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森夏 - 喜欢清晨的饼干啊
推荐来自: 道不远人 、WangMT 、asayahaku 、蛋清 、路人蝙 、顾亭川 、山人 、李元华 、Toilii 、周舟舟更多 »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道不远人 、asayahaku 、森夏 、Joey 、蛋清
IvanWang - 打酱油的DBA
推荐来自: 森夏 、江渚渔樵
锦瑟 - 举目望日,不见长安。
推荐来自: 道不远人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事物并不能在获得真实意义之前就到达最佳状态
4 个回答
森夏 - 喜欢清晨的饼干啊
推荐来自: 道不远人 、WangMT 、asayahaku 、蛋清 、路人蝙 、顾亭川 、山人 、李元华 、Toilii 、周舟舟更多 »
上图
森林氧吧,设施齐全。有个二手的发电机,顶子上面还有块光伏发电板,被突出来的地方遮住了没拍到,省着点用其实不用经常开发电机。实在闷得慌就敲捡来的啤酒瓶,灌上水之后也能调出来很准的音。后来写的几首歌的肇始应该就是这里了。
引了一泓山泉,瓢是拿口香糖和老乡换的,完全可以直接喝,又凉又甜。
炒个菜,另外长者对不起我实在是需要肉食啊……
拔点野葱野茴香就能炖鱼汤喝了
开始是直接用树枝做弹力陷阱,后来发现了猎人遗弃的这个,稳
石头碾一碾松针,泡茶喝,里面有维生素可以避免生脚气病。雨天喝一杯还能暖身子。
夜里防风工作要做好,现在我时不时轻声咳嗽一下就是那个时候落下的病根。
带了几本书(资治通鉴就是那时候看完的,地摊买的盗版大合订本),快看完的时候就大赦了(笑)
其实总体还好,山里物产丰富,不愁吃的。主要还是馋一口豆腐和苋菜。现在的豆腐总有火烟子味,以前的豆腐捻撮咸盐就能白嘴吃。苋菜则更妙,米饭上搭上一片,满碗就都是桃花的颜色了。
住口!无耻老贼,你这根本不是隐居,就是荒野求生吧!
唔,假如有口豆腐和苋菜(要不然豆腐或苋菜?)吃,那么长久地隐居也没什么。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道不远人 、asayahaku 、森夏 、Joey 、蛋清
1.恕我直言,大部分人想象中的隐居生活,其实本质上是逃避现实而已。证据就是,你们都想鱼与熊掌兼得——既不想放弃现代都市生活的繁华与方便,又想逃离都市生活、上班生活、人际关系对个人自由的制约。
2.@曹钰 。是的。这确是一直以来的梦想。无关乎成不成熟,就是自然而然生发的。具体情况在回答中叙述。
———————正式回答———————
1.隐居梦想的缘由
我在中学(含初高中)时,每年寒暑假,都要到原来出生的小山村居住。具体生活状态是,在原来的自己家老屋子里住,平时就是看些乱七八糟的书、锻炼锻炼身体,跟着爷爷奶奶吃饭。当然,这不是隐居,并没有完全脱离与世界、社会、人际的联系。说这个经历,只是表明一种心境——喜欢这样的简单生活,只要可以让我安静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行。
另一个挺有意思的经历是,我在高二的时候,就已经脑残似地读完了前人托名所写的《张三丰全集》、《吕洞宾全集》(认真脸……请不要笑!)。虽然我看得似懂非懂,但沉浸其中,获得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快乐。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个人现在对于修道之书的理解,当时对那两本盗版全集的理解也算是及格的。
如果说,上面这种快乐很难理解的话。那就再说一下本人与佛学的搞笑结缘,或许可以帮助理解。当年,就是看了佛陀像,忽然感觉:哇,这种相貌,真是好!一种气象雍容,浑厚又清澈通透的感觉——那酸爽,难以名状的非常舒服。然后就想知道,怎么样才可以有那样的相貌?唉,我也是个看脸的人。当然,现在的我也越来越慈祥、越来越和蔼可亲了。
其实,读书啊,修行啊,崇仰佛陀啊,这都体现了自然原生的人生追求——本能地想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想达到那种精神与心灵的圆满、完整、自由。隐居的作用,就是可以让人有一个能够沉淀的环境,一个可以整理、修行、继续出发的环境。
当然,如果达到了陶渊明那种“心远地自偏”的境界,自然就不需要刻意地隐居了,实际上在哪里都是隐居。就像济公一样,哪怕喝着酒、啃着鸡、搓着灰、捉着虱子,混迹春楼,他的心也是始终处于圆满自由之境的。
后来,我慢慢理解了(也许是误解),佛陀的法身——毗卢遮那佛之像,从心理学上来讲,就是一个人圆满的心灵之像。它是一种象征——精神与心灵的象征。所谓的修行,就是在各种磨炼中体会、验证、完善,慢慢地趋近那种圆满之境。这不就是成长吗?这不就是一个英雄之旅吗?
所谓神话,所谓英雄,就是一个人的内心指引。所谓隐居,就是从日常世界中出来,最后也必将再回归到日常世界中来。隐居只是一个过程、一种状态,一个为了某种目的(比如读书、修行、整理人生、创作)而营造的环境。个人认为,为了逃避而隐居不算是隐居,只能说是避世。
2.我想象的隐居生活
从上面的叙述中,也可以看出一点端倪。只要有一个能满足需求的静谧环境就行了。所谓“大隐隐于市”,那是需要达到一定层次、一定境界的才算。所以,我说自己没有脑洞,完全是现实主义的,很简单、很普通的。像梭罗那种也可以。荣格那种,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了。@森夏 那种,确是荒野求生,是仓促的、临时的。
具体来说,如果我要隐居的话,
——隐居环境上,可以是一个小山村,可以是终南山那样的野外,也可以找个陌生的地方租一块地。总之,只要安静,周围环境好,能让自己专注地沉淀、整理,就可以。当然,最好是有山有湖,能听到鸟语虫鸣。不过,在中国恐怕比较难了。
——居住设施上,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就可以。如果自己可以装一个污水处理的排污系统,再养点花花草草、鸡鸭鹅狗,种点蔬菜粮食,就更好了。
——日常生活上,种种地,做做饭,看看书,下下棋,喝喝茶,锻炼锻炼身体,整理整理脑子,观照观照心境。哦,还有睡睡觉。
隐居生活本来就应该是极简的、本然的,专注于某种成长的,其内在是丰盛而充满活力的。否则,就是混日子等死的枯燥、乏味、逃避而已。那些出世的真正出家人,也是专注于修行成长的,在心灵修行上不断进阶的,绝不是大众所以为的枯燥无聊,反而是异常丰富的。
人生难道不应该是专注于不断成长的吗?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方法,出世、入世都可以。否则,人就会停滞于某一个阶段中,变得僵化、固执,慢慢腐朽而无趣。隐居也应该立于这种考虑的基础上——为了发酵出某种变化。否则,没有意义,和日常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同。
——————————————
终于交作业了。不好意思,没有@道不远人 想看的脑洞,其中还有一些唯心的东西,请观者轻喷。最后,和@道不远人 分享一个看法:道不远人,人不识道哦。
IvanWang - 打酱油的DBA
推荐来自: 森夏 、江渚渔樵
有山有水有心爱人,
通路通电通互联网,
京东顺丰送货上门,
读书种菜自由自在。
大概也只能接受得了这样的隐居了,毕竟是个俗人,偶尔能在远离喧嚣的地方放松一下身体、放空一下精神,已经很满足了,羡慕那些能做到真正了无牵挂的隐士。
锦瑟 - 举目望日,不见长安。
推荐来自: 道不远人
首先,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搭建一座小院子,有一个小竹亭。
院子种些花花草草,周围种些果树,既可以吃又可以赏玩。
自己开辟一点土地,种些蔬菜,娱乐又能吃。
穿着简单的衣服,在房间无聊时弹弹琴,看看书,写写诗词,偶尔听听流行音乐,看个新闻。
有山有水傍屋旁,
花开不见明月升。
蔬菜瓜果享美味,
琴棋书画伴清风。
野所之处问人烟,
逍遥自在任我行。
胡乱说的,见谅,不过,的确是我想去这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