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索尔仁尼琴效应」?

已邀请:

蜀国小松鼠 - 答主应该是懒癌,晚期,请谨慎关注

推荐来自: 水心 Joey Vader

历史的真相总是残忍的,令人瞠目结舌,甚至难以接受
 
大家如果有喜欢看鹿鼎记电视剧的,应该对小宝拍康熙马屁的那句“鸟生鱼汤”不陌生吧。
 
翻开我们中学的历史课本,是不是有禅让?是不是有尧让舜,舜让禹,禹让汤?
 
如果看过《韩非子》,相比对里面有句话一点都不陌生:
 


因曰:“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察四王之情,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乱之兵也。


 那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是怎么传下来的呢?
 
最经典、最权威的来源是《尚书》,古时有诗书礼仪春秋,这书就是指尚书,是一本记载上古时期的历史书,可是这本书却在不经意间露出了很多马脚,从唐朝开始,到宋朝的朱熹,到明朝的阎若璩,再到最后的清朝的丁晏就一直证明了,我们现在看的《尚书》,根本不是孔子写的,孔子的那本早就被秦始皇焚书坑儒就烧了。
 
至于尧舜禹真正的故事,韩非子说得其实差不多了,不过清华大学找到的那本《竹书纪年》,也写得很清楚:


“尧之末年,徳衰,为舜所囚”


 
是不是觉得难以接受?是不是觉得历史的真相如此残忍?
 
没错,这就是索尔仁尼琴效应。

风木羽林

推荐来自: Joey

http://xw.qq.com/view_news/20140324006113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到了这篇文章,它的学术性不是我这样的一个门外汉可以查考的,仅供参考。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