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文化】---魏晋玄学的兴起与发展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思想学派,介绍玄学就得先说说为什么会产生玄学?
  • 玄学的产生跟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有极大关系,魏晋时期选拔人才采用九品中正制,各郡县设置中正官,负责把当地的人才分为九品,然后由朝廷据此选拔官员。但是由于中正官大多出身世族家庭,因此中正官推荐的官员也大多是世族子弟。因此底层有才之士无法出人头地,即使有被选拔做官的也是担任小官,而身居高位的世族子弟无德无才,遇事束手无策,下层有才之士不能发挥才能还要受气。社会阶层固化,上层锦衣玉食不思进取精神虚空,下层生活水深火热,有才之士只能寄情与老庄之学,用表面的狂放,清谈来掩饰内心的无奈。
  • 另外,汉代时独尊儒家,把诗书礼易春秋作为经书,之前的儒家只是百家中的一家,并无独特之处,在汉以后这些书被作为经书,皇帝下召都经常引用经典里的话,然后就行成了一种皓首穷经的现象。皓首穷经是一种很死板的研究学术现象,就是一个人从小到老只研究一本经书,有时解说一句话就用了几万个字,非常极端,而且在经学要由皇上主持经学研讨,有争议还要有皇帝裁决,这要统治者就很容易掌控社会风气,一部分读书人思想僵化,还有一部分人批评统治者,后来发生了党锢之祸,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镇压知识分子,到了晋朝,大部分文人对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很不满,但是敢怒不敢言,于是讲究无为而治的老庄思想就开始逐渐盛行。


接下来介绍就玄学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 玄学家的共同之处是崇尚老庄思想,反对传统经学对人的束缚,比如以王弼何晏为代表,他们主张“贵无”,以无为本,何晏和王弼都认为要守名教顺自然,就是要把自由和名教集合起来,名教就是指传统的封建礼仪制度,就是说追求自由但是不能脱离封建礼教,脱离礼教的自由化就是违背自然,玄理派是很严肃认真的,讨论了很多哲学命题。
  • 然后就是不遵礼法,狂放不羁的狂放派,这也是最吸引人的,狂放派讲究解放,随心所欲,代表人物就是竹林七贤,狂放派的特点就是与常礼背道而驰,追求自由,而且是抛弃了封建礼教的自由,这点是有别于何晏王弼的思想,何晏王弼主张的是符合礼教的自由,狂放派的故事很多,比如刘伶在家不穿衣服喝酒有人笑他,他就说我以天地为屋,房间为裤,你跑到我裤裆你作甚 狂放派还有很多故事,大家可以看看《世说新语》,那里面的故事都很有意思,很能反映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有人就总结读读离骚老庄,喝喝酒,说怪话就是名士。

  • 另外还有清谈家王衍,空谈误国就是从他这里来的,他是朝廷大官,不管政事,整日清谈,满嘴老庄,后来再一次战败后被石勒抓住后说自己没有参与政事,请求放了自己,石勒就很生气,全天下人都知道你有风度,现在竟然不敢承担责任就把他活埋了。​​
  • 总得来说,玄理派的哲学成就很高,像王弼只活了20多岁,但是他的思想不仅在玄学有很大影响,研究老庄,易学都会涉及他,玄理派是对汉代时的皓首穷经的否定,狂放派则是对封建礼节的否定,清谈派是对家法师法的否定(因为经学时期,讲话讲究言之有理)。

0 个评论

要评论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