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黄瑎 - 个人公众号:宁公子言(ningsirring)
推荐来自: 蛋清 、asayahaku 、Toilii 、Sylvia 、张沇 、孤竹君 、孟凡帅更多 »
“为何人类找不到大象尸体?科学家经过严密观察,最终发现,大象死后,很快就被其他动物分食了。 因为,象群一般要流动数十里甚至数百里去寻找足够食物,而年老以及患病的象追随象群感到吃力,它怕成为负担就脱离了象群,去找隐蔽的地方藏身,悄然死去。 一旦遇到热带大雨、河水泛滥,尸骨和象牙可能被洪水冲散,也可能隐于泥沙。 同时热带成群腐食者们,比如如鬣狗、豺、兀鹰等,用不了两天,就会把象的尸体分食净,甚至连象牙也难免被豪猪所啮噬。 即便有留下的象牙,也会因炎热、潮湿而被腐蚀掉。 ”肯尼亚安利国家公园园长安拉里·切尔布利斯对我们说。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论道已经切换域名为lundao.pub
1 个回答
黄瑎 - 个人公众号:宁公子言(ningsirring)
推荐来自: 蛋清 、asayahaku 、Toilii 、Sylvia 、张沇 、孤竹君 、孟凡帅更多 »
我们这次到达的目的地是1970年的非洲肯尼亚。
由于这次陪同的有前苏联探险家布加莱夫斯基兄弟俩,因此我们特意请了专门的翻译官@山人 专程陪同。我们的旅程为期四天,
在这四天里,请大家关闭一切通讯设备,谢谢各位的合作。
苏联的朋友说这次是去寻找象牙的,早些时候,有朋友说大象在预感自己即将去世时会离开种群,找个无人的地方孤独终老,直至死去。关于这个问题,@山人 表示不赞同,因为大象的葬身之处并没有找到象牙。
我们在到达后不久,@朱小欢同学 脚部被毒虫咬了,山人进行了清洗包扎后我们继续往前走。我们在肯尼亚的一座山顶歇息,突然苏联兄弟和蛋清同时发出尖叫,Joey以为蛋清受到了侮辱,于是掏出了猎枪。所幸的是他们三人看到了一堆白骨,大象的,不过在对面。同时,有一头颤巍巍的老象走到了那群白骨前,突然倒了下去。
“我们发财了”苏联兄弟抱在一起,用蹩脚的中文叫道。
我们跑下山,往山的那边跑去。
可惜路上遇见了一群毒蚊子,还有几只不知名野兽(朱小欢说的,其实就是老狮子)的调戏,两位女士胳臂上全是包。山人用猎枪吓退了狮子,又用杀蚊剂将蚊子打退。
才过几十米,两个外国佬掉进了沼泽地,山人和黄瑎用了很大劲才将两个大家伙弄出来,朱小欢都吓哭了。我们没有了兴致,只好找了个高地,搭了帐篷,先过了今天再说。
第二天,我们吃了些饼干,便开始去寻找大象。
很幸运地,我们见证了一头大象的葬礼
这块草原离密林深处大约50米,几十头象围着一个快要死去的雌象(@蛋清 在问怎么看出是雌的,遭到了朱小欢的鄙视),如同在商议什么事情一般。
雌象终于死了,群象哀鸣不已。我们屏气不出声,心情也不好。
紧接着,为首的雌象用长长的象牙掘土,用鼻子卷起土朝死象身上投去,其他的象跟着一起 。
几分钟过去了,死象身上堆满了土、石块和枯草。
再然后,为首的雄象,带领众象朝这个土堆踏去,
oooO ↘┏━┓ ↙ Oooo
( 安)→┃息┃ ←(吧 )
\ ( →┃√┃ ← ) /
\_)↗┗━┛ ↖(_/
不一会儿,这个土堆就成了一座坚固的“象墓”。
众象围着“象墓”转了几圈,像是在和“遗体告别”,然后就依次离开。
第三天的早上,我们在肯尼亚北部的一个公园见到了一位老太太倒在地上,我们刚想去扶她,山人挡住了。
我知道他是担心国内的那种扶不起的现象出现在国外,看来@山人 心里肯定有阴影。
老太太半天爬不起,这时候走来了一头大象,它碰了碰老太太,老太太毫无反应。它不甘心,又碰了碰,还是没反应。它扬起鼻子叫了几声,将老太太卷起背起。走了大约四五十米把她放下,用象牙和鼻子挖了一个大坑,然后将老太太放了进去,填了土。
“大象的这种习性,使得大象尸体不易暴露在荒野。 ”山人对苏联人如是说。苏联人一阵恍然大悟的表情让@Joey 忍俊不禁。
肯尼亚查活国家公园工作人员戴维·谢尔德里发现大象常常会把死象的象牙弄下来,带到远处,往岩石或树干上摔打,直到摔碎。以前人们还以为是鬣狗干的,其实不然。
好的,我们这次时光穿梭机到此结束,因为前苏联已经解体,所以我们在穿越回来的路上出现了意外,两个苏联人被吸进了黑洞,不知道在黑洞里,他们是否弄到了象牙。
本次飞行由于@朱小欢同志 表现优异,给予提前转正的机会。@蛋清 升为乘务长
我们下次旅行行程待定,详情请关注论道官方网站。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