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中的一些误区和一些建议(碎碎念,仅个人观点,不过我相信你们看完都会有收获)

不说套话,直接开始。
一,音标必须熟练背过并默写。随便拉出一个音标能条件反射性地知道这个音标怎么念,并且趋向于这个音标的准确读法。安就不要读作哎和安结合的音,老老实实读安并记住安这个音标。哎读哎,不要读成安。音标没有趋近于读哪个音的读法,只有完全正确的读法。(否则记不住)
二,重读弱读符号要清楚。
三,学习单词中的每个单词,先要用音标拼!然后在电子词典中看正确发音,然后再拆着用已知的音标拼!所以第一步和第二步必须熟练背过并默写,随便拉出来都是条件反射性的“会”,那才是真的会了。
音标属于英语学习中的元认知问题。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章节,具体说明,有一部分基础知识,必须死记硬背,比如九九乘法表之类的。对,音标就是英语中的九九乘法表。
你能觉得一个123456789的都认不全的八个月婴儿会做二次函数?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没有严格要求的孩子,很多人音标关是过不了的。
 
做到以上,音标部分,过关。不要有一丝含糊。
 
四,单词。单词的有两种记忆。拼写字母记忆和中文意思记忆。
 
拼写字母记忆主要在于音标关。有人会发现音标拼写过关以后,只要听单词发音,就会拼写出单词。
事实的确如此。
 
所以拼写字母记忆,在背单词的时候,记住发音就可以了。(因为发音就是字母拼写)
中文意思放在课文中记忆。
 
此处请注意,课文不是单项选择,可以是完形填空,绝对不可以是单项选择。
 
因为单项选择十五个独立的句子中,并没有一个可以成型的逻辑关系。所以在单选中记忆单词,你是记不住的(跟碎钻是不保值的一个道理),亲,不要违背自己的大脑记忆规律哦,人的大脑倾向于记住有逻辑关系的东西,上句话说着碎钻不值钱,下一道单项选择就是埃隆马斯克,非要逼着自己去记忆这两种几乎驴唇不对马嘴的逻辑关系,你这是刁难自己的大脑,都不是为难自己的大脑了哦亲!
 
学习过程中不要刁难自己的大脑。
 
所以干脆把成为一个逻辑关系体系的课文就背了吧!背完一篇课文,你会发现很多单词,你顺其自然的理解了中文意思。背的熟练的情况下,你不仅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你还会熟练应用。比如,你能顺其自然知道paradise和heaven的区别,并且你会说“我不知道两个天堂什么意思,但是我就是觉得paradise合适,而不是heaven合适”。这就是所谓的“知识内化”。
 
然而此处请注意,每篇课文中每个句子的生单词,只记住一个意思就可以了。有且,只有,一个!就一个!最合适的中文意思!记住,一个!一个!一个!最合适的那个!
(反正多的你也记不住,记不住就是在刁难自己的大脑,绝大多数人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在刁难自己的大脑,而且还在做无用功,哇,双倍困难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是吗?多感动自己啊。做完无用功,发现自己记不住。)
所以不合时宜的话来了,以下我是用非常刻薄的话说的:
 
前方高能预警!
 
 
 
我发现现在的很多英语老师都管不住自己的嘴啊。比如,本篇课文,里面有一个take off,绝大多数英语老师,非要来一句:同学们大家一定还要记住take有其他的很多搭配!take on是“承担,接受(尤指艰巨工作或重大责任); 呈现,显出(新面貌或新特点); (公共汽车、船舶等)上(客),装(货),补充(燃料) ; 雇用; 录用; 与(尤指实力比自己强的人)较量; 接受…的挑战; 擅自决定; 自作主张“的意思!take to是“(尤指短时间接触后) 喜欢上,喜爱; 养成(做…)的习惯; 开始定时(做…);”的意思!
 
反正老师已经“讲”过了呗,记不住就是你们这些学生的错了呗。记不住,不会用,就是你们不好好学习了呗,关老师什么事儿啊。
 
我可去他妈了个的小杰瑞的吧。
 
从来如此,便对么?(感恩鲁迅先生,这句话太好用了哈!)有些英语老教师,教了七八年英语,自己学生记不住,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自己能不能从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能不能稍微反思下,改进一下教学方法?你这是“讲”英语?那电台播音主持念字典都比你声音好听呢!
 
你自己不看字典,你自己能把牛津英汉词典中的to那一页全背过吗?(斜眼笑)
 
你自己学生能不能一次性记住一个动词和介词的所有搭配,你自己心里真的没半点逼数吗?记住了这些动词和介词的所有搭配,会不会在句子写作中熟练运用,你当真不知道?
 
请看这篇文的同学们记住:
 
记忆这些没有逻辑关系的词汇,是反人类反大脑的!即使你是记忆协会选手,反正你记了还是会忘。你是不太可能在自己的写作中用一个自己不熟练的陌生词汇的。
 
乖,还是背课文吧。
 
同时我还想说几点。
 
某老师:一周!这本书的单词!你们必须要背下来!你们背不过,还怎么考大学?你们怎么好意思说你们是重点班的学生?
 
当晚女生宿舍都在叽里呱啦背单词。
 
实则没必要。您真的没必要。重点班的学生也有区别的。有些学生记忆比较慢,听六七遍都未必记得住,靠的是勤奋,因为六七遍记不住,十六七遍总能记得住。有些学生看一遍就会了,然而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小聪明,从来不复习,所以忘得也快。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比人与猪之间的差别还大。
勤奋,坚韧,都是一种天赋。
不去嫉妒别人的流体智商,不去想“别人上课根本不听,但学习成绩很好”自己想着“读二三十遍我也能记住”,也是一种天赋。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保持一种迟钝,不在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真的是一种天赋。
有的学生每天只能背三十个单词,背得多了头疼,接受不了太多。但是每天都背三十个,自己没有坚持的动力,就自己主动跑到老师办公室求着老师把关,也是一种天赋。
不是每个重点班的学生都是智商非常高,非常聪明的学生。
被碾压,没有自信心的那些人,请你们自己心里也有点逼数,拔高一点自己的自信心。(此处为褒义)
聪明?可以啊,嗯,正常啊,要不,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开个会?
 
是的,我就是那种迟钝,但是被不小心分到重点班的。然后感到学习很吃力,求着老师把关,像九十年代农村小学一样毕恭毕敬给老师背书的那种学生。
(此处我保持了一定的优越感,对我就是在夸自己,看不惯的,顺着网线打我鸭~)
 
然后说一下英语语法中的元认知问题。很多人学了很多年英语,搞不懂定语和状语的区别。别笑,这种人大有人在。
背一些英语语法中的条条框框,把自己背糊涂了。老师也没有解释清楚。
比如“形容词=定语”“白勺的前面的形容词就是定语”“定语是什么嘛,就是下定义嘛,只会对一个物品下定义,你见过对一个动作下定义的?”
 
那么其他的就是状语。状语嘛就是状态,在中文中也就是提土地前面的词嘛,状语是形容做事,做的那个状态,那时间状语地点状语,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事,那么还一定要记时间状语从句和地点状语从句这种条条框框吗?
 
非谓语动词,人家都说了,非谓语非谓语,就是除了谓语什么都能干,所以真的有必要让学生在教室里大声朗读”非谓语做宾语“这种情况吗?
 
背课文就行了。解释清楚需要注意的点就行了。背课文本身就是在大量练习(包括陌生的词汇练习和介词,虚词使用练习)。

学习目的要明确。对于老师来说,不要指望几个小时内就可以让学生学会所有的定语从句。不要觉得三天就可以背过整本书的单词这辈子都忘不了。做老师的,其中的一个职责起的就是监督和督促作用。讲清楚记忆规则和原理,每天的课文背诵任务(两三段课文)每个人把关,然后不听话的学生“佛渡有缘人”就可以了。
 
叽里呱啦背单项选择和语法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动词和介词搭配学生死活记不住,教学成绩不好,怨学生不认真?
 
不要用大词和鸡汤去忽悠人。学习的目的不是学鸡汤的,是正儿八经真的会背过并默写这个单词,并且还能熟练运用的。鸡汤说的再多,单词照样背不过啊。要脚踏实地,用每天学到的知识量和熟练度的数据,打分,去评估自己今天到底学到了什么,学得怎么样。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小地方的老师,仍然用错误的教学方式,真是一点都没变呢,呵。请有幸看到这篇的小地方的同学们,要提出具体的详细的学习问题,不要听很多大词,尤其是很多抽象名词,比如大爱,爱心,努力这类的)
 
 
今天背过本篇课文中的一个长难句,背得熟练,那以后就会这种模式的长难句了嘛。
每天都背,大脑神经突触连接过于频繁,自然而然在学习英语方面比较先进些,记忆力也好了很多,记忆习惯和方法也会运用娴熟。
以后学俄语,学日语,还会怕吗?
 
不吹什么“我看谁谁谁什么也不学习,但是每次考试成绩也挺高的”这种话。
他人有天赋,与我无瓜。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0 个评论

要评论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