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认知]我想要一个梦幻般的知识管理系统
我希望论道会成为一个梦幻般的知识管理系统,
看到,论道以后要走收费路线,我是支持的,我提出一个需求,看看论道能否帮我实现.
首先,我与论道结缘于在知乎,我通过轮子哥进入了论道,论道通过邀请的方式来避免论坛群众鱼龙混杂,这是好的方法,但是这个方法,只是吸引部分对知乎不满的人,根据互联网特性,不会再有第二个像知乎一样(同种性质,同种规模)的”知识”分享平台(现在知乎各种营销号看不下去了,知识与广告结合可以,我就是受不了)
论道如果坚持走知乎路线(分享知识)到最好的下场不过是变成屠龙的英雄,成为小众的收费知乎.
我希望论道会成为一个符合人性的知识管理系统,到时候,”分享世界的请左转知乎,管理个人知识的请笔直来论道.”
后来,我有幸加入了论道的一个秘密谈论群,在谈论的过程中逐渐打磨了一些想法,感觉对一些自己模糊的观念,开始具体起来.
1,世界没有正确,(只有可以接受的正确.看第二部分)
通过跟秘密谈论群的互相文战笔伐,我是更坚定自己的想法,世界没有正确,
当这个”正确”换成”真理”,估计我会陷入大家的攻击,这很简单,因为大家认为世界有真理,所以我换一个表述,大家的认同度会高一些,这是我们人启发性思维的陷阱.
现在有两艘满载的客船并道航行,同时出现问题,而且不修会沉下去,你是个修理工,
a,你对两艘船都进行紧急修理,80%机会害死两条船旳人,有20%机会两条船都能获救.
b,你只对一条船进行精细维修,一条船必然获救,一条必然沉没.
a’,你对两艘船都进行紧急修理,有20%机会所有人都能获救,80%机会没成功救出所有人.
b’,你对一条船进行精细维修,成功救了一船人的性命.
不同的表达方式,能让人有不同的感觉,有时候,大家处于一种观念而进行不同的表述,这也发生争论,我觉得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规避这个已经有相同观念情况下的重复思考.
能否通过某种方式,先让大家接受表达上的不同,例如:joey经常耐心得把百度出来的定义告诉題主,这种事太必要了,所以应该更加自动化.
2,只有可以接受的正确.
上面的概念性问题,也涉及到数学问题,我初中玩过一把戏:写了一句话,人生的意义在于探寻人生的意义.这是逻辑悖论,已经发生自指.
根据,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全体集合构成的集合,不能是集合论的一个对象、元素。
看到,上面的话,估计没学过逻辑的人会蒙逼,这才是我要引出的最重要的东西.
我们只能接受我们现有知识体系外延的部分,无法完全理解自己知识体系之外的东西,
平民幻想的皇帝生活是每天吃烧饼吃到饱,无法想象为了维护威严而宫廷诞生多少畸形文化.
一个中医粉,如果生物学入门可能会跳坑,但没有入门前,他什么都不想听
纳闷一下,很多情况下,我们浏览知乎也会感到焦虑,是不是也是同样的原因,
一个陌生人,在平台发布消息,说自己怎么怎么样,然后一群人围观,但是对于自己现实的生活并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怀疑自己的人生是否失败,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消耗当中.
论道能否帮助大家,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更加专注于自己的身上,获得实际性的进步,
对于一个销售,心理学比计算机科学更重要,
对于一个学生,学科上的分享比漫无边际的知识来的重要
大家是那么得贪婪吸吮着知识,但是现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垃圾比知识多,冷知识比需要的技能知识多,筛分比分享更重要.
论道能否帮助大家,把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巩固,并不断扩展边缘.能否通过某种算法,自动匹配适合个人发展的知识呢.
(我在知乎的做法是只关注自己专业的人,但是他们却一直逛黑生物的话题)
关于论道秘密谈论群,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对,下方没有二维码........
看到,论道以后要走收费路线,我是支持的,我提出一个需求,看看论道能否帮我实现.
首先,我与论道结缘于在知乎,我通过轮子哥进入了论道,论道通过邀请的方式来避免论坛群众鱼龙混杂,这是好的方法,但是这个方法,只是吸引部分对知乎不满的人,根据互联网特性,不会再有第二个像知乎一样(同种性质,同种规模)的”知识”分享平台(现在知乎各种营销号看不下去了,知识与广告结合可以,我就是受不了)
论道如果坚持走知乎路线(分享知识)到最好的下场不过是变成屠龙的英雄,成为小众的收费知乎.
我希望论道会成为一个符合人性的知识管理系统,到时候,”分享世界的请左转知乎,管理个人知识的请笔直来论道.”
后来,我有幸加入了论道的一个秘密谈论群,在谈论的过程中逐渐打磨了一些想法,感觉对一些自己模糊的观念,开始具体起来.
1,世界没有正确,(只有可以接受的正确.看第二部分)
通过跟秘密谈论群的互相文战笔伐,我是更坚定自己的想法,世界没有正确,
当这个”正确”换成”真理”,估计我会陷入大家的攻击,这很简单,因为大家认为世界有真理,所以我换一个表述,大家的认同度会高一些,这是我们人启发性思维的陷阱.
现在有两艘满载的客船并道航行,同时出现问题,而且不修会沉下去,你是个修理工,
a,你对两艘船都进行紧急修理,80%机会害死两条船旳人,有20%机会两条船都能获救.
b,你只对一条船进行精细维修,一条船必然获救,一条必然沉没.
a’,你对两艘船都进行紧急修理,有20%机会所有人都能获救,80%机会没成功救出所有人.
b’,你对一条船进行精细维修,成功救了一船人的性命.
不同的表达方式,能让人有不同的感觉,有时候,大家处于一种观念而进行不同的表述,这也发生争论,我觉得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规避这个已经有相同观念情况下的重复思考.
能否通过某种方式,先让大家接受表达上的不同,例如:joey经常耐心得把百度出来的定义告诉題主,这种事太必要了,所以应该更加自动化.
2,只有可以接受的正确.
上面的概念性问题,也涉及到数学问题,我初中玩过一把戏:写了一句话,人生的意义在于探寻人生的意义.这是逻辑悖论,已经发生自指.
根据,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全体集合构成的集合,不能是集合论的一个对象、元素。
看到,上面的话,估计没学过逻辑的人会蒙逼,这才是我要引出的最重要的东西.
我们只能接受我们现有知识体系外延的部分,无法完全理解自己知识体系之外的东西,
平民幻想的皇帝生活是每天吃烧饼吃到饱,无法想象为了维护威严而宫廷诞生多少畸形文化.
一个中医粉,如果生物学入门可能会跳坑,但没有入门前,他什么都不想听
纳闷一下,很多情况下,我们浏览知乎也会感到焦虑,是不是也是同样的原因,
一个陌生人,在平台发布消息,说自己怎么怎么样,然后一群人围观,但是对于自己现实的生活并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怀疑自己的人生是否失败,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消耗当中.
论道能否帮助大家,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更加专注于自己的身上,获得实际性的进步,
对于一个销售,心理学比计算机科学更重要,
对于一个学生,学科上的分享比漫无边际的知识来的重要
大家是那么得贪婪吸吮着知识,但是现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垃圾比知识多,冷知识比需要的技能知识多,筛分比分享更重要.
论道能否帮助大家,把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巩固,并不断扩展边缘.能否通过某种算法,自动匹配适合个人发展的知识呢.
(我在知乎的做法是只关注自己专业的人,但是他们却一直逛黑生物的话题)
关于论道秘密谈论群,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对,下方没有二维码........
16 个评论
数据挖掘可能是玄学

archering(作者) 评论 李大伟
gpu 堆 ml 是 人工弱智
哈哈哈
一步一步来就好
哈哈哈
一步一步来就好
有個問題是,當我們以自身為尺,那麼無論我們的志向如何遠大,都無法超越自我有限的度量。
論道的存在,其實是一個悖論。當他小而精,其優秀程度便取決於人。極度取決於人時,論道作為一個載體,是一個網站,還是一個 QQ 群,都沒有太大區別。如果他要大而美,那麼一定會群體性平庸。論道不少答案都對現在的知乎表示出間接直接的鄙疑。其實現在的知乎非常難得,非常可貴。
小而精,還是大而美,都很好。最怕兩者都貪,那就是四不像的命了。很危險。
論道到最後,還是一門生意。無論是營利的還是公益的。都要有做生意的心態才能長久。生意是緊貼地氣沒有那麼多花花綠綠的。不是農民伯伯能一句明白的事情都有害無益。
所以不要對一個載體有過多期望。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真有這麼一個牛逼的神器也就到泯滅人性的時候了。老老實實的讀書搬磚才是正道。
論道的存在,其實是一個悖論。當他小而精,其優秀程度便取決於人。極度取決於人時,論道作為一個載體,是一個網站,還是一個 QQ 群,都沒有太大區別。如果他要大而美,那麼一定會群體性平庸。論道不少答案都對現在的知乎表示出間接直接的鄙疑。其實現在的知乎非常難得,非常可貴。
小而精,還是大而美,都很好。最怕兩者都貪,那就是四不像的命了。很危險。
論道到最後,還是一門生意。無論是營利的還是公益的。都要有做生意的心態才能長久。生意是緊貼地氣沒有那麼多花花綠綠的。不是農民伯伯能一句明白的事情都有害無益。
所以不要對一個載體有過多期望。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真有這麼一個牛逼的神器也就到泯滅人性的時候了。老老實實的讀書搬磚才是正道。
我也认同你的观点,特性这种东西无法兼具,至于论道真要变神器那就牛逼
秘密微信群,搞得好像论道在搞什么坏事一样的感觉啊,以后如果报道出了偏差,你可要负责!

archering(作者) 评论 若风
027你暴露了身份
感谢建议!这是个不错的想法。具体实现还得大家一起来!

archering(作者) 评论 曹钰
无编号的,我可以踢掉你

曹钰 评论 archering(作者)
我……
回忆起我从知乎上往笔记上粘贴网址和笔记的时候,我就觉得你这个想法很好!
不过感觉这像是往论道上加了一个重量级功能,无论是设计还是实现工程量都很大吧。特别是实现,我想了下,个人知识管理由于它的特殊性,会涉及到隐私,感觉不太好弄,很多东西只能在前端实现,在用户眼皮底下加密后传送到后端。
论道在以后有余力了,可以考虑下这个功能哈!
不过感觉这像是往论道上加了一个重量级功能,无论是设计还是实现工程量都很大吧。特别是实现,我想了下,个人知识管理由于它的特殊性,会涉及到隐私,感觉不太好弄,很多东西只能在前端实现,在用户眼皮底下加密后传送到后端。
论道在以后有余力了,可以考虑下这个功能哈!
回忆起我从知乎上往笔记上粘贴网址和笔记的时候,我就觉得你这个想法很好!
不过感觉这像是往论道上加了一个重量级功能,无论是设计还是实现工程量都很大吧。特别是实现,我想了下,个人知识管理由于它的特殊性,会涉及到隐私,感觉不太好弄,很多东西只能在前端实现,在用户眼皮底下加密后传送到后端。
论道在以后有余力了,可以考虑下这个功能哈!
不过感觉这像是往论道上加了一个重量级功能,无论是设计还是实现工程量都很大吧。特别是实现,我想了下,个人知识管理由于它的特殊性,会涉及到隐私,感觉不太好弄,很多东西只能在前端实现,在用户眼皮底下加密后传送到后端。
论道在以后有余力了,可以考虑下这个功能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