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蛋清 - 诗人犹如信使,于世界的永恒之夜半走遍大地。
推荐来自: Joey 、道不远人 、山人 、asayahaku 、氪星人 、朱小欢同志更多 »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道不远人 、曹钰
fotc - E
推荐来自: 道不远人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事物并不能在获得真实意义之前就到达最佳状态
3 个回答
蛋清 - 诗人犹如信使,于世界的永恒之夜半走遍大地。
推荐来自: Joey 、道不远人 、山人 、asayahaku 、氪星人 、朱小欢同志更多 »
其实上大学之前我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喝酒的,那个时候就觉得米酒清甜,鄙人甚是喜欢,母上就会去菜场买菜看到有推着自己酿的米酒来贩卖的小贩的时候,给我带上一份回来,每顿一小碗。
这个小碗有多大呢?我去找张图来……
(侵删,仅用于演示大小)
没错,就在这么Q,这样买来能喝上一周左右。一般米酒的装罐就是一半米,一半酒,仔细一想大半米应该都进了父上的肚子(掩面而去)。
上大学以后,其实我这种小人物一开始也没什么机会和人喝酒。班级聚会是班长、团支书的天下,我等小酱油或真或假的拒绝饮酒的邀请(作矜持状)。但到了大二稀里糊涂就当部长了,于是发现社团聚餐时似乎就可以开戒了。那时候慢慢察觉,两杯三杯啤酒下了肚,除了和汽水味道不一样,其他感觉都一样。不会推酒的人加之学生间也不会真强行灌酒,就这么正常聚会正常喝,哪怕因为情绪激动而酒精上脑,上个洗手间血量也就自动回满了。
就对酒上心有了好奇心。“毕业之前一定要醉一场”的想法在心里滚来滚去,不过谁知道后来竟找不到合适的人共醉一场,当然只是后话。有时间就去葡萄酒品鉴中心看过,对饮酒的基础知识略做了解,聚餐时就算不喝酒也会特意去尝一下那些没喝过的品种或是牌子。家里开始学着自买葡萄酿葡萄酒喝,每每假期回家,晚上总要一人一小杯的干杯。后来还接到过一个酒后朋友的电话,此友表示在家人围观下测试自己的酒量,并仔细为我描述了醉酒后生理上的不适、意志上的清醒,以及滔滔不绝的倾诉衷肠。
本科快毕业那会结识了一位对酒有真爱的友人。那时候每次见面,不是他带一瓶酒,就是我带一瓶酒,自备两个红酒杯,随便到学校附近的哪家小坐场所,随意点些小食,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聊天。
我研一快结束的时候,要为一些对我有大帮助的师兄们送行。有见过在我和他女友见证下喝多了还能沿着校园马路白线上硬要对准了骑的师兄,有见过和我们一起单人喝了约有一箱酒的师兄临散场又遇到他足球队的兄弟不间断又开下一场的勇者,也有和我一起逃了课题组毕业聚餐找了家小餐馆一人半箱闲扯至夜的师兄。
今年初全家去长兴岛农家乐(就是个坑),晚上着实找不到事做。和老姐、老哥们翻出所有的零食,给vsop加香草味苏打水,各占两边大床,耳边回响着的是背来的音响的声音,用两副牌酣战至深夜。一帮打牌都没什么水平基本全靠手气赢牌的人,却输赢都碰杯得很豪气。
这些酒我行得很开心,因为这些人。
——————————————————————————————————————
我认为酒只是酒,不过是因为喝的人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意义。
我知道日后可能要喝许多掺了许多其他意味的酒,而现在我只想和那些美好的人,一起喝一杯纯粹的酒。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道不远人 、曹钰
1.喝酒可以释放情绪。
人是情绪动物,无论高兴了,还是悲伤了,喝点酒都可以让人放松下来,暂时解开心结或者释放一下情绪,能给人一种愉悦感,有利于身心健康。特别是和自己熟悉的朋友一起喝喝酒,畅谈一下、海吹一番,我觉得是积极的,有利于开阔心胸、拓展思路。人有时候总是工作、学习等等,常常是处于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状态,会比较绷比较紧,而你还不一定能意识到。而酒可以做到这些,可以活气,身体上的气,心理上的情绪,大脑里的思维等等。
2.喝酒有利于社交。
酒是人与人交往的一个很好的、稍微有点重的媒介——可以帮助人们顺利地“搭话”。举起杯来,你总要说两句吧。如果什么都没有,只是吧啦吧啦地说一番,会让人感觉有点突兀,感觉上、情绪上有个接受的坎。以前还没有全民戒烟的时候,常常有陌生人见面了递上一支烟;甚至有不少人根本都不抽烟,但是身上会装着一包烟,有时给人家递一支,瞬间就感觉距离近了一些,就接上话了。人们常常说:酒过三巡、酒酣耳热后,气氛开始热烈起来了。酒确实是一个可以比较容易创造气氛的好东西,在很多场合必不可少,约个会来点红酒也会燃情吧。哈哈哈……
3.喝酒最好能适量。
像我这种很容易醉的人,喝多了基本上就完了,身体一两天也代谢不完酒精,很难受的。况且,我稍微喝点酒就不知东西南北了,嘴里吧啦吧啦地自说自话(捂脸……),事后我也想不起自己说的啥。所以,像我这种人,就不能喝酒。我这种不能喝酒的人,最佩服的就是那种能喝会喝的人了。考虑到身体健康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对喝酒的包容度等等,适量就好,不要太勉强,很多人都能理解。至于很多酒场陋习,能避就避吧。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内容是介绍作者的父亲怎么教他姐姐应对工作社交酒场的技巧。比如,既然要喝,被动喝不如主动喝;每个酒场都有一个主角,要突出重点,先主动和主角喝,这样主角高兴、招待方(一般是你的领导)也高兴,还可以减少一些周边的不必要的酒等等,很实用的一些内容。不过,对我这种不喝酒的人没什么用,所以不太记得了。
fotc - E
推荐来自: 道不远人
我本人多少能喝一点但不喜欢
不过极不喜欢周围的酒桌文化
现在和同事出去吃饭,都是直接说
我是回族,信教,不碰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