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锦瑟 - 举目望日,不见长安。
推荐来自: Joey 、瑾遥 、氪星人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cheer@lundao.com//目前负责收集用户意见,如果大家有好的意见请联系我哦。
1 个回答
锦瑟 - 举目望日,不见长安。
推荐来自: Joey 、瑾遥 、氪星人
所以庄子本身反对的是那些表面上的仁义,为了突出表现而表现出来的仁义,并不是真正的仁义。
庄子认为仁义礼信是人心内部自然而然的东西,不需要割裂开来,单独强调他们。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就是说如果白玉石不毁掉的话,就做不成玉器,所以,你只有把道德毁了也就是不要了,仁义才会有。所以庄子就认为圣人把道德毁坏了,这样去做仁义,脱离了本性,与道家的无为而治也不符合。就像题主所说,“残生损性”,毁坏了自身所带的本来的生性,而这种做法就是为了去换取另一种仁义。
补充一下,昨天刚和同学探讨的,题主说书中多次以不成材的树为例,因其无用,得以长寿,还以树木为例,他说树木因为可以作建筑材料而被砍伐,油脂因为可以照明而自己受煎熬,庄子还认为有些祸患是自招的..我们昨天探讨以为,庄子要表达的本意并不是这样,庄子要的是有智慧,懂得聪明要会隐藏,因为往往太过于突出的人或物,都容易被最早的干掉,比如皇室中的皇子,最聪明的不懂隐藏的那个反而被最先去掉,往往就是因为太突出,就像枪打出头鸟一样,最重要的是不能太突出,否则会有别的祸端招惹,我想,庄子所体现的思想应该与这有关,所以庄子所拥有的思想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