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自己的知识形成一个较为完整体系?

有时候会发现,在一个自己不能完整地回答的问题下面,很多答案都看得懂,甚至自己只要能起一个头也能作答。但是实际上依靠自身开这个头是很难的,更不用说把自身零碎的学识组织起来。在教育体系中,很多学科虽然内容是相通的,但是因为教学的时候是分割开来的(甚至是跨领域的),并不能很好地一起运用。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已邀请: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野鹤 Joey 蛋清 伪文青 张沇

一句话表述是:
以“个性化”,达到“系统化”
 
 分三个部分试答一下:
一、比喻;二、体验;三、举例。
 
一、比喻
一个不懂茶的人,难以分辨一个茶的优劣,怎么入门呢?拿普洱茶来说吧。可以挑选一个中等级别的茶饼(原料、工艺确定),每天就喝这一款茶,直到有一天随便有人那这个茶给你一喝,你就能分辨出来。那么,以后可以以此被标准进行比较,去喝其他的普洱茶,能够分辨大体的高下优劣,关于普洱茶的知识树、知识地图慢慢就建立起来了。
 
就是建立一个标准和方向,有点像知识树的树干,能以此为标准,把其他的内容整合进来、或者剔除出去。如果在现实中验证觉得以前掌握的方法有偏差,那就修改、充实、完善方法。总之,方法和标准大于知识;标准和方法可以修改,要形成框架、体系——知识树也好、知识地图也好,就这么建立起来。
 
要是从一开始,就把一个不懂的人,扔进各种各样的普洱茶中来进行体验,他马上就混乱了,没有参照和依据。
 
二、体验
本人比较喜欢形而上的东西,中学时期就半懂不懂地拿着一些入门级、普及性的哲学类、思想类书籍装逼。然后,慢慢觉得有的内容不能理解,或者感觉不大对劲,或者感觉相互间有矛盾的地方。总之,就是朦朦胧胧地感觉。时间长了,就有意识地想知道这个东西用的是什么方法、什么理论,最基础的东西是什么,是否认可这个东西,为什么认可或不认可等等。比如,现在有些人说什么元理论之类的。
 
我个人觉得中国的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在根本上比西方的全面、深彻,比如天人观、佛学、理学、心学等等,某些地方与西方一些理论是相通的,某些地方尤其在根本问题上更能解释得通。不一定对,这也有可能是我先接触这些、理解得更多一些,总是拿这个来比照的原因。这个过程也是反反复复的,很多时候也在颠覆以前的想法,更多地是在加深理解;同时在接受新的知识时,能够把它纳入进来有一个自己的粗略大概的判断。比如,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斯宾格勒的历史观相法,能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来进行大概的判断,能转化为自己的理解,这个理解不一定对,并且常常是不完全的,但是有个参照,不至于太迷茫。
 
三、举例
假设你是法学专业的,最根本的知识可能就是法理学了。法律的背后是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等,这部法律为什么要这么制定?制定这部法律、这些条款,都需要考虑、平衡哪些问题?
 
理解法理,需要相关延伸的知识体系。一旦掌握了法律产生的背后道理,那实体法、程序法就好理解了。同时,再有其他专业的社会学知识,也可以法理学的观点来进行判断,从而走得更深、更远。
 
个人以为,所有的知识都是人创造的,包括语言、文字、数字等;各种理论背后的核心是人心人性。如果能从人心人性上去理解,可能很多问题就有了方向、路径了,再综合各种现实条件、变量来进行考虑。也就是,用一把钥匙可能比较容易融会贯通、打通门类间的壁垒。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就像解题一样,已知的条件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怎么从已知到目标?抽出框架、脉络进行简化,搭起梯子、铺上道路,至于过程有多崎岖,就是适应和调整的问题了。关键是,如何抽出框架?
 
四、另:系统化问题
这样可能基本可以达到上面@Eidosper 说的系统化问题。
 
就像人体是一个系统。据了解,协和医院的医生就是要在每个科室工作几年,然后他就可以多方面地考虑一个症状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从而有针对地进行可能性确定或排除。
 
个人以为,开放的心态和想法很重要。需要警惕的是,谨慎掉进自己的坑里跳不出不来——被自己一个原有的思维给框住了,所以还要时时提醒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避免大脑武断地排斥某些信息。

我自己也是学得乱七八糟的,也算不上系统,所以常常颠覆自己。有时候答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个人主观的理解比较多。所以,我一直觉得,论道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氛围也营造得很健康,我来这里,就是来学习、来论证和认识自己的。也因此,不惮于回答和讨论,发现错误就是进步,查缺补漏也是乐趣。
 
基本上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这样。
不知道有没有说明白?
 

離娮 - 教育とは人間の品格を磨くことであり、知識や経済能力を身につけることではない。

推荐来自: 张沇 打火师罗伊上校 是不是要这样 司马光

说明你掌握的知识还太少,不足以形成体系。专精于某些领域是不够的。
 
把知识融会贯通,连续运用起来是需要大量的知识作支撑的。
 
 

Eidosper - 一粒尘埃/码农/作曲,公众号一埃居(ID:eidosperhome)正在筹建中,欢迎关注。华科论道群342531142

推荐来自: 氪星人 Joey 张沇

那只能说你要上一个大学……

大学的功能其实主要还是给你一套专业的世界观。初等教育是给你一个普世的世界观,高等教育就有所分化。

系统化的教育虽然大学有弊病,不过目前来看没有什么更好地办法了。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