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源氏物语》与光源氏的行为?

有人说《源氏物语》是日本的红楼梦,但是我两本都看过之后,对光源氏和贾宝玉却产生了不同的观感。对光源氏种种行为,比如明明答应了紫姬母亲不对紫姬下手,最后还是食言了,又比如会主动和美丽女子交往,却不负责任等等,我很反感。但是宝玉,我更多的是理解和同情。所以如何评价源氏物语和主角光源氏呢?
已邀请:

静水流深

推荐来自: 山人 李嫣然

不可以跳出时代背景看人性,不可以以当代的道德观看古人,《源氏物语》是我很久之前的看过的了,记得不是特别清楚。光源氏确实花心,但他照顾好了他几乎每一个女人,至少在物质上照顾好了她们。除了紫姬外。

天子无情

推荐来自: Joey 山人

如果说光源氏四处猎艳是贵族花花公子的秉性的话,这是很容易被人们接受的。但倘若说他的好色行为与对藤壶的无限渴求———追寻他心中“永恒的女性”不无关系的话,似乎就不太令人信服。

“人世之事,真不可解!我所钟爱的诸人,性情容貌,各尽其责。但恨不能集中爱情于一人,如何是好?”这是光源氏收到六条妃子的回信,是看着六条妃子优美的笔迹时发自内心的慨叹,这番感慨道出了光源氏希冀绝对完美的心态。藤壶皇后在他心目中是一位绝对完美的女性,然而由于她身份地位的特殊,光源氏无法得到她的垂爱。可越是得不到她,就越觉得她完美。这种“欲求而不得”的遗憾心态使藤壶皇后在光源氏的心目中被神圣化,以至于成了他心中“永恒的女性”的形象。他期望能从其他女性身上体会到完美,但每每令他失望,因为在他的心灵深处,无论何时何地,总是以藤壶皇后作为参照去比较他人的优劣,更准确地说,是拿其他女性的不足与藤壶皇后比较,这就不难想象他何以总是失望。

。但光源氏却有一个鲜明的个性,这就是“越是难得,越是渴慕”。

事实上,光源氏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荣华富贵,但也同样有身不由己的苦恼。当他不得已接纳了明石姬和三公主之后,他对紫姬的爱也随之打了折扣,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比如,明石姬在光源氏流放中给了他极大的安慰,且这段姻缘又系已故父皇桐壶帝托梦所致,加上明石姬与光源氏所生的明石小女公主又当上了皇后。至于三公主,是朱雀帝所托,且是公主下嫁。细想起来,朱雀帝将14岁的公主下嫁给40岁的光源氏,足见朱雀帝对光源氏的信赖与自己的无奈。诸多因素决定了光源氏必须把原本归属紫姬一人的爱情瓜分给明石姬与三公主,这不仅是紫姬的悲哀,也是光源氏的悲哀。

一旦失去,便觉得无限可贵。紫姬给光源氏带来了无限幸福,而光源氏在给予紫姬爱的同时,又伤透了她的心。紫姬作为光源氏的第二位妻子,从小受到光源氏的宠爱,但她并不幸福。她对光源氏到处猎艳很是不满和嫉妒,可她又努力把痛苦压抑在心灵深处,从不流露出来。紫姬的不幸不是光源氏对她缺少爱造成的,而是对她爱得太深造成的,光源

氏希望紫姬能够承载他的全部情感,但他性格中的自私、怜悯、博爱、好色、哀愁等复杂的成分并不是紫姬能够全部承载的。

紫姬是光源氏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出来的理想女性,在光源氏心目中的地位等于或仅次于藤壶皇后,但他身为贵族,个性风流,追逐时尚,因此不免轻浮。光源氏有个特点,只要涉及爱情之事,即使是泛泛之交,也必说得甜甜蜜蜜,这不得不令人觉得他是一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事实上,他的虚伪需分别考量:对一般女性是为了得到一时的欢愉,那是实实在在的伪君子;但对待藤壶、葵姬、紫姬、六条妃子、明石姬等,他口是心非,原因却是不想让自己的行为伤害他们,而对三公主则两者兼而有之。

对于自己至爱的人,他在用心地爱他们,同时又在无心地伤害他们,她终身把我看作一个冷酷无情的薄情郎,抱恨而死了!”

光源氏对紫姬的爱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葵姬去世后,光源氏痛感人世之苦厄,觉得一切都可厌弃,颇思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可是一想到紫姬若失去了他将会孤苦伶仃,于是不得不打消了出家的念头,就能看出不少。

建议与红楼梦的贾宝玉结合着看~~~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