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刷脑的明星婚变里认知“关系”和“成长”
没有哪场婚变掀起的波澜如此之大。仅中国就有数亿人口、全球恐怕有近10亿人关注,议论纷纷,爆刷流量。
没有哪场婚变的剧情能有这么狗血。明星、美貌、出轨、捉奸、谋财,老板、老板女人、经纪人三角,网络口水战、对簿公堂,连烧纸、画符、诅咒都出来了。你能想到的狗血剧情,这里面都有,还都是狗血中的狗血。
没有哪场婚变引发这么广泛的议论和观点交锋。伦理道德观、主流价值观、农耕时代价值观、现代婚姻观、女权主义观,法律解释、心理学解释、经济学解释、婚姻观解释、社交关系论、人性论……甚至人生谋略,倾泻而下,令人眼花缭乱。


李笑来老师曾说,人生浪费生命、虚掷光阴、永陷贫困的三个大坑:1.莫名其妙地凑热闹、2.心急火燎地随大流、3.操碎了别人的心肝。可,李笑来老师却也隐晦地表示对某事件有自己的看法。转发李笑来老师这三个大坑的和菜头大V,也恰当其时地发布了《优美的中文——倪震、周慧敏声明今日重读》,貌似在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某种观感。对这场婚变的密集关注,可见一斑。
聚透创始人秦小明在其微信公号「聚透Talenset」上表示“动态平衡的关系才能走到最后”,所有关系的建立都是基于广义利益(不仅仅是物)的交换,当这种交换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均衡状态时,关系就能健康维持并发展。这种均衡状态被长久地打破,关系必然走向破裂。真正可以长久维系的关系是:确立关系时,我们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的。确立关系后,我们能朝着共同的方向,去努力上进也好,去一起堕落也罢,保证同样长久的势均力敌。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其微信公号「武志红」上表示“任何人没有简单活着的福气”,很多人不喜欢纠结,不喜欢矛盾,所以想找到一种最简单的活法,可以抱着这些简单的原则活一辈子。但是,命运不会给你这种好处,命运,会给这样的人出最复杂的题,通过这种题来让这样的人醒过来,让他们明白这种活法的局限。并且,更可怕的是,如果你仔细去看,就会发现,这种活法,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
凤凰客户端主笔王路在其微信公号「王路在隐身」上说,谁跟谁相遇都是缘分,品位差不多,才能对上眼儿。人眼光会变,品位会变,对世界的理解会变。等这些都变了,关系终结是必然的。不以这种方式终结,就以别的方式终结。理智的人靠尊重规则往前走,愚蠢的人靠破坏规则往前走。你敢在离婚之前保持清清白白,敢对三尺神灵说我决非为了任何诱惑和好处,只为期待彼此往后更长远的生活变得积极健康,才愿意承受痛苦来结束一段关系,就没有人敢不尊重你的选择。人的一生如何成就,终究是自己的抉择。
当代作家雾满拦江在其微信公号「雾满拦江」上说,他们玩得太嗨了,虽然演技一流,但对情感的管理,却最终由合作走向敌对,堪称反面范本。正是当时的快乐构成了现在的你,最需要警惕的是那无名之心,愤怒、憎恨与厌恶,这些情绪吞食着你的快乐而膨胀。婚姻的实质,是让两个个体的人,融并为一个整体人格的过程。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会愉快的合作,在融并的过程中体验到如鱼得水水乳交融的快感。快乐一生,或是愤懑一生。幸福一生,或是悲哀一生。不取决于对方做了什么,而取决于我们做何选择。
…………
为什么引发广泛关注?表面原因当然是其狗血剧情的话题性。但是讨论乃至情绪表达如此广泛,究其根源,恐怕是因为,这场婚变狠狠地击中了常常情绪泛滥的当代中国人的脆弱心脏,诱发了普遍的集体性安全感恐慌——人性之恶、人生无常,可以如斯。
信任、感情、金钱,统统没用。伦理、婚姻、契约,照样颠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保证你一世无忧、一派天真?人性底线被轻易击穿,还有什么是可以依靠的安全港湾?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人,还处于众多压力之下艰难生存,打破了无数人赖以躲避的人生幻想。
安全感恐慌,实质上是认知恐慌。这场婚变“咣当”一声自天而降,砸得人们都有点懵逼,逼迫人们开始走出原来自以为恒常不变的幼稚世界观,进一步趋近事物本质——理性认知、本原认知。
人类是群居动物。社会,是各种关系的集合。关系,是物质、情感、能量的交换。关系是双向的,甚至是多面向的。处于关系中的个人,是不可能随心所欲、完全自由的。人在关系之中,不能自以为是,必须学会理解世界和人性的基本逻辑,以个人的不断成长,来选择、建设理性而健康的关系。
在关系之中,如果总是顺从生命的原欲,一切以满足自我当下需求为中心,无节制、不负责任的索求、利己,这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口腔期”婴儿才做的事情——渴了、饿了要马上吃奶,想大小便了要马上解决,丝毫不会考虑后果。
这是一种不成熟、非理性、僵化了的人生饥饿感。为了获得,或者撒娇耍赖,或者百般讨好,或者控制,或者欺骗……。虽说社会人都是有“人格面具”的,但是陷于过度表演,不能把真实的自己放在关系中去直面自我灵魂,终究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扭曲——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代价,要么停止成长,要么病态发展,迟早走向崩溃或毁灭。
不同的关系,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色。人必须学会认识和理解自己,并找准关系中的定位,同时还要在关系中学会不断成长、不断深化自己的认知。荣格说,每发现一种自我,都需要一种相应的自我超越的能力。实际上,每一种关系,都是认识和理解自我的一面镜子。人生绝不是固定僵化、一成不变的,人需要在这些镜子面前不断地调整自我,与关系融合、与世界融合。
这场婚变再一次刷了人们的大脑,让我们理性看待世界、审视自己、理解人生。至少可以给我们三点认知启示:
1.成年人的社会关系认知——独立、平等、尊重。在各种关系中,每个人首先都是独立的个体,其次是人格上的平等,最后是关系中的相互尊重。在这种基础上建立的关系,才是充满弹性与活力的。如果关系无以为继,关系中的各方也可以理性解除关系,将伤害降至最低。
2.要用理性思维来选择关系、建设关系,而不是被情绪、欲望或冲动驱使。无论是交朋友,谈恋爱,还是找合伙人等等,一定要以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问题,一定要找客观而不过度主观、理性而不过分任性、心理发育较为完整的人。这样子,很多事情就会好办,大家都理解世界、社会、关系运行的基本逻辑,都清楚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都会主动承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沟通交流也会顺畅,自然不必要的、幼稚的阻碍和纷争就少了很多,也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帮助人们成长,也只有能够促进人们相互成长的关系才能健康发展。
3.人生是不断成长的,关系是人生成长的助推器。没有人是圆满的。如果在某种关系中,发现自己心中有任性的、软弱的、缺乏安全感的无助婴儿,请不要逃避,越逃避,越无助,越软弱,越任性妄为。正确的做法是,应该走出自己的小天地,以开放的心态认识自己和他人、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不断超越原来的狭隘自我而成长,认同与包容他人的人性与利益,以“互利共赢”的心态,建设平衡而亲密的关系。
世上从来没有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成长,所不同的只是代价大小之别而已。有时候,人非得经历一些事才能真正成长。那这些事就未必全是坏事,反而是认识、理解自己和世界的契机。至于是成长了还是相反,只能问自己了。
▃▃▃▃▃▃▃▃▃▃▃▃▃▃▃▃▃▃▃▃▃▃