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要求别人给所谓的“干货”的人是不是出于懒惰?

此问由刷一朋友的朋友圈状态引发,具体是他说他的粉丝抱怨他最近的答案没有干货了。
常常看到大家提“干货”这个词。我一直对这个词非常的反感。是不是干货,很大程度上是你自己吸收的方法和深度决定的。如果你不愿意去体会内容的深层次含意,或者总是抓住内容里的一些小错误或者略微夸张的地方不放,什么干货于你的价值都是极低的。
 
动不动就提“干货”,是不是自己不自主思考,只想被动接收的表现呢?还是说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心理学成因。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回答。
已邀请:

眺望天下 - 见了便做,做了便吃了,饱了消化食,等着下次再了; 味生于嚼,嚼生于美味,佳肴乐无穷,遇到以后再嚼。

推荐来自: 论道管理员

也有被动的“浮躁”。
就像我在这个里其他问题中回复的一样,现在社会节奏快了,逼迫的人们需要快节奏的信息获取方式。
举个例子(需要快节奏的人,这里会自动跳过吧,这个例子如何?)
所以说,很多时候,人们需要的是效率。
当然,还有就是对冗余枯燥的反感。
这其中,包括一些专业学术性的观点,即非自身了解领域,在其中,人们会觉得迷茫,而过多无法理解的内容,会造成疲倦感,“老和尚念经”就是这种现象。
另外,就是某些人士(以行业平庸领导为例),喜欢报告会式的宣讲。这也会给人造成反感。而如果,这种“宣讲”出现在平级中,比如,实际工作中,自己提出了一个技术观点,偏偏有些同事,会先评价一些已经显而易见的观点,把自己已经做到了的好的讲一遍,把现在工作中午饭达到的提出来。这种冒充领导的假专家行为,即使在自身为主动意识到的情况下,也会对其产生厌恶、反感。
 
==============================
 
概括以上,即包括内因和外因。
而,懒惰,只是外因之一。

伟强 - 论道 #732 用户

推荐来自:

更多是推荐系统的锅,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干货,有的只是喜欢看的文章和不喜欢看的文章。谁也不是来网上接受营销号再教育的,上问答网站本质上和打手游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其实要干货这句话的潜台词的意思是你说的东西我不喜欢。如果真的被回复这句话,那么只能回复不喜欢就不喜欢呗,就算是营销号也要筛选用户群的,你不是人家的用户群这也很正常,但是说出来就显得比较巨婴了,好像有一种世界都必须围着你转的感觉。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