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像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巴拉拉小魔仙这样的动画片能在中国的电视频道中占有如此长的播放时间?

这种现象对于现在的儿童来说,是福是祸?
已邀请:
@没空的人 的回答有些想说的,由于写在评论区中太长太乱故放在这里:

1『十年后,看动画的人已经换了一批,变成了我们的下一代,下一代有下一代看的东西,我们的眼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用十年后的眼光去看待下一代的东西,我认为是不合适的。这样的评价,根本就不是对等的。』
首先,动画或动漫的适宜观赏年龄并不只限于儿童,青少年阶段。其次,并不是一代人的东西另一代人就无法做出客观的评价。我并不是在以一代人的眼光,而是在以一个客观的方式来评论这些东西。
我们来看一下上述的三部国内动画,我认为,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①剧情高度重复,拖泥带水。
三部动画都有相当长的部分,其中的每一集结构均为“反派想出了新的办法/获得了新的道具,在和正方对抗的时候失败了”这样的剧情,且总的主线剧情毫无进展。这种“每日一打怪”式的剧情在主要内容上毫无心意,绝对算不上好的剧情。
②人物形象不丰满。
这一点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以及“熊出没”中尤为明显,一个角色形象几乎只有一种性格,一种行事方式,像机器一样。且不说这和现实的生活完全是脱节的,这样的形象本身也难以让人给予好评。
③故事情节逻辑联系薄弱。
和“猫和老鼠”作一个对比。猫和老鼠虽然内容简单,但是其逻辑是很严密的,后面的情节和动作必然在前面有其原因解释。而之前所说的三部中国动画,一旦无法解释就会归为“魔法”或者“神器道具”,其情节过于随意,非常不合理。
④配乐水平低。
猫和老鼠的配乐自不必说,日本也有像菅野洋子,根岸贵幸,梶浦由纪等等作曲者的优秀配乐。相比之下,中国动画的配乐显得粗制滥造,毫无新意。
2『试想一下,十年前我们在听周杰伦的歌曲,当时老一辈的人是怎么评价周杰伦的?就好像现在我们看待TFBoys一样(不讨论任何一边的脑残粉),面对新的歌手或组合也会有不适应。』
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是没有人能说周杰伦的曲子漏洞百出,也没有人能说TFBoys的歌写的有水平。喜不喜欢是个人观点,有没有水平是客观现实。
3.『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动画片能在中国的电视上占有如此长的播放时间?』
其实,我问这个问题的侧重点在于,为什么没有更优秀的中国动画超越上述三部?
4、『忘了是文化部还是广电总局,在2006年的时候下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国内的电视台在黄金时间内只能播放国产动画片。这个政策的发布,与当时国外的动画,特别是日本动画长期霸占电视荧屏有很大的关系。如此一来,国产动画片播放的总时长变长。』
关于这一点我会另提问题讨论。
5『就目前来说,现在国内一些为了迎合青少年口味的国产动画多多少少会使用日本动画的元素,特别是友情、努力、胜利,也就是热血动画的基本要素,甚至还有画风。为什么?因为这一批青少年受到日本动画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接受了这类动画的口味、审美,且让一些青少年有着“国产没有好东西”的想法。』
那么为什么青少年们 呆 在 中 国 的 土 地 上,看 着 中 国 的 电 视 频 道,受的却是日本的影响?作为一个非常重视自身价值观输出,将其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的国家,日本的动漫产业之发达远非中国可以媲美的。说到底,现在的状况正是国漫的低水平造成的。如果国漫不作出反思,不大力创新,再怎么拒绝国外的东西都于事无补。
6『青少年群体对《喜羊羊》这个动画的印象并不是很好,原因就是他们无法在这部动画里看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想要什么?就是热血。』
我不知道答主何以产生“青少年群体想要的就是热血”这样的想法。这句话反映出答主对日本动漫缺乏基本的了解。答主大概对《来自新世界》,《魔法少女小圆》,《夏目友人帐》,《空之境界》等众多优秀的 非 热 血 动漫不甚了解。日本动漫如果没有惊人的剧情,深刻的思考,优秀的配乐,只凭一个“热血”是绝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功的。
7『可能是没有什么社会经验,或者是没有认真地看过,自然就看不出什么。我个人认为编剧在《喜羊羊》里面添加了一些现实的元素,甚至是暗讽社会的情节(比如慢羊羊这个角色的一些想法,跟当下的官僚主义有些相似)。这部动画的创始人就是灰太狼的原型,灰太狼的优点也成为当下一些女性的择偶标准。』
不是看不出什么,而是要谈深度的话,其深刻程度和哪怕是中国的《秦时明月》相比,很大程度上都是不值一提的。

没空的人 - 来这里占个坑,这几天先让我把这个网站玩懂。如果有一天被知乎轰出去了,果断到这里来混。

推荐来自: Joey 时间 张沇 Sylvia

我不知道题主的年龄有多大,因此不好猜测提出这个问题的用意。
不过,我大概能知道题主想问什么。我将题主的问题分成三个小问题进行解答。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现在的动画片?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回到十年前,我们能看到诸如《哆啦A梦》、《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猫和老鼠》之类的动画。可能在我们的眼里,这样的动画比较经典。
不过呢,十年后,看动画的人已经换了一批,变成了我们的下一代,下一代有下一代看的东西,我们的眼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用十年后的眼光去看待下一代的东西,我认为是不合适的。这样的评价,根本就不是对等的。
试想一下,十年前我们在听周杰伦的歌曲,当时老一辈的人是怎么评价周杰伦的?就好像现在我们看待TFBoys一样(不讨论任何一边的脑残粉),面对新的歌手或组合也会有不适应。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动画片能在中国的电视上占有如此长的播放时间?
1、忘了是文化部还是广电总局,在2006年的时候下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国内的电视台在黄金时间内只能播放国产动画片。这个政策的发布,与当时国外的动画,特别是日本动画长期霸占电视荧屏有很大的关系。如此一来,国产动画片播放的总时长变长。
2、到目前为止,《喜羊羊与灰太狼》总集数累计超过1000集。每次发布新版的时候,一些电视台会进行首播,再由其他电视台再次播出。《熊出没》应该也是类似的套路,《巴啦啦小魔仙》我并不清楚。
 
第三个问题是,这样的现象对现在的小孩子来说,是福是祸?
我在第一个小题的回答里说过,我们用十年后的眼光去看待十年后的小孩看的动画片,这是不对等的评价。
可能对于现在的你来说,现在的小孩看这些东西是“祸”,让现在的小孩子看你在十年前看的东西是“福”。但你有没有想过,现在的小孩子会是怎么想的?他们一定会接受你的建议吗?我看不一定。
即使是当下,上面的领导对动画/动漫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那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因为,现在大一些的小孩都在网上看动漫。等到那些小孩子长大,他们自然就会看一些别的东西,说不定连动漫都不看了。
 
最后想说一点私货。
就目前来说,现在国内一些为了迎合青少年口味的国产动画多多少少会使用日本动画的元素,特别是友情、努力、胜利,也就是热血动画的基本要素,甚至还有画风。为什么?因为这一批青少年受到日本动画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接受了这类动画的口味、审美,且让一些青少年有着“国产没有好东西”的想法。说白了,那些国产动画片不这么做,他们的动画根本就不会有很大的影响,观众群体决定了制作方的选择。流行的东西并不一定等于好。没有自己的特色,也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
青少年群体对《喜羊羊》这个动画的印象并不是很好,原因就是他们无法在这部动画里看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想要什么?就是热血。可能是没有什么社会经验,或者是没有认真地看过,自然就看不出什么。我个人认为编剧在《喜羊羊》里面添加了一些现实的元素,甚至是暗讽社会的情节(比如慢羊羊这个角色的一些想法,跟当下的官僚主义有些相似)。这部动画的创始人就是灰太狼的原型,灰太狼的优点也成为当下一些女性的择偶标准。

时间 - 拥有梦想,时间,和人生无数种可能性。

推荐来自: Joey 多明尼特

因为孩子喜欢呀。
不瞒题主说,我小时候也特别喜欢看这些式儿的动画。身为常被比较的动画,喜洋洋和熊出没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一个cv说普通发,一个带着生硬的东北腔。
好了好了认真起来(严肃脸,每次去妹妹家都会陪她看,如果羊和熊打败了狼和人,能给她乐一天。我觉得这些大人看来幼稚无脑的动画片,对小孩子来说真是没有任何意义,不过要是能让他们老老实实坐在一处聚精会神的盯电视,一边盯一边乐的像八九点钟的小花花,对于父母也是很快乐甜蜜的事。
人人都会有成长那一天,我就不信这些小花花能看一辈子熊出没,总有一天他们会长大开始学习如何与世界相处,而看动画的孩子都会怀着柔软的童心啊(是我。
p.s.我自己都觉得回答的好理想化,憋打脸( ´・ ̮ ・` )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