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存在「过度娱乐化」?如果是那么有什么坏处和好处?

已邀请:

李大伟 - 喜欢清晨的阳光啊(笑)

推荐来自: Joey archering 他快点 道不远人 Meyoko 丛云更多 »

当然存在
举一些例子:
  • 谣言更加迫真,看着爽,辟谣难度大幅增加
  • 识字却读垃圾书,读着爽,导致网络政治、网络哲学
  • (特别是中国的)视频游戏一个接一个,充RMB爽,真正好玩的没有多少
  • 知乎开放注册,吸引流量,捧清晨阳光/伊顿校花爽,被骗了钱也很爽
  • Firefox放弃传统addons,小白用户用得爽,高级用户被迫转移(生产力下降)
  • 文章没有文法,写得爽,歧义多(撕逼也多,也爽)
  • 个性化推荐,爽,偏见越来越深
  •  

好处:总量丰富
坏处:质量下降
精英是靠质量取胜的
爽爽爽爽爽,信噪比无限接近于0,不能帮助小白成长为精英,反而会淹没在垃圾的汪洋大海
 
------
 
追加:
互联网上,有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但结构化信息依然难找
毕竟,快餐和正餐,相同热量,成本不同

吕蒙正 - “宝塔镇河妖”下一句

推荐来自: 旮雿龛 archering 李大伟

《美丽新世界》化,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大特点。
当资本家们发现,不需要使用坦克和枪支(这些在巩固他们的统治的同时,也可能伤害到自身统治),而使用媒体和娱乐业,就能一样好地、甚至更好地进行阶级统治,并且成本更低的时候,他们自然会选择大力推广这种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

伟强 - 论道 #732 用户

推荐来自: Joey

过度娱乐化这件事,说的不就是吸毒吗?
 
好处是可以拉动内需,拉动GDP,刺激消费。让群众沉迷于娱乐之中,降低群众的反抗维权意志,还可以多收税。使得娱乐成为重要的维稳手段。没有过度娱乐化的好处就类比于香烟,香烟虽然抽着爽,但是没有那么爽,烟草的好处是国家可以多收税,是税收的一个大头,可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坏处是一旦玩过了,玩的太嗨了,就跟毒品一样。让群众只消费,消费的同时因为太爽了,生无可恋,不想去上班了,这样的人太多,郭嘉就废了。所以一旦特别娱乐化的东西,都被郭嘉禁止了。比如毒品。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国家都禁止毒品,甚至新加坡的这样的国家毒品零容忍一律死刑。 
 
而且这个边界并不是十分容易掌握,人类灯塔美利坚就曾把禁酒令写入宪法,后来因为效果太差又被废了。大概就是没有完全搞清楚经济发展和道德堕落的那一条线吧。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