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的道德危机和百度的道德危机有什么区别?

对于京东这次刘强东的性侵事件,及百度长期的骗子代言人事件,均为相对严重的道德危机。在中国,一个企业没有“德”,常常对经营有较为重大的影响。各位认为两个事件在长期和短期内对两家企业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如果不同,原因会是什么?
已邀请: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推荐来自: Joey 目目老师 elite007 山人

刘强东不能跟京东划等号。

京东的业务模式虽然有缺陷,但是平心而论,也算国内相对良心的企业了。当然,这种『良心』更多来自于行业竞争带来的危机感,阿里巴巴持续不断的施压导致京东的容错空间非常小,不得不尽量做好客情维护。

事实上,我个人认为,早期的阿里巴巴可能是国内最『良心』的企业之一了,可以说是有底线,有情怀,有梦想的公司。但是,现在的阿里巴巴,可能是套路最深的公司之一,市场地位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后起之秀必须要比原来的强势企业做得更好才能抢占市场。

刘强东涉嫌性侵本来不应该对京东造成太严重的影响,那是个人层面的事情,不是企业行为。这个事情的严重程度应该说远远比不上京东的『假茅台』和『假抱枕』等涉假事件来得严重,跟百度丧心病狂的医药类广告更不可相提并论。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说,考虑到刘强东在京东的重要角色,投资意愿肯定会有影响。

但是,中国社会的诡异之处正在于此,中国商业环境的奇葩之处也在于此。人们的关注点非常奇特,思维习惯也很奇怪。对于真正作恶的人,大家的容忍程度非常高,对于道德有瑕疵的人穷追不舍。捧一个人的时候,会用一个人的优点来证明他什么都是对的。踩一个人的时候,用一个缺点否定他的一切,甚至包括跟他有关联的一切。

就算认为刘强东的个人品行可能会影响京东的可信度,但是也绝对不能跟百度相提并论。百度作恶是显而易见的既定事实,是谋财害命的勾当。而刘强东是见色起意,图谋不轨。事情的恶劣程度完全不同。而且百度是企业行为,刘强东是个人行为,性质也完全不同。

企业创始人和领导者卖人设,所以导致个人行为和企业形象高度捆绑。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但是,企业家个人行为还是应该和企业行为有所区分的。从长远来看,百度是洗不白的,京东只要人事安排更合理一点可以几乎不受刘强东事件的影响。说句难听点的,就算刘强东死了,京东还能明天就垮了不成?何况他只不过卷入了性侵案?

企业家个人思想和道德的确会影响到企业,但是百度早就过了这个阶段了,百度作恶已经深入到了百度这个公司的骨髓,成了不可改变的基因。换句话说,刘强东可能是个酒驾司机,京东这辆前行的汽车存在风险,乘客上车需要谨慎。百度是刹车坏了,发动机漏油的汽车,危机重重,风险显而易见。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