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意义是什么?

经常看到有人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却很少看到有人说死亡。所以我想问一句:死亡的意义是什么?
已邀请:

金木雨 - 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

推荐来自: Joey 苦艾酒 沉默的末日 三岁 鬼翼龙 LF更多 »

我们从小就比较缺乏死亡教育,讨论死亡的意义或许更能让自己坦然地面对死亡。
个人觉得死亡的意义有几点:第一,解脱俗世的种种枷锁。生命很可贵,但每一分钟我们都在向死亡走去,死亡的意义或许是我们一步一步远离生命的动力。人活在世上受种种枷锁束缚,比如情感、伦理、物质……。死亡或许是我们能够想到的最快捷方便低成本的逃离方式。面对困难是不应该逃避,但当无法解决时,逃避最能满足内心的那个小恶魔,退无可退时,或许死亡就是那个小恶魔,勾引满足你的欲望。
第二,去另一个世界或许可以得到永恒的寂静。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恒动的,或另一面是恒静的。就像镜子的两面,我们在这边待久了,不由地会遐想镜子的背面。当厌倦了动,就想去找一个寂静的地方。
第三,提醒你生命的意义。死亡未知又不可避免,而生命,我们在每时每刻都在感受和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来,我要到哪里去,三大问题有两个左右都是关于生命,未知生焉知死,处于生思考死,以死来反知生。
陋见三条,仅此斗胆一说,望请见谅。
  
分割线
————————————————————————————————————————————————
今天在知乎精选推送上看到一个问题,问有哪些著名遗言,突然想起这个问题,一边看一边想,再想想那些所钦佩人物的遗言,也不知道看到哪句,鼻头都有点酸了。突然觉得千言万语也无从出口,其实先贤早就给我们说了死亡的意义。以下为链接,看多少算多少吧。
http://m.ruguoapp.com/messages/58d0f44da2d5ab001656341e

三又又四木 - 听故事的人

推荐来自: Joey 颜欢 鬼翼龙 Toilii 我心无忧

我看到已经有回答从社会与道德的方面谈论这个问题,那我主要从物质方面谈论一下吧。
1、如果不死亡,可用物质会越来越少,并且自然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一旦突破某个极限值,只怕会陷入无法挽回的恶性循环。《变形战争》中人类创造出一种近乎不会死亡的生物,并将其投放到水星,这种生物在早期的宗教形成时一个十分重要的想法便是死亡(一段时间没有光补充能量)后复活者(再次吸收光)都是有罪的,是当死只“人”。从生物的角度来说,种族的繁衍才是最重要的,个人的死亡是可以接受的。这种情况从低等到高等生物都是不变的,比如逃离火场时蚂蚁会一起抱成团,烧死外面的,里面的活下来;有一种生活在草原上的老鼠每过几年就会发生大规模跳崖事件(这个有两种说法,我比较认同的是因为此时种族中数量太多,继续下去草场会消失,种族必定灭亡,而高等动物对后代的保护自不必说。)
2、那我们再假设一种物质无限多的情况。此时最重要的就是遗传物质,在细胞繁衍时10代是一个坎,大部分细胞会死亡,剩下的细胞核模型会改变,细胞功能和形状也会改变,并且改变方向不定⊙﹏⊙∥。还有50代后,细胞将会衍生出不死性,变成类似于癌细胞的东西,不死并无限繁殖,也就是说,很可能在存活几百年后我们会变成一坨肉球(多半是黑乎乎的)。啊~还是死了好。
3、最后一点,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假设基因已经进化出适应性,不会变异且物质无限。那么文化会如何发展就很不乐观了,死亡将不再成为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人们可以自主选择的存在。比如说我觉得心好累,那就死吧。毕竟在活了几千年后很难说会不会产生厌恶感,从而选择自杀。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即便是幼儿(几十岁到一百岁)也很有可能富有自杀倾向。而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的生物只怕心理承受能力会极度脆弱,仅需要一次同等科技间的星球大战就会让这个种族因为自杀而覆灭(当然,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存在的生物不可能发展出武器,而没有生存这一要求的束缚,只怕连语言都不会进化出来)。

Tim - 这个人只拍风景...

推荐来自: Elvis Joey 太平狗 smwswk WangMT

死亡证明了我们存在过,也证明了活着的价值。
 
我时常见到一些画家,当谈到他们作品的时候,大家表示最频繁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一幅画如何才算是画完了?什么情况下才决定画上最后一笔?
 
这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是似乎没有什么人给出过一个很好的答案。
他们总是支支吾吾的,然后说,凭感觉吧,凭直觉吧,几句就把这个问题搪塞过去了。
 
今天被问到死亡的意义,大概和画里的最后一笔差不多。
画的最后一笔决定了一幅画作的完成,而人的最后一刻,也许代表着这个人的完整。
就像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
 
 

川又春秋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推荐来自: Joey 太平狗 他快点

不论对于世界的意义,只谈个人,死亡,就是一个句号。
一死,人的一生,也就彻底结束了。
在此基础上,人类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冥界文化,并对现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古代两河流域,大抵是认为“人死如灯灭”的,所以,就形成了跟现在一样,及时行乐的社会文化;
古埃及,认为有冥界的存在,人世只是一段旅途,最终要进入冥界永生,因此,要为死亡做好准备,当然,在世间也不能作恶多端,否则,用天平称心脏时就会暴露;
佛教认为,死亡只是这一世色身的终结。根据这一世的行为,从而决定流转到哪一道,要想有好的结果,至少要做到五戒十善;
亚伯拉罕诸教则劝人行善,蒙主救赎。
古代中国自周代脱离拜鬼之后,一直没能使宗教成为民族精神支柱。于是替代性的发展出祖先崇拜,作为对死亡恐惧的一种抵御。一个人即使死了,也会有后代祭奠,想想也没有那么可怕了。当然,事实是残酷的,老百姓普遍都是绝嗣的。
当然,欧洲自从文艺复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看破了宗教唬人的那一套,拜托了宗教的枷锁。人生,也只有这一世而已嘛!何不更加关心自己的生活,努努力,行行乐,闯一闯,拜劳什子神有什么用呢?
这也是现在全世界的主流观念,共识。
所以,现在死亡,真的就是死去元知万事空。
只是,现在中国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比起过去,很多人更加贪恋红尘,更加怕死。
何必呢?
河流总要入海,旅途终有终点,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正如我的签名: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冰镇火龙果 - 占星神棍,啊!

推荐来自: Joey rillness

略略跑题。
除了哲学家,大部分人会思考人生意义问题大概是因为现在过的不好吧,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不是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想让自己不再迷茫痛苦。
所以我觉得类似的问题多是gaygay的,提这个问题的人所需要的是去学点什么,让自己过得变好,当然大部分人还是没有变化的哇。
或许当一个人有了老婆,爱好,这样的问题就不解而解了吧。啊,老婆,你是我的唯一,你就是我生命的意义哇。
这种需要有情感经验的体会之后才能懂得的问题,一切的逻辑经验的解答都不太有效哇。
当然题主您老提问的死亡意义问题是要比人生意义问题档次要高哇(马屁ing)

杂家 - 目标是成为杂家。

推荐来自:

死亡之前,一个回顾一生的好机会,为你这一生做个评论,做个总结。死亡之后,别人才敢评价你。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