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无题,想到哪说到哪

这两天,看着论道我是挺开心的。最近论道出现了近来少有的活跃气氛,虽然有一些人担忧这种略微紧张的气氛可能会破坏社区氛围,我想大可不必过于担忧。大家在对立的意见上针锋相对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每个人都需要劝诫自己,不要冲着对手去,只要关注于观点本身就可。两个高水平的职业球员,在场上是针锋相对的对手,球场下依然可以是惺惺相惜的朋友。

针对这一次的争论(以维护自己的立场而不是信息交流为目的的讨论或者辩论),我想说几句。

我认为这次的争论,反映的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由于信息增长速度过快,要对人类掌握的知识具备全面认知成为很困难的事,而在不同的人群中,信息源的巨大差异,让不同观念的人进行沟通越发困难。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但是每个人接受的信息都局限于自己的领域而不可能对所有信息都深入了解。而当两个人的信息源交集严重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两个意见完全对立的人都坚信自己是对的,并且无法兼容对方的信息。啥意思?比如说有关于中医话题,眺望天下接触的信息可能都是以维护中医的角度出发的为主。而joker筛选的信息可能都是以反对中医的为主。这种情况下,各自形成了一整套关于中医的看法,各成体系,交流就成了一种难以完成的目标。

然而,信息源也有优劣之分。不是说,我有我的理论依据,你有你的,我们就是一样的。有些信息源属于劣质信息源,比如捕风作影的八卦和阴谋论,有些信息源是优质信息源,比如享有盛名的专业学术期刊。

其次,语言和文字的发展速度也难以满足信息分化的速度。比如说这一次的争论,很大程度上是有“中医”这两个字导致的。

眺望天下所指的中医和joker所说的中医,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眺望天下说的中医是以中国传统医术作为基础,然后吸收很多现代科技成果在继续发展的医学体系。积极改进传统中医理论,使之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医学。是传承“预防为先”这种传统医学理念的医学。当然,也包含了对一些传统医疗手段和药学经验的继承。

而joker说的中医,是中国现存,以中医为名进行的所有医学相关活动(包括保健品,民间偏方等在内)的集合。其中包括很多明显的骗术,以及一些难以界定的诊治活动。

或者说,眺望天下说的中医是狭义的中医,符合规范的中医,继承中国传统医术进行的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而joker说的中医是广义的,所有以中医为名的,继承了中医某些传统而开展的各类医学活动。

作为一个偏向于反对中医的人,我的立场是有限度保留中医(作为对西医的补充)。但是,我有一个强烈建议,类似于眺望天下这种有志于完善中医体系使之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医支持者,应该进行自我区分,比如说,设立现代中医,把自己跟那些骗子,庸医进行分割。其次,中医最大的敌人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保健品和以中医为名进行不合规范的医疗活动的组织,而绝非中医黑。中医的支持者应该自我清理,把这些有损中医名声的人剔除出去,把那些坚守中医糟粕用来害人骗钱的人面具摘下来!唯有如此,中医才有真正的发展前途。否则,一个骗子中医就能抵消一百个中医从业者对完善中医所做出的努力。当(现代化的)中医把自己明确定义出来,并实质性地成为中医的代言人之后,中医才能不为过去的糟粕背锅,也就不怕被黑了。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任何一个学科的研究人员,都应该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学科是尽可能地简单易懂。这是学科得到支持的前提。我们可能不懂航天领域的具体理论,但是大多知道航天领域是干嘛的而且可能带来的好处。而这些已知信息是足以成为人初步做出支持决定的理由的。学科要得到大众支持,需要做的是让大众明白,这个学科为什么存在,为什么值得被支持。而不是反过来,大众去找反对这个学科的理由。人们没有义务无条件支持任何学科,大众的支持都来自于学科本身的说服力和相关人员的推广工作。换句话说,学科从业者和支持者需要通过科普工作争取更多人支持,而不是证明别人的反对不成立。尤其是反对大规模存在的时候,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只会让自己的处境越发困难。

所以,我认为,一个人对待一个不熟悉的领域,需要做事情,就是去了解,这个学科的入门信息(科普信息)而不是尖端理论。

深入了解过于花费时间而没有收益,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适合的。如果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才能找到支持一门学科的理由,除非特别感兴趣的人,是不会愿意做这件事的。所以,这个时候,人们有两个选择,拒绝支持或者强烈反对。科普工作做不好(如果学科好,科普工作可能做不好但可以改善,但是学科本身有问题,科普工作是不可能做好的),温和的人会拒绝支持(实质上会去支持有竞争关系的学科,也形成反对了),激烈的人就会强烈反对。这是符合人类正常决策的一个决定。没有明显的可预期收益,做出投资决策是不理智的。

但是,我有一个建议,我们说话要尽可能留有余地而且尽可能准确传达信息。比如说,
反对,
我们可以说不支持,很难支持,不太同意,
中医,
我们可以说,我所了解的中医,现有的中医体系,绝大多数以中医为名的市场行为,人们所接触到的所谓“中医”等等。
中医黑,
我们可以说,中医的激进反对者,中医的强烈批判者等感情色彩不明显的词汇。
中医粉,
我们可以说,中医的坚定支持者,中医的维护者等感情色彩不明显的词汇。

这样子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把争论的范围限制在观点,而不是情感色彩,用词准确性等无助于我们提高认知的领域。

关于中医的争论,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于经验和归纳总结的可靠性之辩。

人类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来自于经验累积和归纳总结,医学尤其如此。事实上,经验是无法得出真理的,无论这个经验经过多么严格的考核。就好比说,在发现澳洲黑天鹅之前,欧洲人一直认为天鹅是白色的,这个看法也毋庸置疑,所有人看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凭印象写的,错了请指出)。事实上,世界就是存在黑天鹅这种欧洲人以为不存在的品种!所以,经验是不可绝对靠的。甚至于,我们并不能证明,太阳明天一定会从东方升起!我们也不能证明世界不是被超自然力量操纵的。

因此,我们所有的研究都有一个前提,改变的发生需要变量。而我们说的变量是我们所能观察(或者说察觉)到的变量。我们也默认这个世界和宇宙不会无缘无故突然彻底改变。我们的科学研究排除任何超自然力量的影响(假设不存在或者不干预人类世界,不管是否存在)。除此之外,我们相信大概率事件优先于小概率事件,尽管我们不排除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我们认为逻辑自洽是判断正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别的默认条件,我一时之间可能会有疏漏。重点在于,我们的讨论是有默认前提的。

否则的话,我无法证明,世界不存在一个爱开玩笑的神,具有无上的能力,不可被人类观察到,西医所有的医疗效果都是他控制的结果。我也无法证明,明天开始,这个神不会性情大变,全面支持中医,以后西医全部失效,中医全部有效。那一切讨论就无法展开了。

在这种前提下,我们相信人类疾病通过医治得到缓解甚至痊愈是有效医疗手段在人类自愈能力作用下的结果,而不是巧合。而人类相同的身体结构让同一医疗手段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相同的理论效果,但是鉴于每个人的身理状况存在差异,同样的医疗手段实际效果可能因人而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可以被总结出来的。

而目前为止,西医(现代医学)提供了一整套关于诊断,医治以及康复的理论体系,并且可以逻辑自洽,是具备相当说服力的。而且,根据临床经验,归纳总结的结论也是,西医普遍有效,大范围内得到论证。从业者是经过考核的,总体是具备有关资格的。

反观中医(民众可接触的中医全貌),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对经验的依赖程度过高。诊断能力明显不足(这一点是我认为中医最大的问题,中医的医疗效果是存疑,诊断能力的不足却几乎是个事实)。而临床经验虽然不少,但缺乏归纳总结得出普遍结论。医疗效果的稳定性不如西医。从业者队伍良莠不齐。

两相对比,中医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这不是说我认为中医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中医是毫无价值的。而是说,作为两个可选择的对象,西医是更有吸引力,更保险的选择。

中医所宣传的重视个体差异,重视预防疾病的理念虽然是很好的,西医几乎也都有相对应的理念而且甚至操作性更强,应用更广。积极运动,按时体检等等。

所以,我不认为中医一无是处,但是,在中医得到质的飞跃之前,是不应该作为和现代医学(西医)相提并论的一个概念,更不具备代替西医的能力。

最后,眺望天下的辩论水平很棒,而且认知能力也很强,在下还是很佩服的。虽然对待中医的看法不同,但是我也承认他的很多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正如我对待体制的态度,一个明君无法弥补君主制本身的严重缺陷。一个神医也无法改变中医在当下社会格格不入的现状。体系的问题无法靠个人弥补,中医的出路就在于自我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可靠的医学理论。

希望大家可以在一起开心地玩耍,彼此学习,共同进步,不要伤了和气!

12 个评论

我系统的看了中医专业的大学教材。
看了很多中医文献,包括论文期刊。
这是我理论的来源。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发现历史,都会有错误,用历史错误否定现在,灭绝未来,这是我反感的。

而将学术之争,发展到人身攻击,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的了,也是最让人失望了。
你可以说一下,现代中医怎么解释病毒与细菌引发的疾病吗?
嗯,话这么说没错。然而,尽管你(和一些中医支持者)愿意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未来。但是,由于混杂在“中医”队伍里的很多人是矢口否认问题的存在,甚至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所以很多人对中医便失去了信心。而有一些朋友说话可能比较直接,而且因为说话习惯的问题,无意之间会造成对别人的伤害,只有靠大家彼此包容吧。我和joker也有过针锋相对的争论,但是因为交流较多,大家都知道有些话只是出于辩论的需要,并没有主观的恶意。正如中医话题,宗教话题也是很难消除误解的,但是在我看来,宗教内部问题需要负主要责任。有时候看到有人无脑黑我所持有的信仰,我也不爽,但是,很明显他攻击的和我信的不是一回事。但是,作为普通大众,中医和基督教留给他们的印象只能是社会中号称是这些的那些人所做的事情形成的印象。从来没有学科会因为不知情者的反对而消失,从别人的否定中找到提高的空间不失为一件好事。作为基督徒,我对尼采说出“上帝已死”很是感兴趣,明白人们拒绝上帝的原因,对于检验自己的信仰和跟不同意见者达成和解都是很有好处的。
很现实的问题,毕竟中医存在很大的“亲民”特性。这一点,媒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应该是专业的用药,结果,却打着健康养生的旗号,找几味药材当茶水、炖药香料乱用。甚至于国家规定,中医推拿资格,除了卫生部之外、劳动技术保障部也有权发,虽不一样,一般人不会区分,搞的一团乱糟糟结果正统的学术最终还得来买单。
前阶段和一位中医朋友很激动的骂了那个指导人多喝水的养生理论,说是“不分青红皂白乱弹琴”。而另一位中医世家出身,又经历过中医学院系统学习的朋友,也表示了,他医治的很多(中医角度的肠胃疾病、鼻炎、高血压、肾虚等)的患者,都和喝水过多有关。
是啊,所以,很多人对中医深恶痛绝也不难理解了嘛。大家开心就好!
从个人知识角度直接回答,没法说。
原因解释,以我个人对中医广泛(看的多)而肤浅(自己兴趣使然,只关注自己喜好的,且没有老师指导)的程度,中医没有从病毒与细菌角度对疾病进行研究。以感冒为例,家父(西医副主任医师,老家县医院大内科一把手)说绝大多数感冒早期都是病毒感染,我个人接触到的感冒治疗也多以抗病菌消炎为主。而中医则关注于人体自身防御“卫气”,对症状进行区分,对风寒感冒(简单说就是冻出来的病)以发汗解表为主。
出发点不同。解释角度不同。


当然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果需要专业的进一步回答,我也要请教别人的。
再多说,就是为什么只有我这种半吊子在为中医辩解,因为专业人士“清高”、“不屑”。我接触到的绝大多数中医,尤其是世家出身,都带有较为明显的“保守”,有时连对病人的解释都要“话到舌边留半句”,更不用说辩解。中医传承也因此受到很大限制(世家不传之密等),很无奈的。
从对你的回答,顺着自己的思路写了很多,可能会有跑题,见谅了。
现状是,伪中医太多,专业中医又很清高,舆论对中医的误解推波助澜。
学术的处境太悲哀了……
哈哈,没办法,个人认为,其实本来不需要单独列出一个中医来的。毕竟现代医术已经是个够用的体系了,但是现代医学照样有提高的空间,中医作为一种差异化的选择,在西医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会更好吧。全面抗衡西医既不现实也不必要,而且会浪费很多精力于不必要的地方。个人认为日本人对待传统的做法就很有参考价值,基本面全盘西化,然后保留可以融入这个体系的传统或者某些更适合本土的传统。中医与其花时间建设成独立体系,不如依附于西医为主的现代医学,然后通过科学的方法去验证传统中医的可取之处进一步完善现代医学。医学本无国籍,让中医成为促进医学发展的力量远远比让中医自立门户更有意义吧。
有点像这样的一个说法:其实并没有中西医的区分,真正的区分实际上只有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例如限于古代的认知水平,西医曾经也有类似于巫医的理论和手段,其实很多人也希望传统医学中不适应现代场合的部分可以进入博物馆作为史料参考,而不是出于一种意识形态类的原因强行推广)。当然对于部分人只从意识形态出发做区分的行为,我对时政了解很少,也不想被查水表就不多说了。
嗯,是啊。不过,现实就是我们有一系列的“传统xx”和“中x”,并且在近年来得到很大的扶持。
风哥,你早点出来主持大菊就好了!
。。。。

要评论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