,我一打开就无语的想死。
后来我说,还是不合适,感谢你,如果有事,还可以联系我。
他说,我想,我们没有联系的必要了。
唉。
后来又来了一个,说什么时候约都可以,然而我约了几次,他都有事。
这也就算了,今天我让他找适合我的提问给我答,他说,那我想问下薪资多少。
我说了,他说,太低了。
我非常理解,他们对钱的关注度。谁不在乎钱呢,可我不是土豪。
他们什么都没做,就问钱,是否太有自信?
想到这里,就觉得很累很累很累。
当初一腔热血要做的事,往往怕自己撑不下去。
然而,最近这种情绪,经常出现。
甚至有时,自暴自弃的想,妈蛋,找个男人好了。
朋友跟我说,好事多磨。
这究竟是安慰我,还是确实是这样?

被嫉妒控制是怎样一种体验
我是高中生,在一所重点高中的尖子班。
上学期我们班的富二代坐我后面,她父亲开了一家豪华酒店,有同学说她家资产千万,也有说不太可能。而我们高中在城郊,同学也差不多都是本地的。她漂亮,我觉得也还好啦,很多男生喜欢她,她也有理科快班大一届的男友,有气质,人缘好。总是穿Zara only类的衣服。好几个几千块钱的表,眼睛框就两万多。btw我认为都是因为有钱,我觉得颜值一般,因为有钱才买各种衣服鞋子显气质,有钱才能请同学吃东西打好关系,有钱才能请老师补课,有钱才能家庭幸福无忧无虑。
我呢,从小父亲赌博输掉房子,父母离异,父亲一直没工作,一年就见一次,有好几年都没给过一分钱。妈妈是护士。我和我妈住过十几平的出租房,被同学说过家好破,性格自卑胆小内向,皮肤很黑。最近几年我妈咬牙贷款买了两居室的房子,家境才渐渐好转。小时候一直穿别人的旧衣服,记得有一次在淘宝买四十块的衣服都要看好半天,最后买了一件最便宜的。
我不自信,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当有人说我漂亮我会不好意思,说哪有我眼睛不大鼻子也塌脸又圆就酱也被曾经的男神喜欢过啊啊。被男生女生都说过长得好看。富二代有几次考试成绩比我好,我不想去补习加重家里负担,她就可以在很好的补习班一对一,一节课好几百,怎么办,我就是很不平衡。感觉好像,她什么都不缺,而我什么都缺。
九寻
=========
九寻:
你不厌其烦的描述女同学衣着多么高端,眼镜多么贵,甚至她有几块表,你也了解的清清楚楚。你认为她有气质,人缘好,被男生喜欢,成绩好,都是因为有钱。
通过你对她的描述,我看到一个被嫉妒控制失去人形的你。非常可怜,是网易评论里常见的low货逻辑:你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因为你家有钱?可是,人家父母辛苦赚钱难道是为了女儿和你站在同一起跑线?如果真是这样,那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我很高兴你写这封信给我,让我可以有机会和你说一些话。
首先,请你意识到,富二代女孩没有原罪。她穿什么,戴什么,都不该成为被你讨厌的理由。为人父母,为孩子创造良好物质条件,是本能。她父母心甘情愿付出,却为女儿引来你的嫉妒。有问题的是你,不是她。
其次,我非常怀疑富二代是你强加给女孩的标签。你不能接受长相一般却有很多人追,一对一补课才和你成绩不分伯仲,和老师同学关系和谐的她。所以必须找一个理由说服自己:她之所以这么好,不是因为她优秀,而是因为她有钱。
“她什么都不缺”,是你的偏见。学习这种事,家里有钱就一定能学的好吗?如果她智商低,不努力,就算爹妈堆一座金山,也没可能有好成绩。她的努力,天赋,付出的时间,全被你抹掉。你要公平,却这样粗暴定义她,对她公平吗?
“而我什么都缺”,是你一叶障目。你父亲赌博输掉房子,而你母亲,离异单身的情况下,独立抚养你,为改善居住条件,咬牙买房子,供你读书。她也许不能给你买几千块的手表,但给了你力所能及的最好。你说自己“什么都缺”这种话,对母亲公平吗?
那么,你是不是就必须接受现状呢?也不一定。在这里,我希望和你分享一个想法,公平守恒定律。
你认为女同学什么都有,放佛对你不公平。是因为你忽略了她父母的积累。套用知乎上的一句话:这是一场接力赛,你却当成了百米冲刺。并不是你和她坐在同一个教室,你们就应该绝对平等。
但是你已经具备了绝好的逆袭条件:重点高中,尖子班,成绩不错。即便没有一对一补课,你凭借自己努力,也可以考上不错的大学。那就更努力一些,考上更好的大学。不要被读书无用论左右,同等家庭条件下,高考690的人,过的好的概率铁定大于高考390的人。无论有多少人批评高考制度,我仍然感激它,它给了像你我这样普通家境的孩子,逆袭的可能。
做不了富二代,不要怨命,那等于是笑话父母无能。你自己努力,做富一代,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那么孩子就能像如今你羡慕的富二代同学一样,站在父母的肩膀上,过自己的安稳人生。
眼光放长远一些,做你应该做的事。如今你生活中有她,她就成了靶子。以后你上大学,会遇到更多有钱的,有才的,漂亮的女生,要一个个嫉妒过去吗?嫉妒是个坏东西,它会让我们变得狭隘,丑陋。差不多每个人都经历过被嫉妒吞噬的苦,那种不得不掩饰的怨,无缘无故却挥不走的恨,太讨厌了。
要尽量做自己身体和思维的主人,把嫉妒这种坏东西赶走,使身心更洁净。希望你能醒。
青菀
如有心事,欢迎来信,我会定期回复:qingwan99@163.com 希望来信不要多于五百字
我是高中生,在一所重点高中的尖子班。
上学期我们班的富二代坐我后面,她父亲开了一家豪华酒店,有同学说她家资产千万,也有说不太可能。而我们高中在城郊,同学也差不多都是本地的。她漂亮,我觉得也还好啦,很多男生喜欢她,她也有理科快班大一届的男友,有气质,人缘好。总是穿Zara only类的衣服。好几个几千块钱的表,眼睛框就两万多。btw我认为都是因为有钱,我觉得颜值一般,因为有钱才买各种衣服鞋子显气质,有钱才能请同学吃东西打好关系,有钱才能请老师补课,有钱才能家庭幸福无忧无虑。
我呢,从小父亲赌博输掉房子,父母离异,父亲一直没工作,一年就见一次,有好几年都没给过一分钱。妈妈是护士。我和我妈住过十几平的出租房,被同学说过家好破,性格自卑胆小内向,皮肤很黑。最近几年我妈咬牙贷款买了两居室的房子,家境才渐渐好转。小时候一直穿别人的旧衣服,记得有一次在淘宝买四十块的衣服都要看好半天,最后买了一件最便宜的。
我不自信,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当有人说我漂亮我会不好意思,说哪有我眼睛不大鼻子也塌脸又圆就酱也被曾经的男神喜欢过啊啊。被男生女生都说过长得好看。富二代有几次考试成绩比我好,我不想去补习加重家里负担,她就可以在很好的补习班一对一,一节课好几百,怎么办,我就是很不平衡。感觉好像,她什么都不缺,而我什么都缺。
九寻
=========
九寻:
你不厌其烦的描述女同学衣着多么高端,眼镜多么贵,甚至她有几块表,你也了解的清清楚楚。你认为她有气质,人缘好,被男生喜欢,成绩好,都是因为有钱。
通过你对她的描述,我看到一个被嫉妒控制失去人形的你。非常可怜,是网易评论里常见的low货逻辑:你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因为你家有钱?可是,人家父母辛苦赚钱难道是为了女儿和你站在同一起跑线?如果真是这样,那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我很高兴你写这封信给我,让我可以有机会和你说一些话。
首先,请你意识到,富二代女孩没有原罪。她穿什么,戴什么,都不该成为被你讨厌的理由。为人父母,为孩子创造良好物质条件,是本能。她父母心甘情愿付出,却为女儿引来你的嫉妒。有问题的是你,不是她。
其次,我非常怀疑富二代是你强加给女孩的标签。你不能接受长相一般却有很多人追,一对一补课才和你成绩不分伯仲,和老师同学关系和谐的她。所以必须找一个理由说服自己:她之所以这么好,不是因为她优秀,而是因为她有钱。
“她什么都不缺”,是你的偏见。学习这种事,家里有钱就一定能学的好吗?如果她智商低,不努力,就算爹妈堆一座金山,也没可能有好成绩。她的努力,天赋,付出的时间,全被你抹掉。你要公平,却这样粗暴定义她,对她公平吗?
“而我什么都缺”,是你一叶障目。你父亲赌博输掉房子,而你母亲,离异单身的情况下,独立抚养你,为改善居住条件,咬牙买房子,供你读书。她也许不能给你买几千块的手表,但给了你力所能及的最好。你说自己“什么都缺”这种话,对母亲公平吗?
那么,你是不是就必须接受现状呢?也不一定。在这里,我希望和你分享一个想法,公平守恒定律。
你认为女同学什么都有,放佛对你不公平。是因为你忽略了她父母的积累。套用知乎上的一句话:这是一场接力赛,你却当成了百米冲刺。并不是你和她坐在同一个教室,你们就应该绝对平等。
但是你已经具备了绝好的逆袭条件:重点高中,尖子班,成绩不错。即便没有一对一补课,你凭借自己努力,也可以考上不错的大学。那就更努力一些,考上更好的大学。不要被读书无用论左右,同等家庭条件下,高考690的人,过的好的概率铁定大于高考390的人。无论有多少人批评高考制度,我仍然感激它,它给了像你我这样普通家境的孩子,逆袭的可能。
做不了富二代,不要怨命,那等于是笑话父母无能。你自己努力,做富一代,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那么孩子就能像如今你羡慕的富二代同学一样,站在父母的肩膀上,过自己的安稳人生。
眼光放长远一些,做你应该做的事。如今你生活中有她,她就成了靶子。以后你上大学,会遇到更多有钱的,有才的,漂亮的女生,要一个个嫉妒过去吗?嫉妒是个坏东西,它会让我们变得狭隘,丑陋。差不多每个人都经历过被嫉妒吞噬的苦,那种不得不掩饰的怨,无缘无故却挥不走的恨,太讨厌了。
要尽量做自己身体和思维的主人,把嫉妒这种坏东西赶走,使身心更洁净。希望你能醒。
青菀
如有心事,欢迎来信,我会定期回复:qingwan99@163.com 希望来信不要多于五百字

答「怎样看待有七成中国人认为自己愿意为国参战」
如果你问我,害怕吗?
我害怕。
可是,每一天都有人为国而战。尤其是每年,我的同行们,在东南西北,为群众,为了一件小事,而献出生命。
小到为了翻墙取钥匙开门,为了纠正交通违章,稍微大点为了逮捕毒贩,为了砍向群众的刀刃,为还没拆开的炸弹,为大部分人还没真切感受过的暴恐。
外公是狱警,在特殊年代(75年)的国庆节因为特殊原因连续值班3天,累死在办公桌前。
我小时候,遇上我妈值班,就去她所在的派出所蹭食堂,所里的人都认识。有一个分局的包叔叔经常到所上来,爱笑,爱闹,爱打牌。
有次一起吃晚饭,他还嘲笑我吃太多没法早恋。第二天中午我又去所里,他不在了。才知道就在那天晚上,他出去抓一个偷电缆的人,被人自制的土枪打死了。我当时非常不能接受,他的追悼会,我没有勇气参加。
后来我入警了,在牧马山基地培训。我特地绕到警魂碑的柱子后面,找到他名字的牌,在11年后。
嘿!包叔叔!总算是来跟你好好道个别。我一直都十分想念你,真的!
可是包叔叔你说得太准啦!我真的因为饭量大长势喜人而零早恋-_-#也许该叫你弟弟了,因为你永远28~而我,都29啦~
手机码字,没法贴链接。大家可以百度 包维超
512地震时,通讯全断。我妈当时正在社区办事。当时发现给我打电话打不通以后,第一反应却是独自走路去了派出所。据说,在没法接到通知的情况下,20分钟内,派出所全员到齐。唯一一个晚了2小时的,是正在从都江堰办案回来路上的一个叔叔,得知前方可能交通中断,他跳下车,花了50元买了一个当地老旧无比的自行车,骑车回了成都市区的派出所。
事后我嘤嘤嘤地说妈妈你都不找我!人家当时好害怕!
我妈说,当时一时半会儿通讯肯定恢复不了,找你也是徒劳。但是先回所上待命,这个是警察的本能反应嘛(嫌弃脸)再说你自己不知道发挥主观能动性嘛(白眼)!
后来我当了警察,遇上420地震。当时是周末,我的第一本能反应竟然也变成了哎呀呀快回派出所………
我一边忙着出门一边打电话问我妈,说,到底咋了啊!
我妈炸了,说,咋了我怎么知道!又没有接到通知!!反正出事了啊!!!你怎么还没去派出所!!非要等到所上通知你才去???
!!!
一顿痛骂(ˉ﹃ˉ)
不是我没去啊妈不要着急骂我嘛
是因为所里离我家还有88公里路又断了没有开到嘛……
那次我和表弟各自奔赴灾区,他是武警。在无法跟他取得联系的那5天, 听说武警车子翻下山,久久不能核实名单,自己又累又绝望,哭也不能哭。 每天挂念他,每天自己又累到脱水,只能趁上厕所这种时候哭2分钟。 后来我们终于核实对方安全后,也只是在各自负责区域里赈灾,没见上一面。
等他退役事后说起,他说在那边,听说有警察被废墟掩埋(余震),他也只能想,有没有我姐姐?要是挖废墟的人要是跟他一样努力就好了啊,更加拼命去救人,要是,挖出来的人,也是别人的姐姐呢。
当警察第七天,隔壁派出所(不是每个乡村派出所都有女警的啊啊啊)到我们所上借女警去新疆追逃(女维族逃犯)。当时,我还是一个没有警服,没有警官证,没有出过警的菜鸟。所长说,你还是要跟家里交待好,毕竟某某事件正在进行中,还是很危险的。所长你不要这么说啊喂(摔)!感觉很吓人啊好嘛!
(不出所料)我妈说,这么好的锻炼机会为什么不去!只是你到了新疆,自己注意一点儿,检查好人家身上有没有铁丝铜扣刀片什么的,还要跟她讲好,押送过程中尤其在公共场所那几十个小时要配合你们工作,不然会很麻烦的哦~
很麻烦的哦很麻烦的哦很麻烦的哦~-_-#
好吧,去了那边,就不细说了。确实经历了被追车,在公安局侧门被人用枪指着。也确实因为跟她讲好了,押送途中还比较顺利。回了成都,感觉自己捡了条命 ●﹏●
回来跟我妈汇报我的事迹,又被嫌弃脸:哼~你这算啥!我当年去内蒙古打拐的时候~blah blah blah~
好好好,妈求你别说了orz
大大小小,不胜枚举。
你看,又是家族经验加成,又是童年阴影buff,都还是没妨碍我当了警察嘛╮(╯▽╰)╭
每天都有人为国而战。他们为了安居乐业,为了你感觉不到有人正在为国而战,悄悄地牺牲了。
还有,我一个仅仅在基层两年的人,就遇到过从临检车辆车窗伸出的枪筒,从查房猫眼里瞄准的准心,差点儿擦到的hiv携带者吸毒用的针头。
我都如此,就更不用说男民警,不用说特殊警种,武警消防他们了有多苦多累多危险了。
和平时期我们都如此,更何况?
你再问我,你愿意吗?
我还是愿意啊~\(≧▽≦)/~不一定真是为了国家,是为了你啊~
如果你问我,害怕吗?
我害怕。
可是,每一天都有人为国而战。尤其是每年,我的同行们,在东南西北,为群众,为了一件小事,而献出生命。
小到为了翻墙取钥匙开门,为了纠正交通违章,稍微大点为了逮捕毒贩,为了砍向群众的刀刃,为还没拆开的炸弹,为大部分人还没真切感受过的暴恐。
外公是狱警,在特殊年代(75年)的国庆节因为特殊原因连续值班3天,累死在办公桌前。
我小时候,遇上我妈值班,就去她所在的派出所蹭食堂,所里的人都认识。有一个分局的包叔叔经常到所上来,爱笑,爱闹,爱打牌。
有次一起吃晚饭,他还嘲笑我吃太多没法早恋。第二天中午我又去所里,他不在了。才知道就在那天晚上,他出去抓一个偷电缆的人,被人自制的土枪打死了。我当时非常不能接受,他的追悼会,我没有勇气参加。
后来我入警了,在牧马山基地培训。我特地绕到警魂碑的柱子后面,找到他名字的牌,在11年后。
嘿!包叔叔!总算是来跟你好好道个别。我一直都十分想念你,真的!
可是包叔叔你说得太准啦!我真的因为饭量大长势喜人而零早恋-_-#也许该叫你弟弟了,因为你永远28~而我,都29啦~
手机码字,没法贴链接。大家可以百度 包维超
512地震时,通讯全断。我妈当时正在社区办事。当时发现给我打电话打不通以后,第一反应却是独自走路去了派出所。据说,在没法接到通知的情况下,20分钟内,派出所全员到齐。唯一一个晚了2小时的,是正在从都江堰办案回来路上的一个叔叔,得知前方可能交通中断,他跳下车,花了50元买了一个当地老旧无比的自行车,骑车回了成都市区的派出所。
事后我嘤嘤嘤地说妈妈你都不找我!人家当时好害怕!
我妈说,当时一时半会儿通讯肯定恢复不了,找你也是徒劳。但是先回所上待命,这个是警察的本能反应嘛(嫌弃脸)再说你自己不知道发挥主观能动性嘛(白眼)!
后来我当了警察,遇上420地震。当时是周末,我的第一本能反应竟然也变成了哎呀呀快回派出所………
我一边忙着出门一边打电话问我妈,说,到底咋了啊!
我妈炸了,说,咋了我怎么知道!又没有接到通知!!反正出事了啊!!!你怎么还没去派出所!!非要等到所上通知你才去???
!!!
一顿痛骂(ˉ﹃ˉ)
不是我没去啊妈不要着急骂我嘛
是因为所里离我家还有88公里路又断了没有开到嘛……
那次我和表弟各自奔赴灾区,他是武警。在无法跟他取得联系的那5天, 听说武警车子翻下山,久久不能核实名单,自己又累又绝望,哭也不能哭。 每天挂念他,每天自己又累到脱水,只能趁上厕所这种时候哭2分钟。 后来我们终于核实对方安全后,也只是在各自负责区域里赈灾,没见上一面。
等他退役事后说起,他说在那边,听说有警察被废墟掩埋(余震),他也只能想,有没有我姐姐?要是挖废墟的人要是跟他一样努力就好了啊,更加拼命去救人,要是,挖出来的人,也是别人的姐姐呢。
当警察第七天,隔壁派出所(不是每个乡村派出所都有女警的啊啊啊)到我们所上借女警去新疆追逃(女维族逃犯)。当时,我还是一个没有警服,没有警官证,没有出过警的菜鸟。所长说,你还是要跟家里交待好,毕竟某某事件正在进行中,还是很危险的。所长你不要这么说啊喂(摔)!感觉很吓人啊好嘛!
(不出所料)我妈说,这么好的锻炼机会为什么不去!只是你到了新疆,自己注意一点儿,检查好人家身上有没有铁丝铜扣刀片什么的,还要跟她讲好,押送过程中尤其在公共场所那几十个小时要配合你们工作,不然会很麻烦的哦~
很麻烦的哦很麻烦的哦很麻烦的哦~-_-#
好吧,去了那边,就不细说了。确实经历了被追车,在公安局侧门被人用枪指着。也确实因为跟她讲好了,押送途中还比较顺利。回了成都,感觉自己捡了条命 ●﹏●
回来跟我妈汇报我的事迹,又被嫌弃脸:哼~你这算啥!我当年去内蒙古打拐的时候~blah blah blah~
好好好,妈求你别说了orz
大大小小,不胜枚举。
你看,又是家族经验加成,又是童年阴影buff,都还是没妨碍我当了警察嘛╮(╯▽╰)╭
每天都有人为国而战。他们为了安居乐业,为了你感觉不到有人正在为国而战,悄悄地牺牲了。
还有,我一个仅仅在基层两年的人,就遇到过从临检车辆车窗伸出的枪筒,从查房猫眼里瞄准的准心,差点儿擦到的hiv携带者吸毒用的针头。
我都如此,就更不用说男民警,不用说特殊警种,武警消防他们了有多苦多累多危险了。
和平时期我们都如此,更何况?
你再问我,你愿意吗?
我还是愿意啊~\(≧▽≦)/~不一定真是为了国家,是为了你啊~

可能误解的地铁小知识
答:那个时候列车是通过地面计算机和车载计算机之间的配合协调自动驾驶,而我们亲爱的司机正在从车尾走到车头来。
2,做地铁时发现不需要密码的WIFI,想连却连不进去?
答:这个WIFI是列车用的WIFI,做了技术性屏蔽手机是无法接入的,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有些城市轨道交通会提供免费的WIFI,但列车使用的是手机登陆不了的。
3,地铁一天有那么多人流量,地铁公司应该赚翻了吧?
答:基本上每个地铁公司都是在亏本运营,这个属于市政交通,为了方便乘客,是属于基本属于政府发给每个乘客的福利,目前只有香港地铁才在盈利
4,轻轨和地铁的区别究竟是什么?重庆的轻轨有哪些特点?
答:不是在地下的就是地铁,在地上的就是轻轨,轻轨与地铁的区别只是轻轨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3.0万人次流量,而地铁采用最大客量车厢,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3.0~6.0万人次。目前全国只有重庆的两条轻轨是单跨试。所以到重庆一定要去感受一下轻轨
答:那个时候列车是通过地面计算机和车载计算机之间的配合协调自动驾驶,而我们亲爱的司机正在从车尾走到车头来。
2,做地铁时发现不需要密码的WIFI,想连却连不进去?
答:这个WIFI是列车用的WIFI,做了技术性屏蔽手机是无法接入的,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有些城市轨道交通会提供免费的WIFI,但列车使用的是手机登陆不了的。
3,地铁一天有那么多人流量,地铁公司应该赚翻了吧?
答:基本上每个地铁公司都是在亏本运营,这个属于市政交通,为了方便乘客,是属于基本属于政府发给每个乘客的福利,目前只有香港地铁才在盈利
4,轻轨和地铁的区别究竟是什么?重庆的轻轨有哪些特点?
答:不是在地下的就是地铁,在地上的就是轻轨,轻轨与地铁的区别只是轻轨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3.0万人次流量,而地铁采用最大客量车厢,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3.0~6.0万人次。目前全国只有重庆的两条轻轨是单跨试。所以到重庆一定要去感受一下轻轨

答“家庭年收入 60 万,老婆总说看不到希望是为什么”
去年是我和老公毕业来北京的第四年,没房没车,有一些存款,生了个孩子,婆婆一起,一家四口住在50平米的出租房里。我胖,腿受伤,因为哺乳睡不好觉,每天都觉得看不到头。去年家庭总收入30万+。关键那个小区还贼好,一群全职太太。每次带孩子下楼遛弯,他们的推车是suv,我的推车是好孩子。他们讨论去国外度假,我连去趟昌平都要考虑。他们的孩子天天换新衣,我的乐兮一个季节三套衣服换着穿。她们可以自己加保姆带孩子,我产假结束就得上班,想孩子想得哭,背奶背得想死。人难免有攀比之心,即使用理智压抑,也还是会难过。加上婆婆经常在饭桌上说:那谁谁/谁谁/谁谁的妈妈说了,他们有三套房子,他们买这小区时才五千一平,现在四万了。说的一脸黯然,听的我更绝望了。就是一种,我卡里有钱,但是什么都不敢买,因为看不到未来的绝望。
然后决定买房子时,老公和我深谈过一次。买房子呢,就没闲钱追求生活品质,至少三年内,经济负担会大,你也要和我一样,好好工作。如果不买房子,你想自己在家带孩子就自己带,想上班就上班,想买什么东西,只要买得起,都随你。
我一点都不艰难的,选择了买房子,91平两居,今年的家庭总收入提高到60万左右,和题主贴合。每月用在房子上的还款是两万五左右,这笔开支是固定的。一家四口每月开支一万,此外能存一些,因为买房时还借了亲戚一点钱,不多,但是要尽快还给人家。
以前我眼睛一睁开,余额宝就有好几十块的利息。现在,每月近乎月光。但是我不焦虑了。一来,只要我们不死不伤,近几年无失业压力,三年后公司免息贷款可全部还清,剩下的就是每月五千的公积金贷款了,那根本不成为压力。三年后孩子大了,私立小学的费用我问过,按照目前的收入计算,也并不困难。所以我很乐观。我们俩所在的行业,不太愁失业。
我有些理解题主夫人的绝望,我在怀孕期间,为房子的事,连续哭了一个月。每天的念头是:我的孩子要生在出租屋里了,我不能给他最好的,为什么要生他,我对不起他!
负能量爆棚。但后来也是我老公说服我:孩子只需要一张床,一碗饭,你在乎的那些,孩子并不在乎,而你正打着孩子的旗号,在伤害自己以及孩子呢。猛然醒悟!当妈的一听到对孩子不好的事,会本能心惊。
我想说的是,题主你很好,你太太也没错。她对未来的恐慌,是想为孩子和自己更负责,自古以来女人敏感多思,也许和看顾孩子她们是主力这一分工有关。说难听点就是才华不足以支撑野心,欲望太多,努力和能力无法相匹敌。野心我们都有,想要好大衣,好包包,出国游,这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就像工作一样,列出你的欲望优先级。大房子第一,就想办法换大房子,其他靠后。孩子第一,就想办法做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其他靠后。
想什么都一应俱全,就太难了。她心结不解,你一人之力无用。建议您与夫人长谈一次,共同做出选择,然后一起去努力实现。祝好!
----------
----------
话很多的分割线,总是这样补充解释,还挺难为情的。
首先,评论里有人质问我:你没条件为什么要生孩子,这样是不负责任你知道吗?也有人鄙视我:你条件已经很好了还瞎矫情。。你们的出发点一样,都是“推己及人”。也许说我不配当妈的那位年薪三百万,在她眼里我就是穷逼不配生孩子。也许说我瞎矫情的那位年薪20万,在他看来我就是装逼。但是,我配不配生,以及是不是装逼,由你们来评定并不公平。同样处境的人,才能给出更可信的评价。我之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题主的很多问题正好我遇到过,所以说出一点看法和建议。你也可以理解为,这答案根本就不是给你看的,所以请不必跳出来评判我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本质上,你对我的评论的角度,和我回答的题目的初衷,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件事。
也有人说理解我,接下来又但是了一大堆。。这种理解只不过是:我知道你为什么这样想,但我并不赞同你的想法,如果你竟然为这些事感到痛苦,那是你庸人自扰。。这对解决我的问题以及题主的问题,毫无帮助。好在你们只是你们,我的家人正视了我的痛苦,并一起积极商定解决之道,一起努力完成。这大概是这件事里我最幸运的地方了。。以前才来 北京,我们与人合租,住隔断间,月生活费六百,但当时完全不绝望。知道努力工作会有好回报,也知道莫笑少年穷。。但是,时至今日,我的确不能再接受带着孩子住出租房屋了。因为我遇到过斤斤计较水电费的合租者,遇到过看我们带孩子不好搬家就坐地起价的房东,也遭遇过怀孕37周被迫搬家的窘境。。我怕了,真的怕了,我的怕就是罪恶吗,就该被讽刺和嘲笑吗?那种完全被动的状态,我梦想此生不再有。而如今,我们很开心自己现阶段最大的梦想成真。然后一群人跳出来说,你虚荣,你装逼,你脑残,请问,大家还能不能理性客观的一起玩知乎啦?
我从不掩饰自己想要过好生活的欲望,但我从来知道,得靠自己努力换得,而不是怨天尤人或者强迫自己知足常乐。让一家四口住在50平的出租房里请问我要怎样知足常乐呢?
我理解题主的太太,是因为,我不认为女人是弱势群体,但在怀孕生子这个特定阶段,她们的确弱势。当一个女人面临即将逝去的最佳生育年龄而无法安心生育时,请不要指责她的多思和负面情绪。夫妻之间,互相指责太容易了,动动嘴皮子就能说一车伤人心的话。但好的夫妻难道不应该互相理解,并竭尽所能解决对方的困惑吗?
还有劝题主离婚以及说我老公该和我离婚的人类,和看我写老公工作那篇然后劝我“你老公没责任心不爱你赶紧离了吧”是一群人吗?为什么你们仅凭一件事,一个角度,就轻易的劝别人离婚?药别停好吗!
硬广时间:我开了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里搜索“青菀”,点击即可,或直接扫码关注,多谢。如果你有情感或育儿方面的问题,可来信,我们一起讨论,邮箱:qingwan99@163.com
去年是我和老公毕业来北京的第四年,没房没车,有一些存款,生了个孩子,婆婆一起,一家四口住在50平米的出租房里。我胖,腿受伤,因为哺乳睡不好觉,每天都觉得看不到头。去年家庭总收入30万+。关键那个小区还贼好,一群全职太太。每次带孩子下楼遛弯,他们的推车是suv,我的推车是好孩子。他们讨论去国外度假,我连去趟昌平都要考虑。他们的孩子天天换新衣,我的乐兮一个季节三套衣服换着穿。她们可以自己加保姆带孩子,我产假结束就得上班,想孩子想得哭,背奶背得想死。人难免有攀比之心,即使用理智压抑,也还是会难过。加上婆婆经常在饭桌上说:那谁谁/谁谁/谁谁的妈妈说了,他们有三套房子,他们买这小区时才五千一平,现在四万了。说的一脸黯然,听的我更绝望了。就是一种,我卡里有钱,但是什么都不敢买,因为看不到未来的绝望。
然后决定买房子时,老公和我深谈过一次。买房子呢,就没闲钱追求生活品质,至少三年内,经济负担会大,你也要和我一样,好好工作。如果不买房子,你想自己在家带孩子就自己带,想上班就上班,想买什么东西,只要买得起,都随你。
我一点都不艰难的,选择了买房子,91平两居,今年的家庭总收入提高到60万左右,和题主贴合。每月用在房子上的还款是两万五左右,这笔开支是固定的。一家四口每月开支一万,此外能存一些,因为买房时还借了亲戚一点钱,不多,但是要尽快还给人家。
以前我眼睛一睁开,余额宝就有好几十块的利息。现在,每月近乎月光。但是我不焦虑了。一来,只要我们不死不伤,近几年无失业压力,三年后公司免息贷款可全部还清,剩下的就是每月五千的公积金贷款了,那根本不成为压力。三年后孩子大了,私立小学的费用我问过,按照目前的收入计算,也并不困难。所以我很乐观。我们俩所在的行业,不太愁失业。
我有些理解题主夫人的绝望,我在怀孕期间,为房子的事,连续哭了一个月。每天的念头是:我的孩子要生在出租屋里了,我不能给他最好的,为什么要生他,我对不起他!
负能量爆棚。但后来也是我老公说服我:孩子只需要一张床,一碗饭,你在乎的那些,孩子并不在乎,而你正打着孩子的旗号,在伤害自己以及孩子呢。猛然醒悟!当妈的一听到对孩子不好的事,会本能心惊。
我想说的是,题主你很好,你太太也没错。她对未来的恐慌,是想为孩子和自己更负责,自古以来女人敏感多思,也许和看顾孩子她们是主力这一分工有关。说难听点就是才华不足以支撑野心,欲望太多,努力和能力无法相匹敌。野心我们都有,想要好大衣,好包包,出国游,这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就像工作一样,列出你的欲望优先级。大房子第一,就想办法换大房子,其他靠后。孩子第一,就想办法做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其他靠后。
想什么都一应俱全,就太难了。她心结不解,你一人之力无用。建议您与夫人长谈一次,共同做出选择,然后一起去努力实现。祝好!
----------
----------
话很多的分割线,总是这样补充解释,还挺难为情的。
首先,评论里有人质问我:你没条件为什么要生孩子,这样是不负责任你知道吗?也有人鄙视我:你条件已经很好了还瞎矫情。。你们的出发点一样,都是“推己及人”。也许说我不配当妈的那位年薪三百万,在她眼里我就是穷逼不配生孩子。也许说我瞎矫情的那位年薪20万,在他看来我就是装逼。但是,我配不配生,以及是不是装逼,由你们来评定并不公平。同样处境的人,才能给出更可信的评价。我之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题主的很多问题正好我遇到过,所以说出一点看法和建议。你也可以理解为,这答案根本就不是给你看的,所以请不必跳出来评判我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本质上,你对我的评论的角度,和我回答的题目的初衷,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件事。
也有人说理解我,接下来又但是了一大堆。。这种理解只不过是:我知道你为什么这样想,但我并不赞同你的想法,如果你竟然为这些事感到痛苦,那是你庸人自扰。。这对解决我的问题以及题主的问题,毫无帮助。好在你们只是你们,我的家人正视了我的痛苦,并一起积极商定解决之道,一起努力完成。这大概是这件事里我最幸运的地方了。。以前才来 北京,我们与人合租,住隔断间,月生活费六百,但当时完全不绝望。知道努力工作会有好回报,也知道莫笑少年穷。。但是,时至今日,我的确不能再接受带着孩子住出租房屋了。因为我遇到过斤斤计较水电费的合租者,遇到过看我们带孩子不好搬家就坐地起价的房东,也遭遇过怀孕37周被迫搬家的窘境。。我怕了,真的怕了,我的怕就是罪恶吗,就该被讽刺和嘲笑吗?那种完全被动的状态,我梦想此生不再有。而如今,我们很开心自己现阶段最大的梦想成真。然后一群人跳出来说,你虚荣,你装逼,你脑残,请问,大家还能不能理性客观的一起玩知乎啦?
我从不掩饰自己想要过好生活的欲望,但我从来知道,得靠自己努力换得,而不是怨天尤人或者强迫自己知足常乐。让一家四口住在50平的出租房里请问我要怎样知足常乐呢?
我理解题主的太太,是因为,我不认为女人是弱势群体,但在怀孕生子这个特定阶段,她们的确弱势。当一个女人面临即将逝去的最佳生育年龄而无法安心生育时,请不要指责她的多思和负面情绪。夫妻之间,互相指责太容易了,动动嘴皮子就能说一车伤人心的话。但好的夫妻难道不应该互相理解,并竭尽所能解决对方的困惑吗?
还有劝题主离婚以及说我老公该和我离婚的人类,和看我写老公工作那篇然后劝我“你老公没责任心不爱你赶紧离了吧”是一群人吗?为什么你们仅凭一件事,一个角度,就轻易的劝别人离婚?药别停好吗!
硬广时间:我开了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里搜索“青菀”,点击即可,或直接扫码关注,多谢。如果你有情感或育儿方面的问题,可来信,我们一起讨论,邮箱:qingwan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