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发现
用户
话题
特邀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登录
注册
教育
逻辑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是否缺乏对逻辑的相关教育?
在很多人说话当中,容易从一件小事情上升到更大的问题,但是这件小事的背后逻辑有可能是不对的。
从小学教师到日常生活,到处都是。
所以,是否从开始,中国的教育中就缺乏对逻辑的相关教育?这样的教育会对个人和社会有多大的影响?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与内容相关的链接
提交
3 个回答
章林
推荐来自:
文明研究员
高三犬晚自习答题。
反对前两位答主的观点。
现在中国的教育(指应试~)正在越来越多地要求学生的逻辑性。
单以高中为例:
语文:古文古诗基础题语言应用没什么好说的,我们就来说说被黑的“体无完肤”的阅读和作文吧。w
阅读的答题,一定在文中有非常明确的支撑——或是作者的原文或是某段的段意或是某个细节的出现,然后进行推理——这个推理只用进行一到两层即可。 如果,推理六七次的结论或者无中生有的,那分数几乎可以肯定是么有的,即几乎都是是可以按照正常逻辑得到答案的,高考题是一定。
我在做社科文(全国卷)的选项是常常需要将一句话变成它的逆否命题再判断的;主观题要把原文画得“乱七八糟”的(摔)
前几天高考作文评卷组长来我们学校宣讲,对于八股式的作文,他的原话是:不一律封杀,主要还是看内容。不一律封杀啊!意思就是还要杀啊!前面那个说只要罗列三个论点的那位,知不知道现在逻辑硬伤直接二类文起评,基本就是三类;套作直接三类以下;文题不符最多内容三等,表达二等,没有发展分数!
教学上高一高二没学过做题技巧,就是读文章:多读文章 读懂文章,当然还有积累。
数学:因为高三换了个“丧心病狂”(表褒义)的老师,在这里只两个老师分别引一句话“把一切题目都当作选项题做 那选哪个呢?往你熟悉的领域靠” “计算是王道,通法是正途”
让我们跳过英语吧!
晚自习要下了 宝宝还是先坑在这订正数学去
考前自习宝宝又回来了
文综(不含地理):高中的文综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坨〔哔〕,根本没法洗白。破碎的逻辑让多少自己思考过的人从此讨厌马哲、唯物史观等,根本就是敌在教育部(手动再见)
理综+地理:从高一开始理综的老师就跟我们说:你们要培养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思维。这个思维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是一套方法,比如一道物理题:为什么要用动量守恒,因为有一个未知的量要多一个方程开解,且体系能量不守恒。
高一高二的时候老师还会尽力将每个公式为什么是这个形式,流程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出现这种效果解释给我们。因为没人知道高考到底怎么考,所以只能将这些方法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套公式也要知道为什么要套怎么套套哪个形式啊不然出个没见过情景分分钟挂科
……
要承认现在的我国教育都是应试导向的,高中尤甚:几乎可以说是一切为了高考。但高考也是要逻辑的啊!当考试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注重逻辑性,当欠缺逻辑的最多只能上个一本,当多科各级教研员反复强调培养学生逻辑性,我们来猜一猜会不会有老师偏要搞个大新闻,让学生机械的学?
要回答问题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发起人
水心
毛粉 马克思主义者
相关问题
论道用户在未来是否也会存在所谓的「平台优越感」?
为什么盗版,剽窃,抄袭,破解在中国这么泛滥?
未来知乎与论道的用户群及讨论内容是否会发生重叠?
论道是否可能出现高赞却无意义的回答?
是否在现代大国里生育率一旦降下去了就几乎不可能再回升?为什么?
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音乐教育存在哪些优势和哪些劣势?
中国大陆是否缺少文艺气息的电影?导演?
当今我国对强奸的量刑是否太轻?
快播是否应该被定罪?
是否只要犯了错误或者破坏规则,付出多大代价都是罪有应得?为什么有人会因此叫好?
「进入BAT这种大厂做软件开发只会成为一颗螺丝钉」这一说法是否得当?
问题状态
最新活动:
2016-05-30 12:35
浏览:
4307
关注:
7
人
3 个回答
章林
推荐来自: 文明研究员
反对前两位答主的观点。
现在中国的教育(指应试~)正在越来越多地要求学生的逻辑性。
单以高中为例:
语文:古文古诗基础题语言应用没什么好说的,我们就来说说被黑的“体无完肤”的阅读和作文吧。w
阅读的答题,一定在文中有非常明确的支撑——或是作者的原文或是某段的段意或是某个细节的出现,然后进行推理——这个推理只用进行一到两层即可。 如果,推理六七次的结论或者无中生有的,那分数几乎可以肯定是么有的,即几乎都是是可以按照正常逻辑得到答案的,高考题是一定。
我在做社科文(全国卷)的选项是常常需要将一句话变成它的逆否命题再判断的;主观题要把原文画得“乱七八糟”的(摔)
前几天高考作文评卷组长来我们学校宣讲,对于八股式的作文,他的原话是:不一律封杀,主要还是看内容。不一律封杀啊!意思就是还要杀啊!前面那个说只要罗列三个论点的那位,知不知道现在逻辑硬伤直接二类文起评,基本就是三类;套作直接三类以下;文题不符最多内容三等,表达二等,没有发展分数!
教学上高一高二没学过做题技巧,就是读文章:多读文章 读懂文章,当然还有积累。
数学:因为高三换了个“丧心病狂”(表褒义)的老师,在这里只两个老师分别引一句话“把一切题目都当作选项题做 那选哪个呢?往你熟悉的领域靠” “计算是王道,通法是正途”
让我们跳过英语吧!
晚自习要下了 宝宝还是先坑在这订正数学去
考前自习宝宝又回来了
文综(不含地理):高中的文综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坨〔哔〕,根本没法洗白。破碎的逻辑让多少自己思考过的人从此讨厌马哲、唯物史观等,根本就是敌在教育部(手动再见)
理综+地理:从高一开始理综的老师就跟我们说:你们要培养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思维。这个思维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是一套方法,比如一道物理题:为什么要用动量守恒,因为有一个未知的量要多一个方程开解,且体系能量不守恒。
高一高二的时候老师还会尽力将每个公式为什么是这个形式,流程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出现这种效果解释给我们。因为没人知道高考到底怎么考,所以只能将这些方法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套公式也要知道为什么要套怎么套套哪个形式啊不然出个没见过情景分分钟挂科
……
要承认现在的我国教育都是应试导向的,高中尤甚:几乎可以说是一切为了高考。但高考也是要逻辑的啊!当考试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注重逻辑性,当欠缺逻辑的最多只能上个一本,当多科各级教研员反复强调培养学生逻辑性,我们来猜一猜会不会有老师偏要搞个大新闻,让学生机械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