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名医把知乎的内容当成权威内容的做法好吗?
虽然知乎目前(2016年初)还算是内容质量相对较高的社区,但一个没有任何强制性认证的开放社区的内容被用作医学内容的参考和指导,搜狗这样做真的好吗?知乎买赞和营销盛行,这个情况下的貌似理性客观的骗局比莆田百度那种更具破坏力,毕竟后者更容易分辨。
无论论道未来发展如何,我向各位承诺,永远不会把论道的内容作为医学参考。我认为事关人命的东西,永远需要非常强制的法律和学术约束。
无论论道未来发展如何,我向各位承诺,永远不会把论道的内容作为医学参考。我认为事关人命的东西,永远需要非常强制的法律和学术约束。
7 个回答
左手之影 - 男,30-,回答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推荐来自: Joey 、李大伟 、asayahaku 、安闲 、小明 、分段的函数更多 »
搜索结果大概如下:
艾滋病消息比较全面,首页上有丁香网,知乎和英文维基百科的信息都有,还有各地区的疾病控制中心和几篇论文,知乎的内容大多是比较感性的和综述类文章,比如中国艾滋病现状和得了艾滋病还能活多久。
感冒的结果比较恶搞,大概是因为太普遍的小病了,搜索出的信息反而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第一个知乎的回答是针对各种感冒症状提供了各类药品,基本都是大路药。
植物性神经紊乱是一种不那么常见的病症,我有一个好朋友得了因此我略有耳闻。第一页搜索结果都是知乎答案,第一回答明确表示目前西医对此毫无办法。嗯,我好朋友家是医院主任,却只用中药调理,说明信息对头。第二页都是维普网的论文。头两页完全不涉及任何疗效。
接下来是药物,知乎关于三种药的介绍都是化学成分和主要疗效,而其他的副作用和疗效都是由地方的食品药品监管局提供,消息可信度很高。“安非他命如是我闻”这个对子果然入选了搜索结果。
最后是一个我确定的莆田医院,搜索结果第一页都是该医院发表的关于自己医院“高效疗效”的论文并发表在维普网上。第二页则是在莆田医院的名单和知乎讨论严打莆田医院时有所涉及。
总体来说,搜狗明医在涉及知乎答案时,尽量给出高票答案,而知乎的高票答案几乎都是“体验贴”和“化学组成”贴,真正能给出的疗法的帖子极其有限,大多数都是丁香网的友商客串。在知乎目前的用户素质下,瞎说的高票答案分分钟就被扒皮打脸,瞬间就会被“反对无帮助”踩平。所以综合来说,我认为知乎的内容只是维基百科的通俗补充,对患病者可能有安慰作用,但基本不会有任何指导功能。
另外,我认为医疗这个东西,本来就不应该在网上查询,而应该去咨询活生生的医生。病人应当转变观念,将合格医院的医生医嘱作为最权威的答案。
frapples - 在读学生,IT
推荐来自: Joey 、李大伟 、asayahaku 、大白沙 、目目老师
使用知乎回答作为权威答案的问题如下:
1. 关于医学的东西,无论是科普还是治疗,都应该要专业人士解答。然而知乎并没有这一套机制来确认谁是专业人士。而且,医学细分的领域很多,一个内科的医生如果让他去回答外科,这个权威性恐怕要打个折扣。
2. 知乎是一个分享交流的社区,意味着答主犯错是正常的,答案仅供”讨论“,答主不为答案的正确性负责。答主也许会仅仅为了讨论而发布自己不确定的内容,如果上用户在知乎上搜索到这些内容,用户是清楚这一点的。但是若被搜狗作为权威内容,则会误导用户。
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员去做,比如我经常用的一款app,里面的医生基本都是实名认证过的医生,并且会明确标注医生所在医院,所在科室,细分专业方向等。
无论是查阅科普资料还是求医,这款app做的都比搜狗名医好多了。
眺望天下 - 见了便做,做了便吃了,饱了消化食,等着下次再了; 味生于嚼,嚼生于美味,佳肴乐无穷,遇到以后再嚼。
推荐来自: Joey 、痴人 、小明 、ufo5260987423 、目目老师
人们有言论的自由,问答网站,相对还是开放的,这种兼容并包,对于思想是好事。然而相对的,多数原则对于理科并不适用,一个帖子被顶的高,不能表示其学术地位。
这种情况下,搜狗用一个开放的知识问答网站中的内容作为专业的回复,是有欠妥当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因为例子本身是为了说明这种情况的荒谬,所以,例子本身并不详述了。
这个例子,是我们几个好友,针对网络信息开放,进行的恶搞,其题目是“口服妇炎洁提高免疫力”,注意,再次强调,这个纯属恶搞,是伪命题!
论述过程中(为避免非专业人士将这个故事误认为是专业性建议,这里简述),我们提到了妇炎洁杀菌作用,酸碱度,植物提取成分……
过硬的高中生的文笔,就已经可以炮制出一篇“优雅”的文字了。
而互联网的博大,难免有些“放荡不羁”的人士,会真的做出类似的行为。
可能,针对我们整体的人类社会,这种行为是个闹剧,绝大多数人会一笑置之。然而,对极其少数的相信了这些荒谬理论的人,这就可能是灭顶之灾!
涉及到人类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我们要有绝对的重视,搜狗的这种做法,如果真是如题主的描述,那么,这种做法太不负责了。
即使是专业的医护人员,由于其从事对象,是人,也要有绝对的严谨态度。
题主提到的现象,简直儿戏,对这种现象,个人的强烈批判的。
蝴娇蔓婵 - 一条技能树总是点歪的程序狗……
推荐来自: asayahaku 、目目老师
事实上如果想要系统地了解任何涉及专业知识的内容,不设任何发言门槛的网络工具都不是最优选择。
无论百度还是知乎或者所谓“搜狗名医”,缺少了“同行评议”一项,都不足以作为“权威内容”对待,顶多作为一些民间经验之谈。
而且临床医学至少在现今阶段还是一门需要大量依靠操作经验积累的学科,即使有确定的“权威内容”,也并不代表自己就具备利用它们进行诊断并自行治疗的能力,充其量就是给个大概的参考方向而已。
举个简单的例子(可能并不是很恰当),即使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有“计算机组成原理”这类课程,几乎没有计算机专业学生能通过观察外观就能判断一台出了故障的计算机究竟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只能根据故障情况(报错警报声,错误代码之类)大概判断硬件/软件哪一部分出错而已,进一步的确认还是需要修理站的仪器和修理人员的经验。
更何况人体要比目前的计算机要精密太多。
有病优先请教医生,如果对这方面非常有兴趣且有条件可以阅读影响因子比较高的期刊,如《柳叶刀》等。
一点浅见。
henu - 也不是特别喜欢,什么都无所谓。
推荐来自: Joey 、张沇
研究过搜索引擎算法的都应该知道一个道理:搜索引擎是为现有网络内容排序。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搜索引擎又不是医学专家,它根本不知道什么内容是对是错、什么最权威。
所以算法中很重要的参考因素便是:权重。可以简单理解为搜索引擎对每个网站判定的信用值,就像“我们小时候信任老师一样,老师的信用值最高”。
对于搜索引擎而言,一方面要找到更权威信息,一方面又要考虑到用户搜索的目的。你在排序的时候把医学领域的学术成果、定论拿出来,用户也看不懂,可能更多的还是“告诉我怎么做”。
这是非常复杂的局面:力求权威,解决不了用户需求,等于什么都没做;妥协一点,又留下转空子区间。
事实上,这么复杂的问题本来就不仅仅是搜索引擎的责任,医学网站那么多,应该早点出来一个绝对权威的医学领域百科全书。这样搜索引擎就可以给它高权重、多曝光了。
havensmith - It is not important to look only at me!
推荐来自: WangMT
至于知乎内容。如果都当成专业的医学建议肯定会出事的。维基百科即使很多内容很靠谱还有免责声明关于“WIKIPEDIA DOES NOT GIVE MEDICAL ADVICE”(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Medical_disclaimer)
呢,如果没有内容把关,只是把高赞数内容推过去 还是有风险的
Shawan - 差不多是个好人
推荐来自:
如果单单的只想了解一下该疾病的相关信息,那么我觉得不管是搜狗的还是百度的基本都ok,比如说一些慢性疾病平时应该注意的方方面面,或者其病因机理;如果是为了治疗,那么什么搜索引擎都不管用,还是乖乖地去正规医院检查比较好。
你要确诊吧?要不然怎么确定你是什么病,况且同一种病也有很多发病类型。就算是用药,连医生都得每天不断学习,你觉得搜索引擎干得了?
搜索引擎能做到的只能是科普一下基本的医疗常识,知乎的内容再优质也解决不了中国目前医疗知识普及性差的现状,归根结底,医疗知识的普及终归要落地,整些虚的没什么用,观察一下周围的朋友,有几个家里有基础紧急用药的医药箱?
所以医疗内容永远没有权威不权威,要是通过搜索引擎就解决的了事,那还要医生会诊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