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发现父母/朋友/长辈交智商税,你会怎么做?
智商税是很隐晦的税款,这也是常识欠缺,贪欲过强等综合后果......
最近得知,父母出去旅游花几个月的工资买玉,后来,才想起我这个儿子,问这块玉的真假,我也没想太多,告诉他们,这块玉是合成的,而且就算是真玉也不可能花费几千也不能贿赂上天保佑我的平安(我是无神论,但是父母迷信,随便找点理由),因为我奉行经济独立政策,从不干预父母的行为,事后我也安慰父母,说人在社会走,哪有不挨刀.我想看看大家如何应对身边的人交智商税的行为?
最近得知,父母出去旅游花几个月的工资买玉,后来,才想起我这个儿子,问这块玉的真假,我也没想太多,告诉他们,这块玉是合成的,而且就算是真玉也不可能花费几千也不能贿赂上天保佑我的平安(我是无神论,但是父母迷信,随便找点理由),因为我奉行经济独立政策,从不干预父母的行为,事后我也安慰父母,说人在社会走,哪有不挨刀.我想看看大家如何应对身边的人交智商税的行为?
4 个回答
野鹤 - Eloim Essaim Eloim Essaim
推荐来自: Joey 、山人 、李大伟 、archering 、氪星人 、月落溪斜 、三岁 、susanyang更多 »
所幸目前还没发生什么大规模的交税事件。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有些几千块钱的小税,他们交了自己也开心,我觉得就不妨让他们交一交得了。
经常有亲戚问我诸如此类的问题:
对于此类问题回答一律是:
“不是很清楚,不过看上去应该还不错的样子啊。”
——反正你买你的,与我何干?又不是花我的钱。
偶尔碰到稍微有点意识的,会小心试探地这么问:
对于此类问题的回答一律是:
“其实…多少还是有点用的吧~人嘛上了年纪,机体总会多多少少出一些毛病~它们要说治疗可能不一定,但是调理调理总归是好的嘛~那个xx因子我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总之也是个好东西就对了~”
——将他们重新打入稳稳交税的行列。
不过目前来看情况越来越多的是这样:
我又不好说:“没有。快滚。”说了估计也没人信。所以还不如这样回答:
“啊~有的有的~我看到xxxxx是之前国内没看过的,那个应该是个不错的东西~”
同时心里是这样想的:“你们可千万别找我代购别找我代购别找我代购啊啊啊!”
当然我多虑了,现在汇率这么感人哪里会有人找代购呀~无奈笑~
===========正正经经的分割线=============
因为以前的事情还清清楚楚记得,我苦口婆心地讲这个是骗人的那个没有什么用啥啥啥那都是坑傻子的,不仅没人信我,反而因为自己的家长权威被践踏而恼羞成怒。
说我因为读了一点书就卖弄,说我不尊重长辈,说我不懂得哄老人开心,说我没大没小。
我还觉得特委屈:为什么你们对那些推销传销的骗子比对自己家人还亲?
后来明白了,这个社会吧,每个人都需要规规矩矩扮演角色的。
当你是傻子的时候,我只能当骗子。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推荐来自: 蛋清 、archering 、李大伟 、山人 、Joey 、相走田我走日 、Hello_wu 、喵星人更多 »
我比较反感“智商税”这个说法,这个词在不经意间所透露出的是一种傲慢和自以为是。而且呢,隐含对特定人群的歧视。
知乎上很多所谓的精英,根本就配不上精英这两个字,甚至连合格的公民都算不上。我在观察很久之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事实上,很多人的问题就是喜欢玩“双标”。
童瑶诈骗,他们觉得是童谣的问题。怎么换成其他人被骗就是在交“智商税”了?
事实上,所谓的“智商税”根本就是一种扯淡的说法。但是,我大概知道题主的问题要说什么,就先回到问题本身来吧。
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这个所谓的“智商税”是怎么回事。
虽然这个词我很反感,但是为了方便讨论,我暂且还是沿用这个词汇吧。智商税,一个在某个所谓精英论坛上甚为流行的一个词汇,大体上指的是一些人由于缺乏一些“基本”的常识而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导致金钱上的损失。事实上呢,在某些情况下,类似的事情中也有一部分人付出的代价都不仅仅是金钱,甚至是生命。这不是我危言耸听,我们拿魏则西事件为例来分析。
所以,魏则西上当也应该怪他没有医学常识了?
所以,问题的核心是他们缺乏“常识”吗?是他们的智商都不够用吗?
当然不是。“智商税”事件的发生大概有这些原因。
1. 信息不对称,骗子对人们的需要了如指掌,而人们(尤其是上当的人们)对骗子缺乏了解也缺乏了解的途径,当然有时候也存在存在了解的途径也没有善加利用。
骗子医院知道对病人的心态了如指掌,而且也知道人们倾向于相信哪些途径得到的消息,也知道根本没有有效治疗手段。
魏则西家人呢?他们不是没怀疑过,但求医心切,肯定是宁可相信这根救命稻草是可以救命的,然后在骗子布好的局里,他们得到了许多值得信赖的证据,未必心里就全信了,但是最终选择了相信这家医院。
2. 监管不力导致骗子猖獗。
中国是有广告法的,而且中国的舆论监管力度是很强的,原本这种环境对于非法广告应该是可以有比较好的遏制的,但是由于很多不适合在这里讨论的,而且我也不是非常清楚的原因,我国的假广告肆虐,骗子猖獗。如果这个时候,还把矛头对准受害者,只能让所谓“智商税”这个问题愈发严重。当一句谎话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不断重复之后,大多数人是不会去深究这句话是否正确的,只会很自然地接受的。
3. 人性的软弱/价值观混乱/受教育程度偏低等受害者本身的问题
每个人都会有性格中软弱的一面。再坚强理智的人,当自己的独子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时,也难免对可能的救命稻草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去尝试。至于贪婪,则几乎是人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的一个缺点。不过,所谓“智商低”不属于这个范畴。
题主的父母在被忽悠的过程中,有个重要的原因是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这里的信仰不是指宗教信仰,可以理解成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吧。比如说题主说的无神论,或者有些人信奉的科学至上都算。价值观混乱是大多数“宁可信其有”心态下被骗的根源。这种情况下,非但损失了钱还容易陷入长期的自责和纠结,万一那不是真的呢?题主的父母,如果真的相信这块玉能保平安,虽然说迷信,起码他们不会为这笔钱心疼了也不会去纠结这笔钱是否值得花了。如果题主的父母真的很喜欢这块玉,觉得这块玉值那么多钱,那么这笔消费的性质就另当别论了。还有人说钻石就是最大的骗局呢,钻戒怎么就成了爱情的象征了?可关键是,有人愿意付钱啊。所以,玉作为个人玩物或者甚至宗教信物,它的价值是很难有个标准,可偏偏是我们有时候遇到有人糊里糊涂买了玉,那就很不值了。事实上,当年我姨妈去香港玩给我外公外婆买玉石戒指我就是支持的,因为这个时候纯粹就是为了表达一份心意,而且纯粹是作为装饰品买的。有这个消费能力,就当花点钱就当给两位老人家买个乐呵也不算什么吧?也许在我们看来玉丝毫没有价值,但是商品的价值有时候不单单是它的使用价值决定的。所以,值不值,花钱理不理性有时候是要分情况讨论的。不然很容易自以为是,贴错标签。
有一部分情况下,很多人受教育程度偏低也是受骗的原因。也就是题主说的“缺乏常识”。上次我在知乎看到一个人说,他投钱去一个骗局就是他认为自己可以及时抽身,他认为自己愿意冒这个风险去博高回报,这个时候他跟绝大多数“投资者”是不同的,他即使最后亏个血本无归也只能说是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不能算交“智商税”吧?但是大多数普通“投资人”是稀里糊涂去投钱的,根本不了解基本的理财知识,被别人几句话就给忽悠了,信以为真。虽然理财类骗局中的受害者,贪婪是一个主要原因,但缺乏理财常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知道不可能有这回报,他们还会去投钱吗?这种缺乏常识,不能用“智商低下”来概括。因为很多人并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也没有很好的学习途径,而且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没有人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很多在我们有些人看来很简单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很多所谓的“基本”常识,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基本”的,甚至你都没办法很容易就让他们理解这个“基本”的常识。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有关,但也离不开系统培训的。我们很幸运地得到比较多的教育机会,因而具备了一水平的学习能力,也具备了必要的知识储备,所以就掌握了很多的常识。但是,请不要想当然,以为全是自己的智商优势。要不然,我们还可能会嘲笑亚里士多德智商低下,缺乏常识哦,毕竟他也得出过很多错误的结论。
把我想说的说的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讨论一下解决方案了。已经有一位答主给出了比较好的方案,可操作性很强,大家看他的答案就好,同样的方向我就不展开了。但是作为一个跑题专家,我必须要说点切题的,免得完全答非所问。
1. 如果说,身边人被骗的情况造成的损失仅仅是金钱,而且这笔钱数目不是很大(对她的生活不会有任何实质性影响)的话。那么,我可能就忽略这个问题了。有时候,赚钱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质量更高一点,开心就是生活质量高的重要标准之一,即使花点冤枉钱,能让他们开心,何必非要阻止呢?要知道让他们知道自己被忽悠了带给他们的痛苦有可能是花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举个例子,花大价钱买了一些非知名品牌的衣服,同等价位可以买一些更具性价比的大牌衣服,我觉得吧,买贵点的衣服不就图乐呵吗?我们可能喜欢大牌,但是他们喜欢好看的,店员服务热情的,也没什么吧。最多就建议他们下次买衣服可以去哪些地方,多一些选择嘛。完全没必要把已经完成的交易出现哪些“问题”批判一番。这一点其实很重要,这可以避免我们在没必要的时候老指责别人以至于在关键时候别人已经厌烦了你的“教育”。而保持沉默,可以在关键时候让我们的提醒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你天天都说他错了,他都习惯了,也没什么很大的危害嘛,就会觉得你小题大做。
2. 如果,陷入金融骗局一类的,造成的损失会对父辈或者朋友的生活造成实质性影响的话。这个时候就有必要指出来了,但是要注意一个细节。我们把问题指出来是为了让他止损,而不是让他难堪。而且要请注意他们的接受能力,做好知识扫盲,免得他对你产生抗拒,非但不能帮助他反而让你们的关系受损。这也是我为什么对知乎上一些所谓的“精英”很反感的原因,他们除了秀优越就不会干点别的。制造对立本事杠杠的,解决问题啥都不会。有可能的话,顺便去举报骗子,万一就被有关部门受理了呢?
3. 如果被骗带来的危害性很大,那就必须据理力争了!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问题。举个例子,进了邪教,进了传销,被骗进百度推荐的医院等等!而且为了让他们明白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矜持于知识分子的形象问题了,能阻止他们就可以了,要“不择手段”。举个例子,如果他们相信个例,我们就拿更多的反面个例给他们看,别跟他分析什么科学不科学的了。这个时候最主要的不是要他们理解错在哪儿了,而是必须立刻阻止他们继续错下去。而且,对于这类危害性很大的骗局,我们要毫不犹豫报案。
因为题主问的是,
所以,以上三个方案都是针对已经被骗或者正在被骗的情况说的,关注点在于如何让受骗的代价最小。
但是,我相信,我们更关心的肯定是,如何让他们不要轻易陷入骗局。所以,我觉得有那么几件事很重要。
1. 建立信任
很多人都会忽略这点,事实上这严重影响到我们干涉他们的成功率。如果你平时给别人的印象很正面,让别人很信赖,那么你说的话就有分量,帮助别人远离骗局的成功率就更高。假设魏则西有个关系亲密的哥哥是医学博士,他说那个医院是骗子医院,那么魏则西一家放弃那根虚假的“救命稻草”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但是如果你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跟魏则西就一面之交,你说那个医院是骗子,恐怕他们很难相信你吧。
具体途径:为人友好,谨言慎行,保持理性,为人谦逊。
2. 普及常识
选择合适的机会普及常识。举个例子,在新闻报道一些骗局的时候,趁机把这种骗局的底裤给扒了。而且,有必要的话,可以有意识地把有关新闻分享给身边的人。
3. 保持沟通
保持沟通才能经常交换信息,发现有被骗的苗头就可以立刻阻止。如果他们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即将被骗的时候也更有可能会征求你的意见。
Defcon3
推荐来自: archering 、asayahaku 、若风
1.对方是否会听我的?
会听取 说服
不听取 看第二条
2.是否有必要纠正?(就是对面值不值得你画这个心思)
有必要 看第三条
没必要 尽可能保持平和的表情避开这个话题
3.这个人是否能容忍你的否定(冒犯)?
可以容忍 权衡利弊 尝试说服
不能容忍 同样不要冒犯对方 放着就好了
世界上有那么多骗子 傻子都被你教聪明了的话,你不就断人财路了吗(笑)
LULULUcia
推荐来自:
用尽量平和态度对待别人
举例我有次和舍友的事情
我把包借给他,他突然告诉我商标没剪
我不知道这件事(那也许不是商标,因为我剪掉一个商场商标,还有一个牛皮挂牌在)
他问我要不要帮我剪了
我因为不想他替我弄,拒绝了
然后他用一种阴阳怪气的口吻说,那可是商标诶
然后我还是拒绝了。并觉得他很烦
我从他的阴阳怪气和冷淡中感到了她觉得我不剪商标要交智商税
而我觉得她多管闲事,我是不想她弄,和商标没关系
她该交智商税
这东西是双方面的。我们也经常买错东西买假货
以及真玉是可以上千的
贪欲过强我从你的回答没感受到
也不明白和这个智商有什么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