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与不扶——如何重塑败坏了的道德


 
 
写在最前:关于标题,我很希望这个问题,是个设问,能够给出问题的答案。然而,悲催的是,个人没有办法,这篇文字,只能将这个问题抛出,算作是对未来,我们民族道德的一种期望吧。

老人摔倒,从道义来说,即使没有绝对的义务,过往之人,应当进行救助,应当将老人扶起,这本来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可被的是,今下,风气变了。

这种歪风,原始的根基,可以推演到描写乔安山先生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中,塑造了老人被撞倒,救人的乔安山被诬蔑的情节。当时,绝大多数人,是明事理,是善良的,甚至,电影的情节中,还给了当事人一个清白。可惜的是,电影中,并未描写法律对进行敲诈诬陷的犯罪嫌疑人的处理,甚至没有正式道歉之类的行为。全国热播的电影,以这种轻松娱乐的形式,在人们心中,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种下了第一个邪恶的妖孽之种。

进而,南京彭宇案,当事法官王浩先生一句“你不误伤她,就不会送她上医院”的判决,将国法疑罪从无之原则,蔑之如茅厕之弃纸。网络哗然,民众心寒。

就案件本身,彭宇先生究竟有没有撞人,这个笔者无从得知。不好妄下结论。但事实是,双方都没有确凿的证据。

从原则来讲,国法的原则,疑罪从无,彭宇先生本身不应受到任何不公正的待遇。

而从人情角度讲,这里要插入一个例子,一个发生在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民族的故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一名女子摔伤,一过路男子将其洗劫。而后,该男子良心发现,报警离开。后来,警方通过事发当地的摄像头,抓获了该名男子。但最终,法庭宣布男子无罪。法官判决书上讲述道:“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脆弱和阴暗的一面,对于拯救生命而言,抢劫财物不值一提。虽然单纯从法律上说,我们的确不应该为了一个人的善行而赦免其犯下的罪恶,但是如果判决他有罪,将会对整个社会秩序产生极度负面的影响!我宁愿看到下一个抢劫犯拯救了一个生命,也不愿看见奉公守法的无罪者对于他人所受的苦难视而不见!所以从表面上看,今天法庭不仅仅是单纯地赦免了一个抢劫犯,更深远的,是对救死扶伤的鼓励,是对整个社会保持良好风气的促进传承”。相比之下。彭宇案中当事法官王浩先生的做法,足以令我们民族汗颜。

可以说,彭宇案的混账判决方式,使得妖孽完全展露出了至我们民族道德于死地的霸主形态。

最终,悲哀发生。

《中国新闻网》2015年9月6日报道,《真实版“扶不扶”上演 老人被路面积水淹死》。至此,妖孽开始为祸人间。

毕竟,从善,不是每个人的绝对义务。但冷漠,绝对是社会良心的悲哀。

这里,我们甚至无法对冷漠进行原则上的批评。毕竟,即使拥有了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即使有着强烈的善恶是非的观点。人,毕竟是生存者尘世间的生物。这里,笔者不否认高尚到能够放弃一定的客观需求的人士的存在,但这种自我牺牲的风险精神,显然无法成为社会道德的基本风范。对于绝大多数的一般人来讲,面对危险的自我保护,才是最为根本的。

从国法角度讲,面对绝对陌生的路人,无作为,不构成任何形式的犯罪。而依照已经发生的事实,善举(或者是无法证明,莫须有的恶行)却会被某些法官判以法律的制裁。

于是,面对如此事件,社会从善的根本信心在已经被打击的荡然无存的前提下,民众选择默然,以自保的态度造成生命流失、名族道德瓦解的悲剧,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能,网上已经有了一些言论(正统的,还是传闻,尚且无法定论)。但现状是,已经发生了足以对我们民族良知认识的扭曲。既然徐寿兰(彭宇案的所谓“受害者”,原告)能够将彭宇先生告诸法庭,既然南京的王浩法官能够违背国法基本原则作出宣判。那么,在其他类似事件发生的时候,过往人员,完全有理由,也应该仔细的想一想,倒下的老人,不是徐寿兰,是不是王寿兰、李寿兰?事发当地的法官,不是王浩,会不会是张浩、赵浩?

回想当年,1993年,解放军战士徐洪刚客车中挺身而出,勇斗歹徒而负伤。社会中,能够对同车乘客的默然进行谴责(虽未到讨伐的地步),却没有人提出,解放军的义务和负责当地治安的民警的责任。

而今,网络中,翻出的徐洪刚先生的照片来看,当年的英雄已显发福。而今的社会道德,则已被彻底的扭曲。

回望历史,商君变法,为了竖起政府在百姓心中的信心,可用移木赏金之法。而今,现代社会,我们败坏了道德,还能够再通过某些“移木”之法,来进行重塑吗?
2
分享 2015-09-07

9 个评论

看到新闻,很有感触,随笔写了这个。
晚上继续写连载评论《京土文化——夹缝扭曲出的自大》
唉,郁了个闷的,大中午的,没人理我……
都睡午觉呢?!?!
哈哈,的确是在休息。难得四哥还在思考这些深刻的问题。我是个乐观的人,我想国家会慢慢变好的。很多时候,或许没有真相,只有自己相信什么是什么了。欢迎四哥来到论道。希望玩的开心!
问题提出的相当的尖锐,将社会现状分析的很透彻啊。
期待有一天,问题能够解决,我们的民族道德应当是高尚的!
乐观也是一种幸福啊,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乐观。
期待问题的解决。
关键还是害怕,我就很害怕,不如离开一点就好。道德模范的高帽可不敢带。不如当一个看客,围观
理智的说,我个人也是这种心情。
然而,这种心情,尤其是,很多人都是这种心情,就是我们时代的悲哀了。
如果能够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就可以了。比如就曾经看到过有人碰瓷,然后车载摄像头记录的案例。关键还是社会保护机制不健全。该有罪的得不到惩罚,该表扬的人得不到赞美。

要评论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