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的秘密

《小时代》系列电影上映以来,遇到了“冰与火”两重天地、“毁与捧”两种态度……。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追捧和批评”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当一个系列连续 4部电影不断创造十几亿以上票房业绩的时候,其背后的意味不得不让人寻思一二,连最正襟危坐的君子们恐怕也不得不问一句:这是为什么?
记得,第一二部上映闹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在网上下载来自娱自乐,瞪着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光鲜与性感,那一个个傲娇洒脱的酷帅与靓丽,那一个感觉呀,叫“真他么能扯”!最后,只能在“我已老了”的感慨中放弃自己的好奇心。
不过,这种事向来不会那么简单。姑且抛去那些花样百出的商业宣传不论,能扯得让一帮子小年轻那么亢奋尖叫,挠得他们精神里的G点一阵阵酥麻,也得要对这份功力点个“赞”,虽然老衲看得无聊至极、昏昏欲睡。
直到《小时代4》出来,有评论说,郭敬明在电影里堆砌了所有的东西:撕逼、癌症、勾心斗角、整容、裸男、备胎,唯独没有现实。贫衲在窃喜着“还是看评论省事”时,脑海中突然划过一道生物电流:“或许这就是要表达和渲染的内心现实?是小年轻们精神的现实?”
这就是郭敬明心目中把脉诊断的“小时代”。这是一场盛大的精神幻想,上海,高帅,白美,豪门,混血,贵族霸道总裁,天才偶像作家,华丽多金,珠光宝气,年轻健美,永远是世界的中心,还有费尽心机的忠诚与背叛,乱得烧脑的性关系,寂寞的骄傲与自我毁灭……。
这真的是“小时代”的内心观相吗?用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透视历史的方法来看,我们正处于“后现代”这个时代,后现代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世界都市文化,金钱成了世界的主宰,“冷酷的务实取代了对传统和时代的尊敬……。任何高尚的生活理想基本上都变成了金钱的问题”。一种更加现实的力量——金钱,控制了城市人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
吴琼先生在《西方的没落》(上海三联书店版本)译者导言中说:动荡不定的城市人是城市的寄生者,没有传统,绝对务实,没有宗教,机智灵活。……人类心智进入了理性主义的时代,机器与技术开始统治人类,成为新世界的暴君,生活的诗意已为单调的工作所取代,生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已陷于枯竭,人类生命本身也已退化和衰弱。……理想终结了,不是由于被驳倒,而是由于被厌弃,人们放弃了对任何一种理论的信仰,放弃了认为不如意的现实可以加以改良的空洞的乐观主义。
郭敬明应该是感受到了某些东西,所以他才给自己的作品起了这么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小时代》。或许这就是郭敬明所要表达的“小时代”,他敏感地把握了某种澎湃涌动的心理脉搏——信仰迷失,价值彷徨,自我迷茫,心灵动荡,物质至上,娱乐至死,毫无节制……。当我们感慨斯宾格勒一个世纪前洞彻万象幽微的冷峻目光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小时代》狂欢背后的深彻悲剧和芸芸个体的渺小无力。
理想的终结也罢,文化的断层也罢,终归还是要回到《小时代》。郭敬明用4部电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悲剧故事,无需非议电影的结构和质感,无需求疵情节的漏洞和场景的“拙劣”,也无需关注最后赋予主题严肃性上的“失败”……,只需要知道最后的悲剧不可避免的逻辑。不管怎么说,他用铺排的情节戳到了一部分人的G点和泪点,他用拉长的篇幅一次次赢得和坚守了票房。或许这就是“后现代”时代的成功、理性主义时代的成功,“小时代”的成功……
14 个评论
记得郭敬明受采访时回应:‘就算我不拍电影,你们都去看贾樟柯了吗?’
有时间分享一下观影体验吧。期待……
我并没有也不准备看小时代。。
是我没说明白。不是说小时代,而是其他的你觉得有意思、有感触的影视剧。感觉肯定有货。期待…
咳咳,身为论道即将接近00后的我也看过《小时代》,我看的是书籍123合集,当然也看了《小时代1 2》。我也还没有看你文中的《西方没落》。小时代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和一部分社会,友情总有一天会破灭,可能在你们那代人中还是会有比较真切的友谊,但在我们看来很少。各种闺蜜抢男友的比比皆是。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个人交往对于每个人都是真诚的,但看到初中就开始校园冷暴力和小心机确实会有一些不寒而栗。
还有一个就是现在教育的缺失,很多父母在小的时候并不会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关怀,很多东西不是靠钱就可以解决的。于是,在青春期这个抑郁的年龄,小说、幻想,似乎成了唯一可以释放压力的途径。
感觉有点乱乱的不和逻辑,也不知道到底想说些什么,但既然打了这么多那就发出去好了。
还有一个就是现在教育的缺失,很多父母在小的时候并不会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关怀,很多东西不是靠钱就可以解决的。于是,在青春期这个抑郁的年龄,小说、幻想,似乎成了唯一可以释放压力的途径。
感觉有点乱乱的不和逻辑,也不知道到底想说些什么,但既然打了这么多那就发出去好了。
说白了就是空虚吧,竟然删不了评论!!!小狐狸叔叔差评
说得不错!不乱,看起来很真实,对一些现象和问题描述和分析都很准确。很棒!建议欢欢小朋友有空时多写写你的体验,很有价值!或许你现在还参悟不透是什么原因,那就写下来吧。相信山叔,以后看看你不会后悔的。
这也是郭敬明内心对世界的一些感触,对金钱的崇拜,放纵的欲望,是他所看到的世界。
“生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已陷于枯竭”,是不是说的有点悲观了?我反而认为没有创造力就没有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化时代。
与其说信仰迷失,价值彷徨,自我迷茫,不如说价值多元,选择让人眼花缭乱,地主的儿子不必非要继承土地,也可以去当吉他手,农夫的儿子可以当码农改变命运;至于心灵动荡,物质至上,娱乐至死,毫无节制是哪个时代都会有的事儿。
多年前看西方的一些文学名著,还算有为的主人公在旅馆里随随便便强暴了一位旅馆女侍者,而这事儿在当事人看来,就如我们认为人要吃饭喝水一样常见。放在现在这是犯罪,放到十八九世纪就是个乐子。人性逐渐解放,逐渐自由,因为物质和科技水平允许我们更自由了,取悦自己的手段更多了。我们可以买充气娃娃和情趣用品,看av,去逛红灯区,而不是将下人的身体当做自己玩乐的手段,并且,生产力的解放,使国家组织不再将人视为没有合法维权渠道的奴隶,而是一名可以创造价值的生产工人。这么看来,素养和文明应该是更进步了。
物质基础决定文明素养,想想非洲土地的黑人朋友,想想三分之一人口都是艾滋的非洲国家,他们才叫娱乐至死,毫无节制。
与其说信仰迷失,价值彷徨,自我迷茫,不如说价值多元,选择让人眼花缭乱,地主的儿子不必非要继承土地,也可以去当吉他手,农夫的儿子可以当码农改变命运;至于心灵动荡,物质至上,娱乐至死,毫无节制是哪个时代都会有的事儿。
多年前看西方的一些文学名著,还算有为的主人公在旅馆里随随便便强暴了一位旅馆女侍者,而这事儿在当事人看来,就如我们认为人要吃饭喝水一样常见。放在现在这是犯罪,放到十八九世纪就是个乐子。人性逐渐解放,逐渐自由,因为物质和科技水平允许我们更自由了,取悦自己的手段更多了。我们可以买充气娃娃和情趣用品,看av,去逛红灯区,而不是将下人的身体当做自己玩乐的手段,并且,生产力的解放,使国家组织不再将人视为没有合法维权渠道的奴隶,而是一名可以创造价值的生产工人。这么看来,素养和文明应该是更进步了。
物质基础决定文明素养,想想非洲土地的黑人朋友,想想三分之一人口都是艾滋的非洲国家,他们才叫娱乐至死,毫无节制。
比起小时代,韩剧有过之而无不及,好莱坞大片的拍摄手段,科技手法,故事水平,比小时代更好,一个给我们提供了拯救人类的英雄幻想,一个给我们提供了放浪不羁的青春憧憬。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东西。只不过一个是幻想中的现实,一个是现实中的幻想,不真实的却又强行真实的片子广受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