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顺带说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管理学问题

2018年2月12日
 
我跑完步,美滋滋得想睡个回笼觉
 
我母亲,这时候刚买菜回来,然后扔给我一袋玉米(没有晒干的生玉米),然后让我剥成玉米粒
 
我内心是拒绝的,但是碍于母子关系勉强答应了下来
 
然后,我就用手指剥,然后尝试用刀挑,我大概尝试了5分钟后,大概只完成半条玉米,我询问母亲,这些玉米粒要做什么?
 
她说要炒菜吃,我说整条吃就好,我不剥了
 
她坚持要玉米粒,我就把所有玉米放进高压煲,她突然愣住了,然后,说我说了要玉米粒
 
我说,煮熟了,再剥省很多时间
 
她觉得不可思议,说什么这不好吃(她这个阶段纯粹是好面子,炒的玉米也出不来味道,那层玉米皮又不是没半透膜)
 
我奈何不了她,然后,拿着钱包就出门,她又叫住我,问我干啥
 
我说买玉米粒啊
 
她说,这里不是有玉米吗?
 
我说,剥那个太费劲,我买给你就是
 
她说,那浪费钱
 
我告诉她,假设,我剥玉米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我拿去写代码,挣得钱比玉米多得多
 
她又一次无语,然后硬着说,你现在不是有空吗?
 
我说你别不把人力当成本,加上你要的是玉米粒,而不是我坐在这里为你剥玉米,我又不缺钱。
 
以这件事情为例子
我简单而通透的解构一下,子女与父母之间究竟产生了什么问题
 
1,“我”为何不乐意接受父母的任务?
∵ “我”是独立个体,总有自己的事情在队列当中,父母总认为自己的事情有最高权限,要“我”去执行,如果这件事情,放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很多人误以为是情感问题,但是如果放在公司层就发现,压根不是情感问题,只是普通的管理学问题,事情不应该突然发生,而应该有序进行
 
∴父母再布置任务给子女的时候,提前安排,例如早上跑步前跟我说需要我帮忙
 
2,“我”在完成任务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我作为一个程序员,我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问需求,然后再考虑实现
当然现实生活很多事情,不尝试就不知道困难度
所以,我马上先动手,然后发现问题,及时反映
 
父母与子女之间需要沟通来获得需求的方向
 
3,父母经常犯的错误
 
当我提出替代方案的时候,母亲多次否决,虽然否决的原因都有道理,但是在“我”眼里都是很奇怪的,因为最终的目标我都能提供,不应该否决
 
父母经常控制子女的具体行为,而不是把握方向,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首先,子女是人,不是机械,语言指令无法操控,久而久之,就认为儿女是叛逆,这是父母大部分人的想法
但是实际上,子女可能用着别的方式实现着跟父母对儿女一样的期待目标(儿女的生活更美好)
 
在管理上,除非是极度苛刻的生产质量保证,那么最后不要管实现的细节,而是管理最终目标成果
 
父母应该管理的是儿女成长方向,而不是儿女行为
 
4,为何母亲多次无语,那是因为价值观的天然差异
 
父母那一代人,活着物质匮乏的年代,总是想着怎么省物质,
但是,现在,我们物质富裕,而时间与精力贫乏,我们想的是怎么节省时间
 
在这个问题,天然存在矛盾,所以只能通过沟通阐述各自的观点
 
在价值观天然存在差异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把决策权留在自己手上,否则父母会带你到死胡同,
父母缺乏太多知识,导致儿女的“叛逆”,这种“叛逆”一定是子女的对,所以大家一定一定要意识到,
自己是可以拒绝父母的。
 

0 个评论

要评论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