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是否有必要考虑人生终极问题?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人生目的是什么?
生活的根本意义是什么?
自我有什么内心的冲突吗?
……
年轻时,有必要考虑这些问题吗?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帮助吗?还是年轻时,根本不用考虑这些问题,只要一门心思向前跑就行了?你有什么看法?你的理由是什么?
已邀请:

蛋清 - 诗人犹如信使,于世界的永恒之夜半走遍大地。

推荐来自: 山人 道不远人 E文字母

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想到的是另一个问题。
——年轻时有多少人、怎么样的人会自发意识到有这些人生终极问题可以去考虑,从而再去选择是否考虑。
以上略过。
——————————————————————————————
 
题主在这里假设了一个前提,即此处所提到的年轻人都知道到了有这样问题可以选择去考虑。
 
我想这里提到的年轻人应当是指:
其一,正常经历中考高考,在大学阶段的人;
其二,没有被生活金钱所困。
我是这样理解的,既然需要讨论必不必要应当是希望得出一个怎样才能对年轻人更好的结论。而对于一个中途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辍学的年轻人,似乎不应把这些问题强加他们;对一个学生时代就需要为金钱生活困扰的年轻人,似乎也不应把这些问题强加他们。
 
从这里似乎可以引出另一个问题,思考人生终极问题可能对生活有害吗?
经历苦难,一般会造就两种人多一些,一为阴郁,一为阔达。于阔达向思考问题使之开朗,于阴郁向思考问题使之沉沦。这些人生终极问题被历经思考,被得出并不有助于积极生活的结论时,也就不能对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于这种影响是负面的、使人消沉的。那这种思考就是无意义的,不如让年轻人一门心思向前跑。而对于阔达者,这些思考使他看透本质,在粗糙的生活中获得新的解放。
正是这种两面性,使我认为这个问题应当不包含这些极端情况,而在于学生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
 
题主也假设了一个冲突,即一门心思向前跑和同时思考这些人生终极问题是不可兼得的。也就是说思考这些人生终极问题会让人分心。
对此我并不是很认同,而原因就在知道的来源上。
一般来说,知道的来源有两种:
其一,有人(可以是长辈、平辈、各种媒体平台等等)告诉这些问题的存在;
其二,自己随着长大(可能是心理成熟、饱览全书等等)、若有所悟,模模糊糊产生了这方面的疑问。
 
在第一种情况下,对此尚无所知的年轻人突然被劈头盖脸砸了一脸人生终极问题,就像是以为是1000米长跑已经出发了,跑了200米告诉你这其实是个跨栏运动。我只想着在大学看看专业书、水水群(o(*≧▽≦)ツ)、玩玩游戏、找个女/男朋友、逛逛街,然后毕业找个还不错的工作的。突然来个人告诉我,人活着还要考虑: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生目的是什么?……纳尼,这都是什么?被引起兴趣的或许会去了解个大概,又或许打开了新大门,又或许了解后不以为意。不感兴趣的就可以说是耳边一场清风了。
在这种情况下,思考这些人生终极问题是会让人分心的,因为这部分年轻人原本规划的前进道路上不包括去思考这些问题,也许不再年轻后会遇到一些事、想到这些问题,到现在原本是没有的。
 
在第二种情况下,自发生成的知道和疑惑这些人生终极问题的年轻人,其实可以说这些问题是这部分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不论是他们历经思考,觉得这些问题简直惊天地泣鬼神,拉着第一种年轻人就开始促膝长谈,还是说他们历经思考,对这些问题的价值所在产生了迷惑觉得似乎对生活无益,只能说自己想到过思考过而已,其实都伴随了他们这个阶段的成长,是年轻这个时段一部分,是他们一门心思向前跑的一部分。
 
在这些设定下,我试着说说看我理解的年轻时是否有必要考虑人生终极问题。
我认为,在第一种情况中年轻人被引起兴趣和第二种情况下自发对这些问题产生思考的年轻人有必要考虑人生终极问题。
原因有:
1、兴趣和自发性是最好的动力。使人不会对问题浮于表面而能产生更多的思考,无论思考的结果走向哪个方向,结论成熟还是不成熟,思考的过程也是促进年轻人成熟长大的过程。
2、这些问题的思考需要比较长的积累,哪怕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也不是一个瞎想的想法可以比拟的。如果不是认真的思考,而是一个无厘头的想法对年轻人成长并无益处,有感而发与揠苗助长毕竟不同。
3、对于这部分年轻人有足够多的时间,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这些时间可以用来下里巴人也可以用来阳春白雪,有足够的时间,就有足够的可能性。
毕竟年轻啊!
 
以上。
 
—————————————————————————————————————
更新,受山人提议把评论区的补上:
 
我让略过的我的问题里,我想表达其实是我所提到的适合思考的年轻人其实是非常少的,非常非常少的。这已经不是一个读大学就素质很高的时代的,这是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这方面的思考哪里是这么容易能够引起兴趣和自发性的呢,多的是一阵清风。
我想如果有现实意义,那这现实意义应当是体现在因为思考这些问题而带来的为人处世的改变上,更好的与人相处、更好的体验生活、更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但我想在这个搞笑的时代,这些问题是不能带来人们最想带来的黄金万两的,而没有黄金万两学校里最普通的学生毕业无房,无以容身。家有老父母,何以养老。那与其思考这些,不如多想想如何多赚一些金钱,那这么一看,这些更好到底算不算在残酷现实中的现实意义中呢?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想在现在中国,如果想让思考这些问题有现实意义,只有保证了这一整个小家的人仓廪实、衣食足才能心安理得的对年轻人说一句:你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东西,去思考这些人生终极意义。

博学明智

推荐来自: 山人 Joey Toilii

答主的问题应该正好指出了中国教育的缺失,又或者说是教育上普遍遇到的难题,目标。
每一代的年轻人几乎都是在他们自己的那个特定的年代中迷茫,
这几乎都一样,没有那一代年轻人是每个人都有目标都有思考人生之大意义的。
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会随着接触到的信息而变化多端。
所以有些人会想到人生的意义,有些人则一脸懵逼。
即使是长辈,也很少有提及这些问题的想法,大都是长大了就自己能懂了,懂事了这样去理解。
你的问题是年轻的时候是否有必要去考虑。
其实这个问题几乎不需要思考,肯定要。越早思考越能体会领悟更多的道理,
这比一个人只是一味的向前冲却充错了方向来的有意义。
虽然可能给人一种说教和讲大道理的感觉,但答主还是建议各位年轻人多看看书,经典的书。
稻盛和夫的《活法》其实不错,早点看说不定能让你有点想法,当然不是当成成功学去看,那就歪了。
引用其中的一个总结。
人生=思考方向x天赋x努力,当一个人天赋异禀,狂战士般冲锋,方向却想错了,
那个人在别人看来是走了多少的弯路,在这个人自己看来是多么的年轻无知。
如果年轻的人以年轻为资本,不断的试小错可能会早点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但如果犯了大错,则可能打乱人生。
不管一个人是年轻不断的向前,还是早日思考意义,其实都是殊途同归。到最后你都要想。
难道你想等到老死的那一天躺在床上想,早知道!@#¥%……&*

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去想呢。或许就像那首歌。
大部分人要我学习去看 世俗的眼光 我认真学习了世俗眼光 世俗到天亮 一部外国电影没听懂一句话 看完结局才是笑话 你看我多乖多聪明多么听话 多奸诈 喝了几大碗米酒再离开是为了模仿 一出门不小心吐的那幅是谁的书画 你一天一口一个 亲爱的对方 多么不流行的模样 都应该练练书法再出门闯荡 才会有人热情买帐 要是能重来 我要选李白 几百年前做的好坏 没那么多人猜 要是能重来 我要选李白 至少我还能写写诗来澎湃 逗逗女孩 要是能重来 我要选李白 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 被那么多人崇拜 要是能重来

要是能重来,或许你会想从第一天就明白,
在对的时间千万不要以自己还年轻为借口随便乱来,到头来,别人想明白,你却还想要当李白。

道不远人 - 事物并不能在获得真实意义之前就到达最佳状态

推荐来自: Joey 山人 魏晴晴

只是当人迷惑了才会停下来思考,窃以为年轻人(并不知道您说的年轻人年龄在什么范围就用我脑中的年轻人来说15-30岁)行事应该凭胸中的热情与执念一往直前,而不应该过早的思考什么终究哲学、人生真谛,这正是年轻的妙处。说句很不负责又很正确的话就是“该懂的时候到了自然就明白了”
中国人三十而立四十云云,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中国教育把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年轻人都教得老成持重心事重重了这对社会是不利的,也扼制了年轻人的天性。
血气方刚年轻人的世界与迟暮老人的世界比较是分不出对错来的,题主问的是年轻人是否有必要思考,我觉得你如果你年轻时思考了,就说明正该思考,如果你从不曾思考这些问题且不至犹豫迷惘也当无可非议。
某哲:人人皆天真,个个本自然。
率性行为不要自寻烦恼!

枫城酒家 - 财会 审计 阅读 北京

推荐来自: 不见长安 山人 相走田我走日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们从父母的培养中走来,然后继续培养下一代,在儿孙的哭声中走向终结。

人生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不让自己饿死冻死,要让自己过得舒服,让自己的内心不愧疚。然后就可以承担责任了,要是还有余力就好好地吃喝玩乐看世界,被爱情友情感动的哗哗流泪。江景房就是比五环的筒子楼要强,阿拉斯加的螃蟹就是比村里的土鸡好吃,意大利的妹子就是比小山村的小红小丽风情撩人。

生活的根本意义是什么?
 
没有能力的人好好维持现有生活,有能力的创造个苹果或者改写个历史走向,那就更是大写的生活意义。

自我有什么内心的冲突吗?
 
欲望与能力不足的冲突,取之有道还是突破下限的挣扎,还有对死亡恐惧的煎熬。
 
 
千年前,孔夫子早说过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和行动不是零和博弈,非黑即白,他们可以共存的。况且没看过多少书,没反馈过多少话,没闯入进自然的恢弘,没赞美过人工的鬼斧,没承担过风险和责任,没见过点生老病死,没经历过社会黑暗面,没挣扎过几分无奈和妥协,换句话说,没见过什么世面,你又能思考出什么来呢?思考的载体需要你一步步搭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能从这句话感受到沧桑吗?不能的,电视和文字带给你的只是一种灌输,使得你可以说出这句话来,真正的刻骨铭心要你亲身经历才能感悟,然后你才能创造出类似的总结金句。
 
在中国,你要不是二代,什么都别想了好好高考吧,要是无碍兴趣,那么报志愿时浏览一些招聘网站看看哪个专业工资高,高考决定命运,大学层次决定人生高度,这句话不是开玩笑的。你看,我直到经历完校招季了,才认识到什么叫做“高考决定人生命运”,这份感受才刻骨铭心,回想起十几岁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那时候的自己只能用一个大写的洒字形容。要是已经工作了,那就争取突破,不然连经理的日常生活都没体会过,怎么探索人生的意义,难道要探索搬砖工美好生命的意义嘛?体会连买本正版哲学书都买不起只好去微盘找找的人生智慧嘛?少点抱怨,多点突破,少点dota,多点高数,就是这样,付出才有收获,幸运只能把你的人生从一阶提升到二阶,要是想在往上两三阶?那只有好好努力。
 
 
 我们是一只往上爬的爬虫,唯有不知疲倦可以带来新的风景。

 
要是还在纠结人生的意义,命运的深邃,历史的宏大,那么就。。加入飞天面条教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平静吧。

王月 - 存在即合理

推荐来自: 山人 曹海潮

个人以为题主所列举的这些问题,在你能意识到的时候还是要思考思考,否则很大程度上你会被它困扰,无关乎年青,这些困惑正是自身处于反省思索之时。
讲真,这些问题在我十几岁时一直在思索,只是不想老之将至才思考这一生为了什么,那会很悲哀!当然,光是自己思考,这样的年纪阅历很难有所得,可以看些书籍,借鉴先贤,把自己的思维打开,格局提升,不活在一个小角落,你会发现很多问题不再是问题。
还是那句,无关年青,许多人在离去时尚未思索这些(窃以为并不是人生终极问题),岂不是让自己有了遗憾悔恨?不若意识之时好好思考,这会影响到你以后的发展,能给你提供发展方向*^o^*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