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咳不容缓","晋善晋美"这类对成语进行的修改,是对文化的不尊重还是只是一种普通的艺术手法?

我记得小学的时候刚刚开始学成语,老师就把这种对成语的修改批判了一番,还拿出这样的被"篡改"的成语让我们改错。前几年广电总局好像也出了个文件,要求规范使用。刚刚搜了一下搜到了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1128/c1003-26113328.html"。 
但是我个人一直觉得这只是一种普通的艺术手法,不至于上升到什么不尊重文化的高度吧?各位道友有什么看法呢?
已邀请:

孙傲之 - 民主社会主义者,支持马克思主义伯恩施坦路线,极客,Google粉,Android粉。

推荐来自: Eidosper 子沵 粗鄙之言 西城漏雨的街 霁雪 落叶留言 张沇 会飞的大蒜 asayahaku 可可苏玛 Joey 安闲更多 »

我想起来之前广电禁止这类用法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奇文,在知乎发过,可能不完全符合问题,权且给大家一个参考吧,求轻拍。
 讨广电总局檄文

文/傲之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禁止在广告中篡改成语(如“晋善晋美”,“咳不容缓”等),他们的目的是保护中华文化。

斯心,诚是善心;斯行,实是恶行。他们发布的这则行政命令,充分地暴露了他们的无知,因为故意使用白字(即错别字)是一种修辞格,叫做“飞白”,飞白是一种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明明知道是错误的语言,故意如实地记录或仿效的修辞格。“晋善晋美”,“咳不容缓”就是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第一个运用了字音飞白,第二个则是字音飞白和字形飞白的结合,除此之外,还有语意飞白和逻辑飞白,在这里不做赘述。

飞白是一种正常的修辞方法,如果说它对孩子学习成语产生了误导,那只能说明是孩子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所致。就如同我们运用拟人修辞格,“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作为一个没有学习过拟人的孩子,他就不会了解为什么波浪可以歌唱。难道我们可以说,拟人对于孩子的学习产生了误导吗?难道我们要因为有些孩子因此真的以为海浪会唱歌,就去禁止它吗?显然,这是不可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们高尔基的《海燕》用了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而现实生活中,波浪是不能歌唱的。
 
我们也告诉孩子们,有一种修辞叫“飞白”,它通过故意为之的错别字或者语病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并且告诉孩子们,在不飞白的情况下,成语的写法是怎样的。

再回到“晋善晋美”的问题上,实际上这个广告做得非常棒,2011年,山西省征集旅游主题宣传口号,经过4个多月的海选、复选和投票,“晋善晋美”这四个字最终胜出。“晋善”,蕴含着山西人善良、朴实、诚信的优良品格;“晋美”代表着山西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与壮美的自然风光,而且这句口号非常有文化底蕴,有诗意。

要不然呢?

“山西好,山西好,山西非常好。”
谁做这种广告,估计是想把本省的旅游业给毁掉吧。

记得某一期的《格言》杂志的封面写着的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尤其(又岂)在朝朝暮暮”(改自秦观《鹊桥仙》),很戳心的一句话。再如,曾经看过一篇小说,男女主角在当地的“第六中学”(简称“六中”),男主角说女孩“回眸一笑百媚生,六中(宫)粉黛无颜色”(改自白居易《长恨歌》)。我自己也写过这种东西,我写过一篇小说,里面有个很痴情的主角,他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朋友劝他:“但是你没取到你想去的那一瓢啊,你不能渴死啊。”主角说:“宁渴死(溘死)以身亡(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改自屈原《楚辞·离骚》)

如果以后都像广电总局规定的那样,不允许再使用飞白修辞格,那么后果就是,我们只能说:
“过日子就是要天天在一起嘛”,“咱们学校就属你最美啦”,“打死我我都不会爱上别人的”。

这都是些什么鬼?????

其实,汉语最大的美,就是她的朦胧感,有些时候稍微改一个偏旁,或者只改一个声母韵母,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意思;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而且没有定规可循,只能凭语感来判断;同样一句话,点上不同的标点,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意思;甚至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一样的话,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也有不同的解读。这就是汉语的灵活性。就是因为有这种灵活性存在,汉语才是汉语,而不同于其他某些语言。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话里面出现了三个“道”,含义各不相同,关于它们的意思,各派学者到现在还争论不休。这就是汉语的魅力所在。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斯说过:“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赫拉斯当然没有学过中文,但他说的这句话放在中文身上确实非常的确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一章第八条有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也就是说汉族完全可以自由地使用和发展汉语,不受政府限制。我们希望广电总局尽快认清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还我们一个自由表达的中文。

伟强 - 论道 #732 用户

推荐来自:

玩谐音梗而已,在喜剧里面谐音梗也经常被认为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喜剧技法,尤其是比较不连贯的谐音梗更是这样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