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B站2020年五四青年节宣传短片《后浪》?

已邀请:

水心 - 毛粉 马克思主义者

推荐来自: Joey 山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因为不愿意给知乎写东西,所以在论道出了个同名题目。对我就是想取得别人的认同赞同,不想被杠精杠。
 
本篇夹带私货过多,请注意。
 
宏观方面来看。
 
官方宣传啊,你是最能知道这帮老家伙,老东西们的认知和水平,也能知道这帮老东西和老家伙们想要在历史上留下一个什么样的评价,甚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些官方宣传,群众反馈和一些数据的结合,是最能看出一个社会体系的经济情况的。
 
看出这种经济体系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好好赚钱,但是割韭菜就不必了。
为人民群众提供他们所在认知门槛上能接受的,有助于认知能力认知水平提高的新鲜事物(帮助他们赚钱,以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或者直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顺便赚点钱就好。
 
再过多少年,你们就会觉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有必要的。
你们会感恩自己以前所做的事,能够对更多人有好的影响,能够切实提高更多人的生活水平。
你们也会因此感到骄傲。
回报社会,回馈社会,也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回报社会是要建立在“自己过得好”的基础上的。
至少生活水平要在中位数以上。
(以上你可以认为是我对当代青年的要求,先保障好自己的中位数水平以上的生活,然后回报社会都不要紧的)
 
官媒宣传怎么看的问题:
孝敬老人的公益广告在央视过多出现以后,你就知道养老金要亏损了嘛~
社会主义也是有统治阶级的嘛~
虽然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把利益多分给人民群众,相比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人民得到的利益多一点,然而也是为了实现统治阶级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嘛~(来来来此处安利马斯洛)
宣传消费主义,是这帮老东西老家伙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需要我们消费。
 
你想美美地穿着汉服跳舞吗?来消费啊。
你想认真地去学一门语言吗?来消费啊。
你想炫酷地去玩高级滑板吗?来消费啊。
 
这证明这个国家,这个社会需要我们去消费,去拉动内需,去创造新的需求,这个宣传,不仅证明社交网站为了赚钱,去宣传消费主义是得到支持许可和认可的,官媒也在支持。
所以,赚钱的方式是这样的:
如果开一个购物网站,直播卖货的网站,“去宣传一个商品有多么好”的网站,给人民群众宣传“每天要吃精致的水果”的网站,创造一些需求(不管是真实需求还是伪需求),甚至拉高人民群众的阈值,目前我国政府是大力支持的。
最好以“爱国”为商品买卖的切入点。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经济学原理》
 
但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叫他们老家伙老东西一点都不过分。(此处为正常褒义贬义水准)。他们老了,他们是以他们二十五岁阈值和认知为标准的。他们觉得用个iPad,学一门新的语言就羡慕了。
你同样也可以认为,有资源的,能在b站找人剪出这样视频的,审核的,这帮老家伙老东西们的儿女,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这种水平水准的生活,是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人达不到的水平!
是的,达不到。
如果这个视频取一些社会中位水平生活,比如大学食堂,比如医学生在家给猪肉缝合,再比如大学骑自行车(自行车不能太高档),高中生上课认真听课(课桌椅半旧,多媒体半旧),考试画面,这样的内容和画面,配文是:“我们羡慕你们有这样努力学习,刻苦认真的劲头!我们羡慕你们正处于青年时期,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科技文化建立在这样刻苦努力的基础上!”我相信,说视频不好的,都是杠精。
上层社会和中下层社会的生活水平,太割裂了。
 
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决策群体,尤其是既得利益者,在势头正猛的时候,因为阈值的变动,尤其是阈值产生的环境中的变动,是会产生群体性傲慢自大的心态的。包括否定这个世界上有穷人的存在,并且穷人是广泛存在的,而且会被某种体系收割,剥削。
国产纪录片,有个市长,在面对生了大病的穷人的时候,中午敷衍完,晚上就去招商引资喝酒去了。
你们也可以搜一下“陈行甲”。
也可以看看知乎上那些说父母是军区的,什么行政级别的公务员这类的人员是怎么吹牛逼的。
他们没吹牛逼,是真的。
割裂吗?现实吗?
眼睛一闭,看不见底层人民,就不存在了嘛,就没有了嘛~还有比这种解决方法更快速的解决方法吗?
用一些形容词洗脑一下嘛,羡慕嫉妒恨的人,是你们弱小,你们不努力嘛,你们酸就是你们的错。
 
吹得太多,忘了如何在历史上,在整个社会水平的范围内客观公正脚踏实地了。
 
所以你们也可以看到B站这个网站的态度。
B站是想得到那些老家伙老东西们所组成群体的承认和认可的,然后借机宣传。
 
B站的目的达到了。
 
个体方面来看。
 
我是个愤世嫉俗的人。
前几年微信公众号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也被很多消费主义的软文洗脑。当时我陷入了一种痛苦之中:
变一个精致的猪猪女孩是需要一些消费的。
我没有钱。
我连一百块的洗发水都买不起。我只能用飘柔,那我这样还怎么变精致?
我在小城市没有任何的兼职机会。
别说兼职机会了。
山西运城市,做柜员一个月1500块月薪,每天八小时,压半个月工资。
德克士的工资,2016年是两千出头。
公务员一个月到手四千多。
月薪五千?想多了。
 
在购物网站搜“裙”以及任何关键字词,销量最高的,就是我国人民中底层目前的消费水平和可支配收入水平。
喜茶?
海底捞?
西贝?
那不是大多数人能接触到的东西。今年是2020年。
 
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些都达不到以后,我还有一段时间给自己反向洗脑:
给自己多花钱就是精致了?喝一杯奶茶就是精致了?
 
然而这几年,在我自己的知识面知识量知识深度到达以后,哦对,当然还有一点点收入,我尝试过消费主义的好处,觉得消费主义“也就那样”以后,我的心态逐渐平和下来。
 
你们看我以前的言论和回答,会发现我是个很矛盾的人,还教你们当个官能享乐主义者。
你们可能会以为我在装逼,我在撒谎,我在吹牛逼。
这不矛盾。
 
2014年,我在西安地铁,看见别人用iPhone 4S,满眼羡慕。
2019年,我在北京地铁,看见别人用更高级别的iPhone,内心平静如水。我自己用的是iPhone 7。
(我骄傲啊)
 
如果回到十八岁的课堂中再过一次的话,我还是会掉落到消费主义的陷阱中,再来一次愤世嫉俗。
 
和我一样愤世嫉俗的,我相信不是我一个。知乎上那些大学生生活费的,几乎都是炫富。
旅游话题下面的回答,前几年还可以在评论中看到和我一样的愤世嫉俗,这几年没有了,因为旅游类问题下的营销号多了。杠精都不愿意杠营销号。
我还看见过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说“那么多女孩子那么精致,买两百多的口红,你们的钱是从哪儿来的?”
下面一堆人批判题主“酸”的。我当时年纪小,不懂事,还和别人因为这个掐过。花父母钱的就很骄傲了?你有本事来运城兼职,你来!随时欢迎,坑你是必须的!
我当时也真的好奇他们的钱是从哪儿赚来的。
当时因为这个,我和Joker掐过,他标榜“客观中立”的观点让我讨厌到极致。我当时觉得他一定是个没什么朋友的家伙。
作为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我也想问这个问题,但是我没勇气问。毕竟,谁愿意展示自己的贫穷呢。
 
而我在工作以后,我才知道剩余价值的力量。这个我得重新开一篇。
 
 
 
然后,剩下的就是我们该怎么做的问题。
 
单纯的批判这个视频所宣传的消费主义,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如何才能过上那种你现在羡慕的生活。
 
我希望更多的自己觉得家庭水平一般的大学生,刚毕业的大专生,很多高中生,能看到这些话,希望对你们有用。
希望你们也能达到视频中的那种生活,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月亮与六便士》是极少数的存在。
 
一,忍。
在你周围的环境取一个中位数的值,然后把自己的衣食住行用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酱醋茶,降低到这个水平。可以是各项事物的平均水平,也可以适当倾斜:比如喜欢穿好看衣服的妹子,奶茶要少喝,但是鸡蛋得保证。
最最最穷的学生,食堂里的汤都可以不喝,但是鸡蛋得吃。
看见别人用顶配手机,自己用千元机也可以,父母极端的不给钱的,几百块交话费手机也可以。
这一切都需要忍。
不要去想别人为什么比你过得好,别人为什么比你物质丰富,控制这种愤怒无力感。
按照《还珠格格》中的说法,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学习。
生气,愤怒,低落的时间越长,集中精力背课文(你们知道的,我不是很提倡背单词)的时间越短。
集中精力背课文的时间越短,能记住的,能学到的东西越少。
愤怒生气养成习惯以后,人是会沉溺在愤怒和生气中的。不让你愤怒生气,是保护精神状态正常的一种措施。当然,面对这种贫“困”状态,愤怒无力感没有任何用。害怕的不是贫,而是被贫“困住”的感觉。
 
二,精神胜利法。
认认真真背一个小时的课文,就相当于新东方上一节课,这节课多少钱,按最大值算。
自己去搜一些资料,好好锻炼身体,就相当于上私教课,这节课多少钱,按最大值算。
学了多少,赚了多少。
甚至可以偷偷的把这个东西记下来。按人民币的价值算。
 
 
三,数据采集。
这里不仅要采集宏观数据,也要采集微观数据。
一斤大米在超市什么价格,把零食当自助餐吃,最贵的是什么价格。
海南去北京的机票是什么价格。
招聘启事上是什么要求,需要达到什么程度。
为什么张雪峰宣传考研生化环材?(小笨蛋,因为让你考研是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啊)生化环财工资低是真的吗?
计算机行业的内卷,和生化环材找不到工作,哪个收益更大?我适合吗?自学实践了吗?
 
以上是宏观数据
虽然我的专业是英语,但我不擅长逼学生念书,我能不能去做护工?我的力气多大?
我所坚信的那些为人处世原则,有哪些是让我亏损的?
我能坚持背多长时间的书?写代码写多久脖子会疼?
我觉得不穿好看的衣服不行,我真爱服装设计。
 
把宏观事物,自己从小到大被社会影响的三观,和自己个人发展,职业选择结合在一起,做出自己的决策。
有时候宏观事物,和个人发展是没有关系的。
就业难,不代表你找不到工作。
你找到好的工作,对身边的人多一点好的影响,告诉他们提前规划,坚持下来的重要性,那你就相当于做了一件特别特别特别好的事情。
你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都是对社会有好的影响,都是在回报社会。
 
为什么要这样做决策呢?尤其是要这样选择自己的工作?没有为什么,这样做决策能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能保证你健康,不饿肚子,不流落街头。能使你的生活水平在保证个人爱好上最大化。
某些时候甚至能发掘你的天赋(比如有些人不吃饭也要穿好看衣服)。
 
毕业后,因为这样的工作选择,端正自己的态度,也可以享受到消费主义的好处,幸福感能达到最大值。
 
毕竟,回报社会是要建立在“自己过得好”的基础上的。
 
一个人如果考虑自己的未来,一定要建立在宏观和微观方面来看。
消费主义也不一定是坏事,唯物主义,我们整个人都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的。
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消费主义。
剔除消费主义中过分夸大的方面,踏踏实实地享受自己能享受到的物质,不矛盾。
发现消费主义中过分夸大和虚假的方面,躲一个坑,由此产生的优越感,也是精神享受。尤其是发现自己是被影响的,不是真心喜欢一种事物引发的消费主义。比如有时候补涂口红会觉得麻烦,觉得口红还不如买茶来得实在。
 
但是不要嘲笑别人的鞋和塑料小人。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风筝》鲁迅
 
成人是长大的儿童。
 
 
 
 
 
 
 
 
 
 
 
 
 
 

道不远人 - 事物并不能在获得真实意义之前就到达最佳状态

推荐来自:

看到一半多看不下去了。
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对前浪说一声抱歉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