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谬误系列」光环效应谬误和转移话题谬误

    光环效应谬误:指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感情认同的美德词汇,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致检查其理由。
    转移话题谬误:指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被插进来,将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面转移走,通过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来帮助赢得一场论战。这个例子中的谬误顺序如下:①甲主题正被讨论;②乙主题被介绍进来,好像和甲主题有关,实际上并不相干;③甲主题被置之不理。

    举例:
    (1)政治演说:在即将到来的选举中,你迎来了为一位女性投票的良机,她代表了这个伟大国家的未来,她为实现民主长期奋斗,为捍卫国家利益不遗余力,她为追寻美国梦想而当机立断、信心百倍、勇往直前。这位女性充满爱心,为儿童福利出力,为环境保护奔走,为推动国家迈向和平、繁荣和自由而出谋划策。投古德哈特(Goodheart)一票就是投真理一票,投梦想一票,投常识一票。

    分析:
    听起来好像古德哈特女士是个完人,是不是?但是这一演说却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细节,说明这位参议员过去的记录和对重大事件的现有立场,取而代之的是一连串的美德词汇全都倾向于和我们心中积极的感情产生联系。
    我们把这类美德词汇称为光环效应。因为它们都能让人产生正面积极的联想,而且它们都很概括,简直读者想它们是什么意思它们就是什么意思。这种光环效应的手法让我们赞成或者接受一个结论,而根本不去检查相关理由、证据或具体的优点和缺点。

    举例:
    (2)医药公司修改研究数据,以便让它们的止痛药对健康的危险显得比实际中要小一点,我不明白为什么每个人对这种做法感觉不舒服。服用那些药物结果根本不会那样糟,毕竟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使用这些止痛药,并且从中获得了缓解疼痛的效果。

    分析:
    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对止痛药的安全性公众是不是被误导了?但是如果读者不够细心,他的注意力就会被转移到公众是否想使用这些药物的问题上去。
    如果一个作者或演说者将我们的注意力从论题上面转移走,我们就可以说他故意把话题转移到与其原来主题不相干的事情上去。

    这需要我们脑子里谨记真正的论题所在,同时牢记解决这一论题所需要的证据,一般而言要找到转移话题谬误并不难。

    生活中的简单例子:
    妈妈:你和男朋友到哪儿去了?你为什么要跟我撒谎?
    女儿:你总是挑我的错儿。

    如果当女儿的成功了,问题就变成这个当妈的是不是在挑女儿的错,而不再是当女儿的为什么要跟妈妈撒谎。

0 个评论

要评论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