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锤子用
画这个东西,从一个人出生起就开始接触了,不仅仅是在纸上的画,生活中任何时刻任何场景都可以是一幅画。但是对艺术的鉴赏,大部分的人应该是从小学一年级的美术课开始,如果碰到一个好的美术老师,那美术课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课,色彩的碰撞,透视和光影的游戏,是多么美妙乐章。
可惜小时候的教育资源有限,美术老师总是被各种老师替代,变成自习,然而美术课本我却从未丢过,都保管起来,每一幅图都看一遍。
到了初中,美术课有了专业的老师教,但是很多人把美术课变成了睡觉课,或者补习课,认为美术无用。
那艺术,或者说美术,对于大部分人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呢?
这两天我看了一本书:《如何看一幅画》,看这本书是兴趣使然,但看完这本书我有了点别的想法,对于艺术或者说对于画作的看法和大家分享一下,也许可以回答上述的问题。
首先还是从书本身说起吧,书的内容和书名完全契合,这本书收录了几十幅名作(很多都是很熟悉的作品,如果你有仔细看美术课本的话),根据不同的主题分为6章,风格涉及广泛,作者是法国艺术史者,弗朗索瓦斯.芭布高尔,本书未收录中国作品。
每一幅画,作者都会注明画作名字,画家的名字,生平,画幅大小,馆藏地点,并且用一句话概括自己主题的理解。左边是简介,右边则是画作,全幅展开和部分细节的展示,最后会有注释,注明当时创作的历史背景,画家的一些生平事迹,铜版纸高清印刷,拿在手里的确是一种享受。
当你看完一幅画,翻到后面去看作者自己的画作的理解是时,会发现,原来自己遗漏了画作这么多的细节,暗藏的角落里的符号是一句问候的话语,画作里面发生的故事如此的丰富,那一道弧线是象征温柔的意思,耶稣受难还可以有这么多的表现方式。以前自己是这么浅薄无知,甚至过去觉得甚为无聊,毫无意义的画,瞬间栩栩如生变得可爱起来。
书中还选取了一些抽象画作,用作者自己的专业眼光和充满想象力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想,现实和抽象之间的关系。
从作者解读画的方式,你会看到很多画作背后的故事,它给你提供了一个其他的视觉去观察画作。
那透过这本书,再回头解答那个问题:那艺术,或者说美术,对于大部分人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呢?
首先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肯定有用。
♣ 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从而更了解现实。
这本书收录的许多画作都与宗教和神话传说有关,许多画作都画了耶稣受难这个主题,还有一些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屡屡出现。这与西方国家基督教背景有关,如果没有注释的话,你可能觉得那几幅耶稣受难并没有什么区别,圣母怀抱圣子图,你可能觉得只是一副普通的写实画作。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有关宗教和希腊神话的画作,欧洲的宗教信仰一直是天主教,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天主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文学、艺术、哲学一切都得遵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14世纪至16世纪的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时代,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反对天主教的封建统治,天主教和新教激烈碰撞,呼吁人文主义,同时资本主义的萌芽提供经济基础,思想解放,艺术创造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画家为了糊口饭吃,会受教会和修道院委托,进行创作,表现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达芬奇开创透视画法,画作表现出了丰富的人文主义。
绘画和文字一样,一样可以记录历史,甚至比文字更有想象力,更能还原历史。历史中人的一颦一笑,一花一木,绘画技巧,都是历史的一部分。21世纪的人类受这些文化浸染百年而来,他们与多年前的差别在哪里,他们喜欢的色彩是什么,你身边的广告牌,手机桌面,LV限量包包上面的图样是否来自某个大家的画作,其实身边都被以前的艺术元素包围着。你认为你与艺术毫无关系,其实从来都身处其中。
♣ 艺术让我们情感感知更强,内心更宽阔,也许不会再跟风说一副破画值个什么钱,还不如去吃一顿。丰富的情感和神奇的色彩,有时确实无价。
当众多画作一一摆在你面前的时候,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你似乎看到了画作背后的故事,画家在画室中认真的作画,偶尔停下来喝一杯酒,摇摇头,感觉细节部分没有处理好,再修改修改。画作完成,摆在教堂,教徒面对画作祈祷,他们会哭泣么,还是虔诚地闭着眼。当众多画呈现在你眼前,故事一一呈现,娓娓道来。被讥讽的塞尚,会不会经常喝闷酒,莫奈在他的花园散步时如何观察他的莲花,蹲在水池旁,应该会双腿酸痛吧。找不到灵感的霍普坐在电影院坐在一排,远远看着电影,身影隐藏在黑暗中,似乎没有观众注意到他。
有些画其实远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蕴含了历史因素,宗教故事,画作上的耶稣受难,十分痛苦,信众在画作下祷告时,耶稣是否会怜悯他的痛苦呢?画家创作了画作,到底是创作者怜悯祷告者的痛苦,还基督怜悯祷告者痛苦呢?
你无从得知,自己的痛苦似乎都无人了解。
♣ 最后一个好处,不如讲个故事。
大二的时候,我选了一个中美文化比较的课,老师是一个长得很像印度人的男老师,有一次上课,来的人很少,老师悠悠地说了一句话:现在很多人都不喜欢人文素质课,认为很多东西都没有用,确实很难说清楚这个东子用处在哪,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很偶然的瞬间它很有用。比如,以后你的老板,你的客户很喜欢这方面你的东西,那个时候就真的很有用了。
感谢阅读,撒花。
10 个评论
哈哈哈,不说点实用的,好像就没价值了。真是难为了……(撒花)
人类社会的进程像一辆马车,而这辆车的两个轮子分别是科学技术和艺术。因为它们的存在,驱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样重要。艺术是什么?我们经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在早期的人类社会生存是一个文明一个部落第一需求,在此时并没有表现出对于艺术的表现,到后来的封建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较高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升后就去追求精神的欲望。就是美。例如诗歌,画画,雕塑。明天再说吧,太晚了
艺术这个东西是很有锤子用的,因为当你的人文素养太低的时候,我想大概会孤独的想死,还不知道为什么
大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