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戴小司 - 拒人千里,渴望拥抱。
推荐来自: asayahaku 、张沇 、秋风暖暖 、不见长安 、颜知晨 、亦可喜 、伟强 、秋丶 、shunin 、brilliant 、Kirito更多 »
brilliant - ok
推荐来自: 青柠不飞 、Kirito
陈琰泽 - 想的太多,学的太少
推荐来自:
伟强 - 论道 #732 用户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毛粉 马克思主义者
4 个回答
戴小司 - 拒人千里,渴望拥抱。
推荐来自: asayahaku 、张沇 、秋风暖暖 、不见长安 、颜知晨 、亦可喜 、伟强 、秋丶 、shunin 、brilliant 、Kirito更多 »
我一直认为,感恩并不像是你学数学学英语一样,需要人去教,去灌输,去填鸭。感恩是自然而然的感情,是人之本性的流露。
而现在大部分感恩教育给我的感觉,就是把你的头狠狠按在鸡汤里让你喝。去以各种充斥着排比句的文章煽情,去以群体大声喊口号来激励。是的,我会感动,但这种感动在经过思考后只会觉得太生硬,太恶心,太令人厌恶。
当被强奸时,受害方身体会有反应,但不能以此就怎么受害者乐在其中。
同样地,我流泪了,感动了,并不能代表我乐于接受这种感恩教育。
-------偏题了,回归正题------------
简而言之,适当的道德教育是有必要的,但更应采取和缓的方式进行,一些公益广告就很好,或者将其变成一种潜移默化地行为,比如每年的感恩节。而不是隔一段时间就让你去用口号式的诺言去承诺什么,或者非逼着你哭出来,跪下去。感恩本身就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感情,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不感恩”,其实大部分情况都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感恩”,比如学生不懂父母对自己的辛苦。那么我们更应做的是一种提醒的任务,而不是“教育”。
感恩是没有办法教育的。
所以从个人来看,我不赞同现在大多数感恩教育的方式。
回答题主的问题,题主面对这些感恩教育,如果非要参与,可以采取参与但不在乎的态度。不要让这种感恩教育去影响你的价值观。
你要做的是相信你自己,坚定你自己的想法。只要问心无愧,何须在乎他人怎么看,有时候还是太在意他人的看法了。
答得很不好,当做抛砖引玉,请见谅。
brilliant - ok
推荐来自: 青柠不飞 、Kirito
1.要求一个人感恩,本身就是要求者站在道德制高点评判被要求者的。什么叫感恩以及感恩到什么地步才算有感恩之心,都是依要求者来判断的。那你今天给家长洗脚算感恩,我明天给老师送了一个大盆景算更感恩,这就又卷起来了。感恩本身是一种人类情感,不是也不该成为一种要求和负担。要求一个人感恩,是过分的。
2.感恩教育意义不大。首先这类教育多出现在小学初中阶段,在孩子有反叛心理的情况下,不论是强行灌输还是寓教于泪,都达不到将这种优良品德根植于其内心的效果。意义不大还体现在,大部分小孩子对于这些砖家讲的潸然泪下的故事没有思考能力,他们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当时感动了哭了,过两天又回到最初,他们没有将感恩贯彻的实际生活中的意识,砖家们的任务就是让他们现场哭的稀里哗啦显得自己牛逼哄哄自然也没教他们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真情,什么是感恩。
3.作用条件特殊。这一条其实和2.条的意思一样,极特殊的作用条件让感恩教育面向所有同学的这种讲座的教育形式显得意义不大。有部分孩子,缺爱缺安全感,他们往往更倾向以道德高尚来要求自己或者标榜自己,当遇到外界刺激或者争端时,更倾向牺牲个人利益和自我反思。他们属于是受感恩教育负面影响的一小撮人。比例小基数大,实际人数也不会少。具体负面影响,例如讨好型人格。有作用也没好作用。
最后,说一下我个人经历的感恩教育以及对于这种教育模式的思考。
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是这种感恩教育模式最流行的时候,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讲课的砖家的名字,和某游戏船长同名,以至于那之后的很多年我一直都以为那是砖家给自个儿起的假名以便在外坑蒙拐骗。讲座就在操场上进行,说是操场,也就是教学楼下的一片砖铺空地。地上坐着一整个学校的老师,同学和他们的家长们。我做的不远不近,就是比较靠左。砖家在台上溜达着讲各种潸然泪下的故事,整的台下的人们不管多大岁数都哭的稀里哗啦。讲到一半有一个环节,是让同学们走到老师面前抱抱老师。我就记得我当时懵懵懂懂地起身往老师方向走去,还有一米左右的时候,看见一个嬉皮笑脸的男生抱完老师离开的时候偷偷摸了一把老师的胸。
不论是砖家还是学生都一样,任何人不要假借感恩教育之名为实现个人肮脏欲望增加便利,否则简直称得上流氓中的流氓。“你看老师教了你这么久,该不该回报老师一下,潦尽感恩之心?”当感恩教育沦为一个男老师勾着女同学腰说骚话的借口,可就谬之大误了。
感恩教育应当教育孩子们什么是感恩的精神(不只是行动),什么是感恩正确的合理的合法的合乎人情的途径(不能瞎感恩),人生除了感恩还应该获得那些品质(不能偏心只有感恩教育,要将教育资源平等的分配给其他品质,比如明辨是非),这些品质有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分。
就这些吧。
陈琰泽 - 想的太多,学的太少
推荐来自:
许多问题,其实仔细琢磨起来,都是文字问题。文字不能完美的表达我们的思想,因此我们常常为了似是而非的议题而争论。在这里的感恩,其实有两种含义:
1.人家对你好,你洋溢起感激之情,并可能报以回馈
2.人家伤害了你,你不但默默承受,还转化为能量,使自己变得更好,并洋溢起感激之情,并报以回馈
好,明确了定义以后,我们再来分析。
1点中的感恩教育,我觉得是完全没问题的——这分明的是真善美的传递,人类文明都为此熠熠生辉。
2点中,我们又要区分开,把加粗字体和未加粗字体区分分析。
未加粗字体核心是,把挫败/恶意转化为正能量,这当然是好事,也是人类至尊理性的展现,这种教育是正面的,唯一的问题是要求过高,未免不适用于有七情六欲/资质却平平的普罗大众。
加粗字体的核心是,你攻击了我,我要感谢你。在这句话中,又隐含了两个语境:
a.你攻击了我,我涨了教训,我要感谢你
b.你攻击了我,我除了受伤和恨,啥都没有收获到,我要感谢你
其中a只是一种价值观,我觉得无可厚非,教育可以提供告知,让学生知道有这么一个选择,但不应该作为强制塑造的价值观。
其中b,就纯粹是耍流氓了……这大概就是题主所谓“感恩教育过分”的意思了。
所以总结一下,题主的问题在于,感恩教育这个词汇下,起码有六种以上的语境,然而题主只因为其中一种而否定全部,这样对教育是不公平的。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宣传部门常常在宣传工作中不经思辨,把2b(= =)这种情况顺带带入了感恩教育中,造成我们的宣传作品常常出现“违背人性”的情况,这也是我国的教育、宣传工作者需要反思和重视的。
最后,其实人生中,2b也是一种选择,而且如果你看开了,反而还挺快乐的。
只是,我愿不愿意这么做是我的自由,你无权在我耳边唧唧歪歪十几年,告诉我左脸被打还要伸右脸。
伟强 - 论道 #732 用户
推荐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