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Eidosper - 一粒尘埃/码农/作曲,公众号一埃居(ID:eidosperhome)正在筹建中,欢迎关注。华科论道群342531142
推荐来自: 離娮 、Joey 、shunin 、颜知晨 、DerTollMensch 、asayahaku更多 »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教育とは人間の品格を磨くことであり、知識や経済能力を身につけることではない。
1 个回答
Eidosper - 一粒尘埃/码农/作曲,公众号一埃居(ID:eidosperhome)正在筹建中,欢迎关注。华科论道群342531142
推荐来自: 離娮 、Joey 、shunin 、颜知晨 、DerTollMensch 、asayahaku更多 »
注意:包含较多剧透
“愧死机制”我的理解就是为了保证人类之间相互不攻击,是“消除有隐患的儿童”之后对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其执行上来讲,触发这个机制大体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似人”,只需要被攻击物体具有类似人类的特征;第二种是“人”,需要被攻击的是人。前者会造成身体不同程度的不适,后者直接造成死亡。
但是这个机制的漏洞在于,每个人对“人”的定义是可以不同的。在村庄里成长的人当然会直接接受“公共定义”,也就是人类社群对“人”的定义。化鼠们利用这个漏洞,将人类婴儿抚养长大,让她头脑中对“人”的定义等于“化鼠”,这样攻击人类便不会引发愧死机制。最后人类利用了这个机制,让一个化鼠去送死,使之愧死。
“愧死机制”的象征意义,我个人认为是人类的道德约束。而这种道德约束来源于人类社群的定义,例如古代中国的一些道德和西方道德就有区别,究其原因也是不同部族因为各种因素积累下来的东西。而“愧死机制”则是对这种机制的一种讨论——假如一个受到不正确教育的人类,会不会认为杀人是一种天经地义?当然作者对于这方面的探讨意味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挖掘,但我确实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过这个机制。
如果说日本动漫让我推荐一部,那我必然推荐《自新世界》;但是推荐两部,那第二部就比较拙计,可能因人而异了。我在某短时间有通过看动漫来逃避一些事情,就在那段时间几乎看了上百部动漫——几乎公认经典的也看了一小半,剩下也多少看过第一集可能当时看不下去或者没能看完。在这种阅历之上,《自新世界》无疑是其中对人类社会探讨到足以称之为“有着学术味道的深刻”,而《EVA》之类更像是一种“作者自身经验上的深刻”。差别在于前者除了基于自身的经历,还要参阅各种专业文献带来的二手经验,并且对剧情有较好的整理,发展按部就班。当然《eva》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自新世界》不可比拟,这也像艺术家的动画作品和科学家(人类学家)的动画作品之间的差异——各自是做到了自己方向上的顶端。我个人作为一个工科生,自然是比较习惯《自新世界》这种科学化精确化的描述,当然我也业余写音乐,亦可以部分理解《EVA》这种充满意识流和感性化的东西。
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