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感性和冲动的本质和意义是什么?

已邀请: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Joey

这个问题太大太难了,狐狸叔叔你得让科学家来回答。不过,恐怕科学现在也只能回答个大概。

如果梳理世界观演变历史、科学发展史、当今生命科学成果的话,大概可以有个方向性的解释。

恕我浅陋,以下回答,可能暂时还没有确凿无疑的科学证据,且用语上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

——本质。
感性、情感、冲动,本质上是基因、细胞以及身体分子层面上的生化反应。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反应,一是先天进化而来的,二是后天环境中习得的。这两方面的共同综合作用所产生神经活动的结果。

——意义。
先天方面,生命科学一直是以「目的论」来解释的——在漫长的进化中,形成今天这个样子、这种机制,甚至这种基因,一定是有目的的,一定是在具体进化环境中有利于生存发展的。

后天方面,除了我们先天继承的基因和身体运作机制,在环境里的各种刺激中我们会对环境做出反应。一些或好或坏的反应方式会反复上演直至习得,然后进入无意识中,再遇到类似情境,机体会不假思索(无意识)地做出相似的反应,比如脸红、紧张、恐惧、没有安全感、兴奋、激动等等冲动。这时就已经不大受本人控制了,如果想改变,需要经过辛苦的刻意练习,重新建立新的反应方式。这也说明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家庭环境影响生活习惯、方式,对行为和神经反应的影响与塑造很大,很多人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业障深刻地影响了自己一生。


认知神经科学家迪昂院士,曾获得神经科学界诺贝尔奖——大脑奖,被认为是世界脑科学领域大师级人物。他有本新书《脑与意识》,是研究人类大脑意识的。设计了很多用现代技术研究意识的最小可能实验,寻找主观意识的客观标志,将人类意识这种主观机制,呈现在客观结果上,连无意识中引发的机体反应也呈现出来结果。

(本段是本人根据本问题和书中内容的推理解释)很多实验,说明感性、冲动这些反应,大多是身体已经习惯养成的无意识反应。而意识到的内容,大多是可以自我控制的。如果无意识的冲动反应或者说机体本身的反应太过于强烈,即便本人意识到了,也常常很难控制。这个地方,大家可以自行脑补自己在各种情境下的可能反应模式,问问自己是否能轻易控制甚至改变。

人在习性养成过程中,大脑会建立起原来没有的神经回路。这种路径一旦建立起来后,在类似情境中,神经传导会自动沿这些路径运行——这大概就是感性冲动的来源了。举个极端的可能不太契合本问题的例子,人吸食毒品时,那种刺激会在毫秒级极短时间内影响大脑神经,并且极其强烈,然后人就上瘾了,过段时间那些神经回路就难受。之所以是毒品,就是因为它会形成这种过于强烈的神经冲动吧,让人完全失去自控力,并且对身体有害。


先天的东西,不是我们能改变的。后天的东西倒是可以试一试。修行、学习、训练……等等,就是后天的改变与养成的方式、手段、路径。比如,经常写下记下整理自己的想法,经常在论道讨论讨论问题,慢慢会建立新的更细密、更认真的大脑运作机制。这个慢慢地,是多长时间呢?如果坚持每周一次,哪怕只是一小会的认真整理,最多两个月就会发现自己的变化。

先天是人的命,后天是人的运,福人到哪里风水都好。人活着,总得去试一试搏一搏。否则,在命定的框架里活着,在已有的习性中活着,无论啥状态,好像都没啥意思,多无趣啊。

感谢您的阅读。过年了,祝您新年好!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