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个状态已知,可以计算出下一刻的状态。那么,未来可预测?宿命论科学吗?

两个小球,相向运动,速度、质量、小球弹性属性等条件已知,外界环境已知,我们能够推算出小球碰撞后的运动状态。
 
将这个模式推广,两个例子,此刻的运动状态是固定的,即使很多属性,哪怕是未知,甚至是现代科技无法测量的,它们的状态,也是固定的,那么,它们碰撞后的结果,应当也是固定的吧。
 
再推广,宏观世界,包括我们人类本身,都是由微观例子构成的。
宏观世界,此刻状态已知。那么,世界的下一刻状态,是否就可由此刻的状态推演?
 
那么,是不是,未来的状态,(在科技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是否可推演预测?
那么,宿命论?科学了?
 
(突然想到的问题,敬向诸位求教了!)
已邀请:

陈绍棠 -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推荐来自: 眺望天下

其实这就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哪个是对的问题。可知论-百度百科
对于你说的


两个小球,相向运动,速度、质量、小球弹性属性等条件已知,外界环境已知,我们能够推算出小球碰撞后的运动状态。


其实从微观上来讲,我们是不可能同时精确的测量出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的,所以,其实是不能推断出小球的碰撞后的运动状态。
 
到底可知还是不可知,这个问题从哲学初始一直到如今都是最根本的问题,而且至今没有解答。
至于相关的书籍,我不是哲学系的学生,所以不好推荐给你,想来有了大标题,百度一下还是比较容易的。
 
 
以上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这个问题,我真的很想答一下。
但是,这个问题,最难答!!!
 
无论谁来回答,无论什么样的答案,结果只有一个:肯定无法服众!!!
 
因为涉及到了世界运行的终极问题,
因为所有的答案都只是在现有的人类知识框架下进行的推理。
  
关键是:最被认可的回答,一定是在现有的人类知识里能够自洽的逻辑推理;但是,无论逻辑多么自洽、推理看起来多么合理,论述的结果也不一定是对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情况。(好像有点不可知论的味道了,哈哈哈……)
 
@山人从以下两点回答一下:
 
1.以前两天被广泛关注的人工智能为例看这个推理。
 
当时,@亦可喜对@山人关于阿尔法狗的看法,委婉地提出了异议——对人工智能在未来会威胁人类表示了担忧。个人总结,这种担忧,就是基于进化论的推理,认为当机器具有自我学习能力之后 ,它就会慢慢地学会了人类的一切,包括情绪表达、利益算计、自我中心等等,然后凭借它远远甩掉人类几万光年的强大计算能力干掉人类。李世石在围棋盘上被干掉,只是一个缩影。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这个推理具有很大可变性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太复杂了,尤其人类心理太复杂了,有很多时候具有一定的不可理喻性。心理、灵魂到底是独立于物质运行的?还是受物质决定和限制的?物质与意识是一元还是二元的?谁决定了谁?请不要告诉我: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说了,物质决定意识。
 
那么,但就具体个体来说,只要有足够的信息,比如一定的现实条件、一定的心理性格、各种动态趋势等等,应该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在一定时期的命运发展状况。问题在于,信息是不对称的。由于知识、能力、层次、圈子等等综合原因,人总是会漏掉很多信息,所作决策总是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
 
但是,人类社会的运行是人类集体作用的结果,人类集体这个范畴是有一定的固定性、规律性的,所以未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有限的预测。
 
2.宿命论科学吗?
 
我不知道科学不科学,也不想讨论世界一元二元论的问题,这里只提供真实的案例,请谨慎参考。不喜者,为了您的修养考虑,请您沉默绕行!另因诸多考虑,案例涉及的人名、地名均匿,请谅解。
 
有一个熟识的长辈,是我们这里易经研究学会的高手。他们曾经组织过一个团体活动,用来验证他们的预测方法是否正确。具体做法是:他们到一个受灾的村子里,打算搜集100个人的信息样本,看这些信息和这些人的生死状态之间有没有关联?如果有,这些关联是否符合他们的预测理论;最终,他们搜集到了90来个样本。结论是:他们的预测理论和方法是正确的;根据这些理论、方法,凡是个人信息显示这个人会死的,都死了;凡是显示不会死的,即使断胳膊断腿也没有死。
 
另外,他还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基本信息,知道这个人本人和家人的情况,以及未来的一些的变化,几乎每说必中。具体的案例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反正给我的感觉很神奇,古人有很多现代人弄不明白的知识。他也只是会用,我问过他原理是什么,他的解释比较宽泛,还有一些心理上的东西,肯定会引起争论,就不说了。自己判断吧。
 
还有,现在很多心理咨询师提到了很多“前世记忆”的案例,他们在给来访者进行催眠时,许多来访者说出了看起来是亲身经历的历史细节,其框架是与历史符合的。其中的关键是,这些来访者并不熟悉这些历史。前些年,很多咨询师讳莫如深,基于种种顾虑而不愿意拿出来分享。这两年,愿意分享这些案例的咨询师越来越多。荣格不就是因为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屡屡被证实的预言之梦等等一些类似的案例,才被一些人攻击为“神棍”的吗?他用一生的时间来研究这些问题,遍参世界各地的宗教神学,并做出心理学上的专业分析。是不是心理疾病或者妄想症之类的情况?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也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即便是妄想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妄想高度符合历史记载、甚至一些梦高度精确地预言未来之事?这些只能留待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和解释了。
 
同时,还有一个方向就是: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人仍要努力去生活;从改变自己不好的心理、性格、习惯开始吧。
 
——————————分割线
 
非常想在这里引用@独步清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关于佛学轮回问题的一段精彩的话。这段话,是她在知乎上关于“为什么佛教看不见轮回却相信轮回”的回答。(这是我本人最为认可的一个答案。当然,本人意见并不重要。其中重点不是她说的案例,而是关于轮回的解释——对“自我”的执着。“自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个人以为,一个社会人既不能没有自我,更不能太有自我。)(在此,冒昧建议“论道”管理者邀请几个有实证经验和理论深度的心理专家来论道,以丰富“论道”的专家库、知识库。)有兴趣者,请见下文:



为啥看不见轮回呢?多么显而易见的事情啊……

你,面对相似的问题,采用相似的态度,相似的行为方式,得到相似的结果,这不就是轮回吗?在今生,你不是就一直都这样吗?不断地走在同一条路上,掉到同一个坑里,趴在同一个地方忏悔哭泣……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人们的行为啊,这就是轮回啊。


上面这是对轮回最为科学的解读。

下面说一说关于前世的问题。

你咋知道你出生的时候没有带来任何记忆呢?你咋知道你死亡的时候也会带走任何的记忆呢?

所以其实你关于“出生不带来任何记忆,死亡也不会带走任何记忆”都不过是猜想而已,因为你在今生没有死过,也早就忘记了出生的时候你记得什么。

而且轮回的可怕在于,你不但今生是“面对相似的问题,采用相似的态度,相似的行为方式,得到相似的结果”,你前世也是一样的行为模式,没有差别。

其实关于轮回的问题并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法,也就是说这不是佛法,真正的佛法并不认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在不断地轮回,但也并不是说死亡之后就什么都没有,出生的时候又从头开始。释迦牟尼佛对于轮回的解释是说轮回是相续的相,所以轮回可以离,可以出,可以断,但是如果你没有出,没有断,这是因为你对“自我”有执着,不肯放下“我”见,然后就会让这个“相”不断地相续下去,连接在一起,让你误以为轮回真实存在,无斩断,但其实这并不是真相……

如果你对自我有执着,那么你就会见到轮回,比方说在佛法的修行中采用“名色”法交替就可以推到前世,让你自己亲眼看到你自己的前世,或者说采用前世回溯法、催眠法,也一样可以看到前世。我的N多案例证明的确如佛所说,当你执着有“我”的时候,轮回是存在的,天堂地狱也都是存在的,当你放下执着,放下我执的时候,轮回就被斩断。

在我的个案中也有很多明确地显示,个案的性格特征是生生世世延续的,而且会变本加厉,但如果你是很努力精进的修行,你的修行成果也是累积的,也就是功不唐捐,你今生已经解决的问题,完成的功课,不会延续到下一生,同样,你前生已经完成的功课也不会延续到今生,即便今生遇到同样的问题,也是很迅速准确地就能够轻易解决,但是,没有完成的功课,也就是生活中的重大障碍,则会重复出现,甚至越来越严重,这才是轮回真正的可怕之处。

我现在基本上不做催眠,不是因为轮回不存在,而是因为很多人因为看到了前世,对轮回产生强大的执着,更为强烈的我执,导致了他无法解脱。

有人说催眠不准确,因为催眠无法印证历史上细节,这个其实是完美义者对现实的不当要求,催眠不是用来验证历史上的细节,比方说,你不能用催眠来验证唐朝货币图样,这种非常细节的内容受个案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对历史的了解程度的制约,因为催眠状态不是说这个人象一个木对一样,完全没有理性,没有逻辑,对当下没有概念,象个机器人一样,问什么说什么,他说出来的东西其实是要经过他当下的认知的过滤的,所以很多细节就不会很准确,但它是能够验证历史人物的心理状态的,我遇到过几个历史上很牛的名人,这种心理状态是历史上不会记载的,有些人甚至对他前世的历史完全不了解,甚至是排斥的状态,可是他所反应出来的心理状态,甚至是个性,甚至处理问题的方式,对相问题的态度与他今生完全一致,相似度极高。

有一个个案,看到自己前世因为立太子的问题与臣子发生强烈的争执,生了很大的气,而她今生完全对那个前世的历史不知情,根本也不可能知道这个人因为立太子而与臣子发生争执,但是当她做完催眠,回去查证历史的时候,她发现与历史有惊人的巧合。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总而言之,生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死亡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我个人觉得最简单地解决了生死问题的就是孔子,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孔子不讨论生死,也不是说孔子不明白生死,而是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活着的滋味,找不到活着的意义,那么他也不知道死亡的滋味,不了解死亡的意义。生和死是一体两面,知道了生才会知道死,活过了才会拥抱死亡。

一个人妄自猜测生与死,其实是因为对当下没有确定的把握,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因此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说法,以安慰和欺骗自己恐惧的心灵,而一个人之所以会对死亡充满了恐惧,需要用这样方式来安慰自己,其实是因为他今生活得了无生趣——没有真正努力地活过,所以会格外恐惧。

想起蔡澜,有一次他坐飞机遇到了强对流,颠簸得非常严重,他处之淡然,身边的老外吓得半死,颠簸过后,老外问他:“嘿!老兄,你死过?”蔡澜先生说:“我活过。”

呵呵……多和潇洒淡然,因为我活过,所以死亡也奈何不了我。

作者:独步清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 101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Geekson - Hello Women

推荐来自:

题主应该改成“决定论?科学了?”
人都有一定的遇见性质的 但是预测的事情必须是实际的,可操作的。
 
题主说到“它们碰撞后的结果,应当也是固定的吧。”
非物理专业,那就假设碰撞后的结果是固定的
 
一个不可得知的问题来了,碰撞后,小球是否就无阻的朝碰撞之后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呢?
 
假设小球碰撞后各往相反方向走,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
小球是否就按照那个方向一直走下去了?是否会碰到其他小球?是否会跌进坑中?是否会碰到弹簧反弹?
 
我们知道吗?不知道。
 
就是说,我们能从目前已知的得到下一刻的推测状态,但却不能预测它们下一刻状态遇到的环境所产生的状态。
 
写程序的也是这样的,写完调试的时候不一定就执行你的代码,你有时无法预测:噢,原来逻辑错了,那里空指针了,这里控件叠在另一个控件上了...
我们只能不断DeBug,直到生成我们想要的程序。
 
生活亦然,环境多变,人心更甚,我们知道我们终将死去,但我们却活的那么拼命。

扣肉君 - 写简介时才发现并没有擅长什么东西

推荐来自:

我认为未来是既定的,但是不可预测。

许多事情看上去是随机事件,实际上并不是。比如一个骰子究竟落在哪一面,看似随机,其实是由骰子本身的分子结构,风速,投掷的力量等决定的。而你要往哪个方向投掷,由你本身的想法决定,你本身的想法也不过是由大脑里神经元的复杂反应决定。换言之,一切事物本质上都是由物理化学反应决定的,而对于一个反应,知道反应物、反应条件,就可以知道反应结果。所以宇宙的这一个状态,完全决定了它的下一个状态。你以为未来掌控在自己手中,殊不知未来早就已经定好,连你的这一个想法也是早就写好的。

但同时,我又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由于光与声传播需要速度,你永远无法得知这一秒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始终会有偏差。而且,海森堡叔叔告诉我们,一个物体的位置与动量无法同时准确测得。进入微观物理,你又会发现,许多物体像薛定谔的猫一样处于叠加状态。还有许多蜷缩得微小的维度,许多人类的世界观所无法理解的现象,就如同生活在二维空间的蚂蚁永远不可能知道怎样逃离一个平面的圆圈。

但是跟宿命论不同的是,我们不是听天由命,我们相信我们本身也只是写好的程序与方程式罢了。未来已经确定却永不可知,这与未来不确定不也是同样的不可预测吗?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锁定, 无法添加新回答。(为什么?) 申请解锁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