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敢问你路在何方?
论道上线运行有段时间了,已经搭建了基本框架,并正在继续完善中。当前的论道可以用“不温不火”来形容,相比其他海量信息的平台,论道每天更新的内容可以说不算多,他成长得稍微缓慢。这种状况,肯定让很多认真关注他的人禁不住思考“论道的路走得对吗?他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个人以为,论道目前的道路走得坚定而稳健,论道管理方自称“笨功夫”,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说,论道的路很激进,ta所谋甚大,ta要的是道,而不是术。在当前“众派林立”、喧嚣浮躁的互联网中,或许这才是论道的真正方向——ta的价值不在于平台,而在于生态。因此,才能在当前“春秋无义战”的混乱互联网环境中独树一帜,才有希望慢慢地聚集起真正的能量。
这无关情怀,这是理想主义的现实。互联网,乃至各类产业的未来高点将是生态型的社区。现在,最耀眼的综合性生态社区就是腾讯和阿里了,二马正在进一步完善、继续抢夺竞争制高点。综观很多平台,无论眼下吸引了多少眼球、多么热闹,无论融了多少资金,只要生态有不健康的地方,就埋下了未来发病的隐患,除非他的初衷只是圈第一桶金;而泛娱乐化的平台,终将爆点枯竭、审美疲劳。对于人的胃口,还是五谷杂粮最养人、恒久远。
毫无疑问,论道是一个以内容为核心的平台。但个人以为,他的核心竞争力却是生态。内容平台很多,浏览一下,看看差异所在。
1.知乎是首当其冲、难以回避的参照。
知乎的积累和沉淀很多,这是它的优势。但:一,它这个优势没有形成拳头力量;二,它的生态在不断地遭到破坏,并且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即便它现在的专栏改版,更多地是侧重于放开、放低写作门槛,从而更多地引入流量。但是,这个引入是弊大于利的,最终将极有可能会更快地破坏原有生态,降低环境质量和用户体验。或许,它把这个作为竞争的成本,但这个成本是破坏性的,不是建设性的。

2.简书、片刻。
侧重于写作的平台,它的优势是聚集一批碎片化写手,释放表达欲望,建立写作检验的参照系。在内容过滤和提取方面,与知乎有的一拼。其最终目的还是通过基础流量增长,过滤和提取内容。但是,为了吸引流量,其内容的选择过于功利化、浅表化,比如生活习惯类、情感类、体验类等等,不可能涉及太多本质和深刻的东西,因为受众少。同时,如果你需要更为专业的意见,还是需要到专业性更强的平台上去查询,比如管理类、文化类、商业类、科技类等等。所以,我认为,知乎专栏改版,结果上更多地是和简书、片刻、豆瓣抢流量,而豆瓣的阅读类、影视类内容专业化程度又比前三者强。


3.网易公开课。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系统资源,也有一些精品,对于用户拓宽视野的作用很大。但是,仍然不完善,毕竟公开课的资源获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的投入较大。同时,仍然属于知识层面上的积累,对于用户来说,相关领域思维方式上的提升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也不小; 并且,过于纵向化、单向化,横向的互联互通不足,整体性的生态运营欠缺。


4.豆瓣。
豆瓣当然非常好!但是,基本上只是基于原有框架的自治,同样有生态运营上的不足;内容上,见仁见智吧,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思维碰撞的格局,但偏重于阅读、影视。
5.微信公众号。
这个平台分层较多,有专门运营的团队号,有做得较好的个人号,也有专门以此为端口、衔接点的运营号。其余的,无需在此关注了。内容上,主要是单向输出,双向互动有限;生态上,是以内容吸引流量,从而转化为商业效果。
6.百度贴吧。
之所以把这个列上,是因为近年来百度大成本投入技术研发领域,走技术路线,却收效甚微,其最重要的短板就是社区运营。现在,百度管理层正在调整这个战略,结果如何,尚未可知。百度贴吧、百度知道本来是挺好的平台,又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资金保障,但是它被疏忽了,长久以来,水太多了,生态越来越差,在精分的互联网环境中,渐被边缘化,以致沦落到药品信息发布平台的地步。
上述所有内容平台,共同点就是:一是,生态系统不好。对于真正的价值用户来说,体验很不好。或许流量很大,搅动的水花很绚烂,但终归于泡沫。况且,还有些已经或是正在成为脏水。二是,价值输出无力。少部分有价值信息,迅速被大量的水货冲淡了、淹没了,而引发思维碰撞和思辨的内容、渠道、生态更是少而又少,用户的时间线被一再污染。而还有另外一个比较特别的平台类型是: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但这类平台上的知识是死的、固化的,不是发展的,在时间上、思维上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乱象、混战之下,隐藏着机会——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深度改革开放的新常态下,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提升生存发展与幸福生活所需的理性思维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现实要求,也是心理需求。这个机会属于沉静、执著、不浮躁的人。窃以为,论道,应该成为一个能够真正“论道”的、能够提供价值提炼与整合的网络书院、学院。除了古代的著名书院、现代的综合性名校,他应该代表第三种情况——前沿、开放、思辨的一流知识价值管理平台、思维整合生态社区。
——前沿。适应时代需求、有时代特色的前沿内容,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换言之,就是紧随时代脉搏、有现实应用价值的内容。很多知识都是传统的、艺术的、理论的,很难和前沿联系起来。不然,我们正处于一个深刻变化的时代,原有的知识体系需要创新、发展、整合。只有整合了,才能真正地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才能有效运用到不断发展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否则,只是用来爽口的、没有多大用处的碎片化知识。一是,有论道用户提供需求来源;二是,论道平台可以过滤和控制无价值内容;三是,良性循环的论述性、讨论性生态,可以催化知识价值发酵、转化。
——开放。主要是指用户和内容的宽领域。虽然不能说是大百科全书式的,但是起码是能聚集各领域的、有一定经历和经验的用户,能汇集深度实践和体验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拳招,更是实战攻略和武功心法。对用户来说,可以各取所需、自我整合,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思辨。只有思辨,才能发现自身的逻辑漏洞和体验不足,才能让固有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思辨的过程,就是知识与能力整合的过程。这个平台,可以锤炼我们的思维,深度整合我们的感性和理性,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更好地发展我们的“个体化”过程。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分离的能量场,同时也是这个大世界能量场的一部分。互联网打破了原有的个人社会化模式和规则,一个更大的趋势是:越分离,越集中——每一个个体越是整合得完善,身外世界就会越是趋于美好。这也是论道的期许——创造一个更美的世界。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未来的论道,一定是沉静的、涵蓄的、建设性的、有价值的,让人充满期待的!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知道不知道”已经成为新的low。思想与价值整合的大幕已经拉开,新的思想和价值革命正在酝酿中。逝者如斯,再回首,已百年身。十字路口就在我们面前……
————分割线————
欢迎辩驳探讨,也欢迎砖头和臭鸡蛋,可以帮助作者查缺补漏、更正谬误。先致谢!另,希望有机会探讨一下如何使用论道——《论道攻略》。有兴趣的朋友,欢迎您在评论中提供更好的使用方法。
个人以为,论道目前的道路走得坚定而稳健,论道管理方自称“笨功夫”,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说,论道的路很激进,ta所谋甚大,ta要的是道,而不是术。在当前“众派林立”、喧嚣浮躁的互联网中,或许这才是论道的真正方向——ta的价值不在于平台,而在于生态。因此,才能在当前“春秋无义战”的混乱互联网环境中独树一帜,才有希望慢慢地聚集起真正的能量。
这无关情怀,这是理想主义的现实。互联网,乃至各类产业的未来高点将是生态型的社区。现在,最耀眼的综合性生态社区就是腾讯和阿里了,二马正在进一步完善、继续抢夺竞争制高点。综观很多平台,无论眼下吸引了多少眼球、多么热闹,无论融了多少资金,只要生态有不健康的地方,就埋下了未来发病的隐患,除非他的初衷只是圈第一桶金;而泛娱乐化的平台,终将爆点枯竭、审美疲劳。对于人的胃口,还是五谷杂粮最养人、恒久远。
毫无疑问,论道是一个以内容为核心的平台。但个人以为,他的核心竞争力却是生态。内容平台很多,浏览一下,看看差异所在。
1.知乎是首当其冲、难以回避的参照。
知乎的积累和沉淀很多,这是它的优势。但:一,它这个优势没有形成拳头力量;二,它的生态在不断地遭到破坏,并且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即便它现在的专栏改版,更多地是侧重于放开、放低写作门槛,从而更多地引入流量。但是,这个引入是弊大于利的,最终将极有可能会更快地破坏原有生态,降低环境质量和用户体验。或许,它把这个作为竞争的成本,但这个成本是破坏性的,不是建设性的。

2.简书、片刻。
侧重于写作的平台,它的优势是聚集一批碎片化写手,释放表达欲望,建立写作检验的参照系。在内容过滤和提取方面,与知乎有的一拼。其最终目的还是通过基础流量增长,过滤和提取内容。但是,为了吸引流量,其内容的选择过于功利化、浅表化,比如生活习惯类、情感类、体验类等等,不可能涉及太多本质和深刻的东西,因为受众少。同时,如果你需要更为专业的意见,还是需要到专业性更强的平台上去查询,比如管理类、文化类、商业类、科技类等等。所以,我认为,知乎专栏改版,结果上更多地是和简书、片刻、豆瓣抢流量,而豆瓣的阅读类、影视类内容专业化程度又比前三者强。


3.网易公开课。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系统资源,也有一些精品,对于用户拓宽视野的作用很大。但是,仍然不完善,毕竟公开课的资源获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的投入较大。同时,仍然属于知识层面上的积累,对于用户来说,相关领域思维方式上的提升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也不小; 并且,过于纵向化、单向化,横向的互联互通不足,整体性的生态运营欠缺。


4.豆瓣。
豆瓣当然非常好!但是,基本上只是基于原有框架的自治,同样有生态运营上的不足;内容上,见仁见智吧,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思维碰撞的格局,但偏重于阅读、影视。
5.微信公众号。
这个平台分层较多,有专门运营的团队号,有做得较好的个人号,也有专门以此为端口、衔接点的运营号。其余的,无需在此关注了。内容上,主要是单向输出,双向互动有限;生态上,是以内容吸引流量,从而转化为商业效果。
6.百度贴吧。
之所以把这个列上,是因为近年来百度大成本投入技术研发领域,走技术路线,却收效甚微,其最重要的短板就是社区运营。现在,百度管理层正在调整这个战略,结果如何,尚未可知。百度贴吧、百度知道本来是挺好的平台,又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资金保障,但是它被疏忽了,长久以来,水太多了,生态越来越差,在精分的互联网环境中,渐被边缘化,以致沦落到药品信息发布平台的地步。
上述所有内容平台,共同点就是:一是,生态系统不好。对于真正的价值用户来说,体验很不好。或许流量很大,搅动的水花很绚烂,但终归于泡沫。况且,还有些已经或是正在成为脏水。二是,价值输出无力。少部分有价值信息,迅速被大量的水货冲淡了、淹没了,而引发思维碰撞和思辨的内容、渠道、生态更是少而又少,用户的时间线被一再污染。而还有另外一个比较特别的平台类型是: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但这类平台上的知识是死的、固化的,不是发展的,在时间上、思维上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乱象、混战之下,隐藏着机会——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深度改革开放的新常态下,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提升生存发展与幸福生活所需的理性思维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现实要求,也是心理需求。这个机会属于沉静、执著、不浮躁的人。窃以为,论道,应该成为一个能够真正“论道”的、能够提供价值提炼与整合的网络书院、学院。除了古代的著名书院、现代的综合性名校,他应该代表第三种情况——前沿、开放、思辨的一流知识价值管理平台、思维整合生态社区。
——前沿。适应时代需求、有时代特色的前沿内容,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换言之,就是紧随时代脉搏、有现实应用价值的内容。很多知识都是传统的、艺术的、理论的,很难和前沿联系起来。不然,我们正处于一个深刻变化的时代,原有的知识体系需要创新、发展、整合。只有整合了,才能真正地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才能有效运用到不断发展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否则,只是用来爽口的、没有多大用处的碎片化知识。一是,有论道用户提供需求来源;二是,论道平台可以过滤和控制无价值内容;三是,良性循环的论述性、讨论性生态,可以催化知识价值发酵、转化。
——开放。主要是指用户和内容的宽领域。虽然不能说是大百科全书式的,但是起码是能聚集各领域的、有一定经历和经验的用户,能汇集深度实践和体验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拳招,更是实战攻略和武功心法。对用户来说,可以各取所需、自我整合,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思辨。只有思辨,才能发现自身的逻辑漏洞和体验不足,才能让固有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思辨的过程,就是知识与能力整合的过程。这个平台,可以锤炼我们的思维,深度整合我们的感性和理性,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更好地发展我们的“个体化”过程。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分离的能量场,同时也是这个大世界能量场的一部分。互联网打破了原有的个人社会化模式和规则,一个更大的趋势是:越分离,越集中——每一个个体越是整合得完善,身外世界就会越是趋于美好。这也是论道的期许——创造一个更美的世界。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未来的论道,一定是沉静的、涵蓄的、建设性的、有价值的,让人充满期待的!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知道不知道”已经成为新的low。思想与价值整合的大幕已经拉开,新的思想和价值革命正在酝酿中。逝者如斯,再回首,已百年身。十字路口就在我们面前……
————分割线————
欢迎辩驳探讨,也欢迎砖头和臭鸡蛋,可以帮助作者查缺补漏、更正谬误。先致谢!另,希望有机会探讨一下如何使用论道——《论道攻略》。有兴趣的朋友,欢迎您在评论中提供更好的使用方法。
14 个评论
很感动!的确,论道希望给互联网世界带来一些独立和理性的观点和知识,而不是情绪和营销。感谢支持,我们进步的还太慢!
贴吧就是辣鸡
老是友情点赞,这回是避嫌了。哈哈……不过说正经的,有时候事后看自己的回答,会发现一些漏洞、模糊、甚至偏颇等等之类的问题。不要你的赞,期待你提一些中肯的意见,批评批判的也行。在这种参照中,我个人也比较容易能发现和弥补一些自己的问题。健康的讨论,从拥抱批评批判开始……
哈哈,的确只有一个例外,对于新朋友首答我总是倾向推荐给大家。老朋友我是真的看懂了觉得好才会推荐。你的几乎每个回答都非常用心,所以我都会推荐。我们提倡只认内容,不看是谁生产的。
系统反应有点慢,所以看到你提交了两个一样的评论。帮你删除了其中一个哈。一般来说,点一下评论就可以了。
同意观点,社会太浮躁,需要沉淀。
如果总是依照已有的样本来思考,那么恐怕永远脱离不了窠臼
我以为论道开清谈之风,恢复魏晋谈玄论道,专事心性的修养才是正途。
意见同冥君,清谈之风,能吹污秽之气……
不要太武断了兄弟。我的言辞不尖刻,尚且和你说一下。
首先贴吧在官方广告方面,做的真的很垃圾。真的,垃圾。但是也有好的,比如笔记本吧里面就有微星的广告。
但是在内容方面,比如专业的内容方面,贴吧可以说是一个入门,比如计算机的配置,比如如何考研进口译,再比如化学竞赛物理竞赛的贴吧,都可以是入门,可以有更专业的东西。同样,国内的很多社区,都有这类的东西。你在里面可以发现很多好的资料什么的,互相有人加油打气,甚至有人讲题。这个方面,真的比知乎好一些。知乎上关于“个人提升”的太多了,让你误以为是在学习,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用不到。
实际上在很多社区里,这类的讲题,是要收费的。微博很多直播的课程价格不菲,但是实际上都是自己学来的,你懂,资料贴吧都有。
贴吧让你产生不好的印象的原因,第一是广告,第二可能就是用户层次不明,很多水贴之类的。但是适当用,用的好,贴吧也可以算作一个优质社区。
首先贴吧在官方广告方面,做的真的很垃圾。真的,垃圾。但是也有好的,比如笔记本吧里面就有微星的广告。
但是在内容方面,比如专业的内容方面,贴吧可以说是一个入门,比如计算机的配置,比如如何考研进口译,再比如化学竞赛物理竞赛的贴吧,都可以是入门,可以有更专业的东西。同样,国内的很多社区,都有这类的东西。你在里面可以发现很多好的资料什么的,互相有人加油打气,甚至有人讲题。这个方面,真的比知乎好一些。知乎上关于“个人提升”的太多了,让你误以为是在学习,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用不到。
实际上在很多社区里,这类的讲题,是要收费的。微博很多直播的课程价格不菲,但是实际上都是自己学来的,你懂,资料贴吧都有。
贴吧让你产生不好的印象的原因,第一是广告,第二可能就是用户层次不明,很多水贴之类的。但是适当用,用的好,贴吧也可以算作一个优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