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路人蝙 - 品庶每生
推荐来自: WangMT 、蛋清 、秋风暖暖 、木偶会涂鸦 、asayahaku 、张沇 、FirEra 、爱飞的大花猫 、山人更多 »
森夏 - 喜欢清晨的饼干啊
推荐来自: 蛋清 、路人蝙 、WangMT 、南墙 、archering 、曹钰 、山人 、顾亭川更多 »
WangMT - 中华土味消费电子无机黑,macOS 新用户,又不是不能用。
推荐来自: Joey 、asayahaku 、森夏 、蛋清 、张沇 、爱飞的大花猫 、李元华 、archering更多 »
专注于「 知识 」,而不是专注于「 逼格 」 - 浮生未半 https://www.lundao.com/article/135
masmak - 汽车科技制造、交通运输、教育创新、作物、修理,热爱做饭
推荐来自: asayahaku 、山人 、蛋清 、圆半 、爱飞的大花猫
楚清秋 -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学学经济打打杂
推荐来自: 山人 、asayahaku 、召南名士 、masmak
帅羊羊
推荐来自: 召南名士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论道已经切换域名为lundao.pub
6 个回答
路人蝙 - 品庶每生
推荐来自: WangMT 、蛋清 、秋风暖暖 、木偶会涂鸦 、asayahaku 、张沇 、FirEra 、爱飞的大花猫 、山人更多 »
回答大型建筑工程的临时工人宿舍安全吗?的时候查过一点新闻和法律网站。
回答中国和越南历史上的战争是怎样的?的时候浏览了一遍《越南通史》。
回答如何理解托克维尔的“多数人的暴政”?的时候借了一本《论美国的民主》。
能让我去认真的回答的问题或是能引起我的兴趣、或是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或是我有不同想法的。归根结底就我来说,只有“有趣”的问题、优质的问题能激发我去认真回答。
森夏 - 喜欢清晨的饼干啊
推荐来自: 蛋清 、路人蝙 、WangMT 、南墙 、archering 、曹钰 、山人 、顾亭川更多 »
真正应该制止的反而是其他的情形。某乎有一个很奇葩的现象,一群大学生捻着一把不存在的胡子在那里灌鸡汤,给人分享自己还没有成型的三观,急于站队表明自己并不稳定的政治立场。论道想要避免变成下一个媚俗的某乎,怎样避免这样的情况是很值得考虑的一件事。“怕回答的不完善就索性不回答”这是一种稳健谨慎的态度吧。一个社区产出的内容可以是长篇大论,细致入微的干货,也可以是不太完善的灵机一动——而有时候天才的灵机一动可能会拥有无法想象的能量。我建议把编辑框上面的温馨提示改成“你的每一个想法,都可能蕴含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还有就是很多学生比较直率,喜欢去“反对”一些什么东西,我觉得会影响社区和谐,希望予以考虑
WangMT - 中华土味消费电子无机黑,macOS 新用户,又不是不能用。
推荐来自: Joey 、asayahaku 、森夏 、蛋清 、张沇 、爱飞的大花猫 、李元华 、archering更多 »
然后如果按照我自己非常不成熟的想法引申的话,我认为下面这样的氛围算是很难得的,也是我希望论道可以一直具有的理念:
专注于「 道理 」,而不是专注于「 权威 」
我所见过的很多争论,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在过程中,讨论的目的从「我要用道理说服别人」,变成了单纯的「我要消灭对方的权威」,而忘记了自己到底需要得出什么。
因为始终用着战争的眼光看待争论,自然就会认为「我只要打倒你的权威,我就能够因为你在我眼中的失败反对你的所有一切」,于是最后很多时候,往往一个问题的讨论,会变成两方权威之间无休止的战争,而问题的答案却在这个过程中搁置到一边被消解了。
这当中还有一部分人为了「消灭对方的权威」能够无所不用其极,他们甚至可以为了自己的胜利虚构本不存在的稻草人,使得有些惧怕这样对手的人开始惧怕讨论本身,这种行为老实讲算是我个人非常讨厌的,虽然曾经我还在当喷子的时候也是这么一种形象。相反的,也存在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而无所不用其极的人。
何况对于像我一样读书很少 always naive 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权威」也许还是通过从众心理得来,或者是从单纯认为「批判事物能让自己显得很酷」这种想法而产生呢,但是有太多的他们却把这种不稳定的所谓立场,当成了自己论据身后的一切,投入到了没有结局的战斗。
其实我有一个非常主观的想法认为,世界不是二元,在白色和黑色的中间还有灰色。
扯远了,最后总结一下我个人的想法吧,我希望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学生们,不要因为惧怕「权威」的嘲笑而埋没自己的声音,也不要因为有了一个「权威」在身后就自认是无敌的战士,你始终应该且只需要专注的是问题本身。
对于@森夏 的说法我也斗胆提一个自己的观点,温馨提示的内容对于我应该是「你的每一个想法,都可能蕴含着改变世界的力量,但是如果可以,请为因你改变后的世界负责。」
好吧啰嗦完了,这篇回答不是一篇特别合理且友善的文字,写完以后才发现它不应该出现在诸位的视线中,而是用来时刻提醒与勉励自己的存在。如果有什么异议或者描述有什么错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指正,我会尽力保持平和地就事论事的。与所有学生共勉。
利益相关:保守的专科在校学生 - 文章部分观点采纳了@Eidosper 在知乎上的部分回答。
masmak - 汽车科技制造、交通运输、教育创新、作物、修理,热爱做饭
推荐来自: asayahaku 、山人 、蛋清 、圆半 、爱飞的大花猫
知乎现在出了电子书一小时阅读,你写个两万五万字,稿子发个他,他审好放出来,让大家付费一块两块的点着看,会让好多人有发表出书的快感。
这是必然的趋势
或许我最后要说,审稿,校对稿子也是值得挖掘的功能,在讨论修改补充的过程,用户或许会得到更多。
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后,论道让用户在这里活的更久,更加强壮丰满。培养出未来论道进阶永恒支持者、专业人士!
楚清秋 -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学学经济打打杂
推荐来自: 山人 、asayahaku 、召南名士 、masmak
一是能答的问题不多,不能答索性不答,不答就没有和别人交互活动,没有活动最后就变成不上论道了。
二是,题主的问题可能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如我不能答的问题索性不答的学生,或者答得好却并未指明自己是学生的人,就容易被忽略;而那些出来答题、却没有答好的学生则更容易被注意到,进而强化了一种“学生多数不答题,答题则随意”的刻板印象。这种看法的成因和“女司机开不好车”是类似的,但是诉诸数据,则未必如此。
帅羊羊
推荐来自: 召南名士
1、刚好撞上刚刚学完的东西或者刚经历过的事,巧合。
2、话题攻击/否定到我所擅长/坚信的问题/领域而辩论层次尚未超出我的知识范围,有一定人群基数和知识基础的辩论很容易吸引人,这也是真正让我发声的动力,其他的一般都是顺手答。
3、能吸引我探索的的问题,很少,天时地利人和。
4、为了刷威望发文章开始答题。。。(手动再见)
吐槽下:完全依靠学生用户其实挺艰难的,毕竟学生用户本身干货就不多嘛。
两个问题:1、回答的有些随意,有些人是天生的谨慎,我是被逼的谨慎,在知乎上有次因为回答的比较随意,没认真答,结果问题火了有人较真,一群人组团喷我,还有次在本专业问题下也是没考证就随手写一下,后面有专业的来回答了,问题很冷门,没人看,但真是尴尬的可以,再不敢乱写专业问题了,这两次之后我要么明显的抖机灵,要么一个字一个字慢慢来,想不好干脆不说话也不敢乱说了。被环境倒逼的谨慎,这不是论道想要的,毕竟我来这就是为了躲人的。
2、回答不完善索性不答和上面一样,怕被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